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的进步推动了经济水平的进步,这就使人们对周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如雨后春笋,这就使我们对建筑工程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是我们要注意的关键。近年来,混凝土结构越来越普遍,作为当今建筑中主要运用的结构形势,混凝土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的完善,在技术上进行了改进,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 混凝土的选材
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和水等原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通过搅拌形成的。由于现在提倡绿色施工,为避免和减少施工噪音,城市建筑施工混凝土大多采用商品混凝土,即直接从产家订购符合需求的混凝土,而不是用原材料根据配合比进行现场拌制。混凝土的类型要根据不同的建筑施工部位、不同的施工现场环境,结合设计图纸来选用。很多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或者交付使用过程中常伴随着裂缝,所以在选择水泥时应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和适当的掺和料、外加剂等。选用适当的水泥、掺和料和外加剂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弱水泥水化热,推迟水化过程和降低水化过程中放热的大小,能够有效的控制减小裂缝的产生。
2 混凝土的运输
当前城市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混凝土基本上是在混凝土搅拌站预定的,而商品混凝土工厂大多所处位置偏僻,混凝土的运输基本上是通过搅拌车来进行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以后,要控制原材料投入搅拌机的顺序,不得采用外掺、后掺等方法,同时必须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混凝土生产厂家在搅拌车运送混凝土出厂的时候,会随车出具写有该混凝土标号、坍落度、出厂时间、数量和到达地点的发料数据。在车辆到达现场后,除了必要的文件( 发料单据) 检查、填写到达时间之外,还应进行现场实验,主要是进行坍落度和水泥和易性的检查,如果发现混凝土出现离析,则必须进行再次搅拌。在运输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供应不能中断,要根据混凝土工厂与工地的距离长短和交通的状况来进行调控,随时增减车辆,用以保证混凝土持续不间断的供应和连续施工,避免因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施工冷缝,降低工程质量。
3 混凝土的浇筑
3.1 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
由于混凝土浇筑之后,钢筋骨架会被包裹其中,因此在浇筑施工前,应首先完成钢筋和其他相关隐蔽工程验收,用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例如对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垫块数量、预埋件是否预埋到位、模板是否安装正确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如果发现错误应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到位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除了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之外,还应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及时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于模板上的缝隙孔洞等要进行严密的堵塞,避免漏浆,影响混凝土最终的施工质量。为了减小混凝土配合比的干扰而影响到混凝土最终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润湿,避免过于干燥吸收混凝土里的水分,但也要注意不能有残留积水。在浇筑地基混凝土的时候必须采取及时的防水排水措施,清除淤泥和垃圾杂物,对于过于干燥的非粘性土,要在浇筑前进行充分的润湿; 对于未风化的岩土,也要进行清洗润湿,实施完毕后注意不能残留积水。浇筑前期所有工作都检查验收合格后,则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3.2 混凝土浇筑过程要结合工程经验有序进行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较为漫长,因此在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留的孔洞是否出现移位或者变形,一旦发现有变形或者移位的情况,应立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严重时应中断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对于不同结构部位的浇筑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对于竖向构件( 例如柱、墙) 的浇筑过程中,采用的是从低到高的分层浇筑,首先在竖向构件( 例如柱或墙) 的底部先浇筑一层与混凝土砂浆成分比例相同的水泥砂浆,每层的厚度应该根据具体的结构配筋和不同的振捣方法来确定,用以确保竖向构件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要避免出现离析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当浇筑高度大于 3 米的时候,要采用串筒或溜槽等措施,而不是直接浇下去导致混凝土离析,影响施工质量。
3.3 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是指为了使入模的混凝土完成密实而进行振捣压实工作。混凝土在浇筑之后,往往存在着些许空隙,导致混凝土不密实,这种不密实不仅影响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表观,也影响结构构件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振捣施工过程中,使混凝土通过震动进行移动,在进行充分的振捣以后,使得混凝土的空隙减少。因此,混凝土的充分振捣是混凝土结构外型和表面平整的保证,也是混凝土强度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需要。混凝土入模板后,应该及时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混凝土充满模板的各个空隙,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的分布,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达到设计强度。施工现场常见的两种振捣方式分别是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人工振捣是工人用振捣棒或者插钎等工具对混凝土进行抽插或者夯实,使混凝土进行二次流动,填充模板中的空隙,从而使混凝土构件成型,一般适用于工程量较小的工程。机械振捣顾名思义,是采用机械进行大面积有效的振捣。机械振捣的混凝土早期强度高,使模板的周转时间大大减少,提高了生产率。采用机械振捣,相比人工振捣更为充分,使得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了较大的保证。对于体积比较大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的要求,合理的安排布置划分每一层的厚度,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要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振捣。这样就能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
3.4 施工缝的留置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一般情况在浇筑过程中应该连续进行,但往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由于技术、设备或者人力上的局限性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意外,导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断,无法连续进行。如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间歇中断浇筑,中断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之内完成浇筑振捣。如中间间歇的时间比较长,则应该设立施工缝。施工缝是新旧混凝土接触的位置,混凝土的结合力比较小,属于较为薄弱的部分,因此施工缝位置的留置应遵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设在剪力较小并且易于施工的部位。
4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逐步得以改进。在当前我国建筑物仍然是钢筋混凝土的情况下,为保证建筑施工高质量、高标准的进行,要特别注重混凝土施工过程及其工艺,严格把控影响施工质量的潜在因素,确保建筑物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瑜,马浩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17):49+54.
[2]王金福.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16):119~120.
[3]刘献磊,王建设.土建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4~5.
[4]陈金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19-120.
[5]朱一平.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防治措施[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术视域下的2015全国两会热点解读——决策论坛”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2.
论文作者:廖宇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钢筋论文; 密实论文; 构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