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中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也在逐渐完善并发展,其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十分必要。由于桥梁道路施工质量与人们出行安全联系十分紧密,使用施工技术对其进行施工也是对人身安全进行保障的重要措施。本论述首先对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出现根本原因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其原因分析了施工的关键性技术,以期为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面;施工;关键技术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形式在不断更新,人们对于出行路面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加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是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1]。施工人员在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关键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而言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时,务必要将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强化,为道路桥梁后期使用安全提供保障。本论述针对道理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关键技术,对其技术本身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思考。
1 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内容概述
1.1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意义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其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道路桥梁的施工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除此之外,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也有效解决了影响安全性的诸多因素,即利用相应的施工技术,解决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保证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
1.2 施工基本流程的确定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需要保证施工流程的准确性。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遵循道路桥梁施工具体规范要求,并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状况,明确施工工艺以及具体的施工流程,进而保证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另外,在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也要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运行的正常性。除此之外,进行施工流程分析时,施工人员也要重视工程施工要求,满足施工的需求,重视钢结构压实材料的应用,进而保证所用到的填充材料可以保持较好的强度,例如砂砾土、粗砂等
1.3 施工质量要求
在施工时一般会对施工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因为施工质量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影响十分显著,施工人员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同时,也要重视利用材料质量来提升质量要求,保证搭板结构自身的稳定性,避免搭板在使用时出现损毁。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满足施工质量相关要求时,还要保证提升搭板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人员也要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结合施工的实际状况,在搭板结构的下端位置设置支座结构,具体发挥支撑的关键作用。
2 引发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问题主要因素
2.1 桥台背回填压实度与施工标准存在差异
根据道路桥梁设计的相关要求,涵洞、通道以及道路桥梁等在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运用桥台背回填的处理技术,但是,桥台背回填技术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并且受影响的因素也较多,其中还涉及到施工人员施工经验、设备、流程以及建筑材料等诸多因素,其中任一环节与施工要求不相符,都会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出现路面沉降的现象[3]。与此同时,由于道路在施工时需要承载的通车量较大,在此基础上日常行车负荷量也会随之增加,以此便极为容易导致出现塑性形变等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桥头沉降段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对于路基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增加钢筋法、钢筋混凝土搭板法以及粗粒料填筑法几种。以上所述处理方式使用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道路桥梁段中的刚度差异性以及沉降不均匀现象,利用结构的调整将路基强度与韧度提升,以免在行车同时出现跳车等问题。若桥头沉降段结构设计不合理,那么将会对道路桥梁的整体性施工造成影响,最终降低路基路面强度。
3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
3.1 在搭板设置中运用的关键技术
进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避免造成搭板顺竖直方向出现滑落,造成桥头凹陷的现象,要在横向之间位置处设置拉杆;并且在纵向之间运用锚栓进行固定,利用所选择的钢筋保证控制器之间距离的合理性,进而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针对纵向锚栓的固定,要使其一直处于垂直的状态下[4]。但是这一状态会直接造成搭板受损,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务必要对锚栓位置与横向拉杆位置的垂直状态进行保证,进而保证正常的施工效果以及质量。在选择支座方面,要首先进行铺垫层的铺设,位置要选择邻近桥台搭板的下方处;橡胶支座之间的距离要小于 80 cm,通过对橡胶支座之间距离的控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满足施工的相关要求[5]。一旦搭板倒角存在转动的问题时,则会对道路的路面结构造成影响,因此,要保证桥台上端位置呈现倒角模式。利用桥台上端位置的改变,对路面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保证,降低公路路基导致的损害程度。在连接桥头与搭板位置之间存有间隙时,则要利用填充材料进行缝隙的填充,确保施工质量,同时也可以预防雨水渗透。其中运用的填充材料主要有油浸甘蔗板以及沥青等,除此之外,此外还要配置一定浓度的沥青,将其灌倒入填充材料中,减少材料之间的缝隙,保证材料的防水性能,进而全面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也为后期过程的维护与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使用提供一定的支持。
3.2 进行沉降段结构模式的合理设计
在对桥头引道沉降段进行设计时,如果结构的设计缺乏合理性,那么则会造成路面沉降,针对此现象可以运用有关措施加以解决[6]。在该工程的施工中,结合道路桥梁路面的施工经验,设计人员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提升道路桥梁沉降段搭板的长度以及对于搭板强度的设计。当前阶段,我国在道路桥梁沉降段搭板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设计标准方面。因此在进行沉降段结构模式的设计时,要对结构设计的质量进行保证,设计方也要结合道路桥梁施工的具体状况、道路桥梁工程设计的经验,对沉降段结构模式进行合理的设计;其二,基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验证,需要从施工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与道路桥梁的沉降量与搭板长度进行结合,并在路基施工时运用土木格栅技术,使其可以对道路桥梁沉降量稳定性进行保证。A 公司在进行甘肃某桥梁工程的桥头中引道设计期间,因为不能很好地掌握其中对于基地的设计基础,整体建筑出现沉降现象。其中将桥台的建设与路堤之间的渐变带设置为 70 cm 左右,导致其建设的桥路梁整体的沉降度超过了 7 cm。但是正常的情况下在进行建设期间需要保持其渐变带在 45~55 cm 之间,沉降度需要保持在 5 cm 左右,该公司在发现这项问题之后及时将各种因素进行充分的研究考虑,掌握好混凝土以及填土路的基本强度与沥青混凝土使用中的整体钢结构,将桥梁中的软土基层以及路堤等做出补救,将其中的数据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保证建筑整体的安全。同时该建筑公司对设计人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充分考虑到雨水对于建筑的影响,及时改善了存在的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施工方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时,需要考虑施工路段的实际状况,并设计具备科学性的施工计划,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解决,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保证排水工作的质量,以此才能有效避免因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事故,进而对行车过程中出现的跳车现象进行有效的避免。围绕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笔者从几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希望通过分析可以优化路面施工技术,保证路面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以此对人们的出行安全进行保证,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明祖.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251.
[2] 金晓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5(08):280.
论文作者:杜世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桥梁论文; 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桥台论文; 结构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