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科学,将充满活力_科学论文

逻辑科学,将充满活力_科学论文

逻辑科学,将充满活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充满活力论文,逻辑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逻辑列为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并列的七个基础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回顾它走过的历程,展望它的未来、它将是充满活力的。

历史的回顾

我国逻辑科学的整体水平曾远远落后于国际的发展潮流。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我国逻辑科学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传统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中国逻辑史,从事现代逻辑研究的学者寥寥无几。

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学科发展的机遇和学术的繁荣。1978年、1979年两次召开全国逻辑讨论会。经过讨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逻辑研究必须现代化,首先要学习现代逻辑的新思想、新理论,在此基础上,再努力赶超国际的先进水平。这两次会议成了我国逻辑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从此,我国的逻辑科学开始大踏步地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

之后的短短10年,我国逻辑科学现代化的进程就初见成效。1990年举办首次金岳霖学术奖(逻辑学)评奖活动中评出的12项获奖成果中,大多数属于现代逻辑的各个分支领域。

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的逻辑科学更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现代逻辑素养的学科带头人,更新了逻辑学的教学体系,发表了大量的现代逻辑论著,有的学术成果已经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

学术研究的现代化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现代逻辑的研究中成果丰硕,涉及现代逻辑的各个领域。以下述三项成果最具有代表性:

1.北京大学哲学系周北海教授的论文《GraftedFrame and Si-Completeness)。

这篇题为《嫁接框架与S1—完全性》的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的《符号逻辑杂志》上。S1是现代模态逻辑的奠基者C.I.Lewis所建立的五个模态命题逻辑系统之一,一直未能建构出来,这成了模态逻辑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周北海教授的论文巧妙地将形式语义中的模态框架和相干框架组合起来,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框架——嫁接框架,然后用其证明了S1的完全性。这篇论文于2000年荣获第二后金岳霖学术奖(逻辑学)一等奖。

2.北京大学哲学系刘壮虎教授的有关“邻域语义学”研究的系列论文。

邻域语义学是一种新型的语义理论,最初用于模态命题逻辑。刘壮虎教授在《领域语义学和模型完全性》、《直觉主义逻辑的完全性和不完全性》、《相干逻辑的邻域语义学》、《Neighborhood Semantics of Modal Predicate Logic》、《初基演算的邻域语义学》、邻域语义学与推演系统的完全性》等一系列论文中,提出了适合一般命题逻辑的邻域语义学,对诸多现代逻辑分支作统一的处理,得出许多一般性的结果。也为不同逻辑系统的分类和比较提供了基础,并有助于澄清某些重要的逻辑问题和逻辑哲学问题。

3.中山大学逻辑和认知研究所鞠实儿教授的“基于开放世界预设的逻辑”的系列论文。

鞠实儿教授在《基于开放世界假定的3—值命题演算系统》、《可能世界的封闭性和否定联结词》、《基于开放世界预设的3—值逻辑》等系列论文中,提出了封闭世界和开放世界的预设。这是第一个描述开放域的演绎逻辑系统,为开发基于开放世界假定的各类逻辑系统提供一个平台。这些系列论文于2002年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发展趋势

展望中国逻辑科学未来的发展趋势,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是其发展方向,以下几个研究领域将会充满活力:

1.认知逻辑。认知逻辑是现代逻辑学与哲学的认识论、认知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是逻辑学富有创新性的发展方向之一,将促使我们以崭新的目光重新审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和学科性质,推动逻辑学研究向认知方向的转化。

2.自然语言逻辑。自然语言逻辑是逻辑学和现代语言学的交叉学科。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不仅为逻辑学、现代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而且对于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交际水平的提高,也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3.自动推理和机器证明。自动推理和机器证明是逻辑学和数学、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它试图借助计算机来实施推理和证明的自动化,使人们从复杂的、难以胜任的逻辑推理中解放出来。中国学者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出色的工作,例如,吴文俊院士提出了著名的“吴方法”,成功地用于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在方程组求解、一阶逻辑公式的证明、微分几何、理论物理、力学等领域也有应用。这是一个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它将影响人类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对逻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未来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逻辑哲学。逻辑哲学是逻辑学和哲学的交叉学科,是现代逻辑与现代哲学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从哲学的层面上对逻辑科学作整体的考察,关注逻辑的本体论承诺、逻辑真理的性质、逻辑与其他科学的区别和联系。20世纪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认识论向语言学的转向,现代逻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预期,在新世纪的哲学研究中,现代逻辑(包括逻辑哲学)仍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标签:;  ;  ;  

逻辑科学,将充满活力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