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总结感染创面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时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30例创面感染患者,对其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总结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结果:全部患者经临床积极的治疗护理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植皮或缝合创面修复理想,护理期间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创面,可有效预防创面感染的发生并利于创面的愈合,良好的护理配合是保障负压封闭引流顺利进行的关键。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感染创面;护理
创面感染是创伤外科临床工作的重点,创面感染的发生会影响创面的愈合,严重时会造成全身并发症的发生,危机患者生命。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利用负压连接引流管,将敷料覆盖或填充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创面,并以生物半透明封闭的新手段[1],近年来创伤外科应用较为普遍。负压封闭引流相比传统引流方法,其操作更加简单,在加速创面愈合的同时有效的预防了感染发生的机率。我院近期内对30例感染创面患者实施了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配合措施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30例感染创面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21岁到76岁不等,平均年龄(52.1 4.8)岁。患者疾病疾病,其中11例足外伤术后伤口感染(伴或不伴皮肤坏死);12例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伴创面感染;4例其他外伤引致软组织感染;3例严重压疮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局部皮肤缺损、红肿、压痛、大量分泌物。
1.2治疗措施:创面实施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清除创面表面坏死组织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覆盖封闭引流材料,材料应完成覆盖创面并贴合皮肤以保障密封性。连接三通,应用生理盐水对创面持续冲洗,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创面是否漏气及负压是否有效。负压封闭引流7-14天后,对患者创面进行缝合或植皮处理。
1.3护理配合
1.3.1术前护理:做好皮肤,剔除创面周围皮肤毛发,以便使半透明与皮肤紧密贴合。准备负压封闭引流设备及材料,如敷料、引流管等,其中敷料应以超过创面2-3cm为宜,引流管超过90cm为宜,避免引流管过短造成液体沉积及反流污染手术创面[2]。创面感染需要多次治疗,因此治疗周期较长,同时多数患者需先接受外伤手术治疗,因此患者多会出现紧张、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争取患者积极配合。
1.3.2术后体位护理:依据患者创面的位置合理安排患者体位,对创面位于四肢的患者,应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及淋巴回流,减轻患肢肿胀情况及便于引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创面位于四肢背侧的患者,在抬高患肢的同时放置垫枕,避免创面受压。对压疮患者,应适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并采取头高脚低位以便引流。
1.3.3负压引流护理: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调节负压0.017-0.060MPa[3],注意引流瓶应低于创面,并确保引流管连接良好,避免受压折曲。密切观察引流液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告知主管医师并配合医师进行相应处理。定期更换引流瓶,为预防逆流的发生,在更换引流瓶时应在创面水平面以下进行,并夹闭引流管、关闭负压源。
1.3.4特殊护理:预防漏气现象的发生(尤其注意三通连接处、引流管或外固定系膜处、皮肤褶皱处等),对发生漏气者应实施半透膜封闭;当半透膜与皮肤之间密封不严时,则会造成敷料干结、变硬的现象,对此可在术后48小时应用生理盐水逆向注入软化敷料;引流管堵塞是肢体创面的常见并发症[4],多为血凝块或渗出物堵塞,对于堵塞一般可用生理盐水浸泡,待堵塞物软化后连接负压源吸出;大量新鲜血液引流,此时应应用抗凝扩容药物,若持续引流新鲜血液,则说明创面止血不彻底,应告知医师准备再次止血手术。
1.3.5病情观察: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工作,如体温监测、疼痛管理等,对出现异常的患者,应结合患者异常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如对体温升高患者应考虑引流无效或感染加重,此时应检查患者情况并遵照医嘱医嘱予以患者抗生素治疗;对疼痛患者应考虑负压过大等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疼痛性质及程度,必要时可予以镇痛药物治疗。
1.3.6饮食护理: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周期较长,患者体内的蛋白质会大量的流失且能量消耗巨大,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饮食当面需重视,要注意增加患者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且饮食应为半流质饮食,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1.3.7康复指导:创面感染患者在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时,需长期的卧床,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关节的功能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应循序渐进且不影响负压封闭引流效果,以免肢体废用性萎缩的发生[5]。
2结果
本组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效果理想,其中21例患者治疗7天后,创面血液循环良好,肉芽生长新鲜,9例患者更换敷料后经2-3次负压封闭引流,创面肉芽组织新鲜,血液循环良好。负压引流期间,全部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敷料取出后,患者创面愈合良好。
3小结
创面感染是创伤外科的重点内容,创面感染的治疗予以患者实施全身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局部药物的浓度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同时,由于局部病变血液循环较差,因此会出现创面局部红肿、压痛、分泌物过多等症状,这都会影响创面的愈合。负压封闭引流是外科重要的技术改革措施,通过负压控制达到促进局部血流量及蛋白合成的目的,同时可有效的清除感染创面的坏死组织及渗出液。负压封闭引流的实施采取了生物半膜进行封闭,在为创面营造相对封闭空间的同时,还具有透氧、透湿、防水、隔菌的效果,因此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良好的护理配合对于负压封闭引流的实施至关重要,其可以保障充分引流,同时对皮下积血积液的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因此利于感染的控制及促进组织新生。本研究对30例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感染创面患者实施了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治疗均顺利完成,术后创面恢复理想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因此,笔者认为,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创面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其可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基础,应在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
[2]樊敏华.一次性VSD敷料与BD套管针联合治疗糖尿病足18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17):86-87.
[3]黄美秋,肖友云.循环冲洗防止VSD术后管道堵塞的效果观察[J].右江医学,2012,40(1):95-96.
[4]许诺.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7(1):41-43.
[5]喻爱喜,余国荣,邓凯,等.封闭负压吸引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严重感染性骨外露[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3):219-220.
论文作者:叶文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创面论文; 患者论文; 负压论文; 敷料论文; 发生论文; 皮肤论文; 生理盐水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