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天文评论_天文论文

天文学百年回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关于现代天文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笔者曾在下列论文中作过一些探讨:

Ⅰ.《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1)]

Ⅱ.《现代天文学史上的三次飞跃》[(2)]

Ⅲ.《在进入90年代的天文学前沿上》[(3)]

Ⅳ.《天文学方法与有关的方法论问题》[(4)]

Ⅴ.《试从科技系统的社会功能看天文学与社会》[(5)]

Ⅵ.《现代科学中的天文世界》[(6)]

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分析和讨论本世纪中带动天文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尝试把它们纳入历史的框架,显示这一百年里学科前进的历程。

现代天文学研究包括:

①天文实测手段的发展;实测领域的开拓;资料的积累、处理和分析;

②运用物理学知识来解释天文实测的结果;建立各类天体、各种天文现象、以及天文世界各个层次的物理模型;

③利用天文世界中自然发生的物理事件,来探讨物理理论、验证物理规律。

现代天文学萌芽于17世纪名扬史册的“第谷——开普勒——牛顿三部曲”。文Ⅱ中将之引为天文学历史上历次“飞跃”的模式。这次“飞跃”,曾使天文学跨越过自古以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沟堑,始自第谷手中天文观测手段的改进和观测资料的积累,而完成于牛顿力学体系的诞生。两者中间的一个环节是开普勒奇迹般的资料分析。这一“三部曲”是划时代的。就天文学而言,它使人类对行星运动的认识从现象提高到了本质。天文学研究从单纯探讨天体运行的经验关系,进到了认识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普遍规律,产生了“天体力学”,并对尔后的力学、天文学和数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

在自然科学分工中,天文学研究人类影响所不能及的外空(原则上,宇航行星探测所扩大的是地学研究范围而不是天文学的影响,见文Ⅳ及Ⅰ)。是天文观测手段的能力决定着天文研究所能达到的范围。第谷时代,天文望远镜尚未问世,人类的天文视野里仅限于肉眼所及的7000颗恒星,而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太阳、月亮和五颗行星的运行。17世纪在行星层次上的认识“飞跃”,可以说是肉眼观测时期的辉煌的总结。

我们这里所说的行星层次,仅限于太阳系的行星系统。这是我们迄今能够观测到的唯一的行星系统,距离远远小于1光年。

在这次“飞跃”的同一世纪里,出现了第一具折射望远镜和第一具反射望远镜(著名的伽利略2.6厘米望远镜和牛顿的2.5厘米望远镜)。到跨进20世纪之际,折射望远镜的口径已经发展到了1米级,并且开始配备了照相装置和光谱仪。观测能力已足以导致在本世纪早期启动一次新的“飞跃”。这次“飞跃”发生在恒星层次,实测目标覆盖了以千光年计的距离。当时“第谷型”工作已经进展到了:记录有6万多颗恒星位置和亮度的波恩星表(BD)已经发表了近半个世纪;含有27万颗恒星,“光谱分类”的哈佛大学HD星表已经完成了约三分之一;测量过“视差”,从而定出距离的星数大约近1千。这些大致上概括了当时的“第谷型”成就。

以此为基础获得的“开普勒型”成就是著名的“赫罗图”。

图1 赫罗图

赫罗图的作者,赫兹普隆和罗素,以罕有的卓识,选择了恒星每秒钟向空间辐射出的能量与它的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作为突破点,来探讨不同恒星之间的共性,并进而通过找到的共性,来寻觅启开恒星演化之谜的钥匙。

我们不准备在这里详述赫罗图的科学内容(可参阅文Ⅵ及Ⅱ)。但将按照我们设想的当年探索者的逻辑,来阐明它的形成过程,以及在“飞跃”中所起的作用。

恒星的一生是漫长的(例如太阳,现在的年龄约50亿岁,还将继续存在50亿年)。单靠一两个样本,很难确切了解它一生的演化过程。但是天上有成千上万个恒星,而在宇宙间它们是同类,非常可能有着相同的、或至少是相似的演化机制,而且处于各种不同的年龄段。因此,有可能通过多个样本的研究,来揭示出这种机制。

一个恒星的“光谱型”、或与之相应的“表面温度”,可以代表它的外表,而恒星的“光度”、或相应的“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则联系到恒星内部的产能。赫、罗二人分别用各自的方法采取了以“表面温度——光度”关系来测验不同恒星之间的共性。测验之一是:“外表”(光谱型或表面温度)相同或相似的恒星,“内涵”(光度或产能率)是否一致?如果大部分一致,则表明它们的结构和演化规律是一致的。反之则否。测验之二:不同“外表”的恒星,“内涵”的差异是否有规可寻?如有,则应当可以透露出某些演化规律。反之则否。

由天文实测得到的赫罗图,表明这两条测验的结果都是“正”的。这意味着它含有把满天既多又杂的恒星现象归合到一个统一的演化规律的线索。它的问世把当时恒星层次的研究推进到精化赫罗图、理解赫罗图的新的前沿。

回味当年开普勒的工作。他发现的行星公转周期P与行星轨道半径a的关系中,含有把各个不同行星的运行现象归合到统一的运动规律的线索。于是将当时行星运动的研究推进到理解开普勒定律的前沿。赫罗图的作用,可谓与此异曲同工。

再看一看当年牛顿的工作,在物理学(力学)前沿上,伽利略的力学实验已经启发了对动力学规律的认识,但是那时地面实验不论是对距离的测量还是对时间间距的测量都还很粗糙,一时难于作出更有说服力的实验验证。对比之下,行星运动作为天文世界中大自然“演出”的“力学实验”,精确度极高,而行星轨迹测量和时间测量的相对精度也远远超过当时的地面实验。当然这些估计主要是今天的看法,当时要意识到它们却是很不容易的。况且那时万有引力还有待发现。但是,牛顿显然意识到了这些。正是他把当时的物理学(力学)理论放到了行星运动的实测结果中寻求验证,即,把解释开普勒定律作为力学规律普适性的一种考验。而在确证了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实质上创建了“天体力学”。

可以看出,这里“牛顿型”成就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天文学研究前沿与物理学研究前沿发生交叉,而交叉领域正是由“开普勒型”的成就提供的。

20世纪上叶发生在恒星层次的“飞跃”中,这一特点同样十分显著。当时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之一是核物理的开拓,其中热核聚变理论最初就是结合恒星核心高温产能的研究展开的。在恒星结构中引入核聚变产能机制,可以认为是构建现代恒星演化模型的开端。随后的研究深入到不同质量恒星的不同演化阶段。应用核物理理论,可以计算出各种恒星各个阶段的内部核反应,并由之推导出相应的可供实测的恒星物理参数,包括前面所说的恒星光度和表面温度,从而可以为赫罗图所验证。

与牛顿时期的“飞跃”对照。这次是把解释赫罗图作为核物理理论普适性的一种互证。而与此同时,验证了以核聚变为核心的恒星演化模型。

从天文学来说,现在,一个恒星,只要知道它在赫罗图上的位置,就可以估计出它的原始质量和所处的“年龄段”。这个恒星演化模型(事实上,从最简单的原始物质设想H,He,……和星云学说出发)描述了各类恒星的一生,直到它们的最终归宿,其中包括对中子星和黑洞的预言。这个模型还包含了在恒星整体的演化过程中,从原始星云物质一一合成周期表中所有元素的理论。

恒星层次认识上的这一“飞跃”,大致上完成于20世纪中叶。本世纪的另一次天文学“飞跃”,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发生:

这肇始于20年代,星系刚刚被定性。当时的“第谷型”工作,首先是反射望远镜的发展,口径允许做到1米以上,测到了数以千计的星系,距离达千万光年。在积累了若干个星系光谱之后,发现了大多数星系的谱线都呈现有“红移”(谱线位置向光谱的红端位移。用开普勒效应解释,表明被测目标正在“退行”)。加上一些分类和光度资料,由此展开的“开普勒型”工作是著名的“哈勃定律”的确定。(图2)当时哈勃根据很有限的样本,多少有些大胆地提出了v=HD的经验规律。v为星系的退行速度,由红移测量得到,D为星系的距离,H为“哈勃常数”。哈勃定律表明离开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的速度越快。由此可以推论出宇宙在膨胀。同一时期(事实上,略早几年),弗里德曼把广义相对论应用于宇宙整体,论证了宇宙不能保持静止,只能是或则膨胀、或则收缩。弗里德曼的这个宇宙学模型得到了哈勃定律的实测佐证,成为当前的主流模型。即,所谓的“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其逻辑是:我们面前是一个膨胀中的宇宙。回过头来看,必定有一个时候(现在估计为100多亿年前)整个宇宙都密集在一个极小的范围里,密度极大,温度极高,必定是在那个时候发生了“大爆炸”,启动了宇宙膨胀。按照我们对这次“飞跃”的“牛顿型”工作的理解,这里的陈述将从大爆炸发生之后大约1秒钟的情况开始。这时的宇宙已经膨胀了1秒钟,温度降低到了大约10[10]K。这允许我们应用现代物理学知识,包括当时不断发展中的粒子物理学和其他门类的物理学知识,来描述从那时开始的宇宙物理状态,即:随着膨胀的过程,密度和温度不断降低,宇宙从最初的“高温一锅汤”的状态逐步演变,直到成为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天文世界。

图2 哈勃定律(原图)

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关键性验证(除了哈勃定律这个“当然的”验证之外),是40年代伽莫夫等提出的“早期宇宙”遗留到今天的几个可测现象,主要有一,宇宙背景辐射;二,宇宙间氢氦含量的比例和氘、锂等轻元素的丰度。

大爆炸宇宙学提出后,一段时期里哈勃定律曾经是唯一的实测依据,有过强烈的争议。这个模型真正在科学上站稳脚跟是在60年代宇宙背景辐射得到实测验证的时候。(伽莫夫提出的另一个现象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证实。)笔者倾向于把星系层次的这一认识“飞跃”在这里划上句号,而把接下去的发展归入到下一轮“飞跃”的努力。

以上我们试图把本世纪天文学发生的两次重大“飞跃”,通过比较,纳入众所周知的“第谷——开普勒——牛顿三部曲”的框架。这样,我们的回望到这里已经讲到了本世纪中期。后面我们将仍借助于这个框架来描述后面四、五十年的重大事件。

图3是这个框架的图解。天文学的发展的动力是人类对认识天文世界的追求。而根据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每一时期都有它当时的主要追求目标。本文的讨论限于针对主要目标引起学科“飞跃”的历史性进展。所以层次坐落在能够代表一个时期学科成就的“主流物理模型”。图中把学科发展的内因描述为上述“三部曲”的机制,表示了各“部”的分工和联系。外因有两个。一是全社会的技术发展,二是并肩发展着的物理学和数学。外因作用于内因体现了推动天文学前进的全社会科技能力的调动。

图3 天文学研究的内因和外因

图中还表示了“三部曲”中各“部”之间的“反馈”。图中用箭矢表示工作与工作条件的关系。例如“天文观测”的结果作为“处理分析”工作的条件,“处理分析”的结果作为建构物理模型的条件。“物理模型”作出科学预测,寻求“天文观测”的验证,则用一个“反馈”的箭矢来表达,如此等等。前面提到的宇宙背景辐射的观测就属于这种反馈。以此为例,这种反馈带来了“第谷型”工作,具体为发展了噪音极小的射电天文技术并对全天进行了细致的流量测量,而其“开普勒型”成就则是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由此导致的“牛顿型”成就则是验证了大爆炸宇宙学。这一特例表明,“开普勒型”成就不但用于构建理论,也还用于验证理论。而且,既然是验证,则其结果可以是证实,也可以是否定。科学上,一个重大理论模型的否定,那怕是局部否定,都可能意味着学科的重大进展。在这个意义上,图中反馈箭矢所表达的方向,其重要性绝不亚于“正常”的方向。

2

我们强调,本文的讨论限于本世纪天文学科的历史性进展。因此注意力仅放在导致这种进展的关键性事件上。我们对于关键性事件的理解是:创新或突破,打开新的局面,其作用高于一般的“积累”或“扩大”。

在前面说的恒星层次和星系层次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将检阅其中的关键性事件,以及本世纪下半叶开始以来在新一轮“第谷型”、“开普勒型”、“牛顿型”工作方面所作的努力。我们将在篇末列出一份“大事记表”,正文中则着重在其中带有首创意义的典型事件。

我们注意到,在历史性成就的形成中,“第谷型”工作属基础性积累。从其中提炼出来的“开普勒型”和“牛顿型”成就处于“金字塔顶”,数量上比起“第谷型”的重大事件要少得多。这种情况将反映在下面的叙述中。

(1)“第谷型”事件

天文学手段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全社会的技术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国家大幅度加强力度,过问“研究与开发”。半个世纪中,基础研究投入加大,高、新技术进步迅速,这个势头到今天有增无已。在这种形势下,天文学手段的发展速度相应加快。近三十年来,形成了在学科前进的“龙头”上多方结合高、新技术,不断产生高、新技术的“大科学”姿势。天文学手段的发展更为突出地成为带动学科发展的主线索。

当然,概念性的突破和创造,往往不仅依赖于巨大的投资[(3)]。有时候甚至于循着“穷则变、变则通”的途径。[(7)]在我们的叙述里,对这方面将力求没有疏漏。

①从天文照相技术到CCD

照相是1830年发明的。1887年用于恒星照相。本世纪初已广泛应用在当时较大的天文望远镜上。

照相作为光探测技术代替了目视,是19世纪末期天文实测技术上的一次革命。照相记录可以长期储存,可以从容测量,而照相露光可以积累,从而可以探测到更微弱目标。这些都是以往靠肉眼观测不可能做到的。量子效率很低是照相底片的一个弱点,但是它的象元数量非常大,多年居光探器的首位。

近百年里光探测器的改进和革新,主要有:各种天文照相底片陆续问世,敏化等技术被广泛采用;发展了以“光子计数照相机”为代表的象增强器系列,和以CCD(电荷耦合探测器)为代表的微电子器件。到目前,CCD的优势已经充分展开。它的主要性能指标渐次趋于理想水平;它的应用范围从红外、光学波段延展到了紫外、X射线;它的主要限制是象元数目,这使得大面积探测价格高昂。这个困难近年来正在逐步得到缓解。CCD的大范围普及无疑是本世纪天文实测技术上一大“跃进性”成就。

②天文光谱测量和向多目标天文光谱的发展

天文实测的直观内容是天体的位置和形状、亮度和颜色。实测水平表现为定量测量的精确度。在光谱技术应用到天文实测之前,测量未能真正进入到天体的物理本质。天体的光谱携带的信息包括天体的化学组成、表面温度、密度、磁场、电场、视向速度,等等。可以说,如果没有天文光谱测量就没有天体物理学。

跨进20世纪之际天文光谱已进入观测日程。与之俱来的是它特有的困难:首先是光谱测量由于在分光中光被分散,因而需要更大、也是更昂贵的望远镜;二是传统的摄谱仪每次只能测量一个目标,比起“成象”观测一次纪录成千上万个目标,效率要低得多,历年来靠增加大望远镜数量来弥补这个缺陷。这虽是一种非常昂贵而收效不甚大的弥补方法,但几十年来却是唯一可行的。

80至90年代之间“多目标光纤光谱仪”的成功应用使天文光谱技术获得重大的突破。把一束光纤(光学纤维)的一端一一对准望远镜视场上一批待测目标,另一端集中起来沿着光谱仪的狭缝排列。这样,一次观测可以同时记录几百个光谱。光纤光谱仪技术正迅速被许多大型望远镜所采用。

③反射望远镜的发展及新技术望远镜的问世

天文学观测对望远镜的要求没有止境。唯一的限制是大望远镜制造的技术与资金。本世纪初,反射望远镜的材料和工艺基本上定型,聚光面积可以做到比折射望远镜大得多。这是天文望远镜发展中的一大转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5米望远镜问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米望远镜落成。在这之后迄今全世界共制造(和正在制造)了约20台“4米级”望远镜。而近十余年以10米keck望远镜为代表的“新技术望远镜”已开始登上舞台,跨世纪时期计划中的“8米级”望远镜多达10台以上。

“8米级”望远镜采取了“薄镜面——主动光学”的新技术,使望远镜的大型化又迈上一个新的阶梯。

④施密特望远镜的发明

一具望远镜的成象质量最佳点在视场的中心部份。用象质来定义的望远镜视场对于普通望远镜一般不及(或,有的远远小于)1平方度。1931年B.V.施密特设计了聚光系统由一面球面反射镜和一面放在球心光闪处的非球面“改正镜”组成。这种系统在焦面处成象,视场可大达20—30平方度。

施密特望远镜以其巨大的视场成为天文“巡天”的利器,对大片天区进行巡天“普测”,和对选定目标用大型望远镜进行“精测”,是半个世纪以来天文实测的重要策略之一。

⑤射电天文学的问世

图4 全波段无目标及地面观测的“大气窗口”

空间天文手段的发展使“窗口”以外的波段得到观测

(部分取自THE NEW ASTRONOMY N.Henbest Cambridge Uni.Pr.1983)

图4表示各类天体在不同波段可供探测的情形。地面上的观测只有通过可见光和射电波段两个“窗口”。而迟至本世纪30年代才发现“射电窗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积极开拓,并导致了60年代的“四大天文发现”。与此同时,以100米厘米波射电望远镜和综合孔径系统进入议程为标志,宣告了射电天文技术完全克服了早期遇到的难以获得高分辨率、难以一次成象和难以得到大“聚光”面积的困难,进入了与光学天文一样,成为天文学的“常规”手段。

射电天文学的问世对于揭露宇宙间大规模剧烈活动起了重大作用,手段的进展除了“按图索骥”的常规研究外,对于进一步发现和引导天文世界中剧变现象的探索将继续居于前锋。跨进21世纪期间,国际上投入亚毫米波、毫米波、厘米波各类大接收面积、高分辨率射电天文新设备的建设,计划中的投资不下十亿美元。

⑥综合孔径系统的发明

射电望远镜的造价大约与口径的三次方正比,而分辨率λ/D取决于“有效口径长度”D。综合孔径系统将望远镜聚光面积化整为零,使同样有效接收面积的造价比“单口径”望远镜低得多,而“有效口径长度”D可以按设计做到非常之长。同时,这个方法使视场上的象可以在一次观测中同时录下,改变了以往射电望远镜只能每次测量一个象元的低效状态。

综合孔径的发明,对望远镜向着巨大接收面积和高分辨率成象两大目标的迈进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它完全适用于任何波段。今天除了在射电波段已告成熟之外,在光学波段也已开始了实验。

由之引伸的甚长基线射电干涉仪,近30年来取得许多重要的观测成果,目前分辨率已超过万分之一角秒。并正在发展利用人造卫星把基线长度延伸到空间距离。

⑦空间天文的发展

如前所述,我们把耗资巨大的、使用宇宙飞船进行的行星探测视为地球(它也是一颗行星)科学的扩展。这里所说的空间天文限于太阳及太阳系以外的目标。

60年代开始空间天文计划以来,早期的一些发射就已取得了重要的结果,如最初“自由号(Uhuru)”,继而HEAO—2(爱因斯坦天文台)对X射线天文的初探和普测,紫外卫星IUE(1978)至今仍在运行,取得了大批资料,特别是红外卫星IRAS(1982),对恒星形成,恒星晚期,红外星系,星爆星系等各个领域发起了极其重要的开拓。图4表示了空间天文探测复盖了地面观测所不能及的许多重要天文目标。30年来的努力,在各个不同波段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为下一阶段的“飞跃”增加了丰富的积累。这种努力在跨世纪时期将进入高潮。其中美国的四大空间天文台可作为典型示例:哈勃空间望远镜(光学、紫外,1990发射),康普顿(γ射线)空间天文台(1991年发射),高级X射线天体物理设施(AXAF,1998发射),和空间红外望远镜设施(SIRTF,1999发射)。每项投资均达10至20亿美元。

⑧中微子探测实验

80年代,[37]Cl探测太阳中微子的实验,揭露出的“太阳中微子欠缺”,引起了中微子天文测量的强烈要求。1987[,A]超新星中微子流量的测得更加强了这种趋势。拟议中的中微子天体物理学,提供了电磁波以外的天体直接信息的利用,可供天体中粒子物理过程的测量和验证,以及宇宙物质基本成份的探索。目前中微子天体物理学虽还处在草创阶段,但在二、三十年内趋于成熟当是可以指望的。

(2)“开普勒型”工作

100年里产生历史性影响的“开普勒型”工作,最重要的是前面说过的赫罗图和哈勃定律。下面提出的几项主要是意义超常、向当前天文实测或理论提出重大挑战,因而也是可能为下一次“飞跃”开路的内容。

①“量天尺”的订立和校准

天文观测是二维的。天体距离的测量,即“量天尺”的订立,是探讨物理本质的基本条件。其中宇宙尺度的量天尺哈勃定律D=H/v,靠精心测量哈勃常数H来校准。H值的订定近年虽有较大进展,但仍保持为对天文实测的一大挑战。

②“暗物体”寻求解释

30年代里兹威基发现由动力学方法的测定的星系团质量远大于由光度推算出的质量。表明星系团中存在着大量观测所不能及的“暗物体”,尔后的研究说明宇宙间的暗物体占全部宇宙质量的90%。这是向理论寻求解释的大挑战,也是向实测寻求深入搜寻的大挑战。

③类星体的理解和搜寻

60年代的一个重要“开普勒型”成就是从射电天文素材中发现类星体,它有着高红移,处于几十亿到百余亿光年以往鲜能涉及的空间深处。它在1光年级的小核心中发出比一般星系强千百倍的辐射。它(以及在不同程度上,还有与它同类的活动星系核)靠的是什么机制?宇宙空间中类星体(活动星系核)如何分布?它们在宇宙演化中处在什么地位?都是30年来理论和实测的热点,而至今仍在不断“加热”。

④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探索

90年代初星系红移巡天资料的分析表明在三维空间中,星系象是分布在一堆肥皂泡的泡壁上,中间是“空洞”。有些结构排列为“长城”,长可达5亿光年。这种大尺度的不均匀性如何形成?要求宇宙学理论作出解释。更重要的,要求更深的星系红移巡天来了解宇宙结构到多大的尺度才能达到均匀。这些都将是跨世纪时期的重大探索,影响不可估量。

(3)“牛顿型”工作

跨世纪时期天文学认识“跃进”的首要目标是:完整地描述从宇宙“诞生”开始,一直演化成今天所见到的天文世界。笔者称之为“天文大统一模型”的建立。在前面所述的“大爆炸宇宙学”模型中,科学建构是从大爆炸发生后约1秒钟开始的。这就是,从“早期宇宙”的“基本粒子一锅汤”开始,逐步形成了原子核、然后原子……,构成了恒星和各类天体的基本原料——氢、氦和一些微量轻元素。接下去是按恒星形成与演化的模型,演变出太空中亿万繁星和大千世界里各种化学元素。这幅旨在包罗万象的图景中,目前有“三座尚未开放的宫殿”有待寻访。第一是,“早期宇宙”之前的“极早期宇宙”。这里是宇宙创生期和基本物理规律探讨的交叉点,寻求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天文验证。第二是,星系层次上的演化过程,包括活动星系核和普通星系的形成与演化,以及庞大的宇宙暗物体的性质和作用。第三是,行星层次上的行星系统及宇宙间固态成份的形成、演化以及生命“种子”的形成。

要建好这样的“天文大统一模型”以获得“牛顿型”的成就恐怕还有一段不短的路程。前面所说的“第谷型”和“开普勒型”工作也都含有为了这一目标所作的努力。特别是当前在天文观测手段上的巨大投入,将使一系列的前沿课题获得突破,而且,还将一如既往,带来意料不及的新发现,别开生面,拓展新的前进方向。

附录 1970—1990 天文大事记[*]

1970 “自由号”卫星发射。初步探测银河及河外X射线辐射,初步定性。

1971 甚长基线干涉仪首次发现类星体视超光速子源运动。

1972 “哥白尼”卫星发射、高分辨率紫外谱、发现多例超新星冲击波加热星际介质。

1973 “Skylab”卫星发现太阳X,UV低谷——冕洞涌出太阳风。

1974 PSR1913+16脉冲双星公转周期变化的测量,证实密度波的存在。

1975 观测证实太阳5分钟振荡。

1976 从1970开始监测太阳中微子,证实其欠缺。

1978 “爱因斯坦”卫星发射。带有X成象镜、摄谱仪等。

1978 SS433光学研究,测到喷注C/4高速运动。

1978 IUE紫外卫星发射。

1979 γ射线巡天,发现大麦云γ暴,超新星γ辐射等。

1979 类星体象的引力透镜效应第一例。

1979 HEAO Ⅲ卫星测到银河系中心与511ke γ射线谱,说明发生正—负电子对湮灭。

1980 SMM卫星发射,携带日冕仪、UV分光、X、γ谱、太阳常数测量设备、偏振计等。

1980 “甚大阵(VLA)”射电望远镜启用。

1982 提出牧夫座“星系巨洞”。

1982 “爱因斯坦”卫星测到类星体“均为”X源。

1982 IRAS红外卫星发射。

1982 测到星系中强H[,2]O,OH脉塞源。

1982 测到4C21·51为毫秒级脉冲星(PSR1937+214)。

1983 测到星系际氢云,大10[5]PC,含10[9]Mo。

1985 IRAS星表出版含13万个红外星,5万个红外星系,3.5万个银河致密源,……。

1986 第一次测到红移Z>4的类星体0046—293。

1986 国际“哈雷彗星联测”开始。

1987 大麦云超新星SN1987[,A]爆发。

1987 第一次测到球状星团中毫秒级脉冲星。

1987 美、日、澳空间甚长基线实验(TDRS)成功。

1988 测到红移Z=3.8的河上星系(4C·41·17)。

1989 HIPARCOS卫星发射,测12万个恒星方位,视差,自行。

1989 COBE卫星发射,测红外、微波宇宙背景。

1990 “哈勃空间望远镜(HST)发射。

1990 ROSAT X射线卫星发射。

* 资料主要取自《天文爱好者》历年刊载的李竞同志的“天文成就鸟瞰”。

标签:;  ;  ;  ;  ;  ;  ;  ;  ;  ;  

百年天文评论_天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