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王建工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近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建设事业也迅速发展,建设投资不断增长,带来了建造行业和建筑市场的繁荣,同时也给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总量仍然比较大,较大及以上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并对其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安全管理 措施
1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存在的安全问题
1.1安全管理机构的缺失以及安全管理人员的缺乏
在当前我国的一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仍然只是配备了项目经理以及施工员等寥寥数人来进行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因此一人身兼数职或者人不在岗的现象非常严重,从而导致了管理人员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造价等方面的管理当中。而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往往没有完整、独立的管理机构,责任也不甚明确,甚至有些施工现场根本就没有配备专职的安全员。
1.2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
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投资、质量和进度而忽视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部分工程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施工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由于对监理单位要不要对安全生产承担责任、承担多大的责任一一直存在争议,造成现场监理机构对施工安全生产状况缺乏有力的监管。
1.3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技能
在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整体职业素质较低,这一直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种建筑施工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的安全意识淡薄,较少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在施工中经常因贪图方便和快捷等而违反操作规程。据统计,建筑行业70%以上的事故都是因为“三违”造成的。尤其近些年来,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开发,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现场建筑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施工机具也越来越复杂,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也显得愈为严峻。
1.4施工现场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
事实证明, 多数的安全事故发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理责任, 缺乏管理也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完善有序的管理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有力武器之一, 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制度管理等。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在减少,但人的不安全行为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控。工地上虽都配备了一定比例的专职安全员,但有的安全员责任心不强,没有真正履行职责,起不到巡查纠错的作用。另外,由于劳务人员的流动性大,往往一个民工同时在几个工地干活,没有相对的稳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1.5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建筑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长、投资高、建设风险也高。在现场施工中,某些施工单位无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违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违法施工,违章作业,忽视对建筑材料的进场、数量的规划、材料的放置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另外,建筑水泥搅拌设备与焊接设备的使用、管理以及水电等方面工作的混乱往往构成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1.6政府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不到位,一些建设工程游离于主管部门监管范围之外
建设工程的发展较快,部分地方的建设部门在进行监管时,工作落实不到位,对于国家规定的、有关施工的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以及法规传达不到位,没有进行具体的落实。检查工作仅仅是停留于检查上,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政府对建设施工方的引导工作欠缺,相关的法律条款没有进一步完善;监督机构、部门没有充分发挥监管、处罚等力度,使得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监管力度大大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7成本因素导致承包人减少安全防护措施
在目前竞争十分激烈的工程承包市场中,各工程承包企业为了拿到项目,竟相压低报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投标;工程施工承包中实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由于总承包商和中间承包商层层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大大压缩了一线施工队伍的利润空间;无论政府或私人业主拖欠承包商款项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以上情况的出现,导致承包商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也必然会减少安全生产措施的投入。安全防护经费投入不足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2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着力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水平。施工现场堆放的各种物料要分类放置,确保通道畅通,要对“四口五临边”进行严格保护,建筑外围进行全封闭保护,拉挂合格安全网,设置安全标志牌。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要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带,发现违反者,立即制止,耐心教育并严格按章处理,让所有施工人员充分认识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2落实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鉴于施工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要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2.3实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将安全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具体人员,将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贯穿到施工生产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之中。通过责任制度的落实和安全体系的建立,把各职能人员联系在一起,重点监督检查项目施工过程中设施的安全性、防护的有效性,使管理人员增强管理意识,认真为安全管理负责。
2.4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控与巡查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与巡查,做到平时检查要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在施工高峰阶段和冬雨两阶段要组织专项检查。围绕高处作业、电气线路、机械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防止发生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人事故的发生。
2.5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规范化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严格执行设备进场的性能检查,严抓设备就位后的安全调试,坚决淘汰已报废的机械设备。对购买使用的设备要实行备案制度,记录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维修、保养情况,禁止对外运行中的设备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编制专项方案,坚持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2.6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明确、落实法律责任
我国的承包商生存在很恶劣的市场环境下,由于缺乏对业主的约束和监管,承包商的工程款得不到及时支付。这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此外,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和业主忽视质量和安全而片面快省的做法也迫使承包商无法保证足够的安全生产条件的同时,也应该对地方政府部门和业主的种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这样才能给承包商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要紧扣其中的“管”和“理”这两大主题。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关键要做好事前管理而不是事后处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也要重视事中控制,具体而言包括在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当中进行密切的监控与巡查,对于施工现场的各种违章操作和违规措施做到即时发现、即时纠正,从而保证使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安全隐患在其萌芽状态就得到控制和扼杀。
参考文献:
[1] 樊建明.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 [J]. 铁道工程企业管理. 2009(03).
论文作者:李传瑛,于娟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作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承包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