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洪1陈斌2
(1海军广州军职干休所广东广州510320;
2海军新村干休所广东广州510315)
【摘要】目的:观察苯溴马隆对伴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方法:选取伴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苯溴马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随访8周,观察治疗后两组的血尿酸水平、平均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苯溴马隆治疗组血尿酸水平下降明显;2组治疗后的平均血压虽然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苯溴马隆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压变异性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对伴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压基础上联合苯溴马隆治疗能进一步改善血压变异性,对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可能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苯溴马隆;高尿酸血症;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211-01
高尿酸血症(HUA)是常见的代谢疾病,不仅是痛风的发病基础,且与血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冠心病、脑卒中、肾脏疾病密切相关,血尿酸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血尿酸水平每增加595umol/L,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25%,呈明显线性关系。苯溴马隆作为促尿酸排泄药,在治疗伴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过程中,其对于血压影响的相关临床研究较少,因此特进行本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患者依据:①按照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2],在未使用降压药情况下,3次非同日测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②高尿酸血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mmol/L,女性高于360mmol/L。共选取90例,年龄65~80岁,平均(695±82)岁,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无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和肝脏损害病史。
12方法
121分组和给药方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698±84)岁;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693±81)岁。治疗组常规降压基础上联合苯溴马隆治疗,予苯溴马隆50mg,每日1次,早餐后服用;对照组予常规降压治疗。患者在研究期间维持原有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和运动习惯。
122观察项目:①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水平;②采用美国Spacelabs90217型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统计分析如下参数: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及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平均收缩压(nSBP)及舒张压(nDBP)。血压变异性(BPV)采用一段时间内血压均数(dSBP、dDBP、nSBP、nDBP)的标准差(dSBPSD、dDBPSD、nSBPSD、nDBPSD)作为其量化指标。
123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平均血压的比较,见表1。
222组治疗后BPV的比较,见表2。
表12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平均血压的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HUA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在本研究中,通过苯溴马隆降低伴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尿酸的同时,观察其对血压的影响,发现2组治疗后的平均血压虽然无显著差异,但是常规降压基础上联合苯溴马隆治疗,患者BPV的下降更明显。ASCOT研究显示BPV是独立于血压平均值以外的脑卒中和冠状动脉事件风险的强预测因子[3]。BPV与靶器官损害呈正相关,与血压水平一样决定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4]。HUA导致BPV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尿酸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其微小结晶容易析出而沉积在血管壁,直接损伤血管内膜;血尿酸增加可促进LDL-C氧化,氧化后的LDL对内皮细胞有毒性作用,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造成血管局部炎症反应,诱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HUA还可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导致一氧化氮合成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
因此,对伴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压基础上联合苯溴马隆治疗能进一步改善BPV,对于患者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改善预后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例数较少,具有一定局限性。若有大规模临床研究和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苯溴马隆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所以联合苯溴马隆治疗将有望成为老年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Sundstrom J,Sullivan LD,Agostino RB,et al. Relation of serum uric acid to longitudinal blood pressure tracking and hypertension incidence[J]. Hypertension,2005,45(1):28-33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13
[3]Rothwell PM,Howard SC,Dolan E,et al. Effects of beta blockers and calcium-channel blockers on within-individual variability in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stroke[J]. Lancet Neurol,2010,9(5):469-480
[4]张维忠. 血压变异研究进展和临床意义[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23-24
论文作者:李双洪1陈斌2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4月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9
标签:血压论文; 高血压论文; 平均论文; 血症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变异性论文; 《河南中医》2013年4月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