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化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的智能化企业,这是工业自动化企业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必须条件,而工业软件是智能化发展的风向标。
关键词:智能化、信息化、工业自动化、智能企业、工业软件
1、智能化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现代计算机与通信科学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目前正沿着数字化、微型化、个性化、交互式、移动式、集成式、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代智能化通信设备、各种智能化的家用电器、电子商务、网上教育、网上设计、虚拟企业……甚至遥控做医疗手术都大量应用着智能化技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信息化、网络化的实质就是智能化。
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的工具是智能化的。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中,愈来愈多地使用了自然语言识别与理解、图像识别与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规划、多信息传感与控制、知识的表示、获取与处理、推理与求解、专家系统、智能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尽管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还没有产生重大的突破,但是随着认知科学与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愈来愈多地应用于信息科学技术。
现代工业产品的性能大幅提升,功能越发多样,结构更加复杂精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背后所需要的设计和工艺的工作量猛增,造成企业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内部的信息量猛增,制造过程和管理工作的信息量猛增,这种情况下,制造系统由原先的能源驱动型加速转变为信息驱动型,提高制造系统对于爆炸性增长的制造信息处理的能力、效率及规模成为了制造业技术发展的首要需求,制造系统必须具备智能性,才能应对大量复杂的信息工作。
2、智能化是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智能工业是现代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条件,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应用、改进和提升自动化生产技术的过程。能化即指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研制周期的大幅度缩短,运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产品不良品率的大幅度下降。智能化的根基在于强大的工业自动化作支撑,必须通过信息化与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来驱动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
在智能工业中重要的在于将产品的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这样才能同时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达到减少人工,增加工厂的智能化目的;如何准确的识别是不是同一个产品的配件也是整个生产作业中的重要环节,一个配件的不匹配引发的可能不只一件产品产品组装的失败,因此必须建立智能化系统保证整个系统健壮性和强大的纠错能力。
工业自动化企业加大对自动化核心技术的研究,加大投入力度,对以生产产品为主或者专门进行系统开发的企业特长推出主打产品,务必要在应用上展现自己的专业化,在系统平台方面开放化、标准化及智能化。企业在拿出自己的核心技术,整合资源,将工业自动化方面尽量自能化,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智能企业在智能化中的发展
机械智能企业包括:能源管理智能化、供应链智能化、生产智能化、设备智能化。能源管理智能化即实时感知、检测、预警、控制用能、实时优化能源效益;供应链智能化即构建网络式供应链,对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最终顾客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的物流、资金流、控制和优化,以降低物流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生产智能化即信息化与生产深度融合,实现生产操作、生产管理、管理决策三个层面全部业务流程闭环优化管理;设备智能化即设备具有感知、接受、自律、智能功能。
智能企业以智能化与信息化是企业智能化的基础,智能企业的九大技术支柱为:虚拟现实(建模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优化与智能技术),这是面向未来的两大牵引技术;视觉系统、工业机器人、工业网络安全、知识工作自动化,这是以两大硬件工具/两大软件支持;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云计算与数据挖掘技术),这是基于分布式连接的三大基础。
智能企业的三大框架如下:
智能企业必须具备三种智能化功能互联互通的信息化技术:即正确的思维判断能力(能自动、灵敏准确地感知生产过程的各种参数和变量并转变为数据信息的技术;灵敏准确的感知能力(能按照所形成的处理方案自动完成执行任务的技术;行之有效的执行方法(能根据相关信息自动思维判断并给出处理方案发送至相关执行部门的技术)。
智能企业发展的三个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工厂”即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即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智能物流”即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务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的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4、工业软件是智能化发展的风向标
智能制造的发展以企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为基础,自动化主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控制,离不开各类过程控制类软件的深度应用;信息化主要实现企业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和流程的数字化,打通企业内部的数据流,以研发设计类、生产调度类、经营管理类、市场营销分析类软件的深度应用为特征。因此,涵盖上述软件类别的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支撑,可视为智能制造发展的灵魂和风向标。工业软件按照应用分为三大类:研发设计类(用于提升企业在产品研发工作领域的能力和效率);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用于提高制造过程的管控水平,改善生产设备的效率和利用率);业务管理类(应用于集成平台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等及提升企业的管理治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用智能化技术要充实、改进和提升企业信息化、网络化,加快完成企业智能化的改造,把反映现代科技知识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充分利用工业化软件提高企业的设计、效率和管理,将信息化、网络化、企业智能化融于企业发展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红,王贤宽.论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企业技术开发,2011(12).
[2]智能工厂建设从理念到实践的探索[J]. 黄体强. 软件工程师.2015(07)
[3]企业智能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D].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作者简介:
蒋文雄:身份证:42900619860712XXXX
论文作者:蒋文雄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智能论文; 企业论文; 技术论文; 工业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工业自动化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