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97跟踪试点项目_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现代企业制度97跟踪试点项目_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97大追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点论文,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现代企业制度是解决政企职责分开的组织手段;是理顺产权关系的组织形式;是使企业成为独立法人的组织保障;是转变企业领导体制、组织制度、实现科学管理的现实选择。

两年多的试点实践说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促进政企分开,形成自主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相互制衡的科学决策机制、责权明确的内部管理体制奠定了制度基础。

“建制”起到了有效的“转机”作用,大部分试点企业观念新、机制活、责权明确,基本没有出现过重大经营决策的失误。

总之,两年多的试点实践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搞好国有经济必由之路的信心。

百户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97年全面进入总结和完善阶段。两年来,试点企业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在许多难点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基本摸清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及基本框架正在逐步形成。

一、试点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坚持“三改一加强”,着眼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试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

到1996年底,百户试点企业已有98户的方案得到批复。98户试点企业,分别按以下4 种形式进行改制:一是由工厂制直接改制为多元股东持股的公司有17户,其中,股份有限公司11户、有限责任公司6户。 二是由工厂制改为国有独资公司的有69户,其中,先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再由国有独资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生产主体部分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有29户。三是由原行业主管厅局“转体”改制为纯粹控股型国有独资公司的有10户。四是按照先改组后改制的原则进行结构调整实行资产重组的有2户。

(一)试点企业在方案制订、实施和推进过程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1. 对照《国务院确定的百户现代企业制度工作试点阶段目标要求》制订具体的实施计划,明确完成各项工作的时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组织上保证试点工作得以落实到位。

2.建立新的公司领导体制,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其关键在于明确企业内各机构的制衡关系及各层次间的权责关系。试点企业建立起公司制的初步框架后,促进了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运作,通过制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经理层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了各自的权责关系。在内部二级公司改制上,试点企业通过职工持股、引入新的投资者、置换股权、上市、合资等不同方式,逐步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了企业内部制衡机制的形成。

3.进一步探索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企职责分开的途径和办法; 在一些城市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途径,建立再就业培训基地;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党管干部的办法,为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在企业内部、 母子公司间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使企业成为国有资产运营的主体,从原来只注重生产经营转为注重资本经营,使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得到层层落实;同时,政企关系发生变化,由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转为资产的授权经营关系,既落实了企业经营自主权,又明确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5.试点工作紧紧依靠党组织, 坚持各级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同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每项重大决策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大部分企业在制订试点方案中,职工支持率都达90%以上,对试点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通过地方、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进展:

1.按照“先改组、后改制”的原则,进行结构调整。 百户试点企业在制订改制方案时,首先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确定企业的改制方向。如上海无线电三厂和淄博化纤总厂的改制,就是本着这一精神,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角度进行结构性调整的。

到1996年底,通过公司制改制,试点企业以产权为纽带构建母子公司体制,设立全资子公司721个、控股子公司411个、参股公司570个, 使改制后的二级子公司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比例达到75.77%。 百户试点企业中已有20户企业分别在上海和深圳挂牌上市,另有26户正在申请上市,试点企业通过股份制改制共融资32亿元(到今年3月份, 试点企业上市已达24家,共筹资45.8亿元),实现了资产的大幅增值,优化了企业资本结构。一些企业在集团公司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的情况下,经营主体部分也通过贷改股、股权置换、上市、合资等多种方式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有效的制衡机制,如:安徽开元集团公司12个子公司中已有11个改为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设立,国有股和其他股东按投资比例确定董事会中董事的人数,由董事会聘任总经理。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产生出了科学规范、代表出资人利益的企业领导体制,为提高资产运营效益奠定了制度基础。

通过资产重组和二级子公司的多元投资主体改制,百户试点企业共增加资本金150.4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拨改贷”转“贷改投”28.7亿元;其他形式的贷款转投资22.5亿元;税收返还10.1亿元; 吸收外资入股23.3亿元;社会法人入股8.2亿元;内部职工入股5.3亿元。两年里试点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 通过兼并实施低成本扩张, 共兼并企业80个,增加资产38.1亿元。

2.在技术改造方面,百户试点企业在两年的时间里, 共投入技改资金347.31亿元,完成技改项目2898个,新增产值240.7亿元, 新增利税51.6亿元,增加利润31亿元。

3.通过加强管理、 抓技术进步, 百户试点企业中已有30 户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产品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4.通过坚持贯彻“三改一加强”, 试点企业的国有资产在调整中得到了优化和增值。到1996年底,百户试点企业资产总额达3600.8亿元,比试点前增加994.5亿元,所有者权益1231.8 亿元, 比试点前增加383亿元。

5.通过制度创新与减轻企业负担, 百户试点企业的整体素质有所改善。资产负债率由试点前的67.59%,下降到65.28%,下降了2.31个百分点。据统计,试点启动以来,百户试点企业已分流富余人员11.7万人,占富余人员总数的65%,其中分流到社会8566人, 下岗培训10554人,企业发展吸纳人员45392人,离岗退休5万人。通过两年的试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整体素质得到一定改善,国有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大部分试点企业实现了主副业分离,经营主体轻装进入市场,副业通过资产划开、分账核算、工资切块、费用包干等方式逐步实现自负盈亏,或直接分离进入社会。

(三)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各自的权限内对试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在转变政府职能、政企职责分开等方面,为试点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百户试点企业所在的60个省市政府和30个行业主管部门,在减轻企业办社会、分流富余人员,增资减债、调整结构、实施兼并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为推动试点工作及本地区、本行业的企业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上海、深圳、青岛等市从理顺产权关系入手,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从整体上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系,较好地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为深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上海市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三个层次”的新体制,即第一层次是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专司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职能;第二层次是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组建并授权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从事国有资产的产权运营;第三层次是由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出资形成的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从事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上海市政府还建立了下岗待业再就业培训基地,集中管理企业中分流出的人员,有力地推动了试点进程。福州市决定自1996年起每年由市财政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国有企业发展基金, 专项用于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及对重点企业的扶持。江苏省围绕“97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年”活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搞好配套,为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从单个企业试点转移到整体配套改革上来,重点以“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为依托,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各项配套改革,促进资产与职工两个流动,初步探索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和框架。一些城市还对企业进行分类排队“动手术”,有针对性地消除企业经营机制存在的弊端。

二、通过试点,对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内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外部条件等问题,逐步有了比较明确、统一的认识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要解决的问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十几年改革实践的必然结果,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目前,企业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所面临的政企不分、产权责任不明晰、企业经营机制难以转变及历史形成的人多、债多、办社会负担重等问题得到了充分的暴露,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深层问题、并最终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必要条件。

现代企业制度,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规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企业制度,即:要明确出资者、明确产权责任。国家通过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对企业中的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的权利,承担所有者的义务;企业拥有包括国有投资主体在内的各类投资者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在市场中依法运作财产,对其享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的权利,当破产时,企业要以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在企业内部,要通过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从制度上实现所有者对经营者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明确企业内部民主决策与集中统一指挥的关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要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能要与国有资产经营职能分开。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新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使企业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是改变资产和债务责任关系,二是形成资产的流动机制,三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四是形成转机制、抓管理的内在动力,五是形成新型的企业与职工关系,六是形成企业约束机制。现代企业制度是解决政企职责分开的组织手段;是理顺产权关系的组织形式;是使企业成为独立法人的组织保障;是转变企业领导体制、级织制度、实现科学管理的现实选择。

两年的试点实践可以说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促进政企分开,形成自主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相互制衡的科学决策机制、责权明确的内部管理体制奠定了制度基础。试点后,“建制”起到了有效的“转机”作用,大部分试点企业观念新、机制活、责权明确,基本没有出现过重大经营决策的失误。在制度创新的同时,企业通过搞好资本运营、调整结构、加强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经营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两年的试点实践使我们坚定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搞好国有经济必由之路的信心。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必要的外部条件。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一是要把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作为制度创新的基本目标,在改制的同时,要坚持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密切结合。二是对于大中型企业,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应是改制的主要形式,这样有利于企业内部约束、制衡机制的形成;而对于大多数企业,则可采取独资、合伙、股份合作等多种改制形式。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仅仅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企业还必须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其它方面的工作,如制订科学的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把握市场信息、不断优化组合企业内各项生产要素、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注重资产经营、注重资本金积累、注重开发人力资源等等。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又必须与政府转变职能、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相结合。在外部环境上,必须相应地建立以下几个机制:一是企业能生能死的优胜劣汰机制,二是优势企业能迅速扩张,劣势企业能顺利调整或淘汰的资产有效流动机制,三是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能进能出的企业用人机制和再就业机制,五是企业经营者选拔、竞争上岗和考核任用机制。

三、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试点企业大胆探索,从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在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运作的基础上,行业主管局改制为公司,有利于在较大范围内搞好国有资本运营,促进政企分开。

青岛益青——由行政管理局转变为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走出了一条通过建制转机,搞好资本运营,促进政企分开的路子。青岛益青在由主管局向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转制中,对原政企混合职能进行分解,把行政职能移交给政府有关部门,公司负责国有资产运营,从原来无所不包的行政管理转向只对资产负责,政企分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原来对下属企业人财物产供销“六统一”的行政管理,转到“三个一”,即管好产权代表、选派好财务总监和监控好工资总额上来,通过债转股、合资、兼并等多种方式搞好国有资产经营,在原来20个子公司的基础上,又产生出19个多元投资主体的子公司,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对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先后减债1.42亿元,资产负债率由84%降至79.9%。公司改制之前,市财政每年拨款300万元,现在不仅不需财政拨款, 还上缴一定数量的国有资产收益。

(二)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制度创新的关键;以多种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解决企业债务负担,推动企业机制转换、建立约束制衡机制、促进政企分开的有效手段。

徐工——通过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出制度创新的路子。为杜绝国有独资公司穿新鞋、走老路,改制必须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制衡机制为核心。徐工在改制中,为避免出现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等问题,采用了董事会聘任总经理,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的试点方案。他们制订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工作实施细则及集团向二级单位委派产权代表程序,明确了各部门的责权利关系和具体工作程序,并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建立了执行董事制度,设立了投资咨询委员会和财务预算委员会,保证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正常运转。

绍兴轻纺城是一家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在参加试点后,取消了公司全部管理人员的国家干部身份,董事会由各家股东组成,在公司重大经营决策过程中,企业的约束、制衡机制发挥了充分作用。唐碱通过债转股方式既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又使资产负债率降低30%左右。深圳华强集团通过规范运作,对二级公司以吸收新股东、集团内部交叉持股、股票上市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加强班子建设、强化管理、发展大集团战略等一系列措施,使公司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

(三)明确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国有资产运营体制的途径,使具备条件的大企业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通过租赁、合资、置换股权等多种方式,盘活国有资产。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根据试点要求,提出建立国有资产运营监控新体制,实行“一个规则(即议事规则)、二个考核(一是产权代表与公司签订经营责任合同,每年末考核,二是制订产权代表管理办法,规定了产权代表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三个监控(即监事监控、审计监控和检查监控)”的管理规范,并制订了上规模、上开发、上管理、下成本“三上一下”的经营战略和国家级特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开拓了广阔的企业发展前景。

(四)结合实际贯彻“三改一加强”,搞好分离分流,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素质,以及搞好国有企业的基本途径。

秦川机床——以市场改革为取向,全面搞好企业各项工作,走出一条连续16年持续增长的“秦川效应”之路。他们面向市场不断转变观念,围绕市场转机制、调整产业结构,过去机床产品占95%,现在调整到40%,产品横跨15个行业,做到了“东方不亮西方亮”。原来瑞士玛柯公司占据了我国磨齿机市场的90 %, 目前秦川的产品已占国内市场的85%。秦川机床连续16年企业产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平均递增15%,改制试点两年来,企业效益又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搞好国有企业需要好的产品、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更需要好的班子来引路。秦川机床走过的路,不是只搞一个班子、一两项产品或几项工作,而是进行综合管理、配套改革,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机制,良性运转。

四、试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除部分城市已初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外,许多地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没有建立起来,试点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产权所有者实质上仍处于“缺位”状况,试点企业不知道与谁签订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书,目前百户试点企业中已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的占31%。

(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组建和运作不规范。

一是董事会和经理层产生的办法和程序较混乱。有的地区是组织部门任命组建董事会;有的是组织部门考核,政府任命组建董事会;有的是人事部门一下三个文件,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一起产生。百户试点企业中总经理由董事会自主聘任的仅为18户。

二是企业改制前后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合以及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的问题比较突出。百户试点企业中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占50户。部分集团公司的管理机构和下属主要子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重合度较高。此外,党政联席会代替董事会的情况比较普遍。

三是个别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闹不团结,导致公司运转困难。大多数企业监事不到位,已经建立监事会的,由于职责不明确,也未正常运转。

(三)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未能有效结合。

试点工作中,强调建立制衡和约束机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激励机制进行配套,试点工作也难以推进,这也是试点企业积极性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企业试点与城市试点的有关政策结合不理想。

全国试点企业工作会议上确定的12个配套文件截止目前只出台5 个,还有7个难度较大至今仍未出台。 试点企业与试点城市的政策在配套结合上不够,没有形成应有的合力。

(五)公司章程的法律地位在企业中没有真正确立。

公司章程仅在公司注册登记时发挥作用,而没有真正成为规范企业运作的根本大法。部分试点企业基本上没有按照公司章程进行操作,使公司改制前后在生产经营决策、内部管理体制上没有大的区别。

(六)部分试点企业困难多负担重,参与试点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虽然在批复企业试点方案中为企业争取了优惠政策,减轻了企业部分债务负担,但从总体上看,企业债务负担沉重的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一是企业分离富余人员的形式仍是采取“内分”,“减人增效”效果不明显。真正分离到社会的仅占富余人员的5%。 二是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进程迟缓,即使有分离的,但费用仍由企业承担,负担仍然很重。

(七)至今仍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未挂牌运作。

部分试点企业方案批复后,组织实施部门确定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抓得不紧,影响企业挂牌运作。在批复的98户企业中,有68户企业挂牌运营,除一户解体、一户被兼并外,还有30户企业没有挂牌。主要原因:一是产权代表机构不明确,无法委派董事会、监事会;二是试点企业的资产评估工作迟迟未结,注册登记无法确定;三是构成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投资不到位。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1997年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试点经验,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在认真总结、剖析试点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各种类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与途径,以及必要的政策框架和配套措施。同时通过搞好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统一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内涵的认识,为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基础,创造条件。

标签:;  ;  ;  ;  ;  ;  ;  ;  ;  ;  

现代企业制度97跟踪试点项目_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