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电气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预制装配式建筑必将有很广阔的市场空间,能够跟上时代的节奏,在技术上的支持和配合生产建设。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电气配套技术仍需不断改进和提高,以最大程度上改善建筑电气的施工效率,节约资源,并合理降低建筑后期维修维护成本,有利于推进住宅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扩大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配套技术
1.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相关问题分析
1.1预制墙板
预制装配建设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建设的质量,需要从各个不同环节出发,对其进行严格有效的施工控制。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预制装配式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而且满足现代人对装配式建设的个性化需求。分析预制装配式建设时,可以从预制墙板的角度出发。调查表明,预制墙板对于装配式建设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预制墙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已经有很多类型,可以直接被应用在各个环节中,并且发挥良好的应用效果。
1.2 结构工艺与施工
装配式建筑的电气设计,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从而制定科学合理施工方案,并且将该方案应用到实践中,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装配式建筑土建的施工工序:①吊装墙板;②吊装平台板;③浇筑平台现浇层;④完成上述工序后,再吊装上一层墙板;⑤再吊装上一层平台板。在这种情况下,钢筋与套筒相互之间能够实现高强度的填充,促使灌浆料高度膨胀,促使钢筋的连接具有完整性和有效性。
2.预制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原则
预制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原则包括了以下几方面,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开展前一定要对当前装配式建筑的构造、加工以及施工特点有深入了解,明确工程项目单位应用装配式建筑结构以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分布情况,制定出经济性良好、科学性较强的电气线路敷设方案。电气线路要尽可能的敷设在吊顶和具备装饰性功能墙体结构的内部,避免线路敷设对建筑内部美观性造成不良影响。注重线路敷设的预埋处理,非特殊情况尽量避免在预制混凝土中进行线路预埋。电气设计人员要更多与土建设计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信息整合的基础上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电气设计流程与实际做法进行优化和改良,调整建筑结构相应参数的“定量”配合,一定要对管线路由进行整体性的优化,降低预制与现浇楼板的交叉情况,特别是避免多重交叉情况出现。对预埋构件和预留孔洞进行精准性的定位,结合施工图纸进行校对处理,保证电气设计质量。
3.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绿色节能措施与电气配套技术
3.1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设计依据
截止目前,已正式发布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国家与行业规范、规程、图集已有十多种,各地方省市也发布了自己的地方规范、规程及图集等,针对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也有,不过大部分的内容都集中在建筑结构方面,对电气专业来说预制构件的内容有管线预埋及防雷连接方面需要重视的,其他设计按常规做法即可。值得注意的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都需要用 BIM 软件建模,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的国标在 2017 年已经开始实施,与传统的出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3.2预制构件中的电气管线预埋
(1)与电井选址相似,户内 配电箱/弱电箱也是进出 管线较多的地方,户内配电箱/弱电箱的选址也应尽量避免设置在采用预制墙体的区域内,如需特别定制时,应提前落实好箱体尺寸,以免预留洞口不合适无法安装。(2)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电气管线敷设形式①上配管方式:电气管线需提前预制在楼板的预制层内,到了外墙部分,再与预制外墙板内的预制配电管通过软管连接。地震多发地如日本、台湾等,一般采用上配管方式,可以避免地震时电气管线错位。②下配管方式:电气管线在外墙部分走预制外墙的内保温层,在预制楼板部分走楼板的现浇层,只需要在外墙预制板上开 10mm 的插座、 接线盒凹槽即可(一般内保温层厚度为40mm,插座、接线盒深度按标准 50mm)。照明灯具及火灾报警探测器等有吸顶安装要求的设备也需在叠合楼板预制层预留接线盒。下配管方式一般用于地震不频繁的地区。笔者曾参与的东莞某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项目就是采用的下配管做法,强弱电箱的选址也选在非预制墙体内,如图 1 所示。这样提供给 PC 构件工厂生产用的电气图纸只用定位插座、接线盒凹槽及特殊部位埋管的尺寸、位置即可,大大减少了预制电气配线管用量,提高了装配率,降低了 PC 构件工厂的生产难度。装配率是衡量单位建筑结构装配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装配率越高,工业化程度越高。
(3)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电气管线预埋的通用问题①对预埋在建筑预制墙、板内的电气预埋箱、接线盒、沟槽及管线等电气图纸中要有做法标注及详细定位。②对预埋在建筑预制构件中管线、槽盒、预留空洞及电气构件之间的连接做法应有详细做法说明。③预制墙内预留安装电气设备时要做好隔声及防火措施;电气管线穿过预制构件部位采取相应的防水、防火、隔声、保温等措施。④对预埋在预制墙内的插座应布置在钢筋之间,钢筋间距符合结构钢筋模数要求。插座下侧距地 200mm 高宜预留接线槽,以方便接线。住户内强电箱、弱电箱上部及底部宜各预留 300mm 接管空间。⑤电气户内综合管线设计要优化,减少管线交叉重叠,无法的避免的部位要特别处理,都应提前考虑好。⑥现浇板内的敷设的电气管线的管径不宜超过板厚的 1/3,管线暗敷时,外保护层不应小于 15mm。
3.3电井的选址
对于供配电系统来说,要确保电井的位置深入负荷中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缩短低压配电的半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电能的损耗、电压的损失。一般来说,住宅建筑大多 2~3 户共用一部电井,因而水平供电半径很小,并且电压的损失也比较少。
3.4内配电(线)箱位置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其户内配电(线)箱的布设原则与一般建筑的布设原则相同。首先,要满足功能和规范的相关要求,同时还要达到美观的效果。一方面,每一套住宅都应该设置相应的家居配电(线)箱,并且在数量方面不能少于一个。一般来说,可以将其暗装在套内走廊或者是门厅、起居室等位置,这样一来也便于后期的维修、维护。另一方面,因为户内配电(线)箱的进出管线较为复杂且数量、尺寸较大,并且电(线)箱分布于每一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因而为了提升结构的安全性,尽可能的将其设置在非承重或者是非预制的墙体上,以提升安全效果。
结束语
如今我国倡导安全建筑、绿色建筑理念,提倡绿色化产业技术。随着装配式建筑产业化进程的推进,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将会有比较大的市场和应用,其电气设计和配套部分也需要不停地发展和提高。降低我国电气设计的消费水准,从而达到实用性、环保性的目的,更好地促进我国电气设计真正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绿色可持续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简单来说就是提前制定需要安装的构件再经过组装、搭配、连接而完成的混凝土材料。因国家倡导新兴绿色环保型建筑,现如今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以上内容就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电气设计与配套技术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崔节超.预制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J].居业,2017(11):92+94.
论文作者:林安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建筑论文; 管线论文; 电气论文; 户内论文; 电气设计论文; 楼板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