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设施蔬菜实用技术_蔬菜论文

冬季设施蔬菜实用技术_蔬菜论文

冬季设施蔬菜实用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用技术论文,冬季论文,蔬菜论文,设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先进实用技术

一、大力推广优良品种

推进栽培品种的定型及更换,形成常规品种与“名特优新”并举的栽培局面。技术部门要积极开展品种引进、试种、定型及更新等工作,同时引导农民选好和用好品种,针对品种特点,总结配套栽培技术,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二、不断改进和提高育苗技术

大力推广营养模块育苗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规范穴盘育苗技术,制定育苗技术规程,降低生产成本,为生产者提供优质、无病、健壮种苗,为丰产打好基础;积极推广瓜菜嫁接育苗技术,预防土传病害,增强植株长势及其抗逆性,减轻病害,从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三、采用嫁接栽培技术

嫁接栽培技术是当前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防止根病发生、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选择。黄瓜、西葫芦、茄子等蔬菜砧木品种抗病能力强,个别砧木品种可同时抗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线虫病等4种土传病害,达到高抗或免疫程度。

四、积极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要加强冬季蔬菜生产管理,尤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肥水管理,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防虫网覆盖、黄板诱杀、频振式杀虫灯、避雨栽培、设施控温防病、硝酸盐污染控制、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生产技术,严格按照标准化和无害化进行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和绿色蔬菜产品,从源头上严把蔬菜产品的安全质量关,提高冬季蔬菜的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把好“三关” 注意“两点”

利用温室进行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是当前菜农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冬季阴雪天气多,经常处于低温寡照的条件下,给蔬菜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不进行科学的管理,就会给菜农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无论冬季温室蔬菜生产技术要求多高,只要把好“三关”、注意“两点”,就能使冬季温室蔬菜生产顺利进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满足人们冬吃夏令蔬菜的愿望。

三 关

1、温度关

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首先是温度管理、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低温障碍。如果上午棚温低于 20℃,就不能正常开花授粉、或者造成落花落果、或者形成空洞果、畸形果;如果下午15时到上半夜22时之前,棚温低于16℃,那么叶片内的养分就不能转移,积累在叶片上,导致叶片起泡、叶片变厚、浓绿、植株矮小、化瓜、花打顶等;如果下半夜棚温低于10℃,就会造成冷害,叶片黄化、干枯、死亡。为此,生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措施是采用温度四段管理法。

生产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办法避免蔬菜冻害:

(1)适水保温防冻害:选择好天气(20℃以上)浇灌适量水可防冻害,因为水的比热大、散热慢。且冬季棚室内土壤有适量水,耕作层孔隙细密,根系不悬空,不易受冻害。

(2)中耕保温防寒:地面板结不利耕作层吸收热量,进行浅中耕可破土表、合裂缝,既可控制地下水蒸腾带走热能,又可保墒、保温、防寒、保苗。

(3)叶面喷营养素抗寒:叶面上喷光合微肥,可防治根系因吸收营养不足而造成的缺素症。叶面喷米醋可抑菌驱虫,与白糖和过磷酸钙混用,可增加叶肉含糖度及硬度,提高抗寒性。

(4)晴天反复放风炼苗:冬季晴天上午棚内最高温度可达32℃以上,这时应反复放风,使室内外温差缩小,促植株健壮生长,谨防一日猛长,十日受寒,造成闪苗或冻害。

2、湿度关

冬季温室内湿度过高,非常不利于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遇到低温高湿,易诱发霜霉病、角斑病、灰霉病、菌核病、晚疫病等病害发生,并发生沤根现象。主要措施是通风排湿。

2、光照关

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照管理上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尽可能早揭晚盖覆盖物;二是遇到雨雪天气,也要坚持见光;三是若连续阴天;突遇晴天时,要揭一盖一;四是经常清除棚膜上的灰尘杂物;五是在温室的后墙张挂反光幕。必要时安装电灯,阴天早晚开灯,给蔬菜秧苗补光3~4小时,可提高产量10%~40%,缩短营养生长期17~21天。

两点

1、二氧化碳施肥

目前广大菜农都认识了氮肥的增产作用,却忽视了二氧化碳的增产效果。冬季温室蔬菜生产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蔬菜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二氧化碳严重不足。一般蔬菜生产所需的二氧化碳饱和点为1000~1500ppm,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3000ppm,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在上午9时~10时仅有150ppm。在气温高时可将棚膜开开合合,放进外界二氧化碳;气温低时闭棚,人工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作物抗寒力,提高产量20%~30%。

2、施药方法

冬季温室内一旦发生病害需要用药剂防治时,要选在晴天上午进行,并结合放风排湿。但最好选用粉尘剂或烟雾剂,以降低叶面及温室内湿度。

重点管理

冬季光照弱、温度低、湿度大、通气不良,易造成蔬菜多种生理性病害和落花落果现象。为提高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蔬农要结合地域特点,通过调光、增温、肥水管理等多种技术措施,控制好温室的生态环境。

一、合理调节室内温度

温度调节是冬季蔬菜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初冬要注意适当控温,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深冬要搞好室内提温、保温,要尽量增加温室覆盖物,积极推行温室多层覆盖。

二、强化光照管理

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在生产中,要注意选择透光性好、寿命长的无滴膜。在保持室内温度不降低的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此外,还可采取室内悬挂反光幕、白炽灯、补光增温太阳灯等方法实现人工补光。

三、科学浇水施肥

冬季蔬菜对水分的需求量不是很大,管理的关键是协调好浇水与提高地温、降低室内湿度的关系;管理中要根据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长势特点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改变以往重氮肥,轻磷、钾肥的倾向,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四、及时进行植株调整

冬季温室茄果类、瓜类等蔬菜要适时进行吊蔓、整枝、摘心、疏花、疏果等植株调整,改进通风透光条件,改善蔬菜营养状况;当蔬菜产品达到商品成熟时要及时收获,以确保产品质量,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瓜类蔬菜应及早摘除根瓜,以免影响其正常生长;紧密结合市场价格,合理确定采收期,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和管理

根据气候的冷暖变化,风雨雪天,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遇到连阴、下雪等灾害性天气,要通过采取临时性补温、灌水保温、缓慢升温、人工喷水、剪除枯枝、遮荫、补施肥料等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遇到雾天如何管

雾天对温室蔬菜带来的影响表现为光照时间短,不利于光合作用。一般情况下,雾天的光照不足,临近中午雾才逐渐散去,光照时间缩短了3~4个小时。光照不足,使温室内蔬菜的光合作用降低,光合产物减少,不能满足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影响生长。其原因是:

光照强度不够,室内温度过低 在雾天时,温室内的温度很难升高。一般情况下温室内的温度,夜间在15℃左右,白天在15℃~20℃左右,不能满足蔬菜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温度,容易引起叶片皱缩,不能伸展,新叶不易抽出,形成小老苗、僵化苗。

空气湿度大,容易引发病害 雾天光照不足气温又低,很少对温室进行通风换气,即使换气由于外界的浓雾,温室内的空气湿度也不能降低。较高的空气湿度是各种病害发生、流行的良好条件。因此,浓雾过后,很容易发生或流行各种病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早揭晚盖,增加温度 雾散后立即将草苫揭开,晚上尽量推迟盖棚时间,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室内温度的升高。对植株较矮的蔬菜,适时加盖小拱棚,如菠菜、油菜、菜花、圆白菜等,可以在菜畦上面加盖一层塑料小拱棚,起到增温保温的作用。

清洁棚膜,增加光照 用干的拖布或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棚膜,清除棚膜上的尘土、草屑等污物,增加棚膜的透光度,提高室内光照强度,有利于温度的提高和有机物质的制造和积累。

科学浇水,减少病害 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非常大,并且温室内湿度也很大,此时尽量不要浇水,防止室内湿度增加,给各种病害发生创造条件。

低温冷害发生怎么办

一、把好温度关

进入冬季以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和光照时数的缩短,蔬菜植株的光合作用减弱。光合产物也随之减少,此时若大棚保温工作做不好,则会造成植株长势衰弱,根系不够发达、花芽分化不良、果实不发达等,甚至导致出现空洞果、尖嘴瓜、化瓜和落花落果现象。

据有关资料表明,当温度长期低于18℃或高于32℃时都会影响花芽分化和光合产物的形成。所以进入冬季后的大棚蔬菜要把好温度关,即保证棚室温度不能长时间的低于18℃,或高于32℃。像有些粗心的菜农可能会经常忘了及时开风口和关风口造成棚室温度不适影响蔬菜正常生长。

二、防止地温过低

在冬季,如果地温在很长一段时间低于12℃,蔬菜根系吸收能力大大减弱,根系基本停止生长,各养分不能及时地输送,从而也会造成各种缺素症的出现,影响蔬菜正常生长。

三、预防病害

随着温度的降低,大棚内通风的时间也变短,难免会使棚室内的空气湿度增大。蔬菜上多种低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病害便可能发生,一旦防治不及时,不能对症用药,就会造成大幅减产。

在管理中不断地进行炼苗,提高植株的中和抗性,在增强各项保温工作的同时,合理调控棚室温湿度,一般温度不低于15℃,不高于32℃,并且要及时开风口进行通风排湿,尤其要注意棚室温度不能长期低于8℃~10℃,以最大限度地预防病害。

施肥有讲究

大棚蔬菜若施用肥料不当,不仅会导致土壤板结,引起蔬菜肥害,而且还会使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大棚蔬菜生产上,一定要慎施化肥,科学施肥。大棚蔬菜科学施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农家肥要腐熟 大棚蔬菜施用农家肥时要充分腐熟。因为没有经过腐熟的农家肥存有病菌和虫卵,给蔬菜施用后,容易使病害得到传播。另外,如果将农家肥放到大棚里再进行腐熟,将会产生氨气烧伤菜苗。因此,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施肥方法要科学合理 底肥最好在蔬菜定植一周前施用,并且要与土壤混合均匀。追肥可以在距离植株7~10厘米的地方沟施或者穴追,追肥后要及时盖土、浇水,千万不要将肥料直接撒在地面或植株上,以免肥料挥发或烧伤蔬菜秧苗。根外追肥应该在蔬菜需要肥料的高峰期及蔬菜生长后期,最好选择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进行,尽量将肥液喷到新叶及叶子背面,以利于蔬菜吸收。

化肥施用要适量 大棚内的肥料不容易流失,过度施用化肥,能够引起土壤中盐类浓度增加,导致土壤的盐渍化。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在大棚蔬菜管理上,增加通风时间,增强光照强度,可减少蔬菜硝酸盐的含量。不宜施含氯化肥,如氯化钾、氯化铵等。氯离子能降低蔬菜中的淀粉含量,使品质变劣,而且残留于土壤中易造成土壤板结。要限量施用硫酸镁、硫酸铵类肥料,因为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蔬菜吸收而留在土壤中,危害蔬菜生长。另外还要限量施用碳铵,因为氨气易挥发,容易引起氨害。

微肥施用要适量 微量元素肥料在蔬菜上需求量虽然很小,但它在蔬菜代谢中的作用却是很大的,能大大提升蔬菜品质。目前常用的微肥有硼、钼、锌、铁肥等。微肥多做基肥施用,也可以用于拌种、浸种或根外追肥。微肥适量与过量之间的范围比较窄,所以用量一定要准确,避免造成肥害。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得当 使用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乙烯利、多效唑等),会对蔬菜增产起到促进作用,但是每种调节剂在应用上都有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尤其要掌握好使用的时间和浓度,不能马虎大意,否则就不能达到蔬菜增产的效果,而且人们长久食用也会对身体健康不利。

大力推广生物有机复合肥料 生物肥料含有微生物活化菌,它是由有机肥、无机肥、菌肥、增效剂复合而成的“四合一”肥料,实现了各种肥料的科学配方,优势互补,效益互促,是实现大棚蔬菜平衡施肥的最佳肥料之一。

尽量施用蔬菜专用性肥料 在实施配方施肥的前提下,推广蔬菜专用型复合肥料。专用型肥料是根据不同蔬菜的需肥特点和土壤供肥状况而研制确定的、养分更齐全,营养更科学,配方更合理,针对性更强,施用后能显著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联系电话:0351-4282496

标签:;  ;  ;  ;  

冬季设施蔬菜实用技术_蔬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