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8
摘要: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以及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引言
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对节水型社会评价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分析。基于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这一认识,构建了由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以及经济社会系统相互耦合形成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系统。
1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匮乏,水资源短缺问题是阻碍农业发展的弊端。目前,部分农业灌溉用水量不足,部分灌溉渠道年久失修,导致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灌溉水利用率(70%~80%)。需加大管理力度,维护我国的农业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建设新时期节水型社会,其目的是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农业高效用水,节约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可运用灌溉节水技术,提升农业灌溉的现代化水平,有助于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维护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
2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1节水型社会评价子系统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节水型社会评价系统是由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以及经济社会系统相互耦合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三者之间存在着不间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在构建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影响因素。水资源子系统是节水型社会评价系统的核心,对水资源子系统进行评价实质上是对节水效率进行评价,主要通过综合节水评价、农业节水评价、工业节水评价、生活节水评价和节水管理评价5个方面来体现:①综合节水评价需要在宏观的层面上借助那些能够反映系统间协调程度的指标,主要通过万元GDP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率、人均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可采比、水资源缺水率、单方节水投资等指标来反映节水的综合情况。②农业用水以灌溉用水为主,农业节水评价主要通过单方水粮食产量、农田灌溉每公顷用水量、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灌溉水利用系数、主要农作物用水定额、单方农业节水投资等指标来体现。③工业结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不同行业的用水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工业节水评价主要通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率、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单方工业节水投资等指标来体现。④生活用水包括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它的评价主要通过城、乡居民的人均生活用水量、供水管网漏损率、节水器具普及率、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率、单方生活节水投资等指标来体现。⑤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它涉及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因此,国家各级行政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必须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从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才能够保证其顺利进行。节水管理评价主要通过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节水型建设规划、促进节水防污的水价机制、节水投入保障、节水宣传等定性指标来体现,综合反映节水的管理水平。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评价实质上是对生态水平进行评价,主要通过生态建设评价和生态治理评价两方面来体现:①生态建设水平主要通过水功能区达标率、水土保持率、森林覆盖率、城镇绿化覆盖率、生态用水比例、生态用水定额、地下水水质Ⅲ类以上比例等指标来体现。②生态治理水平主要通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等指标来体现。对经济社会系统进行评价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主要通过人均GDP、人均收入、GDP增长率、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等指标来体现。
2.2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工、农业和生活节水的水平,生态建设和治理的水平,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采用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来初步设计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保证指标的可操作性。频度统计法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频度统计,据此找出使用频繁的指标;理论分析法则要求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必要构成、实质、衡量标准等进行研究和对照,进而选出那些能够直观反映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的指标。在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构建时,要严格遵循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借鉴以及参考《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在全面综合分析水资源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社会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将节水型社会评价分为水资源系统评价、生态环境系统评价、经济社会系统评价。水资源系统评价,反映了工、农业和生活节水、综合节水以及节水管理的水平,因而构成了节水型社会评价的核心部分;生态环境系统评价则反映了节水建设过程中生态建设以及生态治理的水平;经济社会系统评价,反映了在节水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的水平;三者相互联系和作用,共同构成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2.3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前面已经初步设计了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现在需要对初选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指标筛选是对初选指标的进一步选择,它是确定后续指标权重以及多属性评价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节水型社会评价涉及多个地区、多种行业以及多个部门层面,鉴于此,本文从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出发,充分考虑评价指标可行性、稳定性和必要性,同时深入分析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的协调性,从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作为赋权和评价的依据。在实际应用中,评价指标的筛选通常采用专家调研法(Delphi)、最小均方差法、极小极大离差法、相关系数法等。本文采用专家调研法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这是一种通过书面咨询向有关专家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在通过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初步提出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征询有关专家意见,进而对指标进行综合调整。同时,为了保证评价指标数据的准确性及可参考性,应尽可能地能从我国目前统计制度存在的或者通过计算可以获取的数据资料中选取,把从目前现有的统计中无法获取数据的指标以及获取数据所需成本过高的指标删除,经过以上的研究工作后,最终确定了28项评价指标。最终的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运用灌溉节水技术,可节约灌溉用水,有助于提高灌溉区的农业生产质量,有效缓解农业灌溉用水紧缺的问题,改善农业用水不足的现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煜晴,沙晓军,袁艳梅,等.基于AHP和GRA的江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8(12):239-242.
[2]王曦,张永丽,陈康.基于AHP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J].人民黄河,2018,34(6):80-82.
[3]颜志衡,袁鹏,黄艳,等.节水型社会模糊层次评价模型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8,28(4):35-39.
[4]李艳,陈晓宏,张鹏飞.基于TOPSIS法的广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J].人民珠江,2018(3):1-3.
[5]王晶,张雅君.基于“D-P-S-R”模型的节水型绿色生态居民生活小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2).
论文作者:周彩霞,李加顺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评价论文; 节水型论文; 社会论文; 水资源论文; 指标体系论文; 指标论文; 用水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