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金融腾飞插上科技翅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插上论文,翅膀论文,金融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5月10日到13日,在第4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周中,来自世界和中国的一些金融首脑和理论家召开了世界新经济论坛暨高新技术与金融论坛。这一论坛,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数消费群体的国家,我国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诱惑着世界。在21世纪的今天,以技术、知识为最主要标志的新经济已成为主宰世界的主要经济形式。在这个时代里,开启中国新市场的钥匙就是新经济。新经济将为世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创造新机遇。新经济也将极大地促进21世纪中国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金融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现代化经营及适应国际化生存创造更多的机遇。
金融与科技从来就是相伴相生的,谁也离不开谁。知识、技术转化为利润离不开资本与金融的支持,发展新经济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尤其需要金融创新的配合。可以说,新经济就是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晶。目前,世界经济越来越走向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金融竞争不仅面临来自国内的压力,而且面临着外国金融进入的冲击;网络化、数字化正在迅速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传统的金融业提出了挑战,新的金融理论和金融形式正在形成;以金融市场化为基本内容的金融改革浪潮正在打破分业经营的篱笆墙,冲击着模糊金融与非金融的界限……
我国金融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在科技进步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金融电子化方面,如证券交易系统、电子银行系统等软硬件上甚至走在世界领先的行列中。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发展也面临着从混业经营到分业经营的过渡、金融监管适应金融发展的需求等方面的重大课题,在金融监管、信贷资产质量管理、风险评估、服务客户等方面,既亟须管理理论上的科学创新,也需要提供现代化的金融工具。
从科技进步的角度上说,我国金融运行电子化技术已经遍地开花,手工操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许多诸如推广“银联”标识,加快“金卡”工程的建设正在紧张地进行。但是从国际先进银行信息技术管理的多个层面看,我国金融业无论是在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硬件、软件、系统软件、语言、通讯技术方面;还是在银行应用软件和人机交互操作;抑或银行业务需求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有些甚至还停留在相当落后的水平上。此外,在现有银行应用系统上,如一些城域网系统、清算系统及企业内部网系统的建设中,仍然存在缺乏沟通与协调,需要进行应用系统的集成与整合。
当前我国金融业在应用理论与科技方面的落后,既有技术与资金方面的原因,也反映出从传统银行的规模效益向实现现代银行经营管理观念上的差距。比如,技术改造的基础工作滞后;数据没有集中统一;自我开发研究系统力量薄弱;技术及硬件采购没有步入市场化;系统软件解决方案不合理等各种原因。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本次国际周上,有关专家肯定了目前商业银行的“银证通”等新型金融产品,提出银行业逐步走向混业经营的目标;我国最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推出电子、医药、通信材料等行业的金融资产交易项目100项,这种通过金融资产交易,向国内外投资者提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有效途径和新的投资模式,标志着我国一些金融管理开始步入了更高层次。
关于科技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有些问题也值得我们高度重视。首先,科技的发展是动态的。因此对科技进步与改造应有一定的前瞻性,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推广的统筹原则;其次,金融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所以应充分注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切实根据经营管理的科学信息进行决策,进而逐步实施建设项目;第三,面对网络化越来越高的金融运行体系,必须将金融电子化建设的安全性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加强内部外部安全保卫,还应当尽早建设相关的灾备系统,保证金融安全运行。特别应当指出的是,科技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懂金融的人才不熟悉科技,懂科技的人不熟悉金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金融系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普遍现象。要解决这个难题,既应从用人机制、分配体制上打破常规,使之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应以长远的眼光着手用多种形式发现和培养复合型人才,永远保持金融科技进步的后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外金融业发展历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真理。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国金融业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从大局出发,加强业内外的科技合作,为提升行业整体科技水平,改善和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