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论文_朱子银,邢书慧

试论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论文_朱子银,邢书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戴河疗养院 066100

摘要: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合,穿刺针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当今社会,由于患者与日俱增,护理人员缺乏,致使劳动强度大,护理人员为了完成护理任务,常常表现的非常匆忙,加上自身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在工作中不可避免被针刺伤,针刺伤是一种刺入皮肤深部的意外伤害,这种刺伤可能造成出血、感染,特别是若遇到有血液传染病的患者用过的针头,容易造成血液病的传播。所以必须减少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意外情况。

关键词:护理人员,针刺伤,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1.针刺伤的危险因素

1.1 人为因素:一是,护士对护理职业防护未掌握,进行何种操作时需要戴手套,怎样防止锐器伤害,锐器伤害后如何处理及其意义等缺乏认识。二是,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可能因为工作繁忙,疏忽或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等原因,将损伤性废物如针头、玻片、安瓿等利器未置入利器盒,混入其他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回收专职人员在回收、转送及交接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皮肤刺伤、擦伤而感染。医疗废物是一种特殊的危险废物,护士作为医疗废物的分类、保管、收集者,在源头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针刺伤没有足够的认识,防范意识差:41.0%的护士对针刺伤不重视或不太重视,44.0%的护士认为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感染上传染病的几率很小,由于缺乏规范、持续的防护教育,对在职护士培训工作开展的深度广度都不够。研究表明,定期的在职教育,严格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可防止30.0% 以上针刺伤的发生。

1.3配备不足

工作量越大、工作越忙乱,越容易发生针刺伤。目前,多数医院的床护比达不到1 ∶0. 4 的要求,而住院患者输液治疗通常在较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护士配备不足,导致忙乱,增加了各种意外发生的机会。

1.4环境因素

操作环境拥挤、嘈杂、照明及采光不良等;护理工作量的大小与针刺的频率与针刺伤存在一定关系;针刺伤的危险率与工作任务、形式和不同病区护理的复杂性有关,超时工作与锐器伤也有一定关系。

1.5不安全的医疗用具

研究发现,使用没有安全装置的注射器或其他医疗锐器所造成损伤的几率比医务人员不小心造成损伤的几率大得多。目前,安全医疗器具已在临床大范围内投入使用,目的是使锐器伤害的危险降低,增加安全程度。如果医院提供的锐器盒不符合国际标准,可能导致针尖穿破容器壁伤及他人。此外,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锐器盒放置位置的改变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

2针刺伤的防护措施

2.1 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和防护知识技能的培训

医院对护理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工作人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护理人员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认清针刺伤引起的危害性,掌握锐器和废器物的正确处理方法;小心处理锐器物品,不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使用后的针头直接投入耐刺防渗漏的容器内;不给针头戴帽,不人为折断和弄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或输液时,应该有别人帮助;认真执行消毒和灭菌方法;规范操作行为,熟练操作技术;正确应用手套;着装要求有保护性;掌握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通过上述措施纠正护士的不安全行为,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2.2 建立健全针刺伤管理制度,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医院建立健全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及报告反馈制度,制定一系列相关的防护措施[3],有助于减少针刺伤的发生,也有助于主管部门及时掌握针刺伤的信息,做好追踪监控工作。

2.3提高护理器材的安全性能,使用安全的医疗器具 安全器具是一种设有安全功能装置的注射器或其他锐器,被用来降低使用是造成针刺伤的危险。目前,国外已开发了无针头或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如可收缩针头、带保护性枕头套、枕头可自动变钝的注射器,这类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针头在使用后或使用是与使用者处于隔离状态。需要指出的是:安全器具仅仅是增加安全的程度,降低锐器伤害的危险,但不能保证操作者的绝对安全。

2.5 加强针器废弃物的管理,遵循安全操作原则 使用防渗透、防刺破锐器收集箱,是最理想的减少针刺伤的方法,可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为避免锐器伤的发生,医院应提供足够的锐器收集箱。另外,医护人员应遵循锐器使用时的安全操作原则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锐器使用;不要将裸露针头器具传来传去;操作后及时处理场地.不要留给他人处理。用过的针头不要折弯或折断,尽可能将使用过的针头立即扔进锐器收集箱;锐器收集箱应放置在可靠的区域,3/4满时即停止使用。工作中严格无菌操作制度,送检活体标本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绝不徒手拾玻璃片,尽快正确的丢弃所用过的锐器。

2.4 改善工作条件,创建安全的工作环境

在工作繁忙或抢救病人时要忙而不乱,相互配合,不粗心、不违反操作规程,能大大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医院应在现有的条件下,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医疗护理用品,如:安全注射器、安全输液器、安全型留置针、无针连接系统、负压试管等。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

2.5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 加强针刺伤害的教育,组织护士学习针刺伤防护技术及血源性传播疾病知识,使其重视和配合针刺伤处理,提高护士预防针刺伤的自觉性。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知识来改变导致针刺伤害的危险行为,从而减少针刺伤害的发生。标准预防中明确规定在所有可能暴露于血液的过程都要戴手套,因戴手套可有效减少针刺伤后的血液接种量。有研究表明,一个血液污染的刚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带手套时减少50%以上。

3 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

发生针刺伤时,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之后,用75%的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同时应尽早报告医院专门组织(如医院感染科),在其指导下进行各项检测、必要的预防用药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对于HBV污染的针刺伤可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针刺伤害是多因素的,需要广泛深入的开展研究,定期对护士进行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的培训,定期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护士职业感染的危险,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戚晶晶.沈美玉.22例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分析防护措施.天津护理.2006,14(5):296-297

[2]龚光明.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680-682

论文作者:朱子银,邢书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试论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论文_朱子银,邢书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