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对中国农民传统文化信仰形成的影响_农民论文

农业经济对中国农民传统文化信仰形成的影响_农民论文

农耕经济对中国农民传统文化信仰形成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耕论文,传统文化论文,中国农民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不是凭空就有的,也不是通过遗传获得的,而是经过后天的文化实践形成的。这种文化实践,既包括从文化传统中吸取的文化资源,也包括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国农民传统文化信仰的形成,正是中国农民所面临的环境、所从事的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土与乡,这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农民的精神活动提供了一种文化框架。正是在与土地、与乡村的交往实践中,中国农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信仰体系。

——农耕经济和乡土社会孕育了农民精神世界的保守封闭倾向。中国农民的生活,最简单地说,是以农耕经济和乡土社会为基点展开的,农耕经济是其生产方式,乡土社会是其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融合为一,便构成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渔猎经济不同,它是一种定居型的生产方式。定居型农业的出现,使农民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迅速发展起了特有的农业文明,发展起来与之适应的农业文化和乡土社会。农业文明使农民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发展起了精耕细做的农业,它是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小农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是自然的、血缘的、地缘性的,而不是业缘的、开放的、世界性的,因此,与自然经济形式相联系的宗法小生产也就带有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封闭保守的特点。这种对土地、对乡村的依恋使农民的精神世界的空间极为狭窄,精神信仰也十分有限,呈现出一种封闭性、保守性的特征,固土难迁、老守田园正是农民封闭心态的鲜明体现。

——农耕经济和乡土社会使农民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农耕经济,尤其是中国传统的精耕细做农业,要求农民对种子、肥料、土地、气候的反复细致的观察,需要年复一年、反复细致的生产实践,需要对经验与常识的领会与运用。这种和平而稳固的生产方式,势必导致人们形成一种保守僵化、不思进取的心理态势。特别是传统农业,人们的农业生产不是依据现代科技,而是凭借祖宗留下来的经验常识行事。有了这些东西,也就有了农业生产的资本。正是这种经验理性,束缚着人们的开拓意识与创新精神。而且,由于对经验常识的崇拜与迷信,也羁绊着农民的手脚,人们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果哪个农民要想超越祖宗的传统与经验,他不仅要冒经济上损失的风险,而且还要冒社会舆论围攻的风险。这种小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对传统的迷信,对经验常识的依赖,对创新的反感,使农民的人生理想与信仰十分具体而有限。

——农耕经济和乡土生活发展了中国农民的血缘意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因此,“亲”被看作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农民的一个道德信仰。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卑尊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区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由“宗法”定义可以看出,宗法制度实际上就是特定时期的一种“宗族”或“家族制度”。如果从广义上来理解,宗法制度可以看作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各个家族内部体现尊卑有序,维护尊长权,约束人们思想行为,以巩固统治秩序的规范和办法。”在这样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中,“认亲”便成为传统乡土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风土民情。因此“六亲不认”是乡土社会最不道德的行为之一。

——农耕经济和乡土生活培养了农民的地缘意识。农耕经济与乡土生活使得农民生活于其中的社区——乡村具有很大的封闭性,不仅流动人口少,而且对外也很少经济与文化的往来。农民大多数同村而居,虽非宗姻,但养成了“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以及出入相友、患难相助的风土人情,培育了中国农民朴实的“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和道德信仰。“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不仅是儒家文人士大夫的道德理想,而且也是中国农民在农家生活中的道德实践。互助修睦,这是农民社会理想中令人向往的一种人际关系境界,也是农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中凝炼出来的一种自然朴素的情感和为士大夫所称道的乡土美德的主要成分。中国农民自觉地遵循着从世俗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伦理道德规范,儒家思想为他们津津乐道。因此,中国农民信奉孔教胜过宗教。儒家的伦理道德指导他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对伦理道德的遵循、践履是农民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

——传统的农业文明孕育了“重义轻利”的道德信仰。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文明著称于世。长期以来统治阶级的“重农轻商”、“重本抑末”,使中国古代的农民、农业生产、农业文明中蕴涵和孕育了“义”的道德力量,养育了中国农民淳朴厚道、善良听话、不太斤斤计较的淳朴品格,使农民与“义”结成不解之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中国千百年来脍灸人口的名言。在中国农民的道德世界里,义是一种较为宽泛的道德原则。对皇帝与朝廷的忠叫“忠义”;对朋友“重然诺轻生死”叫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侠义”;济人危难叫“仗义”;善待家室妻子谓“义夫”。具体而论,农民对“义”的理解,主要有三层含义:其一,不相负。相负就是不仗义;其二是“不凌弱”。恃强凌弱是农民最忌恨的恶德之一;其三,施恩报恩,拯人危难,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总之,正是由于乡土社会中“义”的道德信仰,才有了中国农业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农业社会的国泰民安。

总之,艰苦单调周而复始的农耕经济和农业生活,是中国农民生命的支撑点,它不仅造就了一种实实在在的人生和异常简单的理想,孕育了农民的传统文化信仰,构建了传统农业文明,同时,有些文化信仰也羁绊了中国农民的思想,并经过世代遗传进化逐步积淀而形成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我们要承传历史,传统的农业文明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传统的农耕经济虽然早已悄然逝去,但陈旧、落后、保守的文化心理与信仰却依旧存在。这种文化心理与信仰结构一经形成、定型和渗透到人们无意识层面之后,通常与社会过时的社会风俗习惯相结合,形成一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逻辑,成为一种在人们看来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保守力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障碍,不利于尽快实现农民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不利于实现人的全面现代化。

标签:;  ;  ;  ;  ;  ;  ;  ;  

农业经济对中国农民传统文化信仰形成的影响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