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困境论文,民族传统论文,我国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47X(2011)05-0574-05
修回日期:2011-04-20
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
1.1 理论滞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向的路标不明
在整个体育科学体系中,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还是贫乏的学科之一。至今,未对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形成的相关知识体系进行规范,特别缺乏独特的一整套概念、范畴、命题和研究方法。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认识、判断事物的逻辑起点,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程度。在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内容中,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鱼目混杂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等等多种概念,概念如此之多,一方面反映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模糊、混乱,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造成了一些误导,出现了偏差,影响到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规范化管理,理论研究工作落后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实步伐,失去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陷入了低层次、封闭、无序的窘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进程[1]。因为来自现实的许多困惑要求得到理论的清晰解析,要求得到理论的有力证明,甚至整个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趋向也要求有比较正确的理论引领着走上开阔、通畅的轨道。没有理论的支撑,站不到制高点,视界狭窄,也就不可能产生巨大的创造性功能。理论指导的滞后恰恰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走不出去并陷入了低层次的怪圈。
1.2 观念陈旧——民族传统体育传播力受阻
软实力竞争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2]。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在今天,西方体育之所以掌握主导话语权,与其说西方体育的优势所在,还不如说民族传统体育功能与价值的发挥并没有迎合时代发展要求。就拿跆拳道来说,跆拳道依靠积极向外传播的对策,赢得诸多国家青少年的认同和喜爱。各类规模不一的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都市各处时,中国传统武术馆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曾经号称有亿万习武人口的武术,此时其最有创造力和潜在价值的人群却是在依靠跆拳道体验体育精神[3]。对此,有研究者认为以面对丰富的健身手段、多样的娱乐方式,来解释现代的国人对本土文化产生了厌倦心理,将国人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来表达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无奈。这样的理由是心灵慰抚还是真的能站得住脚?纵观我国武术传播的历程,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单凭这一点就不能与跆拳道相比。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同志曾明确指出:武术要发展,思想观念一定要转变,决不能再用计划经济的观念思考问题。应该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考虑武术问题,否则,武术工作不仅很难发展,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由此可见,狭隘的武术自我修炼观念严重阻碍武术文化传播的步伐[4]。据课题组调查,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是:不少地方的领导对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关心程度还不够,普遍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指导,进而导致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支持力度不大,经费投入太少,很多地方缺乏必要的设施而难以开展经常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这无疑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开展。众所周知,民族传统体育所属地区,不管是在人才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是比较欠缺的,特别是观念方面需要保护主体加以倡导和引领,不然,再好的资源也发挥不了应有的软实力作用。
1.3 普及程度低——民族传统体育影响力缺乏
影响力是主体对客体的思想或行为所起作用的大小,或者说,是对他人思想或行为起作用的强度。影响力越大,作用的强度越大,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力越大[5]。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鲜明的民族性、浓郁的民俗性、健身健心性、娱乐性等特征和所蕴含的深刻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早已深深地扎根在各民族人民之中,是任何现代体育也无法完全比拟的[6]。但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社区普及程度还非常低,开展得还很不够好,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和影响力的展示。目前,我国在校大、中、小学生有3.18亿人,其中高校就有2 003所,学生1 600万人,教育规模堪称为世界之最。实践证明,学校是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最理想的载体,是扩大、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影响力的必经途径。世界各国、地区的学校体育都在为形成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特色而进行不懈的努力。譬如泰国有“八臂民族”的美誉,在学校传统技击项目中泰拳作为必修科目;韩国的跆拳道、民族舞蹈等已成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俄罗斯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大纲中,民族民间舞蹈、摔跤、游戏、滑雪、滑冰等贯穿始终。日本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把柔道列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空手道一直是大学生中炙手可热的项目[6]。此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都市化的过程,不但城市社区的数量日益增多,其规模也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大都会社区,所以,社区体育活动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平台。但是,社区建设在我国起步还比较晚,社区体育活动和资源还相当匮乏,民族传统体育在社区中发挥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还远不尽如人意。
1.4 过度异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力障碍
认同是信息化时代的核心问题,接受一种文化或拒绝一种文化,都与是否认同其价值有内在联系。如果不解决认同的问题,文化之路就不可能走得太远[7]。当然,对象不同,认同的形式也不一样。认同不仅包括村属、家庭、地域、族群的认同,而且还包括民族、公民以及国家和文化等群体认同意识[8]。文化产品要做到喜闻乐见,看似是形式问题、技巧问题,实质则涉及认同问题。接受一种文化,或不接受一种文化,都与是否认同其价值有内在联系。任何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都是与本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才使本民族人民在体育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认知本民族所创造的历史文化知识,包括本民族的特性、历史、习俗和其他民族差异的特征,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来确定自己的身份认同,在活动中让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创新、改造,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实践也证明,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改进和创新后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确实办出了特色,吸引了大量旅游观光,产生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发现,对民族传统体育未能辩证地思考审美需求,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在内容改编、表演的节奏明显加快,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形式和内容,设计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品的质量差,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节日活动的意义发生了改变,失去了古朴、原始、自然的味道,失去了既有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文化内涵。譬如竞技武术的过度舞蹈化,就是把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项目——武术,异化得像西方体操一样的雷同,完全脱离了其产生的“母体”,曾一度遭到学界的强烈抨击。过度异化已经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开始蔓延,并有恶化的趋势,这无疑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和自身认同。
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
2.1 高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与培训基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科学研究,目的是为了使其走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研究就是运用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发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规律,整理和创造民族传统体育知识的反复探索工作。对此,需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资源的优势,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来指导民族传统体育实践。目前,民族传统体育需要科学探索的问题很多,如何把休闲与民族民间体育结合融合起来、如何把民族传统体育娱乐载体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如何把民族传统体育有序地推进学校体育课堂、如何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有效资源开发、如何规范和突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社会价值等等问题,这些也是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亟待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急需依赖高校科研资源进行科学研究。
2.2 拓宽校本课程资源,丰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人是体育活动主体,也是传播者,学校是培养人的摇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笔文化的财富,必须用教育的渠道来积聚。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承袭了前苏联的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育模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几乎都是徘徊在学校大门之外,其学校教育之路异常艰难。随着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进学校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此,开拓、整合、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成为学校体育资源成为一种必然。教学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广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除了体育教学一般特点和共同规律外,还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和特殊规律。由于不同的地域、民族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再加上不同的学校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师资、条件等客观的差异性,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差异也客观存在。所以,要坚持区域性原则,每个学校必须要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内、校外文化氛围,利用各民族节庆、体育夏令营、体育冬令营、“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舞蹈节”、“传统项目节”等各种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活动,将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3 转变观念,重点培育民族传统体育世界品牌项目
文化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地方的竞争力、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品牌效应。众所周知,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品——少林武术,吸引着中外观众,唤起人们的无限仰慕之情。另一个民族传统体育品牌——舞龙舞狮运动,它从一种以自发性、娱乐性、随意性为特点的中国民间传统文体活动,经过不断的技术规范和赛事理念的更新,已经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的发展轨道,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健身功能的世界性体育运动项目。
从资源优势转变到品牌优势,就是要提升市场竞争力,这实际上是一个从“我有”到“我强”的过程。民族传统体育“我有”过程已具备,但“我强”过程还需要市场培育,使越来越多的品牌项目浮现。在我国现阶段乃至较长时期内,从我国现行体育管理体制的实际和民族体育发展现状出发,在民族传统体育品牌培育问题上,转变政府思想观念还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在民族体育组织还没有建立健全,或者说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社会自主自理力量还很薄弱的情况下,民族体育要想得以发展,政府理应有所作为。对此,应从如下几个途径中给予转变:
(1)思想观念上,要逐步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在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流、融会中取得进展的。因此,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大改革力度,重点培育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品牌化。
(2)管理体制上,逐步从自发型向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方向发展。一直以来,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都是在一种自发性、自愿性为主的松散管理体制下,致使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因此,需要转变这种工作方式,逐步向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管理体制迈进。
(3)形式上,逐步由单纯的民俗体育集会转变为经贸、文化、体育相结合的盛会。随着社会转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并逐步向现代人需求的娱乐性、健身性、审美性民族传统体育价值观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4)工作的针对性上,应通过构建项目综合价值评价体系,重点培育几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今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研究内容。例如中华武术、中国象棋、围棋、风筝、龙舟竞渡、舞龙、舞狮、太极拳等拳头项目,按照专一职业、专一管理,专一投资、专一发展的形式进行改革,使其成为世界了解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形象和标志。
2.4 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结构,探索社会化、市场化途径
我国广袤的民族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因此,在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结构时,应充分利用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强调多样性发展与开发差异化的民族体育资源产品,在尊重当地少数民族风俗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区域联动,以达到发挥民族地区的整体资源优势,最终形成合力,充分将自己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民族特色风格等展现给世人,实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品牌化战略与规模化战略的整体效应。
(1)重点选择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相结合的项目进行资源整合。民族传统体育魅力不仅在于它的文化源泉与生态背景,而且还在于它与自然协调与融洽的原生态特性。因此,要充分利用资源,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开创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市场化途径,走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发展之路。利用民族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来整合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形成“以体促游”的良性互动局面,推动民族特色经济的迅速发展。
(2)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进入城市,带动体育消费。随着我国各族人民经济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体育消费比重将逐步上升,消费需求向多样化、多层次发展。对此,民族传统体育服务必须面向城市,提高质量,上档次、上水平。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具有自然和谐性、地域风情性、民族风俗性、观赏体验性浓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加热衷,因为人们在参与、观赏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满足现代人类求动、求乐、求健、求知的特殊身心需求和满足人们感受民俗文化及民族风情的精神需要。如深圳欢乐谷,每年都举行了少数民族节日,彝族的“火把节”、回族的“开斋节”、藏族的“望果节”、壮族的“三月三”、侗族的“花炮节”、苗族的“花山节”、白族的“三月街”等都是人们开发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重要人文资源。在城市旅游景点或度假区,应增设一些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观赏性较强的民族体育项目活动区,或设立民族体育文化广场,供游人观赏并能直接参与娱乐、竞技活动,以增加旅游景区动态的人文景观和民族文化氛围。当然,强调民族体育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并不意味着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在开发特色体育资源为当地创造经济收益的同时,应使民族文化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仍能得到保护、传承与弘扬,不断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资源的文化要素,走内涵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优势,向社会化、市场化接轨。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物化和有效承载,“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只有通过大规模的文化产业运作,才能向全世界传播和扩散,并且渗透到千百万人的生活中去”[9]。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只有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依赖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民族村、依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特色旅游、依靠竞赛杠杆,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比赛机制,这样才能应对现代体育的侵略和挑战,同时避免自身的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被边缘化。譬如新疆吐鲁番的“葡萄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盛会等民族传统节日都以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吸引来宾,树立地区形象。再如春节举行的舞狮舞龙、投绣球等活动、“端午节”举行的赛龙舟等一系列活动,逐渐与经贸活动、民族节庆融为一体,互相促进。通过赋予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整合本土文化,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理念,与经济进行融合,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
2.5 坚持走“有特色、高水平”运动会之路,逐步完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与竞赛体制
如今,每年都有以国家、省、市、地(州)名义组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单个项目的友谊赛、邀请赛、争赢赛等,不仅促进各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而且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水平的提高。对此,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路径如下:
(1)借鉴现代体育的经验,融入现代体育竞赛体系之中。应从动作技术、组织制度建设、科学管理三个层面来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丰富现代体育体系。培育一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步向现代竞技体育靠拢,力争从民族健身活动和庆典表演活动中的项目演化成为具有比赛规则、具有专门从事该项目的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的竞技体育项目。
(2)坚持走“有特色、高水平”运动会之路,形成单项赛事多元化与定期化。目前,除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外,各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单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也逐渐呈现多元化,定期化。就拿龙舟比赛来说,2011年内就不下10余种不同形式的赛事。再如国际风筝邀请赛、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邀请赛、太极拳、角斗士等单项赛事,给全国、乃至全世界带来最丰硕“视觉大餐”。单项赛事所展示的独特文化魅力,使单项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赛事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受市场追捧。
(3)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建设,完善评估、监督与检查的机制。基地建设是项目训练竞赛的成熟标志。目前,国家民委、国家总局设立一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其收效显著,但基地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的需要,但完全靠国家、靠政府出资建设已经不适合项目的长远发展,应鼓励公司、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并定期对训练基地建设进行评估、监督和检查,政府给予宏观指导,形成监督机制。
(4)制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员等级制度,鼓励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流动。运动员等级是对运动员成绩的标志和鼓励,也是从事该项目所具备技术和技能的水平高低体现,所以运动员的等级制度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其他运动项目都有相应的运动员等级制度,唯独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员没有等级划分,造成了运动员短缺和断层,同时也不利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因此,尽早制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员等级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5)完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练员、裁判员的考核、评定以及奖惩制度建设。举办运动会就必须要有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三者缺一不可。然而,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教练员、裁判员的考核、认定办法还非常不健全,随意性很大,不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稳定,更不利于竞赛工作的开展,所以要及时配套和完善制度建设。
(6)进一步丰富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形式,营造和谐竞赛氛围。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之路才刚刚开始,还需要不断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体制,保障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活力。虽然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进入国际性体育项目,但相对庞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说,国际化、规范化、竞技化之路还很遥远,当务之急,就是改变武术一枝独秀的局面,充分利用竞赛舞台,树立民族自信心,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以便走向世界,走向奥运。
2.6 融入民俗节日文化,凸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价值
节日文化通常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它也为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凭借。如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等这些传统节日,以习俗的力量让民众自动在同一个时间经历相同的活动,在相同的仪式中体验相同的价值,这就是传统节日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产功能。再譬如,壮族的三月三、土家族的女儿会、傣族的泼水节、京族的哈节、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赛马会等等,人们通过这样方式体验着民族传统文化,在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中,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的传承。
如今,许多地区对传统民族体育节开始重视,利用一些节日推广传统体育文化,不少地方开办了各式各样的体育文化节、体育表演会和体育比赛活动,这些活动都着力体现出了很强的民族特色,以及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因此,恢复、认定民族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保护、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需要,而且还是彰显其认同价值的重要方式。
3 结语
面对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文化软实力竞争的今天,各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既充满竞争也充满交融与渗透。在国家重视和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宏观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应该抓住时代机遇、把握文化的滚滚潮流,站在民族的、国家的乃至全人类生存的高度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才会有希望,才会有更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