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吕明星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173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公路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所以,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基作为公路的基础性工程,不仅要完成所有压力的承载任务,而且还关系着公路的使用效果。然而,在市政公路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软土地基方面的问题,一旦问题出现,没有及时处理,极可能给公路顺利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为地基不稳定的公路,不仅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本文就市政公路工程为研究对象,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详细的探究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注意事项

引言

地基对于任何建设项目而言,都是承担承载力的主体。所以,在进行市政公路建设的期间,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地基作业,只有将基础做好了,才能够进入下一步的操作。因为如果地基出现任何问题,或者是没有处理好某些问题,那么,整个公路的投入运营都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根据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采取最佳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一步保障公路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软土的概述

软土指的就是自身具备天然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抗剪强度差等特性的细粒土,并且在《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查规范》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软土进行鉴别。另外,在进行鉴别时,应该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观察土壤的颜色,如果土壤呈现出灰色,那么土壤是软土;第二,土壤的天然孔隙≥1.0时,土壤是软土;第三,土壤含水量≥35,或者液限的土质,土壤是软土。如表1软土鉴别表。

二、市政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具体性分析

2.1排水技术

软土地基含水量高是较为突出问题之一,所以,在进行排水处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将多余的水分排出来,就能够保障地基的承载力。因此,在进行表层排水技术的应用时,通过土体固结性能和稳定性能来提升地基承载力的同时,在软土基上设置砂垫层。这主要是根据砂垫层的压力和排水技术之间的有效性配合,最终排出多余的水分,软土层实现固结沉降,最终公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以提升。

2.2粉喷桩技术

粉喷桩技术指的就是通过相关性设备,在软土地基上钻孔,并且在压力的作用下,让固化剂逐渐融入到软土层之中,固化剂与土层中的水分发生化学作用,软土地基水分减少,固结软土地基的效果不断提高。其中,固化剂指的就是水泥,或者是石灰,通常,公路工程选择的固化剂是水泥。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旧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比例掺入相应的材料保障桩的强度。如果需要构造1.5MPa之上的桩,那么久需要使用425号以上的水泥。为了能够让固化剂的流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可以适当的将减水剂、或者是石膏、硫酸钠等辅助材料加入进去,增加固化剂的固化效果。另外,加固喷粉桩作业时,应该要处在空旷、干净的环境中,保障工作的顺畅和人的身体健康。

2.3挤密技术

挤密技术指的就是通过一些外力的作用,进一步对软土地基进行挤压,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要求低、效果好,应用十分广泛。因为软土自身含水量大,土壤之间的缝隙大等,通过外力的作用,缩小土壤空隙,排除土壤中的水分,避免地基的下沉,或者是塌陷。如南方多为软土土质,在XX省市政公路项目中,在考虑施工具体问题的条件下,合理的使用挤密技术,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3.1加固石灰桩

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因为表层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速度较慢,对软土地基碾压进行之后,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反弹情况。对于这种问题,应该要及时停止碾压作业的方式,并且选择加固石灰桩的方法,降低软土含水量。其中,石灰桩直径在9cm左右,埋深深度必须高于79cm,间距保持在49cm以上。另外,将生石灰灌入到石灰桩的过程中,不仅要采取粘土,或者是水泥等对其进行封闭,而且还要将其拍打紧密。最后,在其上部覆盖20cm左右厚度的土壤,防止石灰桩出现加封不实的问题。在石灰桩加固后的第二天,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软土地基中含水量减少,在多次的碾压作业之后,密实度提升也是必然的结果。最重要的是,这种处理方法在雨季并不适合。

2.3.2挤淤砂石

挤淤砂石主要是由砂碎石的挤淤和抛石的挤淤这两种方法构成。在市政公路工程项目中,挤淤砂石运用最为广泛的地方是河底、湖塘等积水洼地。尤其是对于地下水位较高、表层较软的地基上。然而,在具体的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到沉降程度的差异,使得市政公路竣工之后,沉降不均匀的状况频频出现。因此,严格规范砂石挤淤操作流程,合理的控制施工质量和施工要求,为整个项目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奠定基础。

三、市政公路中软体地基处理技术注意事项

3.1市政公路层次需要的道路性质

对于市政道路施工项目而言,设计要求等级越高的项目,平整度方面的要求也会比较高,所以,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高强度的加固处理方法是必要的。另外,就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与市政公路设计和施工方案关系密切。如选择换填处理法时,如果遇到公路宽且低的路堤,那么,极可能造成公路地基出现局部的损坏,或者是局部的压伤现象。因此,在进行市政公路工程建设时,应该要按照工程实际的情况来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公路安全和质量,而且也有助于施工企业社会效益的提升。

3.2因地制宜

在任何项目运行时,都必须考虑到实际的情况,因地制宜。如对于南方的粘性土而言,选用以压实技术为核心,在不影响地基稳定性的情况下,对其不断的进行压实作业,促使地基的流动性得到有效的改善,这也是因为粘性土一旦受到扰动,那么,其自身强度就会降低。另外,必须要结合软土地基的深度、厚度等,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合理性选择,如对于土层较浅的地区,应该选用表层处理技术,也就是常说的换填技术。对于土层较厚,或者是不存在砂层的软土地区,应该选用固结处理技术。

3.3施工环境

首先,在进行市政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势必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地下水通道的变动、噪音等。所以,在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时,合理的选用软土地基处理办法。其次,公路路堤一般也会存在较高的建设标准,或者是出现湿陷型的地质问题时,在工程作业时极易造成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借此,路堤和坡脚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施工区域周边的环境,在进行实地考察和精准的核算之后,应结合施工周围的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施工技术、施工工艺进行合理性选择和科学化操作,尽可能的避免沉降现象的出现。最后,任何项目的运行都不能以伤害其他事物为代价,所以,要对周边现有的建筑物进行有效性保护,防止出现变形的情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是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市政公路修建区域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一系列的公路作业。并且在进行施工处理方法的选择时,还应该考虑到市政公路层次需要的道路性质、因地制宜、施工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只有真正的处理好软土地基问题,才能够进一步推进市政公路工程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罗凌燕.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7-20.

[2]任杰.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要点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06-08.

[3]沈朋飞.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2-12.

论文作者:吕明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吕明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