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思考(一)_英语论文

21世纪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思考(一)_英语论文

面向21世纪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意见(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改革论文,义务教育阶段论文,外语论文,意见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的价值

讨论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的价值有两个重要前提:第一,在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学校教育应该为青少年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第二,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则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和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主动、积极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从以上两个前提出发,我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的价值在于学习外语应符合信息时代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并应适合多元化的社会需要,这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高尚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

1)学习外语与21世纪人才素质的关系

21世纪是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依赖的世界,英语已成为国际性语言,它是世界科技进步、国际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必备工具。学好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储备,是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使学生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如果学生缺乏外语技能,他们今后的教育选择以及职业选择都将受到限制。

2)学习外语与信息时代的关系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更新极其迅速,计算机网络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速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在国际互联网上直接获取信息的能力,而英语则是国际互联网上的语言交际工具。只有具备用英语获取信息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和终身受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一门外语对学生今后全面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学习外语与多元化社会的关系

21世纪的人才应该学会与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策制度的国家的人们相处,学会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里生存和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一门外语,学生可以了解异国的文化与社会,有利于学生在将来多元化的社会中学会理解他人;在学会互相尊重的同时,寻求合作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4)学习外语与性格、品格、意志培养的关系

英语与汉语在发音、文字、语法和词汇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中国学生学习外语需要大量的实践,要敢于开口,不怕犯错,并要不断地与遗忘作斗争。因此,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怕困难,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同时,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处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和包容的性格,以及善于交际和善于同他人合作的精神。

2.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的基本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英语语感,获得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通过外语学习,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调动非智力因素,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了解文化差异,增强民族与世界意识,开阔视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国内外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的转变:

1)在研究焦点上:从教什么到如何教的转变(

from what toteach to how to teach);从学什么到如何学的转变(from what tolearn to how to learn)。学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2 )在思想观念上: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

3 )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和语法翻译法教学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多层次训练的转变。

4 )在教学模式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5 )在课程总体目标上:从以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到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转变;从阶段性教育、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

6 )在教育技术上:从简单的黑板粉笔模式向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的转变。

A.欧洲国家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与发展趋势

欧洲国家历来重视中小学的外语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洲各国的贸易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把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欧洲各国的重视。外语教学的起始年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评估标准与手段,以及教师培训等工作始终都是欧洲国家教育研究的重点。他们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科学的评估,已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早在60年代,欧洲国家就开始了低龄外语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研究与实验。1969年,欧洲委员会通过决议,提出在21个成员国中,有条件的要从10岁起开始外语教育。从1962年到1979年,欧洲委员会共召开了7次关于低龄儿童外语教育的研讨会,最终提出5点共识:1 )小学开设外语可以更好地利用儿童习得语言的天赋;2 )目前还没有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的理论提出,但是一些实验结果倾向于儿童外语教育的最佳年龄为9岁;3)低龄外语教育应与学校其他科目的教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4 )低龄外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学的外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5)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能力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经过实验和研究,1990年有六个国家已将开设外语的年龄提前到了8岁。 这六个国家是:奥地利、芬兰、爱尔兰、卢森堡、瑞典和瑞士。其他一些国家如德国、比利时、法国和意大利正在实验当中。预计本世纪末,实验从8岁开始外语教育的国家还会进一步增加。 目前开展低龄外语教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主要包括:

●优势与障碍

●学习外语知识的益处

●起始年龄问题

●如何使外语学习与学校其他科目的学习相互渗透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问题

●如何为中学外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评价学习效果

●如何培训师资

以上这些问题也正是我国在外语教育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欧洲国家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理论的和实践的成果,确立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和评估体系。研究欧洲国家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必将有利于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和研究。

B.其他国家和地区外语课程开设的情况

1.日本从中学开设外语课程,共设315个学时,每学年105学时,平均3课时/周;高中要求掌握5500个词汇,大学则要求掌握10000个词汇。

2.俄罗斯要求中学毕业完成9000个词汇的学习,大学完成15000 个词汇的学习。

3.加拿大在4—8年级(10—14岁),开设法语(第二语言)课程,共600学时,平均4课时/周。有四级要求。

4.英国在7—11年级(11—16岁)开设外语课程;对听、说、 读、写四项技能提出了八级要求。

5.香港特区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小学词汇量约为800 个(相当于国内目前初中的要求)。

6.澳门地区从小学一年级或五年级开设英语课程,未定词汇的要求,但有详细的科目大纲和课程教学计划。

7.台湾地区现阶段初中开设外语课,并将从2001年起在小学五、六年级开设外语课程。

4.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

A.中学的外语教学现状

根据教育部1993年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我国从初中一年级开设以英语为主要语种的外语课程。目前初中一般为每周5课时, 初一、 初二每学年约为170课时,初三为120课时,三年总学时约为460个。 初中阶段要求掌握600个左右常用词汇和200条左右常用词组,400~500个认读词汇。高中阶段总学时为427.5课时,要求累计掌握1100~1200 个词汇和约1300个认读词汇。初、高中要求掌握的积极词汇共约1800个,认读词汇共约1800个。

自1993年以来,新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一些新教材的使用,使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和研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阶段。各地都在开展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实验,已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转变,并使这种转变成为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逐步提高,特别是听说能力明显提高。但是,目前的外语教学还存在问题。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目前的外语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我们认为,目前基础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在教学目标上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他们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在教学方法上被动多于主动,灌输多于启发,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他们自主发展与独立人格意识的形成。此外,基础外语教学内容与评价标准也过于单一,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精神压力和学业负担过分沉重。问题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但语言运用能力仍然较低。

2)词汇量要求偏低,学生难以形成有效的听、说、读、 写的技能。

3)教师对教学的路子和方法掌握不准, 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能力。

4)语言输入的质和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材中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指导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都比较欠缺。

5)应试教育的阴影阻碍着教学的改革。

6)教师的文化素质、语言水平和教学水平均亟待提高。

B.小学的外语教学现状

小学外语教学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截至1998年,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小学外语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483.2万小学生在学习外语。1998 年召开的全国第四次小学英语教学教研工作研讨会对小学外语课达成以下共识:

1.小学开设外语课是为了适应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需要,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因此,小学外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

2.儿童具有成年人所不具备的语言天赋和巨大的语言学习潜能。只要遵循外语学习规律,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师资保证,小学开设外语课对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身心素质的发展,民族与世界意识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开阔视野,启发思维,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社会、家长和学校对于在低龄阶段开设外语课有共同的愿望和要求,亦有很高的积极性。

4.小学外语教学的方法应针对儿童的特点,把培养兴趣放在首位,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孩子营造轻松、有趣、生动和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

但是,小学外语教学存在着宏观指导滞后的问题。小学外语教学已普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不一致,也不明确,课时分配不尽相同,师资水平不一样,科学的教学评估手段不到位,在中小学衔接方面普遍存在着重复劳动、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低龄儿童的外语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认为,小学外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重点在于开发智力,培养语感和兴趣,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增强民族与世界文化的意识,掌握语言的基本技能,为中学进一步学习外语打好基础。

为了规范小学外语教学,应集中总结和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小学外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为各地指导和培训小学外语教师创造条件,迅速提高广大小学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还要建立小学外语教师培训基地,集语言训练、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培训于一体,提高小学外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从事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使新一代的小学外语教师能够承担起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

(未完待续)

标签:;  ;  ;  ;  

21世纪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思考(一)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