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国金融危机看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_外向型经济论文

从泰国金融危机看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_外向型经济论文

从泰国金融危机看发展外向型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向型经济论文,泰国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便成为摆在世界各个国家面前的课题。特别是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而招致金融危机的案例中,更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深思。

发展外向型经济,一方面将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从而可加速一国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发展外向型经济将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尤其是由于国内外经济的密切联系,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如何趋利避害,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关键在于要处理好发展外向型经济与立足国内经济的关系。即是说,发展外向型经济,又不过度依赖于国际市场;立足于国内经济,又不过分保守。应以国内市场的健康运转为依托,去开拓和适应国际大市场。鉴于联结国内外市场的桥梁主要通过进出口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因此,立足国内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核心,是要妥善处理进出口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也不可忽视。泰国外向型经济的失败,实质上就是在处理这些问题方面的失败。

一、进出口贸易问题

进出口贸易,是调节国内外商品市场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谋求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因此要遵循进出口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把握进出口的基本原则

进出口的目的在于谋求盈利,以推动国内经济发展,这是进出口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就进口而言,之所以要进口,一是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国内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以此开拓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二是为引进稀缺资源,以弥补社会资源不足。即使某些资源具有潜在优势,但由于一时难以开发,“远水救不了近渴”,也必须适当进口,以适应当时的生产急需;三是以生产要素的进口来支持产品出口,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进口的一些设备和资源,要有助于建立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产业。前一种为出口服务,后一种为减少昂贵商品的进口。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般容易出现进口大于出口(因为发展中国家国内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是常态),因而为了保护幼稚民族工业,贸易自由化进程只能逐步推进。比如在发展初期,可采用关税等措施,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等国内幼稚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再取消这些限制。综观泰国90年代以来的进口,大多违背上述原则。由于经济过热的驱使,大量引进豪华奢侈商品,这不仅无助于国内产业技术结构升级,缓解资源短缺或促进出口,相反进一步刺激了国内的高消费和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泰国当局脱离本国国情,过早降低和取消进口关税,也使国内某些民族工业受到极大冲击。这都是造成泰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就出口而言,一是由于有些商品的国内市场已经或接近饱和状态,其生产能力过剩,需要通过输出,以调节国内市场的供求平衡;二是有些商品虽国内市场需要,但在国际市场销售可获得丰厚利润,因此,为促使这些商品的国内生产发展,就需要适当压缩国内市场需求,以增加向国外的输出;三是某些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出口,实乃资源的输出,但因输出商品比输出资源要有利得多,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劳动资源和某些自然资源的优势,也应该增加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但是,出口往往比进口困难,因出口的主动权不在国内,它要受国际市场的制约。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般较差,因此就必需不断调节出口产品的结构,尤其是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提高竞争力。同时也可综合运用关税、汇率等经济杠杆鼓励出口,比如采取出口退税或降低汇率等措施。然而,泰国90年代以来的出口产品结构单一,且技术含量不高,加之固定汇率制度使本币高估,导致出口竞争力不强,从而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近几年其出口业一路滑坡,造成贸易赤字越来越大,动摇了其外向型经济的基础。

(二)适时调整进出口之间的关系

适时调整进出口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适时调整进出口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开放初期,由于国内生产力水平较低,产业技术结构急需升级,因而就需要大量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其所需外汇资金就必须主要依靠出口创汇来解决。因而以出口保进口,是该阶段进口与出口之间必然的依存关系。当然,在该阶段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当时调整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因为,这不仅可充分利用国内劳动资源丰富的优势,减缓自然资源短缺的压力(无论在哪个国家,自然资源总是短缺,如果说富裕,也只能是相对而言),而且在相对价值上也是比较有利的,同时也可减缓就业压力。但当该阶段完成之后,国内高新技术也有长足发展,此时促进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的主要目的是更多地实现对外经济盈利,那么出口主导便成为该时期进出口之间依存关系的必然选择。此时,产业结构的重点是要逐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二是合理调控进出口之间的平衡关系。发展中国家进口大于出口,从而产生贸易逆差是一种常见现象。这是由于在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国内产业技术结构升级,急需大量进口先进技术与设备,这就造成发展中国家国内总需求往往大于国内总供给,以及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贸易盈利一般较少;另一方面,贸易逆差又常常是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发生的(发展中国家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速度也易于过快)。这是由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投资与消费需求膨胀所致,其结果,国内总需求大于国内总供给。此时,为了平衡总供求,在对外贸易领域,既要严格控制商品输出,又要尽力增加商品输入,结果便是进口大于出口。不仅如此,在总需求膨胀的情况下,输出商品多半是国内市场相对宽余乃至过剩商品,但这种商品(如服装、家电等)在国际市场上也往往呈现过剩,因而换汇率偏低;而进口商品主要是国内市场急需的(如粮食、原油等),而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通常也是短缺的,因而用汇率偏高。所谓的出口商品便宜,而进口商品贵,进出口之间的这种不等价交换,必定加大贸易逆差。1997年泰国的贸易逆差的日趋扩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针对此情况,解决贸易逆差的根本措施就是要争取扩大出口。这样可使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日趋增强,从而使本国经济在更大程度上融合于世界经济,这正符合外向型经济所需。同时出口的增长,既可增加外汇收入,以应付外汇支出,又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但问题在于如何扩大出口?从短期来讲,针对国内总需求膨胀的问题,应通过提高消费税等措施压缩国内总需求,必要时,还可通过对某些高档奢侈消费品进口的限制或提高关税等措施来解决。但从长远来看,则应集中力量发展外向主导型产业。因外向主导型产业以合理利用本国资源为基础,具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又是面向国际市场,因而它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可更好地实现对外经济盈利。凭借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二、国际资本流动问题

适度的国际资本流动是促进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融合,从而充分利用国际资本生产要素的基础。但是国际资本毕竟不同于国内资本,利用国际资本的主要目的在于借此刺激国内金融体系更加有效地充分运用国际资源。因此,必须做到借助国际资本流动以真正“利用外资”,而非“被外资利用”。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泰国当局没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在国际资本流动问题上,要重点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审慎推进金融自由化

金融的适度自由化,有利于资本国际间的自由流动,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但其自由化程度必须与国情相适应,对自由化应持积极态度的同时,又必须考虑承受能力。其中应重点注意:

一是货币的自由兑换问题。货币的自由兑换,有利于资本流动,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但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时,进出口贸易和经常帐户就会出现巨额逆差,本币就会大幅度贬值,资本即可能随之大量外流。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即证实了这一点。

二是资本市场的开放度问题。开放国内证券市场引进间接投资,对解决资本短缺,加快经济建设无疑是有利的。但是,证券投资可以迅速引进而又可飞快抽走,为投资资本创造兴风作浪的机会,并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因此,资本市场的开放度应与本国资本监管水平相适应,否则其风险是不可低估的。

三是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问题。在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由于风险将随开放度的提高而扩大,因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问题也应进一步加强。否则,银行、证券公司等非法进入证券、期货等资本市场,就不可避免带来金融秩序的混乱。而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其在推进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不无关系。

四是汇率制度问题。在推进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汇率制度既可采用固定汇率制度,也可采用浮动汇率制度,这要依据自己的国情而定。对于固定汇率制度,尤其要求本国国情要与被钉货币国有类似的经济基础。同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在资本自由化的背景下,要有很高的外汇管理水平,如能依据国内外经济状况的变化作适时调整,汇率虽是固定的,但又可富有弹性。否则,僵化的汇率制度就很有可能导致汇率大的波动,从而危及股市乃至整个经济的稳定。泰国的固定汇率制度所带来的问题,教训是深刻的。

(二)正确处理外资与外债的关系

国际资本的流动,包括国际资本的输入及国内资本的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虽然也需要有国内资金输出,以促进商品和劳务的输出以及吸纳国外廉价资源等,从而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但鉴于在这些国家资金短缺是常态,因而在这里重点谈一下国外资本的输入。一般地讲,国外资本的输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取得投资利润为目的的国外产业资本输入,简称外资;另外一种是以取得借贷利息为目的的外国借贷资本的输入,它一般表现为一国对它国的负债,因而称之为外债。由于这两种国际资本的输入具有不同的功能,因而在国际资本流动中,正确处理二者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二者间的区别与联系,然后在此基础上界定正确处理二者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表1 是关于产业资本(外资)与借贷资本(外债)有关特点的比较。该表告诉我们,在处理外资与外债的关系问题上,一方面我们应牢记二者在产业投向上的区别:即外资应主要投向外向型(或出口主导型)产业,在发展中国家开放初期应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而在开放的中后期,则应集中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外债则应主要投向内向型产业,尤其是基础、能源等产业,以此改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还应牢记二者间的密切联系:即外资引入与外债的引入应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如果割断二者间应有的联系,那么不是产业资本输入受到国内重要物资短缺的制约,就是借贷资本受到外汇不足的严重限制。因为,外资主要流向外向型产业,外债则应主要用于基础、能源等产业的投资。而基础、能源产业利润率低,其所需的投资经常要靠其它产业,特别是外向型产业的盈利予以弥补,因而基础产业、能源产业的发展,是以外向型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外向型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基础、能源等产业的进步,这将为外向型产业的发展创造环境条件。

表1 产业资本(外资)与借贷资本(外债)的比较

(以发展中国家输入资本为例)

资本种类 产业资本(外资)

可支配主体 投 资 者

在资本输入中的地位支 配

种 类 合 资独 资

地 位 支 配从 属

实 先进技术设备、

基本形式

物 贵重原材料和稀缺资源

外 初期:劳动、资源密集型

产 业 投 向向

型 后期:资本、技术密集型

对投资者 收益状况

机遇与风险并存(盈利或亏损)

影响条件要求

政策环境稳定、相关资源富裕

对资本稳定性

差(可随机扯出)

输 债务负担

免债

国受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响益

有助于产业技术结构升级

资本种类 借贷资本(外债)

可支配主体

使 用 者

在资本输入中的地位 从 属

种 类政府间贷款 企业间贷款

地 位 支 配 从 属

基本形式 货 币

内 向 型

产 业 投 向

(基础、能源等产业)

对投资者 收益状况 收益稳定(利息)

影响条件要求国际偿债信用度高

对资本稳定性

好(不可随意扯出)

输 债务负担负债

国受 可进行基础、能源产业投资,

响益 有助于投资环境改善

出此可见,经济的外向发展与内向发展应并重。但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总的国际资本输入中,产业资本又必须占统治地位,而借贷资本则居从属地位,因为借贷资本的输入是为产业资本的输入服务的,因而它的规模只能依据引进的外资规模予以界定。至于适度的外资引进规模,又要以国内现有要素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可承受力为依据界定,超过了国内现有的条件而盲目地大量引进外资,不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会导致国内市场的非均衡,这对外向型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泰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就在于无视国内现有条件约束而盲目引资所致。总之,只有明确了外资与外债产业投向的区别和界定外资与外债规模的基本原则,才能在国际资本输入中,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对国内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均起促进作用。

(三)妥善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按照对外经济运行的要求,国际收支应在整体上达到平衡。而国际收支平衡的核心,是外贸收支与国际间资本流动这两方面的相互适应。如果二者间产生严重摩擦而得不到适当解决。其结果必定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整个对外经济的运行。

国际收支失衡有两种情况,即国际收支顺差和国际收支逆差。从根本上来讲,国际收支的失衡是由对外贸易失衡而引起的。鉴于发展中国家在开放初期,贸易逆差是常态,从而使国际收支逆差也变为常有的事。为此,这里重点讨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如何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

一般来说,国际收支的逆差就是在进口大于出口,外汇支出大于外汇收入的情形下出现的。不过,国际收支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国际资本流动的制约。如果此时能适当增加资本输入,就可以国际资本流动的顺差来弥补对外贸易收支的逆差。但问题在于,通过增加资本输入,从而以国际资本流动的顺差来弥补外贸收支的逆差,是否符合资本输入与输出的目的呢?

一般地说,资本输入是为了弥补国内资金不足,但除此以外,还有其特殊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外向型产业。只有有助于发展外向型产业的资金输入,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这就要求产业资本的输入能够促使出口主导型产业发展,增加商品出口和外汇收入,借贷资本的输入要有利于进口替代型产业的发展,相对减少商品进口和外汇支出。总之,只有以发展外向型产业为首要目标来调节资本输入,才可卓有成效地防止外贸入超的发生。若不考虑,甚而完全脱离外向型产业的发展,唐突地把它用于弥补外贸收支逆差,就必然造成不良的后果。此次泰国金融危机,就是由于泰国当局常把大量外债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进而使其债务危机加重的结果。由此可见,以增加资本输入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不仅数量上要适度,而且其投向也应合理。否则,国际收支逆差不仅不能够缩小,相反还有可能扩大,甚至危及整个对外经济运行乃至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

三、政府的宏观调控问题

外向型经济应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经济。因而政府不应去支配市场、代替市场,而只能适应市场、支持市场的发育。但是,由于外向型经济又是风险性较高的经济,因此政府虽不应直接参与市场活动,但必须强化宏观调控,尤其是在市场发育不完善、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落后、资源短缺的条件下,为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有效利用稀缺资源,客观上要求由政府引导进行资源配置。这不但需要政府不断提高监管金融市场的能力,也要实施更为合理的产业政策。如果认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就可放松政府的宏观调控,那很可能重蹈此次泰国金融危机的覆辙。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应如何加强宏观调控?笔者认为,应着重从宏观经济总量与结构两个层面上去实施其调控职能。

(一)从总量上要善于处理进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对外向型经济进行总量调节的核心就是要协调进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适应。

首先要适度调节经济增长率。外向型经济运行得健康与否,决定于国内总供求的关系是否协调。而国内总供求关系的协调与否,又主要决定于国内经济增长率。因此,总量调节最要紧的就是要控制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因为每个社会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既定的,经济增长率的水平应与之相适应。过高或过低都将造成总供求的不平衡,从而导致输出入的不平衡。所谓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就是既能容纳现有的经济条件,又是当时经济条件所能够承担的。这既是调节对外经济与国内经济所必需,同时又是实现对外经济盈利和均衡运行统一的一个重要条件。泰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由于其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发展,从而导致经济过热的结果。

其次,要确保对外贸易的优先增长。就是说,进出口的增长率在某种程度上要高于经济增长率。这是因为:一方面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目前依存度正在不断加深。而一国和其它国家的联系,主要通过该国商品的进口与出口实现的。另一方面,进出口对国内经济运行不仅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这就是人们常说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因而,让对外贸易优先增长,对国内经济的运行可起到难以预测的加速作用。当然,进出口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是以遵循上述进出口的基本原则,并确保商品输入出相平衡为基本条件的。只有在这一条件下,进出口增长率的提高,不仅不会影响本国经济的增长,反而会有益于本国经济增长。因为此时无论输入还是输出,都可按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对比的合理要求行事。因此,可以说出口总额占GNP的比率的上升,是整个经济处于良好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总之,适度调节经济增长率,可为对外贸易的增长奠定稳固的基础;让对外贸易的优先增长,则着眼于发挥对外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以它为导向带动本国经济更健康增长。所以,保持经济增长率适度,并确保对外贸易的优先地位,是从总量上协调对外经济运行和国内经济运行的必然要求。

(二)从结构上合理安排出口主导型和进口替代型产业的发展

发挥对外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仅要以维持输入总量与输出总量平衡为前提,而且还要以输入结构和输出结构日趋合理为条件,而后者决定于产业结构。因而,从结构层面调控外向型经济的关键任务,就是使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在于要集中力量发展外向型产业,并以此带动本国产业的全面发展。

外向型产业包括出口主导型和进口替代型两类产业。出口主导型产业是以生产出口产品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因出口主导型产业高度依存于国际市场,所以其发展具有较大风险性,这就要求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应有较强的竞争力。为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兴办出口主导型产业往往需要从国外引进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以及相当数量的设备和中间产品,当然这些进口(包括资金和技术的引进)是为了出口。加之各部门之间的关联性,出口主导型产业在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导致产业部门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而进口替代型产业是指以国际市场为凭借,以生产用来替代原先需进口的产品为主要方向的产业。该种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抑制进口系数的上升,并可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和现有生产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该种产业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小,因而在经营风险小的同时也缺少国际竞争的压力,易于造成对本国落后产业的保护,其所需引进的资金及其先进技术术比出口主导型产业要少得多。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进口替代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同时因其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小,而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由此可见,虽然出口主导型和进口替代型同属于外向型产业,但发展出口主导型产业,在改善产业结构的同时,可起到调节社会需求结构和输入结构的关系的作用。与此同时,出口主导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但风险较大,不易驾驭;而进口替代型产业则风险较小,尤其适合发展中国家,但产业技术结构升级较慢,两种外向型产业各有利弊。因而政府对外向型经济在结构层面调控的任务在于合理安排出口主导型产业和进口替代型产业的发展,使二者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外向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标签:;  ;  ;  ;  ;  ;  ;  ;  

从泰国金融危机看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_外向型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