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玲 陈幼芬
(福建省南安市医院 福建 南安 362300)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效果,以利于推广留置针的使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首次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月~3月入院的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留置针常规宣教,干预组依托平板电脑将图文、视频宣教资料直接展示给患者,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对两组宣教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选择留置针例数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多的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提高留置针的使用率,降低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静脉留置针 ;满意度;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256-0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重要的治疗、抢救措施,输液问题成为决定患者安全、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1],而输液工具的正确选择是保证输液安全和有效的重要一环。国家2014年新实施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求用静脉留置针代替钢针使用[2]。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静脉留置针的接受率和使用率并不高,所以必须探讨有效的健康宣教方式。有研究表明在留置前及首次使用留置针的宣教最为重要[3-4]。本研究通过加强护理干预提高留置针的使用率,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就诊某内科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2011年出版《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指南》;(2)均为首次使用静脉留置针;(3)意识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4)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排除标准:(1)患者有严重躯体疾病、意识障碍;(2)急症或单次输液;(3)BD留置针禁用范围;(4)视听困难者;(5)拒绝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589例。将2014年10月~2014年12月符合条件的患者281例作为对照组, 2015年1月~3月308例作为干预组。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参保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留置针常规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托平板电脑增加图文、视频宣教资料。两组患者穿刺均由留置针穿刺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封管液均采用5ml生理盐水正压封管,留置针型号均为BD公司生产的22G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留置时间最短10小时,最长96小时。
1.2 研究方法
(1)对照组进行一般输液知识及留置针的口头常规宣教;(2)干预组利用平板电脑将静脉输液工具的区别、静脉留置针的构造和临床应用优势、留置时间及部位、影响因素和自我防护、并发症的情况及处理等图文、视频资料向患者讲解。
1.3 研究工具
(1)患者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参保情况等。(2)疾病知识需求及来源: 在参考国内相关文献及患者访谈的基础上自行编制的与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图文、视频资料安装在平板电脑上,方便床边宣教。
1.4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征得患者同意后,第二天由第三者发放问卷,问卷不记姓名,当场填写并回收。共发放589份,收回有效卷589份,有效回收率100%。
1.5 观察指标
(1)头皮钢针和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比较。(2)留置针的并发症情况比较。(3)满意度调查。自行设计“静脉留置针使用满意度调查表”,解释说明后进行问卷调查,由患者或家属填写。对于文盲者由护士逐条念给患者听,让其自己评定。该表分为3个等级,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以下。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总例数。
1.6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使用钢针和留置针的情况比较。对照组选择使用一次性钢针102例,留置针179例。干预组选择使用一次性钢针25例,留置针283例。干预组患者的使用留置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留置针的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对照组使用留置针179例,发生静脉炎8例,渗出9例,血肿6例,导管堵塞10例。干预组使用留置针283例,发生静脉炎5例,渗出4例,血肿4例,导管堵塞9例,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满意190例,基本满意80例,不满意11例,满意率89%。干预组满意273例,基本满意26例,不满意9例,满意率95%.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 护理干预提高了留置针使用例数。由患者的一般资料显示,绝大部分患者为中老年人,文化水平偏低,自我保健意识差,只利用口头常规宣教,未能达到有效目的,部分患者仍会担心留置针费用高、影响日常活动、易引起静脉炎等原因拒绝使用[5],干预组通过图文、视频等宣教资料客观、形象地介绍留置针,提高患者对使用留置针的接受率。
3.2 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过程中,并发症直接影响其留置效果和护患之间的争议或纠纷[6]。本研究中,干预组静脉炎、液体渗出、血肿、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高了护理质量。
3.3 及时合理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满足患者和家属对静脉留置针的知识需求,提高了满意度。有研究报道,利用平板电脑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方式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 ,有利于提高宣教效果及满意度[7]。两组满意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护理干预促使护患双方建立互相信任、共同参与的良好伙伴关系,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综合所述,在静脉留置针接受、使用过程中,选择合理实用的干预手段,能加强护患沟通,满足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疑虑,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和患者的满意度,也更符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参考文献】
[1] 杨志敏,宋俊,张晓红.双重视角分析我院静脉输液现状的原因比较.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4):556-558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WS/T 433-2013.
[3] 黄国芙.静脉留置针病人健康教育需求.护理研究,2005,19(7C):1961.
[4] 李玉玲,程洁,李丽红,等.首次静脉留置针输液病人针对性健康教育效果研究.护理研究,2009,23(12):3345-3346.
[5] 罗月英,潘龙芳,杨相梅.患者拒绝使用留置针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7):2614-2615.
[6] 程玉兰.静脉输液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分析及防患措施.吉林医学,2012,33(10):181~182.
[7] 张文娟.基于Android平板电脑的临床健康教育数据库设计.中国数字医学,2013, 8(3):75~77.
论文作者:黄雪玲,陈幼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8
标签:静脉论文; 患者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例数论文; 满意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