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华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621000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不仅仅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更表现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实质性改革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寓学于乐、积极动手实践,并敢于大胆想象,推动物理学习开创一个全新局面。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01-01
面对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成为新课改过程中迫在眉睫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高中物理教学提出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学科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搜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教师还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注重理解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我认为对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合理安排,注重理解的思想很重要。合理安排要求通过教师的备课把这一节课的重难点吃透,并依由易到难的次序讲解,深入浅出,使学生便于理解。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对要点问题多作横向,纵向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发现,增加学生思维的活动量,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从而领会知识、掌握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在45分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在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要使学生思维处于主动的、积极的状态。从而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注重丰富教学真情实感
如果我们对物理教学无真情实感,只是做一个知识的传声筒,这样能否感动,学生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事实证明,这样必然使学生感到学物理太枯燥乏味。这种不动感情的教学决不是好的教学只重威严的教师也不可能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霸蛮强逼课堂强灌,只会出庸才,出不了人才,更出不了天才。因而我们一定要丰富对物理教学的真情实感,象艺术家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们站上讲台,就要情满于讲台,意溢于讲台,这样才有物理教学艺术可言。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的物理课来说,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显重要。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师,一堂课上得好与坏,这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创设的课堂情境有很大的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的心情激荡,使他们感到物理学知识神圣,有魅力和诗意,才能在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迸发激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意愿。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往往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四、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
中学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师自身的观念问题,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仍停留在呈现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这一层次上,把实验教学仅仅看作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手段,使得实验的功效:启发、验证、激发兴趣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除了从实验本身进行改进之外,同等重要的是要从发挥实验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方面去考虑,特别是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架设的桥梁等探究情景,让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在主动探究中得以提高。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反对片面强调知识讲授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和个性化需要,要训练学生一生中不断创新,建立自我发展的机制,而非单纯掌握眼前的信息和技术。[3]当然,学生的知识和教育背景、兴趣爱好不同,培养目标也必须有弹性。对于能力的培养,我们提出同一的比较高的要求和规格,并不意味着人人要达到同一思维水平。我们不能挑选学生,却可以选择因材施教。在统一要求的同时,也能体现个体发展的目标,体现不同水平层次的差异性。
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必须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起来,积极起来,手脑并用。教师当然还是要讲解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启发和指导学生去动手动脑,引导学生去正确地分析考虑问题、探索知识。
而现代教学观认为:我们不能把物理教学搞得那么死,不要什么问题都要书上写了、老师讲过,才能要求学生去解决,可以进一步考虑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除了联系生产实际以外,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实验中、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有关物理的问题,也是可以而且应该联系的。联系的面宽广了,学生的视野就开拓些,思想也活泼些,对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以及如何应用就知道得更多些。
六、课后拓展活动的指导与反馈。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科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2]我们在教学中,总习惯把拓展当作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上一句“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但是,我们有多少学生有浓郁的兴趣,有这样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进行研究?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研究在课外没有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教师要么不布置课外探究活动,如果安排了,就应将拓展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应加强指导与督促,要有适当的反馈。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真正引向生活,走向社会,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有效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根本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让更多的学生爱学物理、学好物理,使物理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有关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韩建龙.《学周刊》,2014年.
[2]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毕志刚.《学周刊》,2016年.
论文作者:曾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论文; 思维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