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学习能力差,学习效果低下,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数学学困生既是各个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是每一个教师深感头痛的老大难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平等对待,给足机会;悉心启发,创造机会;耐心等待,给足时间;恰当鼓励,体验成功;密切关注,时刻记心;多元评价,过程评价六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学困生转化的尝试和思考,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平等;启发;等待;鼓励;关注;评价
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数学学困生既是各个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是每一个教师深感头痛的老大难问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数学教学就必须解决如何快速高效地转化学困生,使其逐步向中等生、优等生迈进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会自然而然地喜欢关注思维敏捷、学习效果突出的同学,而忽视学习困难的学生。“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这是人之常情,然而作为一个数学教师“爱不漂亮的孩子”更能体现出数学教师真正的爱,只有充分关注数学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才能昭示教育的真正内涵,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
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学习能力差、学习效果低下,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但绝大部分学困生的形成都是后天原因形成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学困生都是可以转化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触及他们的灵魂,激发他们的原动力,促进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呢?笔者作了如下思考:
一、平等对待,给足机会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需要学习者经历感受,体验和思考过程,并用内心的体验与创造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懂得数学,学好数学。”由于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更需要教师给他们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留给他们平等学习交流的机会。
例1:在“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过程中,在讲解了双曲线的定义后,按照书上的教学应该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推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笔者并没有马上去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而是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仅从定义上看,椭圆与双曲线有什么异同点?(2)根据这些异同点,结合椭圆的标准方程,你能直接猜想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吗?(3)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摆出问题后,有些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想说结论,于是笔者示意学生先思考,不要急于回答。过了一会儿,笔者特意让学困生先发言,他们很轻松地就说出了椭圆与双曲线的不同点:椭圆是“和”为常数而双曲线是“差”为常数;椭圆中常数大于 ,双曲线中常数小于 ;相同点都是关于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问题。而对于第二个人问题,几个胆大的学生直接就喊出来了:“把椭圆标准方程中的加号改为减号好了”。笔者认为,如果提出较难的问题,学困生的能力可能达不到;如果不把回答的机会先给学困生,则他们会失去思考的机会与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有意设置适合学困生的问题,并首先给他们发言交流的机会,对学困生重拾信心,提高兴趣,深化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
给学困生平等的、足够的机会,是全方位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活动的实施、学生之间的交流等都要求教师要心中时时有学困生,着眼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成为数学活动过程中平等的一员,使他们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有事可做,且能做到;有问题可想,且想得到;有话想说,且说得出。
二、悉心启发,创造机会
教师及时恰当地启发引导,是学生完成数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对学困生来说,启发就显得更为重要。面对同样的问题,优秀学生的顿悟与发现可能来得及时,来得顺畅,学困生则会来得迟缓些,甚至有困难。这时需要教师有意控制活动进程,不轻易让优秀学生发言“点破”而中断学困生的主动探索,应该分层启发,让学困生得以继续自己的探究。
例2.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教学中,笔者先给出了一组实际问题的情境:
(1)暑假马上要到了,你要从杭州到北京去看清华园,有两种交通工具供选择:长途汽车、火车,已知当天长途汽车有5班,火车有3班。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2)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或一个阿拉伯数字给教室里的座位编号,总共能够编出多少种不同的号码?
然后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两个问题,思考以下问题:这两个问题分别要完成一件什么事情?完成这件事情的方法有几类方案?每类方案中的任一种方法能否独立完成这件事情?每类方案中分别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完成这件事情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这两个问题有何共同特征?
约3分钟后,笔者分别让几个学困生回答了前面5个问题,他们都回答的很好。最后一个问题安排了几个较好的学生回答补充。
学生学习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关键是原理的获得,即由一些现实问题抽象出数学原理。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其数学本质——计数,并抽象出一般性原理,对一般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对学困生而言那就更加困难了。所以,教学必须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经历过程,因为体验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十分有益。
基于此,原理的教学过程既不能采取“古人云:……”的办法,又不能让探究与发现成为部分学生的专利,也不能借好学生的嘴直接讲出来,让学困生只当听众。所以要设计一系列有层次的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来促进全体学生的数学活动。特别是设计使学困生够得着的问题十分有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①这两个问题分别要完成一件什么事情?②完成这件事情的方法有几类方案?③每类方案中的任一种方法能否独立完成这件事情?④每类方案中分别有几种不同的方法?⑤完成这件事情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这些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并回答。让学生发言,并不在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是催学生深度思考。如果急于让学生回答,就可能中断一些学生的思考;如果开始就让“好的”“会的”学生发言,也许你是想让好的学生教学困生,但这只让少数展示表演,剥夺了大多数学生继续思考的机会,而且可能还挫伤了他们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因此,提问应当从“元认知”提问出发,“由远及近”: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然后教师提出一个稍接近目标的问题,再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再提出更接近目标的问题。提问学生发言则要“由近及远”:最后想到的先说,中间想到的中间说,最先想到的最后说。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思考和发言锻炼的机会。
三、耐心等待,给足时间
学生学习新知识并将其纳入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本身需要一个过程。学困生因其认知基础和水平较低,完成这样的建构过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更长的过程,更多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对学困生的学习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
例3.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在讨论了共同特征后,笔者又设计了如下问题:你能得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一般方法吗?你能给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性原理吗?你能把这个原理再推广一下吗?请列举生活中能用这个原理解决的计数问题。
因为笔者认为学生能自己举出例子才意味着他对原理已经理解,而且也已会简单的应用。待我把最后一个问题给出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有一个平时上课都不听,学习都不搞的学生积极举手,抢着要举例,笔者当然赶紧把机会给了他。该生给出了“某地有30个胖女生,还有20个瘦女生,笔者要从中选一个当女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当时,班上笑声一片,笔者也为学生的大胆竖起了大拇指,然后肯定地对他说:“你举的例子很好,完全符合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一件事就是从30个胖女生, 20个瘦女生中选一个女生,有两类不同方案胖女生,瘦女生,每类方案中分别有30,20种方法。就是有一点胖瘦的标准怎么确定呢,你能不能把他修改的再完美一些呢?”该生很快就领悟了,又重新举出了一个更好的例子。这就是信任与等待的结果。对学困生耐心的等待,无论从激发学困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还是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与建构,都是大有益处的。
学之道在于悟。多给学困生一点时间,一点空间,一点自信,一份自由,并耐心的等待,是教学所必需的理念和情怀,对学困生更是如此。
四、恰当鼓励,体验成功
鼓励好比汽车长途运行中的加油站,途中必须不断地加油,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学困生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取得的成绩不那么明显,更需要鼓励、喝彩、加油,激发其兴奋点,保持积极向上状态。我们对学困生应多表扬、多鼓励,但同时也要注意对学困生的表扬的客观性,不切实际的表扬不但同学们不认可,学困生自己也不愿接受,这就起不到表扬应有的激励作用,有时甚至会起反作用。为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寻找或设置激励载体,然后抓住契机,适当地引导,恰当地鼓励,让他们在自主的状态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因为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是增强学困生学习信心,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五、密切关注,时刻记心
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形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也不说一蹴而就的,其过程可能会反复,其结果可能会多变。因此对学困生的关注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程,同时,也要努力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也许在某个阶段,特别是一块知识的起始课,一不留神就会出现新一批的学困生。
如在“排列组合应用”的教学中,因为这是一章与前面章节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知识,有些学生觉得很简单,课有些同学又觉得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理解状况,从而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案,减少或者避免新的学困生的产生。
六、多元评价,过程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不以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和终端依据,这是树立学困生信心、激发原动力的重要策略。
对学困生的评价应更多的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一些鼓励性语言。如“你的解法独特,能否把你的思考方法告诉大家 ?”、“ 你的想法很好!”、“ 再考虑一下,还有更好的思路吗?”等。
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如这次考试比上次多了几分,就要表扬,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总之,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在教学过程中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多一份悉心,多一份等待,多一份鼓励,多一份关注,那么我们就能触及学困生的灵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通过努力,我们终将发现学困生也是美丽的天使。
参考文献:
[1]涂荣豹.谈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认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
[2]黄廷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概论[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6.
[3]叶运生,姚思源.素质教育在中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324400
论文作者:吴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1
标签:学困生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双曲线论文; 原理论文; 笔者论文; 教师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