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养老建筑设计策略分析论文_张沛云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养老建筑设计策略分析论文_张沛云

中元国际(上海)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 200125

摘要:以服务社会养老模式为核心,引入绿色建筑理念,针对老年人特点和需求,从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 多个方面阐述养老建筑的绿色设计。

关键词:养老服务;绿色建筑;绿色设计

前言: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养老问题。尤其是在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方面,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者已开始将绿色理念运用到养老建筑设计中,以使老年人的养老环境能达到安全与方便、舒适与健康的效果。

1 我国老年人口生活现状

据相关调查报告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口总数在2015年时为13.6亿,其中有2.1亿人口的年龄在60岁以上。如不出意外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根据人口惯性每年都会不断增加。而且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即将步入老年,这就导致了他们将要面临一对夫妻照顾4个老人以及1个或多个孩子的问题出现,另外,他们平时工作与社交都比较繁忙,必定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所以,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养老机构将会成为他们必要的选择,也是我国政府将会大力倡导解决老龄化的方向。

2 绿色养老建筑需求性分析

2.1 生理变化及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具体表现在骨骼和肌肉系统变化,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感知能力以及对环境适应能力慢慢退化。由于生理变化的影响,老年人对建筑室内外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环境的需求

由于老年人新陈代谢功能减退,身体免疫力和体温调节能力的下降,对室内外热环境要求高,因此养老建筑设计中应注重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怎么合理组织室内自然通风,避免老年人长时间对空调的依赖。室外风速宜控制在 0.5 ~1.5 m/s 之间避免室外无风和风速过大对老年人生活舒适性的影响,室外还应适当增加遮荫空间,确保室外热舒适度。

2)光环境的需求

光环境具体包括采光、日照、照明三方面。老年人喜欢晒太阳,充足的日照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一些疾病,因此老年人的卧室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日照时间,同时要利用遮阳措施避免眩光。老年人视力下降,室内外照明设计时应保证充足的照度。室内空间颜色采用暖色调,整体色调明快温暖,温馨怡人,材料最好以木质为主。

3)声环境的要求

老年人睡眠质量差,容易失眠,喜欢安静的生活环境。因此,养老建筑环境设计应动静分区。对于闹市区的养老建筑应设置绿化隔离带及加强墙体和窗户的隔声性能、建筑内部的隔墙和楼板应采取隔声措施,卫生间排水管也应采取降噪措施。

4)无障碍设计的需求

老年人由于身体灵敏度下降,腿脚不灵活,对建筑室内外的公共设施要求更高,需要充分考虑到无障碍设计,并实现室内外的良好过渡和衔接。门窗、家具把手及水龙头开关等五金件均选用受力方便的“棒状式”把手,避免使用球形把手。走廊和卫生间应设置扶手,以木质为佳,扶手连续设置考虑不同高度设置上下双层扶手。

2.2 心理变化及需求

随着生理机能的退化,老年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变化,如子女不在身边导致的孤独感和空虚感,退休后失去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容易感到空虚和失落。衰老、疾病的折磨,自理能力退化等产生的自卑感和焦虑恐惧感。老年人心理的变化,必然对周围的生活环境产生相应的特殊的心理需求。

1)社会交往的需求

老年人有社交的需求,常常会聚在一起在公园中散步、下棋、跳舞、练太极拳等,这样的活动方式可以排解内心的孤独感、寂寞感。所以在养老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在室内外增加一些人性化的活动交往空间。比如在楼层内设置公共活动空间,供老年人相互交流;楼层内各层护理站接近护理单元的中间位置,有良好的视线,护理位置均等,能够及时的为老人服务,护士站设置在活动区旁,便于应对老人突发状况,及时抢救;室外在内庭院和花园内设置凉亭或长廊让老人们可以在这里活动休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安全、舒适的需求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对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敏感,有着强烈的安全需求。因此老年活动场所、生活使用空间等都应注重安全设计,一些设施和构造细部要符合老年人的安全并易于使用。比如玄关设计考虑老人使用的安全性及便利性,设置鞋凳,挂钩,起身扶手,鞋柜穿衣镜等。卫生间设置淋浴凳,更衣凳等,在卫生器具边均设置水平和L型扶手。卧室均朝南设置,都能直通阳台,形成环路。

3 绿色养老建筑设计的策略分析

3.1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1)场地选址。对养老建筑的选址问题应该充分考虑到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的原因,不能选择不利的地形、环境以及障碍,需要平坦的场地地形。场地选址应该与交通干线相远离,使汽车、行人与老年人的直接接触降低,从而也可以保证居住空间的安静。除此之外,在对场地进行选择时还要考虑周边的医疗、购物、娱乐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2)创造舒适的休憩交往空间。为了使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地率得到提高,需要对场地内的绿化用地进行合理的设置,绿化形式可以采用乔灌木草搭配的复层形式,以实现室外景观环境和生态效益。为使夏季热舒适度能够提高,可以利用乔木和构筑物在场地内遮阴。通时,为了避免对老年人群产生干扰和安全隐患,需要在场地内实行人车分流。将无障碍设计应用到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中,并采取必要的辅助和防护措施。在养老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建筑架空层来增加休憩交往空间,在架空层张可以设置健身房、阅览室及棋牌室等老年活动室等,这样不但满足了老年人对文娱爱好的不同需求,又能使老年人拥有多样化的交往空间。

3.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节水器具。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或者记忆力出现衰退情况,在对节水器具进行选择时就不仅仅要考虑建筑节水的要求,还要对老年人的使用方便和安全进行全面的考虑,选择操作较为方便的感应式或者触摸式水嘴以及卫生洁具;另外对于淋浴洁具的选择可以采用带恒温控制和温度显示功能的混合淋浴器,这样就能够防止在调温时出现无效的冷水流失,与此同时也对老年人用热水的便捷和安全性有所照顾。

2)雨水利用。通常情况下老年人都比较喜欢没事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活动活动筋骨,这样在设计时就可以结合景观,对屋顶的雨水通过利用较为有特色的储水设施进行收集,这些收集的雨水被老年人用来浇灌花草,对路面和庭院进行冲洗。这样一来不但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也起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

3.3 室内环境质量

1)声光热环境优化设计 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来说,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环境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建筑进行合理的布局可以对日照和风环境起到改善的作用,同时还能使室内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得到保证。建筑的朝向通常都比较适宜南北方向或偏向南北,为了防止出现视线阻隔,相邻建筑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利用建筑环境模拟软件对建筑内部的采光和通风环境进行辅助优化设计。在养老建筑的环境设计中,对外界噪声的干扰应尽量避免,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建筑物的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和噪音源拉开,或者也可以通过利用建筑外墙隔声措施及对门窗的密封性进行加强等手段来隔离噪音。

2)功能适老化设计 由于老年人的感觉和认知功能已开始衰退,迷路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养老建筑设计时对于建筑的形体、色彩以及环境等都应该避免单调重复,应该通过对材料、质感及色彩等环境细部的变化,使建筑空间的特性得到突出,为了加强老年人对环境的识别能力,可以设置夸张的路牌、指示牌以及标志性的建筑物等。

3)灯光照明设计 老年人对于照度的要求比年轻人高2—3倍,室内不仅设置了一般照明,还设置了局部照明,室内转弯处,易于摔倒处都应保证一定的光照;室内灯具的布置注意使用方便。

4)智能化设计 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紧急报警呼叫系统,老人区位定位系统,老人夜间落床报警系统及卫生间的红外线探测仪等弱电装置连接在每层的护理站及弱电中心,一旦发生意外,护理人员均能及时救助。

结束语:

养老建筑作为提供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其需求和设计策略也与传统建筑大有区别,本文从建筑视角引入绿色建筑理念,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简要地梳理和阐述了养老建筑需重点关注的相关绿色设计要素。希望本文的探索对今后养老建筑的建设起到一定极作用,为养老服务的发展开辟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廖琳.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住宅产业,2014(5):41-43.

[2]陈实.老年人社区居住环境空间需求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论文作者:张沛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养老建筑设计策略分析论文_张沛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