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维护电力系统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仿真技术、监控技术和集成技术几个方面阐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方法,旨在发挥自动化技术控制目标运行、提高运转效率和及时维护检修的重要作用,为电力系统的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运行;应用
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性
1.1控制目标运行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电力领域的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转变,而且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电力智能化平台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水平的提升为自动化技术提供了资源上的支持,而其在电力系统中可以起到控制目标运行的作用,通过连接集成系统对目标的运转情况进行监控,确保电力设施的正常使用,避免了传统人力管理流程中的低效情况。
1.2提高运转效率
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想要确保用电的安全和稳定就需要利用自动化技术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完善电力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降低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提高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其经济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除此之外,还能有效提升用电管理的工作效率,对于反窃电技术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督客户的用电情况,一旦发现异常使用能及时寻找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电力仪器损坏,另一方面是客户有违法窃电现象,用电管理人员可以针对这两种假想对用户进行排查,确保用电环境的健康稳定。
1.3及时维护检修
网络技术与电气自动化的结合增强了电力系统维护检修工作的实效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的反馈情况了解到故障的发生位置,再通过诊断体系获取到先进检修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运用到故障排除工作中。除此之外,电力系统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加速老化速度,要定期开展维护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2.1集成技术
当今社会,电力系统一直致力于一体化的实现,而要想实现电力系统的统一化管理,就必须要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多项集成技术就能够让电力系统实现统一化管理,而且所谓的多项集成技术就是利用多项技术来保证管理的实效性和有效性。纵观电力系统发展情况来看,在电力系统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极为严重,严重阻碍了国家城市配电网的全面发展,多项集成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电力系统的整体实力得到提高,满足国家居民的用电需求,降低成本,保证经济效益。比如:电力系统可以运用多项集成技术让系统控制、系统保护和系统测量进行融合,不仅省去了部分冗余的环节,也保证了电力系统的整体性,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监控技术
互联网技术和电气自动化的结合诞生了智能电网系统,其具有实时监控的优势,一旦发现用电仪器或线路的损坏能及时将数据传递给监控系统并触发警报,还能及时发现窃电行为,提高了用电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成效,为客户营造了安全健康的用电环境。传统的人工抄表和故障诊断技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容易出现查抄失误的情况,监控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准确的用电信息,减轻了供电部门的管理难度。监控技术还能及时了解到电力系统在运行状态下产生的突发故障,根据预先制定的处理办法进行维修和替换,避免影响正常用电。
2.3电气自动化在继电保护器中的应用
继电保护器作为电气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预警,并且为电气维修提供相应的诊断信息,大大提高维修效率,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继电保护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误动和拒动两种现象,对工作人员作出错误的指示,同时不能及时准确的对电气设备作出保护处理。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继电保护器中的应用,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处理,当电气设备出现超负荷运行或者短路时,继电保护器不仅会发出预警,同时还会自动切断电路,保护其他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为了防止误动和拒动,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获取相应的参数,从而判断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确保处理效率。
2.4实现变电站操作系统的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自动化为核心,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整个系统自动化管理,借助计算机技术来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决定着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之前,变电站通过人工方法对其进行检查与维护,信息搜集、信息传送以及信息记载都是通过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操作。与计算机技术相比存在效率低、无法及时了解变电站的详细情况,信息传送上也有着其他问题,在信息传到中心站与中心站做出处理过程中所需时间较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人工方式对变电站信息进行记载,影响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对变电站后期发展带来明显影响。所以,变电站需要提高对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水平,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取代人工管理,可显著改善变电站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操作的出错率。
2.5仿真技术
以往的电力系统运行前要先进行模拟操作,检验其是否符合运行条件,但是模拟流程过于繁复,且手段不够先进,很容易出现偏差。以电气自动化原理为基础生成的仿真技术可以代替传统的检验环节,只需要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达成TCP/IP协议利用网络将数据信息传递到供电单位的接收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核对各项指数,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而对于供电单位来讲,仿真技术的全面应用也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即将投入使用的电力系统起到了质量和安全的把控作用,间接性的降低了维修保养的成本。
2.6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
电网调度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工作,并且电网调度作为一项比较复杂的任务,具体涉及到信息的搜集、命令的传导等操作。除了需要对电网系统保持有效监控之外,还需要对故障电网进行及时维修,这就对维修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电网信息的监控和及时反馈都可以利用应用自动化技术来实现。利用计算机网络自动监控来取代人工监控,可显著提升监控的精确度并可扩大监控覆盖范围,还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随时评估,可对各项数据展开具体分析,快速找出故障原因,及时对运行情况进行调整。借助区域电力系统中的网络实现发电站、变电站以及调度中心电缆的有效对接,从而达到统一监控以及统一调度的目的。借助电气自动化实现数据自动搜集,大大提升了数据分析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实现电网调控的现代化发展,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优化发展。
结语:总而言之,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自动化技术在电力领域的使用,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确保故障诊断、模拟检验、用电监控等环节的优质高效,为用户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尹润翔.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7(24):135-137.
[2]颜宝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36):19+21.
[3]李国震.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7(25):174.
[4]朱迅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J].中国高新区,2017(24):125.
[5]胡惠铭,刘波.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23):90.
论文作者:杜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网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情况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