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档案是单位各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经过档案工作人员去粗取精、分析归纳、分类编目、认真整理形成,是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见证。但是,当前地勘单位的档案管理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这同我国在新常态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有一定差距。基于此,文章就如何加强地质勘查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地质勘查单位;档案管理;措施
1 地质勘查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部分地质勘查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还停留在人工收集、整理与检索阶段,可接触和获取的信息量较小,非常不利于档案的二次开发和利用。
1.2 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欠缺协调、合作
部分地质勘测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与同单位负责其他工作人员之间欠缺协调、合作,没有更好的利用协调、合作支持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变成了单位里的一块“世外桃源”,档案的利用效果不理想。
1.3 监督、指导工作不到位问题
本级档案管理部门工作离不开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起到把关下属单位档案管理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欠缺上级部门的监督、指导,本级档案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发现、纠正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本级档案管理部门工作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1.4 管理经费不足问题
部分地勘单位由于经济效益不高影响,可用于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样用于档案管理的设施、设备就难以及时得到更新,严重限制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1.5 工作人员队伍素质问题
较高的地勘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离不开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特别是高水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上为兼职,且档案管理不是主要职责,这些“兼职”人员的档案管理专业素质势必不高,也没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上,加之这些人员的频繁调动、调整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2.加强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2.1 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无论是做哪一项工作,只有给予高度重视才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当前很多单位档案管理仍然停留于传统管理模式,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很低,导致档案在管理的技术以及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一现象,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从思想上提高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尤其是管理档案的领导阶层,更加应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在技术与资金方面做到充分的支持,配备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高的专业人员,建立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将这三点要求渗透到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各个阶段的工作之中。此外,领导阶层还要协调好每个部门,协助档案管理部门收集资料,在收集、归档以及移交的过程中避免人为因素对档案造成损坏,做好每一个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实现档案管理迈向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在建设档案管理制度时,一方面要充分掌握我国档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部门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从收集、整理、保管、使用四个环节入手,打造一整套规范、连贯、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引进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与相关设备,一举实现让档案管理从过去的纸质储存管理转向信息化管理的道路。
2.3 打造数据中心,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档案所涉及的资料种类与数量日益剧增,这也进一步对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毋庸讳言,传统的档案管理服务已经不能适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必须从管理形式上进行全新变革。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主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为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管理以及更好地服务社会创造了广阔的平台,信息化管理建设势必要取代过去的地质资料管理。信息化管理就是通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基于局域网做载体,以资料目录数据库为查询形式,全方位的设施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建设,打造集中的数据中心,让图文档案成为服务内容,为后期创建完整的资料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2.4 提高档案利用率
(1)加强编研工作。要搞好档案编研就要主动了解社会需要及素材状况,采取征编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档案的分析研究,按照一定的主体对档案存在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归纳、综合、摘编等步骤,编印成各种档案参考资料,从而使档案信息资源更准确、更系统、更精炼。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使检索多样化,从而提高查找利用档案的效率。
(2)积极主动提供服务,改变以往被动服务的局面。档案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树立高度的服务观念,克服“守摊式”的被动服务观念,充分发挥助手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远程服务,利用网上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的优势,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3)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努力练好基本功,熟悉业务,当好活字典。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把熟悉“家底”当成自己的天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配置适宜档案保存的设施,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整理、保管档案,防止档案的破损、褪色、霉变和散失,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并对重要和珍贵的档案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2.5 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档案事业顺利发展必须要依赖于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应当革新传统的档案用人观念,不可错误地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无关紧要的事情,需要意识到人才素质的优劣性将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应当不断开展档案管理方面的岗位培训,让管理人员掌握自动化办公系统的操作。此外,需要按照管理人员年龄、工作内容的不同,而设置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对一些青年管理者,鉴于其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强、易于适应新生事物,但是实际管理经验不足的特点,可以强化他们的档案管理实操能力培训。
2.6 加大档案管理投入,保证管理质量
各级地勘单位都应该有计划的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经费投入,目的在于确保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水平的顺利提高。档案管理专用设施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条件,例如档案消毒灭菌机、防磁声像柜、除湿机、移动密集架等对档案具有极强的保护作用,而档案管理系统则是软件条件,它也是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的关键条件。
综上所述,地质勘查单位地质项目的开展依托于前辈们从一轮轮找矿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档案资料,所以,档案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单位正确认识到地质档案工作重要性,建设健全完善的地质档案管理制度,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大数字化建设工作,打造高效的地质档案系统并充分挖掘地质档案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虹玲.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的管理及开发利用[J].兰台内外,2016,01:50.
[2] 申春宁.浅谈地质档案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化[J].新西部(理论版),2016,08:109.
[3] 施晓莺.浅谈加强地质档案管理工作[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8:167-168.
论文作者:李忠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档案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单位论文; 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