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6′医院 内四科 243000
【摘 要】目的:对精神科长期慢性老年住院病人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共48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相应方式护理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2.3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8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长期慢性老年住院病人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神科 老年病人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047-02
随着社会人口老年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患上精神类疾病的老年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加之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出现大幅下降,且多合并有其他重症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承受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影响,因此精神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可能性较大,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将尽可能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1]。本次研究就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共48例。对精神科长期慢性老年住院病人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共48例。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中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最小为61岁,最大为76岁,平均(70.3±2.6)岁,病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6年,平均(8.13±1.69)年,5例患者文化水平程度为大专及以上,16例患者文化水平程度为初中及高中,2例患者文化水平程度为小学,1例患者无文化。3例患者所患疾病为精神分裂症,7例患者所患疾病为情感性精神障碍,10例患者所患疾病为脑器质性疾病,4例患者所患疾病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观察组男17例,女7例,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为78岁,平均(69.8.1±3.2)岁,病程最短为7个月,最长为15年,平均(7.96±1.71)年,4例患者文化水平程度为大专及以上,16例患者文化水平程度为初中及高中,3例患者文化水平程度为小学,1例患者无文化。4例患者所患疾病为精神分裂症,7例患者所患疾病为情感性精神障碍,10例患者所患疾病为脑器质性疾病,3例患者所患疾病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内容包括药物服用指导与监督,家属护理方法指导,出院指导等。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其护理内容主要包括:(1)增强风险教育及评估工作。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存在特殊性,因此医院需要增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工作,进而使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事件能够具备较好的识别能力。医院需要定期将精神科护理人员组织在一起,共同学习分享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能够得以增强,提高其自我法律保护意识。在收治新的精神科老年病人后,需要对其开展全面的护理风险评估,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意外事件作出预防,以避免或减低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几率,减少对患者及护理人员的伤害。同时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与患者家属加强沟通,使患者家属能够与护理人员共同协作,将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提高。(2)为患者营造最佳的疗养环境。护理人员应将病房的温度,湿度等控制在适宜范围,使患者感到舒适为宜。同时要加强病房的通风,消除病房异味,做好病房的清洁卫生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为防止患者滑倒受伤,护理人员需每日对患者的鞋底进行检查,同时为患者穿上防滑鞋。在对病房地板等进行清洁后,尽快将地板擦干。为了老年患者如厕安全,需在地板上放置防滑垫。指导监督患者休息,对于存在精神兴奋的老年患者,需要将其进行隔离安置,并加强看护。(3)对老年患者的病情加强观察。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与患者多沟通的方式,来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患者刻意将自己的病情进行隐瞒,或存在情绪不稳定状况,潜在伤害自己或他人可能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重点观察,防止其作出伤害自己或他们的行为。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病房内存在的危险品进行检查,如刀具,玻璃,绳子等。同时定期对病房内门窗进行检查。(4)对患者加强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需对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进行加强,监护其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如患者不能自主进行,则要做好协助工作。定期对患者的床单,被套,衣物等进行更换,尤其对于卧床患者。对合并有其他重症疾病的患者,在饮食上要加强监管,定时对患者进行喂食喂水,保证患者不会挨饿受渴。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清洁身体,防止褥疮发生。护理人员进行轮班交接时,需做好交接工作,避免护理内容出现遗漏,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在排班上可实行弹性排班,将护士长安排在白班,便于进行工作安排及质量控制,其余人员按照新老搭配的方式进行安排。在排班人数上,按照不同时段的任务量进行安排,夜间任务量一般较轻,可适度减少值班人数,相应将白班人数增加。同时由护士长组织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对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处理,将危害程度降至最低。护士长在对全部护理人员进行排班时,首先需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进行征集,实行人性化排班,提高护理人员的需求满意度,提高其工作积极性。(5)加强健康教育。护理过程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增加患者及家属的疾病认知度,消除恐慌情绪,增加医患友好度,帮助患者排解内心不良情绪。(6)加强患者社交能力训练。在精神科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定期组织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如下棋,打牌等活动,来增强老年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于患者出院时,使用医院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总分100分,≧9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其余为一般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x100%。
1.4 统计学方法
软件为SPSS16.00。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10例,一般满意9例,不满意5例,护理总满意度为79.17%;观察组护理满意12例,一般满意11例,不满意1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5.8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708,P=0.001)。
3 讨论
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出现下降,活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不足,且多伴有其他重症疾病,加之其患有精神疾病,在发病时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较高,也相应增加了护理难度[2]。如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不仅会使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还可能造成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因此在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护理细节管理,使护理工作更加全面细致,避免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3]。
护理安全是在指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自身的护理工作,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伤害或死亡。在病房护理工作中,精神科存在着特殊性,因为精神科患者往往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加之精神疾病的困扰,导致其很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这也就对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挑战,尤其是对于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十分必要[4]。
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较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和刘宁[5]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因此对精神科长期慢性老年住院病人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毛青英. 精神科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措施[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05(22):126-127.
[2]王伟卓,任雪梅,王莉. 精神科老年病房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06(12):89-92.
[3]黄雪花,杨晓蓉,梁雪梅. 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10(12):968-969.
[4]李雅琴,苏雪萍,郭京艳. 精神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6):6125-6126.
[5]刘宁,孔鹏,郑婵燕,周志聪.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2015,02(26):154-156+159.
论文作者:郑玲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精神科论文; 风险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事件论文; 满意度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