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第四次文明城市建设之旅--连昌地区华正炎_农民论文

安徽省淮北市第四次文明城市建设之旅--连昌地区华正炎_农民论文

区域连创花正妍——安徽省淮北市创建文明城市巡礼之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淮北市论文,安徽省论文,之四论文,文明城市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绿水烟波映蓝天,今朝灿烂神笔添,昔日塌陷杂草区,复田造地成乐园。”这是一位游客在秀美的淮北市烈山区水上公园游玩时发自内心的赞叹。谁能想到,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沼泽遍地的塌陷区。若不是记者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这是在北方煤城的农村。前不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人员来这里参观之后,由衷地连声称赞:“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地矿联手工农齐育文明花

谈起农村文明创建,当地同行告诉记者,“一地三星”的刘桥地区最为典型,最有淮北特色。刘桥镇境内坐落着刘桥一矿和安徽恒源煤电公司两对矿井。1995年以前,由于管理体制和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原因,矿镇之间的关系很不协调,甚至出现农民围攻煤矿,矿工殴打地方群众的现象,这里成为淮北出了名的“脏、乱、差”地区,打架斗殴、偷盗抢劫事件经常发生,上访频繁,外来客商被打走,客货车辆不敢从此经过,恶劣的环境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痛定思痛,刘桥镇与两家煤矿经过深刻反思,确立了共建共荣的工作思路。矿镇联手,从领导体制抓起,建立了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个计划、一起行动“四个一”的创建工作机制;从整治硬环境抓起,对镇容矿貌进行综合治理;从提高居民的道德素质抓起,德法并举,开展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进村入户活动。从而开启了矿镇共建的新篇章,2002年10月中央文明委授予刘桥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刘桥一矿“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恒源煤电公司被安徽省文明委授予“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离则两败,合则双赢。市文明委一位领导与记者聊起了他们的“共建经”,淮北市作为一座缘煤而兴的能源城市,依矿建镇是当地一个最大特色,全市33个乡镇一半以上都是矿镇相连。矿和镇同处一地,本来就是一家。在文明村镇建设中,淮北市找到了破解地矿关系不和谐难题的有效手段——矿镇共建。2002年底,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委召开了由全市所有煤矿、大型企业和乡镇党政负责同志参加的地矿共建动员会,建立了地矿共建联席会议制度,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和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两家的书记同时兼任市文明委副主任,共同构建一个创建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制定实施了《淮北市文明村镇建设管理办法》,把文明村镇创建与煤矿文明单位创建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落实。地矿作为一个创建主体,在城镇建设、市容管理、居民教育、社会治安等方面统一规划,综合协调,互助共进。

“一个巴掌拍不响”。两大煤炭集团公司确立了“建设一对矿井、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实现共同发展”的办矿宗旨,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对当地乡镇的城镇建设、农民务工等很多方面,给了大量无私的援助。煤矿的农协工80%是当地农民,近矿村民的人均收入要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在实施村村通工程的过程中,全市所有的村级公路建设所需煤矸石全部由当地煤矿无偿提供,并免费装运。在社会治安方面,建立了地矿党政统一领导、群众监督举报、矿保卫科与镇派出所巡防的三级治安防控网络,全市农村各类治安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在城镇建设管理上,矿镇作为一个整体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环境卫生也实行了一体化管理,清扫、保洁、洒水全部由当地政府负责。

采访期间,经过的每一个矿区,记者都能看到,小城镇内生产区、生活区、商业区、休闲区分工清楚,功能互补,井井有条。体育馆、休闲广场、游乐园一应俱全,全部对小城镇居民开放。置身其间,但见道路宽广,绿树成荫,高楼林立,街道整洁,车水马龙,景象繁荣。

生态再造敢叫淮北变江南

淮北矿区作为我国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在为国家贡献出大量煤炭和电力资源的同时,这座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煤城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全市累计塌陷土地达24万余亩,农业生产基本条件遭到严重破坏,25万多农民无地可种。大面积良田沦为水域、沼泽、滩涂、坑洼地;塌陷区内满目苍痍,地貌变形、土地荒芜,房屋倒塌,道路、桥梁断裂,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塌陷引起的地表变形,直接影响土地的生产能力,导致农业减产。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煤矸石不仅压占大量土地,同时排放出有害气体,给水体、大气、土地带来严重污染。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活支柱,农村大量闲散劳动力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严重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使荒废的塌陷土地得到合理利用?如何使矿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淮北市委、市政府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塌陷地复垦为突破口,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为根本目标,按照“立足科学、有效治本”的原则,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耕则耕,多形式对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

沿着烈山区境内洪庄村老濉河东岸平坦的柏油路南行,一派美景尽收眼底:路西侧,平整的河滩上是大片茂盛的银杏林,满眼苍翠;东侧南北两端整齐排列着500多栋日热光节能温室和钢架大棚;中间是纵横交错的精养鱼塘,正东面是1000多亩南湖,湖面波光粼粼,水鸟追逐嬉戏,时有鱼儿跃出;环湖路垂柳婆娑,凉亭、百米长廊、小桥和如茵草坪点缀其间,湖畔和塘边不少人在游玩、垂钓,一派美丽富足的景象。谁又能想到,十几年前的洪庄村还是一个“吃粮靠国家、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村民人均收入仅220元的“穷窝窝”。通过对塌陷地的综合治理,现在已形成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观光区、环保型工业区三大区域板块,建成了一座日产气600立方米的沼气站,满足了全村500多户村民的生活用气,鸽粪养猪,猪粪作沼气原料,沼液养猪、养鱼,沼渣供应无公害蔬菜基地,循环经济初具雏形。2003年洪庄示范区工农业总产值达2.6亿元,人均年收入4300元,被国家推荐参加联合国“全球500佳”的评选,并获提名奖。

这只是淮北市土地复垦的一个缩影。2002年编制的《淮北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勾勒了该市土地复垦的蓝图。规划合理划定了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6个重点区域,安排6个重点工程和22个重点项目。规划期内全市计划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总面积77551.26公顷,新增耕地总面积3576.58公顷,超过规划期内建设占用3266.68公顷耕地量,新增耕地质量达到或超过被占用耕地的标准,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

从1995年淮北市首次被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列为全国三大土地复垦示范区之一开始,已经连续10年获得国家和省土地复垦示范项目。累计投入29303.4万元,仅2003年,就成功申报了8个国家、省级复垦项目,总治理面积达1458.7公倾,总投资超过1亿元。并建立了土地复垦预备项目库和新增耕地储备库,目前入市级库项目47个,入省级库项目15个,计划2010年入库项目总治理面积将达到18万亩。截至目前,淮北市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全省百佳生态村4个,市级生态示范村9个;复垦利用塌陷区面积已达13.06万亩,治理水面4.41万亩,占塌陷总面积53.9%;年产鲜鱼369万公斤,禽35万只,蛋55万公斤,鲜奶35万公斤,水果1200万公斤,蔬菜2000万公斤。环境质量逐年改善,全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全年空气污染指数大于75%,主要水体达到三类饮用水标准,告别了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恶劣环境,重现蓝天碧水的艳阳天。

如今的塌陷区已成为淮北人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以城带乡,现代农业方兴未艾

在杜集区滂汪村无公害基地的一蔬菜大棚里,记者见到了刚从淮北市农村致富带头人表彰会上抱回大彩电的杜明继,正在忙乎他的苦瓜、辣椒立体栽培试验。谈起他的致富经,老杜颇有感慨地说,这多亏了市里和区里的帮扶干部们,他们自己出钱,免费领着我们到山东参观学习,使我们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我种温室大棚四年了,每年收入都近万元。我今年又承包了4个温室8个大棚,实行立体种植,效益提高了三分之一,春季到现在蔬菜销售达1.6万元。

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从2001年7月开始,淮北市先后两批从市、县区直机关选派243名于部到贫困村任职,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使全市80多的后进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理顺了工作关系,村务公开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教育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在发展中解决三农问题。

信息是农民致富增收的“引路人”。目前,淮北市已在全市建立了以市农业信息中心为主体,以电话网络为载体,覆盖市、县(区)、乡、村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农技110”,创办了《淮北农业信息报》、《淮北农业》,淮北农网让“世界了解淮北,让淮北走向世界”,开通了“爱农热线”,农民上门或电话咨询农技、市场、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专家就会在24小时内或登门服务或电话解答。准确的信息、高效的服务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去年,杜集区段园镇二庄村的酿酒葡萄,通过互联网在未成熟前就以3.00元/斤的价格被山东龙口酿酒公司订购一空。

农民经纪人是农产品市场的“千里眼”、“顺风耳”。在濉溪县五铺乡,提起严大印,当地农民都亲切地称他为“西瓜红娘”,去年,经他卖掉的西瓜有300多万公斤,瓜农不出村,省工又不少卖钱。今年,严大印又把“隋园密”西瓜卖到上海、江苏等地。淮北市为更好地发挥经纪人的作用,通过专题培训、研讨会等形式,千方百计扶持经纪人队伍和重点大户,先后帮助50多名营销大户注册了公司,成立了400多家专业协会,共培养出致富带头人720多名,带动5500多个专业户共同致富,转化科技成果8个大类280余项,综合经济效益约2.7亿元。双堆集镇乳鸽年存栏在20万只以上,当地的加工运销大户——“万马鸽业”,每年把该镇及周边乡镇出产的50多万只乳鸽运销到上海、南京、福建等地。

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火车头”。通过招商引资,江苏华润集团入住淮北市高岳镇,华润的到来改变了当地黄牛养殖业小打小敲的局面,建起了全市最大的黄牛养殖基地,存栏规模达500头,带来了国内最好的夏洛来、海福特、西门塔尔等黄牛品种,为1000多家养牛户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农户育肥一头牛可净赚400多元。据了解,近年来,淮北市紧紧围绕本地资源和区域优势,多形式、多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具备龙头性的企业已达123家,其中,年收入在200万元以上、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73家,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18家,超亿元的有2家,有3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辐射带动的紧密半紧密农产品基地达80万亩,淮北市已连续13年摘得全省菜篮子工程建设评比的桂冠。

移民建镇昔日农民变市民

“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过去北方农村人居环境的真实写照。来到朔里镇纵楼村,记者对北方农村有了崭新的认识,远远看见一排排两层别墅式小楼整齐排列在道路两侧,银杏树夹杂着松柏环绕着村子的四周,平坦的水泥路通到每家门前,房前屋后点缀着各样的花草。这是淮北的农村吗?这分明是在城市才能见到的别墅区。走进村民张德明家,30多平米的客厅内,大理石地面,成套家具、真皮沙发、落地彩电等室内陈设,显示着主人的富足。走进村子,宽广整洁的街道上人流摩肩接踵,两旁店铺生意兴隆。据老张介绍,纵楼村原是一个不足500人的小集市,区镇政府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引导周围塌陷的6个村整体搬迁,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建起了现在人口达6500多人的中心村,同时,因市建场,在这儿形成了全市最大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

淮北市在实施城市化战略进程中,因塌陷移民之势,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仅“九五”期间,就投入资金6.83亿元,新建小城镇住宅128.41万平方米,城镇道路铺装率达86%,绿化覆盖率达20%,水、电、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综合配套,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人气大增。目前,小城镇人口已达45万,超过市区人口,建制镇、矿区居民点和集镇的密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5倍,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临焕镇和百善镇为次中心,中心镇和矿区居民点为基础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城镇发展体系。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求知、求美、求乐的渴求日益高涨。过去,农闲时,喝酒打牌是这儿农民的传统习惯。现在,村民最爱去、也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农民文化中心。为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淮北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村镇活动,在农村青年中大力倡导“读一本好书,学一门知识,懂一门技能”的“三个一”读书学习活动。全市建起了320多个农民文化中心,中心设有读书室、音像室和体育设施。85%的农民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班,学到了种养技术、法律法规、优生优育、卫生保健和现代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提高农民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2002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再一次把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卫生健康素质摆上了非常重要的日程,淮北市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上大作文章,重新修订了《淮北市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延伸内涵,把公民道德建设和“三讲一树”的内容融入其中,开展了“道德进万家”活动,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单15万余张发到农户,使三德教育进村入户,入脑入心。启动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改水、改厕、改厨的“一池三改”治理方式,几年来,淮北市各级财政共投入1860多万元,共建成三联式沼气2084座,集中供水场站11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4.9%。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淮北农民的文化节。每年这个时候,淮北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农民体育文化活动,有地方戏表演,传统的斗鸡、斗羊、斗狗表演,举办篮球、乒乓球和冬泳比赛,各乡镇都组团组队参加,吸引十里八乡的群众上万人前来观看,盛况空前。村民自娱自乐蔚然成风,有组织和群众自发的各种表演团体多达120多个,体育组织80余个,常年活跃在广大农民之中,演出大量贴近生活、又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既丰富了淮北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农民文艺表演人才。

从城市到城镇,从煤矿到乡村,党政联手,城乡联动,地矿共建,工农同步,淮北市正在实践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全市“三个文明”建设,推动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标签:;  ;  ;  ;  ;  ;  ;  

安徽省淮北市第四次文明城市建设之旅--连昌地区华正炎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