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论文_刘玉霞

生活,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论文_刘玉霞

刘玉霞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271199

长期以来,学生怕写文章,教师怕看学生的文章,成了一个惹人烦恼的话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文章空话、套话、假话连篇,内容雷同,缺乏独特的思想和个人感受,脱离生活实际,不能反映生活。坚持在生活、实践中指导学生写作,把习作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每一株草,每一朵花,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在自己独特的体验和个性感受中记录真人真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多看,多听,学会在生活中积累材料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处处充满美,充满爱的音符。

1.多看

凡是我们的眼睛看得到的,凡是我们的手感觉到的,都可以成为习作材料。因为,亲身经历的事,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容易写得具体生动。但是,看要讲究方法,这就是从什么角度去观察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可以作为生活中观察的指南,去看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充分发挥自己的分析、判断、思维与想象能力,获取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亲人过生日的热闹场面、重大节日的隆重庆典、繁华街市的车水马龙、农贸市场的各种特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

2.多听

我们的周围处处充满活生生的语言、活生生的事例。但小学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听:听大人谈话,听上学、放学路上的各种声音……隔一段时间就举行一次听说能力比赛,让学生在说中长见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教师可给学生读一些生动有趣的儿童故事,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听后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思考大家提出的有关问题,训练学生的注意力与听力。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这些东西记在自己的“听记本”上,以备后用,受益无穷。

二、因时、因事制宜,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喜欢的材料

“非熟悉的不写。”老师选题时一定要因时、因事制宜,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有米下锅”。

1.联系生活实际,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写作

如果老师在学生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出一个习作题目,学生会束手无策。去年暑假后,学校开展了“向灾区献爱心”活动。同学们情绪高涨,十分踊跃,有的捐上了自己心爱的衣服,有的捐上了自己没舍得用的文具,就连家庭最困难的张明同学,也把自己平时积攒的五元硬币都交上了。望着眼前这堆满含爱心的物品,我激动得热泪盈眶,用颤抖的声音说:“同学们,这些平时连自己都舍不得用的东西,你们为什么会慷慨大方地献出来呢?”同学们的回答掷地有声:“因为灾区的小朋友更需要!一人有难,八方支援。”我趁机告诉他们:“现在,灾区的小朋友还住在简陋的草棚里,甚至不能进学校读书。无情的洪水冲毁了他们的家园,他们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吗?请以书信的形式写下来。”在四十分钟内,全班47名同学都交上了自己满意的答卷——一封封热情洋溢、满含爱心的书信。

2.学学做做,做后再写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是人人宠爱的“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做,动脑想,以丰富习作材料。做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可结合各学科教学指导学生做交通工具、雨量器、风向仪、风筝……尽管大家做的不是很精彩,但都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果,格外珍爱。此时,让他们写出做手工的经过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实践证明,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为学生的习作训练提供源头活水。正如叶老在《作文论》中所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这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

论文作者:刘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生活,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论文_刘玉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