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社会,电力已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有力因素,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保障电力工程的质量,促进电力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首先就要有效排除其他影响因素,明确电气自动化的概念与要求,严格遵循实际情况,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达到工程的前期质量。对于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有效提出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有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不断进步。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使新技术不断出台并应用于生产中。自动化技术是科学技术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较好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能够在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对电力工程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较强的技术,它是在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子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实现监督管理和远程控制,为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了保证,使得电力系统能够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首先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第一,电力自动化技术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并且符合经济的原则;第二,保证电力自动化技术满足电力系统各部分的技术要求,实现设备的安全性,尽可能的提高经济性;第三,以设备的实际运行为依据,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协调和操控;第四,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整体数据及相关参数,进行收集后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以保证电力系统全程都正常运行;第五,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以达到节省人力的目的,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
2.1 现场总线技术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之中,可以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对电量相关数据的采集、传送和数学模型的自动化计算,从而实现正确的判断,它并非是对现场整体的监控,而是针对关键性的、针对性的电量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控制,在这个多向、多站、数字化的信息网络之中,现场总线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前置机和上位机的协调性,使两者配合默契,并在电力仪表的应用控制环境下,不断完善和优化,更好地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
2.2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监视系统是数据库技术主要应用的地方,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电力系统的开发和继承工作,并对于软件技术的更新有重要意义,逐渐被电力系统所认可,同时用以支持对象标准。与其他关系数据库相比较,主动对象数据库可对相关功能进行技术支持。所以在电力工程中,对象数据库技术应用范围较广。同时对象数据库可进行利用系统监视功能,通过对对象函数的运用,促进电力自动化的发展。
2.3 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将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结合起来,能较好地适应电网的负载变化。将三相共补与分相补偿结合起来,新的电子设备、照明设备等家用设备采用两相供电,根据电网负载实际情况选择分相补偿,提高经济性,促进三相平衡。采用机电一体化智能型真空开关,实现电容过零投切,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可设定过、欠压保护值,为低谷高电压、高峰低电压设计一个禁投和禁切值,实现科学的电压保护。在当今设备,钢铁、冶金、化工等行业发展起来,这些行业的用电量大、负载变化快,电网必须实现有效的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损耗,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能。将智能无功补偿技术中的稳态补偿与快速跟踪补偿结合起来,推动电力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同步发展,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而电力工程的发展推动着新的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研发,实现技术与电力工程的同步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光互联技术
光互连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中,主要是基于继电以及自动的控制系统中,光互联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探测器功率进行扇出数的限制,并且不受在实践应电容性的负载,也不受平面的限制,并且有利于系统的集成度的提升以及系统的监控。根据相关的实践证明,利用电子传输以及电子交换技术可以对互联网络进行拓展并且对编程的结构进行重组,从而使得电力工程中的电力系统更加的灵活有效。光互连技术抗磁干扰性强,因此,可以加大处理器的干涉能力,从而便利数据通讯,光互连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因此,对电力工程的系统具有可靠、安全以及可信的功能。
光互连技术还具有数据采集、数据的控制、数据计算以及人机界面的处理等的功能,还具有电网分析和高级应用功能,因此,技术使用更为灵活,画面更为清晰,从而为调度员更好地做好调度作出依据,在电力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3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3.1 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供电系统是将电能输送给用电设备的系统,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其中可以实现供电系统供电的可靠安全,运行的安全灵活,让供电系统操作更加简单安全。供电系统的自动化主要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对变电站、负荷等的控制,计算机可以及时收集并处理信息,在保证变电站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负荷控制上,主要通过对声频的控制来研究对电能的使用情况。除此之外,供电系统自动化对监控地区调度也是有利的,计算机能够将不同地区的用电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做到有效的监控调度。
3.2 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电网自动化技术是以计算机的控制为核心系统,电网调度是以信息技术以及控制技术为主要的应用,实现信息的采集以及整理和显示,并保证整个电网的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使得调度人员可以掌握全部电网,实现有效的指挥和良好的运行。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加强了对电力工程的监控,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故,从而保证电网的运行稳定,在过去,一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3.3 在发电厂自动化中的应用
实现对水力、大坝监护和电站运行三个方面的监控,发电厂自动化的项目主要包括水库调度、火力发电厂实施自动化的项目的时候为了保证电站运行的安全和优化,主要包括计算机实时无功功率的自动增减控制以及稳定监视和控制、母线电压控制和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厂内机、炉、电运行设备的安全检测和自动增减等。并制订水库调度计划、拦洪和蓄洪的方案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水、火力发电厂自动化通过水库水文信息的自动监控系统,在大坝监控方面,通过大坝监控系统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全站设备运行、发电机组的安全检测等进行监视和控制,实现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对自动采集雨量等水文信息,提供相应的预警和维护服务。
4 完善电力自动化技术控制工作
当今时代是高科技的时代,是技术的时代,只有有效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科技含量,才能使电力工程越来越先进,这还需要对于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保证工作人员可以熟练地进行技术操作工作,保证电力系统可正常作业。并且可对其企业产生一定的利益。所以,在今后的运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保证持续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工作。提高对电力自动化的技术要求,其企业也加强对其的重视性,才能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水平逐渐提高以及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性和先进性也同样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态势下,电力行业也处于不断发展的上升趋势,这也是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相适应的,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电力行业需要大胆尝试创新,要充分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更好地提升电力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建构和完善完备、便利的信息体系,从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臧悦姌,刘欢.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0:135-136.
[2]陈理国.浅谈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151.
[3]李洪伟.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29+31.
论文作者:李媛,杨怀江,杨士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供电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