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远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送变电分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7
摘要:我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人们对用电的需求以及要求也有较大提高,这对电力企业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加强电力系统配电网的自动化目标实现,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加以保障,就成为电力企业当前比较重要的课题。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也是未来的趋势,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概述开始讲起,阐述了配电网自动化应用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目标实现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前景
1导言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应用技术也逐步的提高,对电力系统的配电网自动化目标的实现,是优化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电力系统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的配电网自动化水平。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研究分析,对实际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2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概述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内涵主要是将现代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进行融合,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成为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强大的技术支持。实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及故障的发生进行实时监测和维护,保障电力系统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传统模式下对电力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需要很多的人力和资金才能完成,且达不到理想的工作效率。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条件下,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的风险监测,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另外,当电力系统一旦发生问题,这项技术能及时发现问题的源头,并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使电力系统能满足用户的日常用电需求。
3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现状
3.1管理模式相对粗放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广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同,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不同的地区之间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失衡的现象,电力系统的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一些地区的电力技术还不够完善,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以下。粗放的电力系统管理模式使得电力系统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
3.2大量变电站缺乏值班人员
尽管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逐渐减少了人力资源的占用,但在电力系统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很多的变电站逐渐取消了人员值守制度,使得很多的变电站出现无人值守的问题。
3.3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电力系统一直在发展,很多城市建立起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另外,城乡之间的电网改造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发展,电力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电力系统问题的检测及供电层修护等,这是我国电力系统前进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4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原则和功能实现及发展前景
4.1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原则分析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自动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在适应性的原则层面要加强重视,也就是将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和城乡经济条件要能适应,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对供电的可靠性以及用户要求相满足,并对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在资金的投入上充分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仅如此,还要能和配电网的发展相适应,以及对定时限保护相适应,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真正有助于配电网自动化的作用充分发挥。
另外,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中,要注重逐步完善的原则遵循。由于配电网自动化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在技术性方面比较强,有着完善多路电源配电网点。所以这就需要对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系统要逐步的完善化,只有这样才能对配电网的自动化作用发挥充分体现。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要通过电流控制模式加以应用,自动配电开关无计数功能,是通过一次合闸时间来进行的判别,在电流控制的模式应用下就能得以优化。
4.2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功能实现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功能比较多,在这些功能实现下,就能有助于配电网整体运行水平提高。其中的功能中故障检测功能发挥就比较重要,在任务的执行中有着两个重要项目,一个是在DA应用为运行态时,接受配电SCADA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告警事件,这其中就涵盖着变电站事故总信号以及变电站保护动作信号等。还有一个就是结合这些告警事件实施决策,对系统的故障瞬时性故障以及永久性故障加以判断,将检测到的结果进行发送到故障检测以及定位等数据库当中。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在自馈线恢复的功能发挥层面,就是通过合上下游区和故障馈线区进行的连接,在上游区和下游区供电恢复方案的应用下,就能对实际的电力进行有效恢复。还有就是整区恢复以及分区恢复和负荷转移恢复的功能发挥,这些都对配电网自动化的作用发挥以及保障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功能中的故障定位以及隔离功能是比较重要的。其中的故障定位主要是结合故障检测提供的告警事件序列和FTU过流信号,然后和配电网拓扑相结合,对故障所在馈线和所在区段加以判断,这样就能为故障恢复提供有利的条件。故障的定位模块以及隔离和恢复模块等,都是对配电网拓扑的应用,在故障处理前从配电SCADA系统获得开关实时状态,这样就能结合新的网络状态实施网络拓扑,对故障处理的时间就能得到保障。而在故障隔离的功能发挥上也比较突出,能有效对所有故障区进行分段隔离,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继续运行。
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从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层面充分考虑。从社会效益层面进行考虑,在服务水平方面要进行有效提高,对供电的安全性要得以保证。城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要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对配电网的建设改造力度进行加强,从整体上使一次设备和网架的改造优化目标得以实现,对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得以满足。在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方面也要加强,使故障处理的效率要得以提高。从技术效益层面来考虑,就要主要配电网管理方式的转变,在自动化项目实施后对网络和设备状态监控能力不断加强。在经济效益层面的考虑,主要就是减少断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供电的时间要进行延长等。
4.3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前景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水平提高,在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下,对电能质量能有效提高。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应用下,对电能质量可有效提高,在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方面也能有效保证,并且不会受到温度影响,对电能质量的整体提高打下了基础。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系统应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施配电网系统保护技术就比较重要,馈线自动化将通信作为基础,在对配电网数据采集以及控制的作用下,配电的高级应用目标就能实现。在分布式小电流接地保护方案的实施上就比较重要,有着良好的应用性能,在未来的发展应用上也比较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资源在人民日常生活很重要,是关系到国家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所以,发展电力是国家建设的关键环节。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涉及很多方面内容,不仅对人民日常生活水平具有非常大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建设步伐。因此,仔细研究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并根据此项技术现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具有非常深远意义。通过本文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及前景分析,希望能为提高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冯林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6,(51):229-230.[2017-08-18].
[2]林伟婷.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建材与装饰,2016,(50):243-244.[2017-08-18].
[3]钟志鹏.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低碳世界,2016,(27):68-69.[2017-08-18].DOI:10.16844/j.cnki.cn10-1007/tk.2016.27.042
[4]秦毅,王明惠,王猛.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及前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05):243.[2017-08-18].
论文作者:祝颖,吴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6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配电网论文; 故障论文; 功能论文; 技术论文; 就能论文; 层面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