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三人民医院 153100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46例子宫肌瘤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照常规护理计划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即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切口拆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及家属满意率。结果:术后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了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高。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子宫肌瘤;护理
临床路径是由医护人员共同合作,对某一特定疾病进行程序化、流水线式的最适宜、有顺序性的医疗照顾计划,以达到诊治过程规范化、优选化的一种护理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初临床护理路径被提出以后,20多年来,临床路径在多个国家及地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各地医院也纷纷采用这一先进护理模式。子宫肌瘤作为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器官肿瘤,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做好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当前妇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为了保证子宫肌瘤患者用尽可能少的医疗费用恢复健康和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我院尝试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行临床路径管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单纯子宫肌瘤拟行手术的患者46例。年龄37-58岁,平均(41.3±3.1)岁。手术方式均采用子宫切除术,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排除标准:肌瘤恶变或合并贫血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基础疾病患者。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子宫肌瘤分类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23例给予传统护理模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检查等方面不作统一规定;观察组23例实施临床路径,首先组建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成员包括主诊医师和责任护师等,以监督和协调临床路径的实施、流程规划、管理及服务等。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为子宫肌瘤患者设计并制定围手术期护理路径,并在实施中根据临床路径的结果分析、评估而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以时间为横轴,以术前指导、检查、用药、治疗、护理、术后护理指导、出院计划等为纵轴,明确规定了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的时间安排,患者由住院至出院都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接受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切口拆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及家属满意率。
1.4统计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x±s)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见表1。术后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拆线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x±s)
P<0.05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8.27±1.20)d,对照组平均住院(10.01±1.78)d,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758±53)元,对照组为(3860±56)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情况比较:观察组23例中,满意21例,基本满意1例,满意率为95.65%;对照组23例中,满意11例,基本满意6例,满意率为73.91%,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病人对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加,引入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模式为病人服务,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路径是由路径小组成员根据病种制订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流程来接受治疗、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一种深入模式和方法,临床路径集中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不但能规范护理程序和护理行为,并且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2]。
本文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临床路径,以患者的住院时间为序,把临床护理内容细化到患者住院的每一天,对患者的护理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人。规范了术前安排检查、术前准备时间和术后处理,工作流程清晰,避免了医疗行为随意性,因此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缩短住院日。此外,临床护理路径要求护士作为促进康复者和教育者,在疾病的整个过程中应提供治疗、康复及专业护理的有关信息,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诊疗、健康教育的内容,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整个住院流程,主动参与护理全过程,增加了护患交流的机会,增加了对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工作监督的透明度,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3]。
可见,临床路径具有规范医疗护理程序、规范诊疗行为等特点,它能贯彻关键质量管理原则,还能为患者提供及时、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可以作为控制医疗成本及改善医疗品质的重要手段而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叶红芳,陈湘玉.国外护理领域社会支持研究方法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70.
[2]李金梅,周以玲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路径研究[J].安徽医药,2008,12(7):667-668.
[3]任丽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健康教育的应用评价[J].护理研究,2009,23(12):3332-3333.
论文作者:孙凤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患者论文; 路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时间论文; 首次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