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环境与生产力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环境论文,生产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自然环境是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自然界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了劳动对象,人与自然的结合形成物质力量,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决定于人对资源的利用程度。
[关键词] 自然 生产力 自然环境
生产力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发展经济,创造文明、进步、美好的社会,不能不担负起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
一、自然环境是生产力产生、发展的物质条件
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环境不断变化的结果。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对生命体的产生、进化作了科学的揭示。地球出现了高智能的动能——人类,也是由生命体一步步地进化而来的。大自然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漫长岁月的变迁,创造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没有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地球也就不会有人类,没有人类,也就产生不了生产力。由此可见,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环境的基础作用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这里侧重从以下几点考察:
第一,人类是自然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命运。通常讲,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界(地球),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和非生物(包括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等等)四部分组成的。生物与阳光、大气、水域和土地等组成的环境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的联在一起。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来看,人类与自然环境都形成一个广泛的无限循环的大系统,是这个有机的大系统维持着人类的生命和生活。
第二,自然界为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提供了劳动对象。人类进行生产活动,首先必须有劳动对象,而劳动对象是自然界提供的某种资源。不管是自然界的现成物,或是经“劳动过滤”的原材料(包括合成材料),归根到底,无非是植物、动物、矿物以及其它的非生物。离开了自然这个“最大的材料库”,就象俗话说的“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人类是无法进行任何生产活动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生产中利用自然现成物对象越来越少,使用经过“深加工”的材料越来越多。但各类材料不管经过多少次加工,制造它们的原材料还取之于大自然。
自然界为人类生产究竟能提供多少种劳动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还无法计算。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上,不是任何自然资源都能成为劳动对象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现实的劳动对象,还有潜在的劳动对象等待提供。有的学者认为,科学技术水平能够对其实行采掘、利用和加工的自然资源,为生产力系统提供现实的劳动对象;一时尚不能对其实行采掘、利用和加工,但在将来可以实行采掘、利用和加工的自然资源,则可以看成是潜在的劳动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尚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或者说潜在的劳动对象将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对象。
第三,自然界为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提供了劳动资料。马克思讲过,人类进行生产,必须有一定的劳动资料。物质产品的生产不过是“改变物质的形态”,而且,“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1〕土地、水、火、风力、畜力、能源, 以及制造工具的石、木、金属等等广义的劳动资料,无一不是大自然提供的。
第四,自然界为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提供活动场所。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在大自然这个舞台上运行的,并从空间和时间上不断编织出丰富多彩的需求,同时人类也要受到地球“生存空间”的限制。航天飞机的出现,使人类有了可能超出地球的限制,把生产活动扩大到外层空间去。即使进入了“外层空间工业”时代,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总还是自然界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和延伸。
第五,自然环境的条件对生产力的结构、规模和布局有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建成什么样的产业结构,除了受技术因素、历史因素和经济因素制约而外,还受自然因素的限制。因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2〕由于自然环境及其条件的差别, 引起社会分工的程度不同,并决定了发展生产力要因地制宜。例如,只有在煤矿和铁矿丰富的国家,才有可能建成以重工业为支柱或支柱之一的产业结构;只有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国家,才能实现以农业为基本部门(或基本部门之一)的产业结构;只有草原辽阔的国家,才可能建立以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等。从自然环境对经济布局的影响看,建一个造纸厂,要把厂址选择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因为造纸需要大量充足的水,水源不足,就无法进行生产。有的地方就出现过这方面的失误,造纸厂已建起来了,但开工水量不足,不得不中途下马,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同时,生产布局还要考虑地形、交通运输、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从自然环境对生产规模的制约作用看,只有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才可能建成大型水电站;只有在良田广阔的地方,才可能建成商品粮基地。总而言之,即使在科技发达的条件下,生产力结构、规模、布局等在日益加大的程度上受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的决定,但这一切始终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即生产力的结构、规模和布局等仍然以自然环境为前提条件和自然基础。
二、人与自然的结合,是形成生产力的物质力量
人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都取之于自然界,也只有同自然界紧密结合才能创造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自然界只有被人类所利用,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并把潜在的价值变成现实的价值,形成生产力,造福于人类。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曾用自然力、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不同概念,从不同角度作过考察。
从静态上看,自然力是由自然条件,即自然生存系统形成的各种自然的生产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作用力。自然生产即使没有人类劳动的参与,也在自发地进行着。它所生产的各种自然的生产要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比如,森林资源原来是天然生长的;煤炭、石油都是在地下自然生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形成的自然力被劳动利用所产生的一种创造财富的能力,马克思称为自然生产力。就是说,并非所有的自然力都是自然生产力,只有“被活劳动抓住并赋予生命”时,自然力才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因素,才是自然生产力。〔3〕 社会生产力是指劳动力或体现为劳动技术(劳动技能、生产经验和科学知识),或物化为物质技术(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或通过社会结合(分工与协作)发挥集体力,都表现为社会的力量,即社会力。这些社会力进入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一种生产力,马克思称为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就是由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两方面构成的,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而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结合,又根源于自然力和劳动力的统一,所以,自然力和劳动力都是生产力固有的内在因素,生产力就是这两种内在因素相互综合作用的统一体。〔4〕〔5〕生产力的发展,是指提高社会生产力来控制和利用更多的自然力,在社会生产力相同的情况下,自然力的差别及其利用状况,就决定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因此,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说明人们利用自然力的能力在增强,使更多的自然力进入生产过程,并发挥高效能。
从动态上看,生产力的运动过程即生产过程,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自然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的过程。这种过程的实现必须通过人的劳动与自然物质相结合。正如马克思所说:“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4〕“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威廉·配弟的名言,也说明一切财富的源泉是由劳动力和自然力相结合形成的。劳动是向自然界摄取物质的过程。在常态下,大自然对人类并不吝啬,阳光洒满每一寸土地,空气促进着新陈代谢。水份滋补着活的有机体。通过光合作用,阳光、空气和水三大元素不断转化为食物和原料。输入经济系统。在农业中,“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5〕当然,这种交织情况并不限于农业,在采掘工业(煤炭、 石油、天然气、矿砂)中,资源环境都是始发物质的提供者。这些部门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庞大的产业系统,包括冶金、电力、纺织、食品加工、机械、交通机械,以及商业和服务业才得以蓬勃发展起来。
资源环境不仅是一个输入系统,从再生产过程看,它又是一个输出系统。生产过程和生活(消费)过程中的各种排泄物,又会通过各种渠道投入到自然环境中去。所以,经济系统完整地说,实际上是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生产和生活的排泄物又会被自然环境所吸收转化有用的物质,继续输入经济系统,使社会生产川流不息地循环,实现生态平衡。
自然力转化为生产力,除了与人的劳动相结合,还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这些环节之间又是互相依存,相生相养的无限转化的过程。例如,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转化利用的太阳能,〔6〕可以为人体直接利用的部分只有25%左右。其余约75%(秸杆、茎叶、糠麸等)只有通过畜牧业,才能转化为适合人体利用的动物蛋白和脂肪等。而这75%能量的秸杆、茎叶等,动物也只能消化、利用其中的25%,其余部分只有变为有机肥施入农田,重新通过植物的转化,又变为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在这里,人通过农业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来直接生产食品,又通过畜牧业将生物能转化为动物能来间接生产食品,再通过动物排泄的有机肥转化土壤肥力,整个自然发生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人、畜、地互生。这种自然力的转化,也表现为植物、动物、无机物和环境资源的互生。
三、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决定于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
马克思在考察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时,曾把各个时期使用什样的劳动资料(生产工具)作为检验标志,这无疑是对的。但我认为,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察,即以对资源的利用水平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一点在现代科技加速的条件下,利用资源的能量和所带来的价值越来越大,更好的保护资源,具有长远的意义。
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是与社会生产力状况紧密联系的。斯大林对从古到今生产力发展的一般情景作了这样的描述:“由粗笨的石器过渡到弓箭,并与此相适应而由狩猎生活过渡到驯养动物和原始畜牧;由石器过渡到金属工具(铁斧、铁口锄等等),并与此相适应过渡到种植植物,过渡到农业;金属的制造工具继续改良,过渡到冶铁风箱,过渡到陶器生产,并与此相适应而有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脱离农业的分立,独立手工业生产以及后来手工业工场生产的发展;由手工业生产工具过渡到机器,手工业工场生产转变为机器工业;再进而过渡到机器制,以及现代机器化工业的出现,——这就是人类史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大致而远不完备的情景。”〔6〕著名经济学家熊映梧教授对几个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情形作了比较具体的描述,可以从中窥见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
原始社会是至今历史最长、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社会生产力的突出特点是:构成因素和组合形式简单,水平低,发展缓慢。那时的劳动者是刚刚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没有文化,更不懂科学。他们掌握的工具,开始是经过粗加工的石刀、石斧、石矛、棍棒一类的东西,后来发明了弓箭,学会了使用火,以及种植和饲养的技术。他们不得不依靠“集团战术”式的简单协作,来弥补工具的简陋和劳动技能的低劣。那时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普遍生长的现存物,如树上果实、地里的植物、飞禽、走兽、鱼类等。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金属工具取代了石木工具,广泛地使用畜力代替人力作生产的动力,还部分地利用了水力、风力。由于生产经验的积累和脑体劳动分离,开始出现了萌芽状态的科学。劳动对象主要不是自然界的现成物,而是经过初级劳动过滤的种子、种畜、手工原料等等。氏族公社内部的性别年龄分工,被农业和畜牧业之间、农业和手工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社会分工所代替。与分工、协作的发展相适应,经济管理也具有了独立的社会意义。以上这多种因素有机地结合成奴隶时代和封建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显然,这两个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和组成形式比原始社会复杂得多了,在劳动者、工具和劳动对象之外,动力、运输等因素逐渐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意义。
产业革命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此后,进入了一个机器生产的新时代,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共产党宣言》曾作了这样的评价:“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往返,大陆一洲一洲的垦殖,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底下呼唤出来的大量的人口,——试问在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竟有这样大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面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迹呢?就因为人类掌握了机器体系这种前所未有的强大生产力。熊映梧教授还从六个方面把机器生产力的特点与手工生产力作了一个简单的对比:
1.它突破了人的生理限制,极大地扩展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2.它创造了无比强大的动力——蒸汽力、电力,代替了渺小得多的人力、畜力。
3.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使科学成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4.它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水平大大提高,并创造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5.它创造了一套机械化的运输系统,推动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发展;
6.它打开了自然界的宝藏,大大扩展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程度。
总之,人类掌握了机器生产力,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自然的依赖性,在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中迈进了一大步。
机器生产力的发展又经历了不同阶段,迄今可分为两个时期:近代机器生产力和现代机器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在取得统治的前一百年创造的生产力,比先前一切世代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那么,可以说我们这半个世纪又大大超过了上一两个世纪。人类正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社会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向深广发展。〔7〕
概括起来,我们把几种不同社会形态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以箭头表示如下:
缺乏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原始人→(利用自然界现成物)具有相当生产经验和某种手艺和单体劳动者,即农民、手工业工人→(利用初级加工的自然物)→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总体劳动者,即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利用深度加工的自然资源,如高级的复合材料,高科技的能源材料和电子材料等等)。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种同量资源的价值不断增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潜能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和开发。
本刊收到稿件时间:1995.12.28。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57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561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667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209页。
〔5〕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98—399页。
〔6〕《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155—156页。
〔7〕熊映梧主编《生产力经济学原理》,第28—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