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校 113000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谁能说一说,歌曲是号召我们向谁学习呢?
板书“雷锋叔叔”(提示“雷”、“叔”是重点字)。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学习雷锋叔叔吗?(介绍雷锋的故事)
师:是啊,雷锋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时人们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不仅如此,雷锋叔叔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一位解放军叔叔,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叔叔。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得到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消息。难道说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了?同学们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就结伴到处去寻找雷锋叔叔。同学们还满怀深情地呼唤着: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板书:你在哪里)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首先请同学们轻声地、自由地读课文,注意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字词读准确、把每一句话读通顺,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要把生字词划出来。(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教师在学生读课文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
2.出示词语,指2-3名同学朗读,教师纠正读音。
3.大家已经把词语读得很准确了,那老师把下面这些字拿出来,你们看还认识吗?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4.指导“冒”字的写法,学生跟写,互评,师巡视指导。
5.师:生字学得很好,那我们找五位同学一人一节为大家朗读一遍课文。有没有同学自告奋勇到讲台上来为大家朗读呢?请学生一人一节朗读课文,并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的字词读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涵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字词掌握得非常好,现在老师要来考一考,谁的阅读能力最强?
1.一、三小节
师:请快速读课文,找一找小朋友们去了哪些地方寻找雷锋?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指定学生回答并补充。( 板书: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说发现,教师总结诗歌特点。
师:是啊,这就是诗歌的优美。你能用你的朗读读出这种优美的感觉吗?学生读词语。
师:同学们,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寻找雷锋叔叔?学生回答。
师:是啊,雷锋叔叔经常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就像是可敬的亲人一样。现在亲人不见了,我们怎么能不着急啊!(PPT出示:第一小节)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小朋友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的急切心情。
师:请带着这样的心情,让我们读一读第三节。学生练习朗读。
2.二、四小节
(1)师:他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没有)但是雷锋叔叔来没来过?
学生:来过。师:来干什么了?
学生回答,读二、四小节。
师: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是顺利的吗?学生:不是。
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在书上圈出来。
学生标示,回答词语:抱着、冒着、蒙蒙的细雨、泥泞。
PPT出示图片,理解“泥泞”。
师:你读出雷锋叔叔遇到的困难很多吗?
师:如果你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是什么感受?雷锋会很快就帮孩子找到家人吗?(学生体会雷锋的困难。)
师:是啊,这样的一条道路,即使自己走也会很艰难,更何况要抱着一个孩子,还要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与这个孩子素不相识,他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要帮助孩子找到家人?雷锋当时是怎么想的?
学生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爱。(带着这种感情女生朗读。)
师:雷锋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即使雨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早已裹住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孩子送回了家。(学生一起朗读。)
(2)师:请同学们像学习第二小节一样,自学第四小节,一边读一边圈出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难的词语。(背着,年迈,踏着,荆棘,洒下的汗滴)
(3)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诗中的这两件事情,雷锋叔叔还会做哪些好事?(PPT出示图片)
雷锋就是这样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战士,孩子们怎么能不爱戴他,怎么会不着急地寻找啊!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雷锋吗?
学生介绍自己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自己的事情。教师总结:是啊,只要我们伸出友爱的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就是令人尊敬的“小雷锋”。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所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我们就出现在哪里。”相信在学习了这一课以后,我们身边一定会有涌现越来越多的“小雷锋”。
论文作者:高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1
标签:叔叔论文; 同学们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小节论文; 词语论文; 是啊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