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工业发展模式研究及广西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西论文,工业发展论文,战略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临海工业是20世纪60~70年代发达经济非常重要的一极,也是当今后发达地区难以逾越的发展阶段。应该说,广西属于“后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较低,客观条件要求工业化必须成为广西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结合广西自身实际,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实现广西工业跨越式发展呢?临海工业应该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虽然世界各地临海工业发展各有特点,但无不显现着一定的规律性,即发展存在一定的模式。世界上没有普遍适用的模式,也没有毫无参考价值的模式。因此,研究临海工业发展模式,特别是国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找出一定的规律,用来指导本地区临海工业的发展,对广西而言非常重要。
一、临海工业定义
在世界经济史上,人们将充分发挥海运物流优势调配全球资源进行国土开发的模式,称为临海型经济模式,其依托低成本的海运,调配全球的经济资源,在深水港附近陆地区域发展重工业、能源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历程看,临海工业由于依托着港口资源,能够将港口码头纳入工业生产线的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节约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拥有海岸线的国家发展重工业的主要形式和成功之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跨国公司行为的日益广泛,特别是核心区人口、交通、环境、能源等多因素的作用下,世界经济重心从核心区向边缘区转移,临海工业也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期。
二、临海工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1.工业区位选择的低成本指向理论
以韦伯(A Weber)为代表的成本学派在工业区位确定上的三指向原则均是以降低生产成本为准则,而后的市场学派则是寻求生产的最终实现;临海地区(港口地区)正是因为它既面向市场又靠近原料,具有运费最低的优势,成为以农副产品和矿产为原料的初级生产产品的进出口国家或地区,和以工业制成品进出口为主导战略的国家或地区的工业最佳区位。基于大宗货物远洋运输产生的海运革命极大地降低了长距离海洋运输的相对成本;能源和原材料出口与消费市场的地域分隔、海上和港口运输以及装卸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凯恩斯主义引导下,将依托港口空间的工业化增长即临海工业的建立发展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干预的主要焦点,从而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
2.不平衡增长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其核心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极化、扩散理论,这一理论在世界众多国家区域经济的开发中得到了成功运用。
所谓极化、扩散理论,是说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经济首先在某点上较快发展,从而吸引周边的生产要素汇聚,又进一步加快了发展的速度,这就是经济的极化效应。当经济极化到一定的程度,出现聚集不经济的情况,又会产生扩散效应(也称涓流效应),即生产要素流出极化中心,扩散到该中心以外的某个地方再形成新的极化点,经济就是在这种极化和扩散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壮大。
3.新经济地理理论
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其假设前提是规模经济或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以及无差异空间、无运输成本(即生产要素的流动是无成本地一瞬间完成的)、外生比较利益等,新区域经济理论则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引入了空间或地理因素、外部经济、聚集经济、规模经济,并把技术进步、规模经济作为内生经济变量进入到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探讨增长极或优势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1996年到1999年期间,维纳伯尔斯(Venables)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内,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地理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其结果表明:贸易方式和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并且取决于运输成本和运输密集度,从而产生了新贸易理论。
三、临海工业发展实践回顾
1.日本临海工业实践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在战前具有一定的临海工业基础。因而,其将战后经济恢复和高速成长的基础寄于环太平洋临海重化工业地带的建立。日本政府针对国内市场有限、资源匮乏的状况,充分利用国内高储蓄和高投资优势,制订产业政策对国内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从而确定面向出口战略为今后工业发展的首选战略。国家集中资金开发从东京到北九州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即“三湾一海”,统一进行工业布局,将钢铁、石油、石油化工等耗资源型联合企业配置于临海地带,使原料码头与产品码头成为工厂的一部分,减少了中转运输费用;并据此调整能源工业布局,工业向临海集中布局有利于石油进口。在空间结构上,除积极扩展原有临海工业带,还新规划建立了几大工业区。这种临海型工业形成了日本工业地域结构上特有的以京滨、阪神、中京、濑户内海、北九州等五大工业为重心的太平洋带状工业带。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后,占全国总面积31%的临海地带,汇集了全国52%的人口和全国58%的工业产值,显示出临海工业在日本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西欧临海工业实践
西欧在战后具有与日本相同的经济恢复阶段,所不同的是西欧在恢复老的贸易港口基础上,建立新的港口工业,引导工业从内陆向临海迁移,以莱茵河三角洲地区为龙头,建立起欧洲临海工业。
1958年在位于莱茵河三角洲的鹿特丹港实施的博特勒克(Botlek)计划开创了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临海建立重化工业区的新时期。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的下游,政府将城市建设与工业区结合起来,将其西部相邻城镇合并,共同发展,在大约1万亩的土地上建立了石油、化学和造船工业等临海工业“金三角”。首先在佩尔尼,随后在博特勒克,并于1961年在荷兰湾对岸开辟了能容纳最大油轮和矿石船的新港欧罗波尔特(Europort),形成沿河口向海岸延伸50英里的新的港口和以石油化工、钢铁工业为主的临海工业。
与此同时,安特卫普也在斯海尔德(Schelde)河右岸3000亩的土地上建立重化学工业基地;在阿姆斯特丹和艾默伊登(Ijmuinden)也相应建立了钢铁联合企业作为临海工业化的基础。在巴塞罗那、马赛、热那亚、那不勒斯等地利用港口原料进口指向首先发展原料加工工业,而后在南部建立钢铁厂和炼油厂等。
3.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特区、中国台湾省临海工业发展实践
(1)新加坡作为一个货物集散地,在工业化初期,由于本岛土地、 资源以及资金的匮乏,不得不借助海外跨国资本发展制造业,同时,有限的市场容量,又不得不以国外市场作为它产品实现的基地。借助西方发达国家工业结构转型之际,以纺织和服装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增长迅速。裕廊工业区的建立是新加坡工业化进程的反映。天然深水海港、便利的交通体系、良好的水源条件以及宽阔的土地资源,为裕廊工业区大型工业企业的兴建提供了先决条件,而宏观地理区位的优势以及世界整体经济环境的最有利时机,对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重要的炼油和造船中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裕廊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借鉴欧洲和日本临海工业开发的经验和教训,改变重化工业集中布局的局面,综合开发,逐步形成一个轻、重工业合理布局,公园和绿化带相得益彰的花园式公园城镇。
(2)韩国在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政府有选择地进行政策干预, 以出口指向的发展战略改变资源配置,并及时通过保护选定产业的发展和对特殊产业目标如重化工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而取得产业结构升级。为此,政府有计划地在条件良好的临海地带建立工业区,以发展诸如钢铁、造船、石油精练、化学工业以及汽车等重化工业的生产和出口。在空间结构上,将不同类型的工业区集中在政府设计的区域内,配以加快工业化进程所需的基础设施。如以制鞋和纺织为主的釜山轻工业区,以汽车、造船、石化为主的蔚山工业区,以钢铁工业为主的浦项工业区等,并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内涵:20世纪60~70年代以马山工业区为代表,包括东南沿海的大多数工业区基本上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大型专门化企业,类似于日本和西欧的工业区。进入80年代,高新技术逐步替代传统工业,出于区域均衡发展之故,政府将继续开发大型工业区,计划从东南沿海地区向西部沿海转变,这一行为在90年代得到加强。在西部沿海形成新的能自我再生产,集工业生产、技术创新和劳动力优势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体为特征,同时包含有可持续内涵的工业区。
(3)中国香港特区与同为集散地的新加坡的发展有所不同, 它的工业化不涉及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化。一开始就将与贸易和服务相联的开放经济与制造业一起看作是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香港以其独特的自由港优势,以迅速发展的金融业、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及其贸易关系支持高加工度型的轻工业的持续增长。20世纪70年代,香港工业进入多元化发展的阶段,而不是像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那样经过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这一阶段。
(4)中国台湾省虽然也是通过行政行为以制造业起家, 但与韩国最大的差异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韩国工业生产是以大企业财团为主体,而台湾则以中小企业作支撑,这种差异为韩国在1997年的东南亚危机中遭受重创埋下伏笔。台湾临海工业的建立依托于最大港口城市高雄的发展。除高雄重化工业带外,台中加工出口区的精密机械与仪表和电子产业居优势地位,而以基隆港为依托的台北工业则以纺织、服饰、电机电器和机械为主。
4.中国大陆临海工业发展实践
中国自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临海地带成为开放的首选区位。5 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3个经济开发地带的最早设立, 都进一步确立了临海区位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虽然在开放前中国大陆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中国的临海工业具有比亚洲“四小龙”起飞前较强的轻重工业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所致,中国临海工业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南方岸段除广州外,几乎没有什么工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及时采取倾斜式优惠政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在南部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三来一补”产业;实际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中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是临海工业的演变:即由政府选定的、具有一定政策优惠的、集中发展工业、利用海岸和港口优势的区域。由于中国大陆最初的外资以香港资本占绝对数量,加之南方薄弱的工业基础,因而临海工业在一定时期内以香港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导,特别缺乏重工业投资,产业结构雷同。而在原有重工业基础强、岸线条件好且大部分集中在北方的地带,采取围海开垦,发展大型石化、冶金、电力企业,如上海金山县的宝钢区就类似于日本和欧洲的MIDAs模式。
四、临海工业发展模式研究
1.临海工业发展模式的特征
临海工业发展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宏观指导性。临海工业发展模式是一个点、线、面扩展的模式,它涉及多个行业、多个区域、多个企业,这就要求其必须具有一定的宏观指导性。(2)可借鉴性和不可复制性。作为一种模式,可借鉴性是其生存繁荣的保证,失去了其可学习性,它将变得毫无意义;而不可复制性是指任何一种模式的存在发展都是建立在特殊的环境背景之上的,无谓的照抄照搬只能导致失败的结果,因为根本不存在两个生产条件一样的工业区位。(3)从计划调节向市场力量调节转变性。在发达经济早期临海工业发展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政府的介入和支持就没有现代发达的日本和西欧临海工业群。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逐渐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的支配作用将逐步降低,只起着指导与服务的功能。(4)从重工业优先发展到轻重工业结构合理化、综合化发展转变性。为了建立一定的工业基础,优先发展重化工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依然片面追求发展重化工业将带来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不适应老百姓对日益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按照对称论的观点,忽视或偏颇哪一个方面都将是毁灭性的。(5)从注重经济效益向经济、环保效益两手抓转变性。日本和西欧在20世纪60~70年代大力兴建的临海工业是当时技术和经济市场下的必然产物,也是他们战后经济恢复的必然积累过程。日本是岛国,在具有工业基础的临海地带首先发展面向出口的重化工业是充分利用了它的海岸优势;西欧同样以利用海内外的市场和资源为发展经济的先决条件,将临海地带作为它们发展最佳区位。而对自然与环境认识的忽略与缺乏,最终导致这种一味扩大重工业区规模的MIDAs模式的失败。(6)从劳动、资金资本、技术投入为主向以知识资本投入为主转变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资金资本、技术等的投入不可或缺,而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巨大,甚至超出了前面几个要素的作用。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临海工业有着向高技术高科技领域发展的趋势。
2.临海工业发展模式研究
临海工业发展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模式:按政府与市场的主体地位划分可以分为政府主导的外生发展模式和市场主导的内生发展模式;按产品导向为标准可以划分为生产主导型模式和贸易主导型模式;按工业的产业标准可以划分为专业化发展模式和综合性生产模式;按企业规模大小标准可以划分为中小企业主导型模式、大财团主导型模式和大中小企业混合型发展模式;按轻重工业关系标准可以划分为重工业主导发展模式、轻工业主导发展模式和轻重工业混合发展模式。
它们之间的合理组合都将质变成一种新的临海工业发展模式。可以说,任何区域临海工业发展都逃不出以上模式或其中几个模式的组合,因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中最常见的模式组合有以下几种:
(1)国内市场有限和资源匮乏的岛国, 政府制订产业政策对国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采取出口导向为战略的重化工业发展模式,其既可以是在一定的临海工业基础之上建立,也可以是在空白基础上重新建立。日本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2)在恢复老的贸易港口基础上,建立新的港口工业, 引导工业从内陆向临海迁移,利用海外资源重点发展石油炼化、化学、造船、钢铁、物流工业等的发展模式。西欧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3)两头在外(资源和市场)的货物集散地, 一是借助西方发达国家工业转型之机,依靠纺织和服装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业迅速增长,利用其地理区位优势以及世界整体经济环境的最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石油炼化、造船和物流工业,实现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新加坡。二是将开放经济和制造业与贸易和服务相联一起作为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以其独特的自由港优势,以迅速发展的金融业、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及其贸易关系支持深加工的轻工业发展模式,其典型代表是香港。这两种发展模式最大特点是在借鉴老牌临海工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改变了重化工业过度集中的局面,综合开发,逐步形成一个轻重工业合理布局的局面。
(4)将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政府有选择地进行政策干预, 以出口指向的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保护选定产业的发展和对特殊产业的大力支持取得产业结构升级,如钢铁、造船、石油精炼、化学工业及汽车等重化工业等,逐步形成新的能够自我生产,集工业生产、技术创新、劳动力优势和知识资本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体发展模式。
(5)中国大陆漫长的海岸线和南北岸段经济基础的差异, 致使临海工业在同一时期内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如上海金山县的宝钢区就类似于日本和欧洲的MIDAs模式,而南方大部分岸段的开发区则更接近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 如宁波的保税区和技术开发区。
五、广西临海工业发展模式战略选择
战略选择广西临海工业的发展模式,既要科学分析中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实际,特别是南方临海工业的特点,又要基于目前南方经济发展遇到的资源瓶颈问题,结合广西的区位优势来做决定。
1.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特别是石油炼化、钢铁工业、化学化工等临海工业提升南方工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解决重工业严重失衡的问题。随着南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群规模的逐渐扩大,对钢材、水泥、电能、石油、化工、合成纤维等重化工业的需求尤为迫切。由于运输成本及区域竞争等原因,国内市场往往满足不了其需求,很大一部分都要通过进口来补给,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面向港澳粤,背靠川渝贵滇,特别东盟市场的逐步开放,将使广西面对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大力发展临海重化工业,广西不仅可降低能源耗量大的钢铁工业、水泥、制铝、发电和矿业原料、汽车原料等的成本,促进这些部门和造船、机械、建筑等工业部门的发展,以及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冶炼、石油化学、合成纤维、塑料制品、化学肥料等工业的飞速发展。
2.开辟新的多功能大型港口,大力发展物流业务,发挥出海大通道的优势
大市场必定伴随大物流,而大物流也必将推动工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关键是广西具备了发展大物流的条件。21世纪前10年展现在广西面前的是无数的机遇,其中,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中越“两廊一圈”为核心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最有代表性。同时,广西区位优势明显。广西位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西南端,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大西南地区的交会地带,是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大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等省区市,面积26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亿多,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物产资源,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大西南的开放和开发是十分重视的。1992年5月, 中央决定“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作用”,从而奠定了广西在全国全方位开放以及大西南联合开放开发中的战略地位的作用。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和贵港港已初具规模,基本上具备了开辟为多功能大型港口的条件。在内外条件的作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道经济”将成为广西临海经济的一个亮点。
3.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型工业
广西在发展知识密集型工业上毫无优势可言,为什么要“趋弊避利”呢?广西的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也处于低级状态,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广西不缺资源,特别是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但是缺资本,缺技术,缺乏发展工业的良好环境。随着港澳粤产业的转移,如果能够紧紧抓住机遇,定位于东盟市场,广西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将迎来其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