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论文_黄世春,邓春颖

四川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4.1-2015.12住院T2DM患者98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A组)45例,病变组(B组)53例。所有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日间血糖波动幅度(MODD)、低血糖时间比,检测血脂、HbA1C,监测血压。结果:B组年龄、病程、收缩压、LDL-c、HbA1C均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性别、舒张压、TC、HDL-c、TG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最大幅度、低血糖时间比明显大于A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在防治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时,除积极降压、调脂外,还应平稳降糖,降低血糖波动幅度、减少低血糖发生。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颈动脉病变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范围和程度[1],因此可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作为判断糖尿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指标之一。近年,研究认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不仅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有关,而且与血糖波动也有密切[2-4]。本研究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观察血糖波动对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3例,女性45例。并根据颈动脉彩超监测结果分为正常组(A组)45例,病变组(B组)53例。排除1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均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综合征、低血糖昏迷;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感染性疾病等影响糖代谢的疾病。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生化指标测定

患者均于第2天清晨测肱动脉血压,取空腹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血脂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糖化血红蛋白应用高/低压液相色谱法测定。

1.2.2 动态血糖监测

采用CGMS(MiniMed)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CGMS感应探头置于受试者腹部皮下,每5min记录1次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监测期间保持患者饮食、用药时间及每日参比血糖时间相对固定。每天正确输入4次参比血糖,两次输入的时间间限不超过6h,记录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日间血糖波动幅度(MODD),低血糖时间比(血糖<3.9mmol/L)。

1.2.3 CIMT测定

应用PHLI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测患者双侧颈总、颈内、颈外动脉,测血管内膜厚度、血管内径、血流峰值、血流频谱等,颈动脉血管病变诊断标准[5]:①动脉内膜厚度≥0.8mm;②内膜不厚,但回声增强;③斑块(单发、多发、弥漫);④狭窄。符合以上任一条均诊断颈动脉血管病变者。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软件系统,所得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生化资料比较:从中可得出,B组年龄、病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A组(P<0.05),两组舒张压、TG、TC、HDL-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糖波动有关,血糖波动程度可能是独立于HbA1C的危险因素之一[6-7],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用于准确反映24小时血糖波动变化。本文通过CGMS监测不同程度颈动脉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表明,B组MAGE、LAGE、MODD、低血糖时间比大于A组,提示血糖波动幅度与颈动脉病变程度有关[8]。血糖波动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机制至今未明确,有研究报道,波动性高血糖导致动脉硬化可能是因为间歇性高血糖加重血管内皮线粒体损伤,包括对氨基酸损伤和DNA的氧化应激损伤[9],在间歇高血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用的基础研究中发现,相对于持续性高血糖,间歇性高血糖可更强烈地激活蛋白激酶,促使细胞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使内皮细胞Bc1-2表达明显降低,促凋亡因子(Bax)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凋亡更多[10]。

本研究发现B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LDL-c值大于A组,提示慢性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均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发展有关。因此在防治及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需全方位考虑,在积极降糖、调脂、降压的同时,应平稳降糖,尽量避免血糖波动,使HbA1C达标,更好地预防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红岩,王禹,沈东等.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相关性探讨,疑难病杂志,2009,8:323-324.

[2]Del Prato S. In search of nonnoglycaemia in diabetes;controlling postprandial glucose[J].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2,26(suppl 3):S9-S17.

[3]Egi M,Bellomo R,Stachowski E,et al. Variability of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and term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Anesthesiology,2006,105(2):244-252.

[4]Hirsh I B.Glycemic variability:Its not just about Alc any more J Diabetes Technol Ther,2005,7(5):780-783.

[5]潘长玉,高妍,袁申元等.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6):323-326.

[6]倪超,孟香红,范莹等. HO-1参与葛根素对抗高糖诱导的大鼠血管舒张功能下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280-284.

[7]周健,喻明,马晓静等. 2型糖尿病全天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漂移幅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0):763-766.

[8]Dobretsov M, Romanovsky D,Stimers JR. Early diabetic neuropathy:triggers and mechanisms. Word J Gastroenterol,2007,13:175-191.

[9]Piconi L,Quagliaro L,Assaloni R,et al.Constant and i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enhances endothelial cell apoptosis through mitochondrial superoxide overproduction[J].Diabetes MetabRes Rev,2006,22(3):198-203.

[10]Jones SC,Saunders HJ,QIW,et al.I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enhance cell growth and collagen synthesis in cultured humantubule interstitial cell[J].Diabetologia,1999,42(9):1113-1119.

论文作者:黄世春,邓春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  ;  ;  ;  ;  ;  ;  ;  

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论文_黄世春,邓春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