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论文_陈俊莉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论文_陈俊莉

摘要:初中是教学最关键的时期,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也是有关汉语母语的教学,在传统文化传承中起到关键意义。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过于形式化,在应试教学理念的制约下,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塑造,传统文化的核心作用难以凸显。当前,素质教育理念深入实施,初中语文教学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思想教育为重点,注重对学生文化方面的教育,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以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内容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思想、道德塑造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节点有效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传承文化,还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不可否认,由于应试教学理念的制约,初中语文教学经常忽视其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影响了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弘扬。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语文教学要转变固有理念,明确意识到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结合学生的实际做好教学,让文化精神彰显应有的价值。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上层建筑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教育事业不断深化和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初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实现能力、素养、道德的全面发展,紧跟祖国发展的脚步,树立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好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行为的规范奠定基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涉及书法、美术、古诗词、民族戏曲、饮食文化等多样内容,影响持久深远。初中语文中的课程内容是专家学者结合学生实际,研究编写的教材,其中有很多文章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文化知识的渗透,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培养他们的道德文化情操,并且对教学内容进行延展,扩展学生的眼界。

二、当前初中语文在渗透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持续深化的过程,仅仅依靠短时间的教学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然而,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思想上较为落后,太过重视学生的成绩,没有认识到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偏重于如何让学生取得高分,没有将传统文化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另外,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较低,对于中华文化缺乏了解,无法将其与教学紧密结合。再加上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文化意识、核心素养上的意义,导致文化教育不够有效,还无法真正的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理念。

三、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

根据以上内容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文化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可以明确当前语文教学在文化传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了切实弥补这些不足,突出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优势,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有效的开展文化渗透,让传统文化发扬应有的价值。

(一)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深人挖掘

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围绕学生的主体位置,针对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性进行科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等,使教学内容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指导和引导教育,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充分实现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教师还要对语文教学材料中存在的一些传统文化进行深人发掘,综合多元化的传统文化,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情境教学的高效课堂活动,使得学生在这种教学形势下,深切感悟传统文化的意义。

(二)对历史人物优秀精神品格的发掘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优秀精神和道德品格等等,儒家思想以及道家思想对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对此,教师要对教材中所蕴含的一些历史人物优秀精神品质等进行发掘,从而结合教学内容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既发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有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对于学生良好的世界观形成有重要促进作用。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塞翁失马》一课内容时候,针对主人公家里的马自己跑到了胡人那里去,而主人公却说这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一段时间后他家的那匹马带着一群胡人的马回来了,他又说了:也是这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不慎摔断了腿,他又说,这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最后胡人举兵侵犯边塞,很多人都被抓取参军了,而他的儿子因为腿断了所以幸免于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不幸发生时,不要过于的悲伤,使自己处在悲伤中,就会让自己失去基本的一些判断能力,要保持平常心,想办法去挽回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直处在不幸事件的悲伤中,充分展现了一种自身良好的思想观念。

(三)在阅读中加强学生的感悟

阅读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打开他们的思路,在阅读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反应、表达、分析、概括等的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当然,多阅读好的文章,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可以帮助进行深人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悠久的文化历史,给我们带来了优秀的思想道德等模范标准,不论是屈原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还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极大程度反映了作者自身的思想道德。通过阅读加强学生的感悟,可以让学生在语文知识中了解到这些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以及优秀的道德精神品质,深刻影响着学生自身的精神品格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良好思想道德精神和观念意识,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质量,更促使学生基于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进行更优秀的发展。

(四)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语文传统文化的资源,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搭建起了学习的桥梁,学生的学习负担,创造丰富有趣的课堂环境,从而实现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多媒体,并将其与课文结合起来融入到课堂传统文化教学中,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文言文就必须要深刻把握文章,文言文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文言文语言不容易懂,学生难以做到真正明白其中的知识,导致无法融入课堂教学,这样的话,学生就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设施,比如投影仪、ppt、音视频等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结束语

历史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弘扬了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正确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的意义和优秀品质等。对此,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使传统文化充分贯穿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炭举国.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张海凤.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探讨[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论文作者:陈俊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论文_陈俊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