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农业用地现状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宁政办发[2021]5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2021年9月7日(此件公开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贶聚欣[2](2021)在《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宁夏引黄灌区“大引大排”的灌溉方式导致农田退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田中的氮磷农药残留随着退水汇入河流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黄河水生态系统健康。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分析,农田景观格局特征对农田退水污染的防治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代表案例,首先剖析了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景观格局特征,其次揭示了农田景观格局与退水污染过程之间的空间机制,最终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提出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本研究结论为宁夏乡村农业污染治理提供了空间方法,也为类似地区的农田退水污染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本论文共分6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包含了研究的背景、对象、目的、意义、方法、内容与框架等。第二章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及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对景观格局-过程关系理论研究、农业景观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农田退水污染治理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取其中的生态原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对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的农田退水污染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造成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问题的具体原因,对本研究的重要性进行说明。第四章对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形成的景观格局及景观过程进行分析,识别并提取景观单元,并从“源-汇”景观格局角度对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过程进行评价。第五章在结合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农田退水污染空间防治策略进行提取并按照与“源-流-汇”景观单元的匹配性对景观格局优化策略进行分类。第六章对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问题治理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作出研究展望。本文包括四项主要结论:(1)梳理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的相关空间理论与案例;(2)揭示了农田退水污染过程与农田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3)建构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模型;(4)提出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冯朝红[3](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杨洁[4](2021)在《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对区域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生态状况关系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过去几十年,人类活动的显着增加及气候明显变暖对其生态环境造成深刻而显着的影响。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过去变化、未来趋势及其空间异质性,揭示不同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明确草地生态系统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贡献,对于科学合理开展流域生态治理和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关系,以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科学起点,以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8年为研究期,采用In VEST模型定量评估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采用CASA模型评估净初级生产力(NPP),明晰其时空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并探究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机制及其驱动因素,最后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黄河流域未来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各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以及未来变化趋势划定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分区继而提出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对策。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黄河流域草地面积占整个区域总面积的50%左右,以低覆盖度草地为主,1990—2018年,中、高度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而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草地退化趋势明显,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林地面积增加;全流域各类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换频繁,尤其以草地、林地和耕地间的相互转换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最为显着;28a间,各二级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组合较稳定,从西到东呈现出“草地(林地)—耕地—建设用地”的地带性规律。(2)1990—2018年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功能增强,而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等服务功能不断减弱,净初级生产力服务功能先减弱后增强。28a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未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黄河上游可提供较高的产水、碳储量、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保持服务,而下游地区净初级生产力服务较为突出,各项生态服务功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对草地与其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转换较为敏感,足以说明草地生态系统在全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草地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贡献者,提供产水量占比达76.74%,土壤保持量占比为49.44%,碳储量占比为33.56%,草地生境质量、净初级生产力与其他地类相比均较高。与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似,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受草地的分布及面积影响,草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明显的地形效应。(4)黄河流域5项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在研究期内基本稳定,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碳储存、NPP各项服务功能之间主要以协同关系为主,权衡协同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各二级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关系与全域不同,且各二级流域之间也有所不同,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表现出了明显的流域差异且显示出较明显的地域规律。草地5项生态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与全域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具体表现为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研究各期均为协同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空间异质性。(5)无论在未来采取生态保护措施、保护耕地措施还是自然变化,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生境质量均会比2018年减弱,但不同情景的减弱幅度不同,在生态保护情景下上述3项服务减少最少,碳储量服务功能和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最多。高覆盖度草地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和NPP最高;中覆盖度草地的土壤保持和碳储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最高;低覆盖度的产水量最高,在自然变化RCP8.5情景下最高。(6)根据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权衡协同关系,可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3个主导功能区,Ⅰ区为水源供给、碳储存及生境维持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兰州以上地区,Ⅱ区为生境维持及碳储存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银川平原和和河套地区,Ⅲ区为初级净生产力(NPP)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下游。根据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确定1个草地生态保护极重要单元、5个草地单项生态服务功能核心单元以及5个草地生态服务提升单元并分别提出草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保护和提升对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作为黄河流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着影响黄河流域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不同流域会因草地面积的大小及其分布不同使得生态系统服务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进而使得不同区域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治理需要特别重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但同时应当立足于不同时空尺度权衡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人类福祉的复杂关系,加强不同层面政策的衔接能力。
祝洪章[5](2021)在《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具有鲜明效率维度的价值追求和经济属性。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农情,耕地流转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效率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自发演化力量和有意识构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自身特定的演进规律。我国现行耕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考虑到耕地流转的多重属性,通过权利分层方式,兼顾耕地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这是理解当下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问题的前提,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环境。主流经济学推崇的简约理论模型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从历史演进规律、制度逻辑的宏观视角,顺推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制度环境因素;从制度目标、制度机制的应然预设与流转运行和流转制度经济影响绩效实然状态的差异,逆推权利结构设计和流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优化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建国至今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规律,提出农地产权制度存在制度价值复合化取向,呈现渐进、路径依赖式演化模式,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等发展演进规律。“三权分置”改革以农户分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遵循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依托多重制度逻辑框架,将“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作为多重逻辑兼容的指引,通过“地权细分”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载体,通过“走廊调控”方式为多重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通过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动力。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以经济绩效为主导逻辑的农地产权交易制度,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近年取得较大发展。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以上预设功能,国家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稳定机制三种制度机制综合推进流转改革。激励机制包括鼓励主体分流、客体强权赋权和完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约束机制包括设立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红线、流转用途红线、农民权利保护红线等;稳定机制包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约、流转价格、流转效力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宏观时空角度,运用LMDI法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农户行为角度,基于农户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农户耕地禀赋效应以及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等对流转决策的影响。对照流转制度功能目标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耕地配置绩效、生产效率绩效、粮食安全保障绩效。研究发现,虽然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耕地配置效率,但面积和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转制度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流转双方、全国区域间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现有耕地流转制度对流转“非农化”“非粮化”抑制效果不佳,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转“非农化”明显,非粮食主产区流转“非粮化”明显,粮食主产区也存在流转“非粮化”趋势。依循“制度环境-制度逻辑-制度功能-制度机制-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进程的渐进性约束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产权结构-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耕地“三权”赋权方案不确定性、立法内容与技术缺陷影响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制度交易成本”分析,本文得出了农户政策认知弱、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交易监管薄弱、交易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增加了制度交易成本,造成流转制度绩效损失的结论。针对制度环境,本文提出耕地经营权流转应与农业非农转移、城市及乡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适应发展,加快协同配套进程推进。针对赋权环节,本文建议应捋顺三权关系,采取“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路径,完善立法以减轻经营权非经济属性功能负荷;针对流转制度运行,本文提出从规模化思路、政策指导、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降低经营权流转制度交易成本,提高流转制度效能。
刘显[6](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侯琴,孙鸿睿,舒瑞[7](2020)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宁夏设施农用地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促进设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是加快宁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家、自治区相关土地政策,根据宁夏2009—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宁夏设施农用地现状及变化情况,并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影响宁夏设施农用地变化的指标因子,对影响指标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1)十年来,宁夏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设施农用地面积由5 707.97 hm2持续增长到11 844.01 hm2,增长幅度较大。(2)从空间分布上看,设施农用地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水资源充足的北部和中部地区,而增长速度则以中、南部地区较快。(3)从流向来看,设施农用地流入面积远大于流出面积,主要由草地和耕地流入,主要转出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耕地和交通运输用地。(4)人口增加、城镇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设施农用地面积增加关系密切,而乡村人口数和设施农用地面积的关联度相对较低。
杜捷[8](2020)在《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与均衡优化调控研究 ——以宁夏为例》文中提出农业水土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其分布不均衡和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威胁区域发展和粮食安全。本文以理论构建为前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特征进行分析评价,解析了水土资源利用因素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关键问题,通过耦合协调模型综合评判宁夏农业水土资源与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态,最后选取代表性灌区构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展开实例研究,为宁夏农业水土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主要结论有:(1)通过提炼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基础理论,提出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概念及以“水土资源均衡匹配”、“大系统协调”和“时空均衡”为核心的内涵要义,同时阐述了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决策机制及实现该目标的主要技术路径。(2)宁夏灌溉用水量与有效灌溉面积之间的空间平衡度明显高于农业灌溉用水量与耕地面积。2007~2017年,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不断提高,但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农业水资源分配出现更大的变异性。宁夏中北部县区的错配指数较低,农业灌溉用水充分,而东南部县区地多水少的问题始终较严重。研究期宁夏农业灌溉用水量对农业土地面积变化的敏感性增加,高敏感区域逐渐向宁北转移。此外,研究表明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法对自然本底差异较大的地区不适用。(3)基于LMDI因素分解结果,农业用水效率是影响宁夏农业产值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策略。从不同作物角度考虑,2007~2017年,粮食生产结构效应为宁夏全区粮食产量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力,表明研究期内宁夏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合理的;若不分作物分析,耕地利用集约度效应和耕地利用广度效应分别为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增量、减量效应,未来粮食生产发展的关键措施应是提升粮食单产能力和提高复种指数。(4)2007~2017年,宁夏农业水土资源系统、农业农村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均呈明显递增趋势,“农业大系统”及“两两系统”均呈现由“高耦合—低协调”向“高耦合—高协调”发展,农业水土资源与外部系统逐步向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5)选取贺兰县灌区为实例进行研究,构建基于“水土资源均衡、灌溉水时空均衡和生态水位控制”的灌区多目标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将优化配置模型与地下水模拟模型耦合计算,得到规划年贺兰县灌区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实现了灌溉水资源时空均衡调配和地下水位有效调控。
张郗[9](2020)在《基于遗产认知的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研究 ——以银川市中心城区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是从秦汉以来逐渐形成的由干、支、斗、农四级渠道形成的渠网系统,是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规模最大、干渠最长的部分,也是构建银川市独特城市历史景观的重要物质载体。同时,在当下大力推进黄河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开发的背景下,唐徕渠作为宁夏引黄古灌区的精华所在,是黄河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亟需对其进行系统且有效的展示。但目前对于唐徕渠、宁夏引黄古灌区乃至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一类型遗产的认知、展示相关研究都十分有限,由于唐徕渠遗产存在要素识别不完整、遗产价值判断不清晰以及缺乏系统性展示等问题,导致公众对唐徕渠的认知存在偏差,缺乏保护意识。因此,本论文从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认知研究入手,完整地识别其遗产要素、清晰地判断其遗产价值,并据此依托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银川市中心城区段构建系统且有效的展示体系,提升公众对唐徕渠遗产的认知,防止遗产及其环境的完整性遭受城市建设的进一步破坏,帮助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银川市中心城区段融入现代城市生活。这不仅能够解决目前唐徕渠遗产展示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对灌溉工程遗产这一新兴遗产类型的保护与展示利用理论与方法的积极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国际宪章解读及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明确遗产展示的基本概念、目标、原则,遗产认知的内涵、方法及其与遗产展示的关系,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的基本路径;第二部分首先通过历史及现状研究发现唐徕渠遗产认知、展示的现状问题,明确唐徕渠遗产展示需要从遗产认知出发,在遗产要素识别、遗产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构建遗产展示系统;第三部分重点以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为例,通过遗产要素识别,整体性、系统性的认知完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构成;然后参考国内文物古迹五类价值内涵、借鉴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评估标准来判断唐徕渠遗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识别价值特征要素从而进一步明确展示内容;第四部分首先分析遗产展示活动的“资源-媒介-受众-背景”结构模式,基于唐徕渠遗产特征解析、展示受众类型及特点分析、遗产展示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关系分析以及相关案例经验总结,初步构建出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展示系统,并提出管控与实施保障建议。论文立足于当下唐徕渠遗产展示存在的现状问题,以遗产认知为出发点,基于遗产要素识别与遗产价值判断明确展示内容,基于遗产特征借鉴相关案例经验,以遗产展示系统构建为落脚点,构建出以“展示线路-本体展示-展陈设施-标识系统-配套设施”为主体的遗产展示系统;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了遗产认知的方法框架,厘清了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构成要素与遗产价值;最后提出将唐徕渠遗产的展示利用融入现代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是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为其他类似的灌溉工程遗产的认知与展示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同时为唐徕渠整体乃至宁夏引黄古灌区的认知与展示研究打下基础。
钱萍[10](2020)在《移民迁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计驱动机制及其生态效应 ——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文中提出农户是农村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其生计活动决定着土地的利用方式、利用效率,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情况,对农村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宁夏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迁入区,自1998年首批移民搬迁开始至今,累计开发水浇地75万亩,搬迁安置宁南贫困8县(区)农户23万余人。近20年来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农户生计行为等均发生了剧烈变化。本文以7个样本村的研究为切入点,采用模型分析法、遥感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实地问卷调查、资料收集,对宁夏红寺堡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农户生计转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以及三者之间的时空关联性作了分析,揭示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环境响应机制,以期为旱区生态移民迁入区乡村振兴、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红寺堡区土地利用变化显着,土地利用程度差异突出。2000年以天然牧草地和旱地为主,2018年旱地急剧减少,水浇地和灌木林地大幅增加。传统产业村和特殊供养村的土地利用变化相对简单,特色产业村和劳务输出村的土地利用变化复杂。土地利用程度上,甜水河村变化相对稳定,开元村旱地和水浇地变化活跃;光彩村土地利用相对稳定,呈扩张趋势,中圈塘村水浇地变化较大,兴民村旱地、水浇地和建设用地变化相对较快;弘德村土地利用扩张趋势明显;菊花台村水浇地变化最显着。(2)红寺堡区农户生计资本值差异较大,研究时段内农户生计发生了明显转型。从生计资本来看,研究区农户生计整体处于中下水平,且由高到低依次为特色产业村>传统产业村>劳务输出村>特殊供养村,其中社会资本值最大为0.1292,自然资本值最小为0.0193。2000-2018年,红寺堡区农户生计资本总值由0.3004增至0.372,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生计策略组合更加复杂。(3)红寺堡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显着,2000-2018年,红寺堡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83392.18×104元上升至198301.13×104元。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不同。其中,水浇地、园地、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贡献度较高。总体来说,水浇地、园地面积的快速扩张是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高的主要原因。(4)不同生计作用下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效率差异明显,各土地转移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不同。传统产业村以玉米、小麦为主,土地利用效率略低;特色产业村种植结构以经济作物为主,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劳务输出村和特殊供养村以土地流转为主,土地利用效率较低。传统产业村未利用地转乔木林地和旱地转水浇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贡献率较大,特色产业村水浇地转园地和天然牧草地转灌木林地贡献率较大,劳务输出村旱地转园地贡献率最大,特殊供养村旱地转水浇地贡献率最大。(5)土地利用-生计资本-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联动效应显着。传统产业村以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为主,除自然资本外,其他生计资本相对较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不大;特色产业村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具有绝对优势,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较大;劳务输出村以务工为主,自然资本较低,金融资本相对较高,有利于非农生计策略的选择,土地的开发利用作用较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不高;特殊供养村以政府供养和社会救济为主,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较低,土地利用程度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低。(6)红寺堡区今后的发展中,建议加快农户生计多样化、促进种植结构转变,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从而促进农户生计-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协同推进,从而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宁夏农业用地现状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农业用地现状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2)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
1.1.3 本研究拟解决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
1.5.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和法律的规制 |
1.5.3 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
1.5.4 景观格局与过程关系研究 |
1.5.5 农业景观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
1.5.6 研究述评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田退水污染 |
2.1.2 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
2.2 基础理论 |
2.2.1 景观格局与过程耦合理论 |
2.2.2 “源-汇”景观理论 |
2.2.3 时间与空间尺度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分析框架 |
2.3.2 本研究技术路线 |
2.4 案例分析 |
2.4.1 相关案例分析 |
2.4.2 相关案例与本研究关系 |
3 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选择及多尺度研究分析 |
3.1.1 研究区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
3.1.2 村域作为研究范围的必要性 |
3.1.3 韦桥村农田退水过程多尺度研究分析 |
3.2 韦桥村所在区域概况 |
3.2.1 地理区位 |
3.2.2 气候条件 |
3.2.3 土壤植被 |
3.2.4 地形地貌 |
3.2.5 灌排沟渠 |
3.2.6 农业生产 |
3.3 韦桥村所在区域农田退水污染现状研究 |
3.3.1 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概况 |
3.3.2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现状 |
3.4 农田退水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 |
3.4.1 化肥、农药施用量过度 |
3.4.2 排水沟布设不合理 |
3.4.3 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
3.5 本章小结 |
4 韦桥村现状农田景观格局描述及退水污染过程分析 |
4.1 韦桥村景观格局描述 |
4.1.1 土地利用现状 |
4.1.2 景观单元特征描述 |
4.1.3 “源-流-汇”景观格局识别 |
4.2 韦桥村农田退水过程分析 |
4.2.1 农田退水水文循环过程分析 |
4.2.2 农田汇水单元划分 |
4.2.3 农田汇水单元划分等级 |
4.3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源-汇”景观格局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韦桥村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
5.1 韦桥村农田景观格局优化 |
5.1.1 关键景观单元的识别 |
5.1.2 景观格局的优化 |
5.2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的选取及应用 |
5.2.1 “源”景观优化策略 |
5.2.2 “流”景观优化策略 |
5.2.3 “汇”景观优化策略 |
5.2.4 “流-汇”景观综合优化策略 |
5.3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整合 |
5.3.1 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总体目标 |
5.3.2 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原则 |
5.3.3 农田退水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整合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3)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 |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土壤植被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1.3 NDVI变化分析 |
3.1.4 NPP变化分析 |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
3.2.1 人口分布特征 |
3.2.2 GDP分布特征 |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
6.1.1 能值理论 |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5 研究评述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土地利用/覆被特征 |
2.1.2 土壤质地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产水量 |
2.2.2 碳储量 |
2.2.3 土壤保持 |
2.2.4 生境质量 |
2.2.5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
2.2.6 空间统计分析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InVEST模型输入数据 |
2.3.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黄河流域1990—2018 年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 |
3.1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总体特征分析 |
3.1.1 时间变化特征 |
3.1.2 空间变化特征 |
3.2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图谱分析 |
3.2.1 1990—200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
3.2.2 2000-201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
3.2.3 2010-2018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
3.3 二级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变迁 |
3.3.1 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析 |
3.3.2 地类区位意义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四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空间异质性 |
4.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1.1 产水深度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1.2 碳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1.3 土壤保持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1.4 生境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1.5 NPP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1 草地产水量空间自相关 |
4.2.2 草地碳储量空间自相关 |
4.2.3 草地土壤保持空间自相关 |
4.2.4 草地生境质量空间自相关 |
4.2.5 草地NPP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形效应 |
4.3.1 草地产水服务功能 |
4.3.2 草地碳储量服务功能 |
4.3.3 草地系统土壤保持 |
4.3.4 草地系统生境质量 |
4.3.5 草地生态NPP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第五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转型的敏感性 |
5.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比 |
5.2 草地生态系服务功能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
5.2.1 流域草地面积变化与全域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的定性分析 |
5.2.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与其他地类之间转换的敏感性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素 |
6.1 研究方法 |
6.1.1 权衡协同研究方法 |
6.1.2 生态系统权衡协同驱动因素 |
6.2 黄河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不同尺度权衡协同关系 |
6.2.1 全域尺度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
6.2.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 |
6.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
6.4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的驱动因素 |
6.4.1 基于随机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影响权重 |
6.4.2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权衡协同驱动因素分析 |
6.5 讨论与小结 |
6.5.1 讨论 |
6.5.2 小结 |
第七章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模拟 |
7.1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
7.1.1 CA-Markov模型原理及预测步骤 |
7.1.2 2030 年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
7.2 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
7.3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7.3.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7.3.2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 |
7.4 讨论与小结 |
7.4.1 讨论 |
7.4.2 小结 |
第八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及草地生态系统分类管理对策 |
8.1 基于SOM的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 |
8.1.1 研究方法 |
8.1.2 结果及分析 |
8.2 草地生态核心功能区及提升重点区域识别 |
8.2.1 识别方法与过程 |
8.2.2 识别结果及分析 |
8.2.3 草地生态功能优化对策 |
8.3 讨论与本章小结 |
8.3.1 讨论 |
8.3.2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5)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述评 |
(一)关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述评 |
(二)关于我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述评 |
(三)关于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研究述评 |
(四)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耕地 |
二、耕地经营权及耕地经营权流转 |
三、制度及制度绩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 |
三、多重制度逻辑理论 |
四、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
五、土地用益物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三权分置”改革制度逻辑 |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 |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特征 |
第二节 “三权分置”改革的多重制度逻辑 |
一、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指引 |
二、通过“地权细分”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载体 |
三、以“走廊调控”方式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 |
四、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动力 |
五、“三条底线”与“放活经营权”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现状 |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
二、《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土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相关规定 |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经营权流转内容的相关规定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 |
一、耕地配置优化功能 |
二、生产效率优化功能 |
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 |
一、流转激励机制 |
二、流转约束机制 |
三、流转稳定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
一、流转规模方面 |
二、流转主体方面 |
三、流转方式方面 |
四、流转合约方面 |
五、流转价格方面 |
六、流转效力方面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一、LMDI法模型设计 |
二、变量解释 |
三、数据来源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微观决策与影响因素 |
一、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决策模型 |
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 |
三、农户耕地禀赋效应 |
四、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绩效评价 |
第一节 耕地配置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撂荒”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种植 |
第二节 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
二、变量与数据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农化”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粮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根源分析 |
第一节 制度环境发展进展约束 |
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约束 |
二、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程度约束 |
第二节 三权赋权方案解读的不确定性 |
一、“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不动产租赁权)”赋权方案 |
二、“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 |
第三节 立法内容与立法技术缺陷 |
一、现行法律对承包权的性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
二、涉及经营权性质的部分表述容易引发歧义 |
三、法条对承包权受让与经营权受让的身份未区分 |
第四节 流转制度实施环节交易费用高 |
一、农户对流转制度认知度差 |
二、耕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
三、耕地流转外部监管缺失 |
四、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范性差 |
五、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化水平低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持续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
一、引导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
二、引导务农人口的农村非农产业转移 |
三、推进转移人口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二节 推进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双轮驱动协调 |
一、推进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互补与转化 |
二、科学设计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优序与组合 |
第三节 采用“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方案 |
一、“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架构 |
二、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优势 |
三、逐步实现承包权对承包经营权的替代 |
四、明确承包权成员权性质与内容 |
第四节 加强立法平等保护耕地经营权 |
一、明确经营权“分段”式用益物权权利期限细分模式 |
二、修改完善现有经营权权属性质法条内容 |
第五节 加强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分类指导 |
一、根据城乡融合差异重点对规模化路径进行分类指导 |
二、根据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重点对适度规模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
三、根据粮食安全功能差异重点对流转租金、租期进行分类指导 |
第六节 加快耕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
一、建立完善耕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 |
二、加强流转合同管理 |
三、优化耕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服务 |
四、加强承包地流转及流转用途的监督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附录 |
图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人口概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2.5.1 主要数据来源 |
2.5.2 生产水足迹 |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
2.5.4 耕地压力指数 |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
3.3 讨论 |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
5.5 讨论 |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宁夏设施农用地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设施农用地政策分析 |
2.1 国家设施农用地相关政策 |
2.2 宁夏设施农用地政策 |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1)确定研究数列 |
2)计算关联系数 |
3)计算关联度 |
4 结果分析 |
4.1 设施农用地现状分析 |
4.2 设施农用地变化分析 |
4.2.1 设施农用地规模变化 |
4.2.2 分区域设施农用地变化 |
4.2.3 全区设施农用地流入分析 |
4.2.4 全区设施农用地流出分析 |
4.3 影响设施农用地变化因素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8)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与均衡优化调控研究 ——以宁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空间均衡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
1.2.3 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1.2.4 研究发展趋势及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基本理论 |
2.1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系统理论 |
2.1.3 协调发展理论 |
2.1.4 博弈理论 |
2.1.5 边际理论 |
2.2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内涵 |
2.2.1 均衡的内涵 |
2.2.2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内涵 |
2.3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基本原则与决策机制 |
2.3.1 基本原则 |
2.3.2 决策机制 |
2.4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技术路径 |
2.4.1 完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 |
2.4.2 提高效率,保障农业水土资源供需平衡 |
2.4.3 因地制宜,促进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3.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条件 |
3.1.4 河流水系 |
3.1.5 土壤植被与生态建设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水土资源概况 |
3.3.1 水资源 |
3.3.2 土地资源 |
3.4 数据来源 |
4.宁夏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研究 |
4.1 时空匹配分析方法 |
4.1.1 重心模型 |
4.1.2 匹配与错配理论 |
4.1.3 敏感性分析 |
4.2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分析 |
4.2.1 农业水土资源分布特征及重心变化 |
4.2.2 基于基尼系数和错配指数的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特性分析 |
4.2.3 农业灌溉用水对土地资源敏感性分析 |
4.3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方法适用性分析 |
4.4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变化的分析与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基于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应的农业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
5.1 LMDI分解方法 |
5.1.1 农业产值的水资源利用驱动因素解析及分解模式 |
5.1.2 粮食产量的耕地利用驱动因素解析及分解模式 |
5.2 宁夏农业产出与水土资源利用驱动因素变化时序分析 |
5.2.1 宁夏及各地市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 |
5.2.2 宁夏及各地市水资源利用驱动因素演变分析 |
5.2.3 宁夏及各地市耕地利用驱动因素演变分析 |
5.3 基于水资源利用视角的宁夏农业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宁夏全区农业产值年际LMDI分解结果分析 |
5.3.2 宁夏各地市农业产值LMDI分解结果分析 |
5.4 基于耕地利用视角的宁夏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5.4.1 不同粮食作物产量变化影响因素分解 |
5.4.2 粮食总产量LMDI分解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
6.1 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关联分析 |
6.1.1 农业水土资源与农业农村经济的互馈影响 |
6.1.2 农业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互馈影响 |
6.1.3 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作用机制 |
6.2 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设计 |
6.2.1 指标体系构建 |
6.2.2 数据处理 |
6.3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
6.3.1 功效函数 |
6.3.2 耦合协调模型 |
6.3.3 耦合协调分类及判别标准 |
6.4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
6.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6.4.2 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特征分析 |
6.4.3 大系统两两耦合协调度特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灌区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研究——以贺兰县为例 |
7.1 贺兰县概况及数据来源 |
7.1.1 自然地理情况 |
7.1.2 经济社会情况 |
7.1.3 水土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
7.1.4 数据来源 |
7.2 水土资源系统概化与网络图 |
7.3 灌区水土资源供需预测 |
7.3.1 土地资源分析预测 |
7.3.2 水资源分析预测 |
7.4 灌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7.4.1 建模思路 |
7.4.2 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与求解 |
7.4.3 基于Modflow的灌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 |
7.4.4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地下水模拟模型耦合步骤 |
7.5 灌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结果 |
7.5.1 灌区水土资源空间均衡优化 |
7.5.2 灌区水土资源时间均衡优化 |
7.5.3 灌区地下水位时空优化 |
7.6 贺兰县灌区农业水土资源调控方向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基于遗产认知的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研究 ——以银川市中心城区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基本概念解析 |
1.3.2 唐徕渠相关研究 |
1.3.3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相关研究 |
1.3.4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对比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 宪章解读:遗产展示理念的缘起与发展 |
2.1.1 遗产展示理念的缘起 |
2.1.2 遗产展示目标和原则 |
2.2 遗产认知及其与遗产展示的关系 |
2.2.1 遗产认知的内涵和方法框架 |
2.2.2 遗产认知是遗产展示的先导 |
2.3 遗产展示与遗产价值判断、遗产保护和管控的关系 |
2.3.1 遗产价值判断是遗产展示的支点 |
2.3.2 遗产保护是遗产展示的工作基础 |
2.3.3 遗产管控是遗产展示的实施保障 |
2.4 展示系统构建的研究进展与实践 |
2.4.1 遗产展示系统的概念与构成 |
2.4.2 遗产展示系统相关研究与实践 |
2.4.3 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的基本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3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历史及现状研究 |
3.1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现状概况 |
3.2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历史演变 |
3.2.1 宏观层面:宁夏引黄古灌区的历史演变 |
3.2.2 中观层面:唐徕渠的历史演变 |
3.2.3 微观层面: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的历史演变 |
3.3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成因溯源 |
3.3.1 唐徕渠形成的自然环境背景 |
3.3.2 古人对唐徕渠的智慧营建 |
3.4 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的现状问题 |
3.4.1 遗产要素识别不完整 |
3.4.2 遗产价值判断不清晰 |
3.4.3 遗产展示不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4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认知及展示内容梳理 |
4.1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要素识别 |
4.1.1 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要素识别方法 |
4.1.2 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要素分类思路 |
4.1.3 物质类要素识别及其现状 |
4.1.4 非物质类要素识别及其现状 |
4.2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价值判断 |
4.2.1 唐徕渠遗产价值判断方法研究 |
4.2.2 国内《准则》指导下的唐徕渠遗产五大价值综述 |
4.2.3 国际《操作指南》指导下的唐徕渠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判断 |
4.3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的展示内容 |
4.3.1 基于价值标准的唐徕渠遗产价值特征要素识别 |
4.3.2 基于唐徕渠遗产价值的展示内容梳理 |
4.4 本章小结 |
5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展示系统构建 |
5.1 唐徕渠遗产展示活动的结构模式分析及相关案例研究 |
5.1.1 唐徕渠遗产特征解析 |
5.1.2 唐徕渠遗产展示受众类型及特点分析 |
5.1.3 唐徕渠遗产展示与城市生产生活的矛盾分析 |
5.1.4 相关遗产展示案例研究及经验总结 |
5.2 展示系统构建的目标与策略 |
5.2.1 展示系统构建的目标 |
5.2.2 展示系统构建的策略 |
5.3 展示线路构建 |
5.3.1 展示线路规划的影响因子 |
5.3.2 展示线路的规划范围与结构 |
5.3.3 展示线路的规划指引 |
5.3.4 展示线路的主题构建 |
5.4 遗产本体和展陈设施的展示设计 |
5.4.1 唐徕渠遗产展示方式研究 |
5.4.2 唐徕渠遗产本体展示设计 |
5.4.3 展陈设施的展示设计 |
5.5 标识系统构建与配套设施完善 |
5.5.1 标识系统的构成 |
5.5.2 标识牌规划指引 |
5.5.3 地面标识规划指引 |
5.5.4 配套设施完善 |
5.6 管控与实施保障 |
5.6.1 建立整体框架,强化动态管理 |
5.6.2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部门统筹 |
5.6.3 兼顾各方利益,深化公众参与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Ⅰ 图片索引 |
附录-Ⅱ 表格索引 |
附录-Ⅲ 国内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截至2020年4月) |
附录-Ⅳ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程类型及其工程示意图 |
附录-Ⅴ 唐徕渠银川市中心城区段遗产单体展示方式汇总表 |
致谢 |
(10)移民迁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计驱动机制及其生态效应 ——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2 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
2.3 样本村村情简介 |
第三章 红寺堡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 数据与方法 |
3.2 红寺堡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3.3 红寺堡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
3.4 红寺堡区土地利用转移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3.5 红寺堡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生计选择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 |
4.1 农户生计可持续评价体系 |
4.2 红寺堡区农户生计资本特征分析 |
4.3 红寺堡区农户生计策略特征分析 |
4.4 红寺堡区农户生计转型分析 |
4.5 红寺堡区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的关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寺堡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测评 |
5.1 研究方法 |
5.2 红寺堡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现状分析 |
5.3 红寺堡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分析 |
5.4 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分析 |
5.5 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理探讨 |
5.6 土地利用-农户生计-生态服务的关联特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3 特色与创新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宁夏农业用地现状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20)
- [2]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例[D]. 贶聚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D]. 杨洁.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5]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D]. 祝洪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宁夏设施农用地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侯琴,孙鸿睿,舒瑞. 农业科学研究, 2020(04)
- [8]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与均衡优化调控研究 ——以宁夏为例[D]. 杜捷.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遗产认知的宁夏唐徕渠灌溉工程遗产展示系统构建研究 ——以银川市中心城区段为例[D]. 张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移民迁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计驱动机制及其生态效应 ——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D]. 钱萍. 宁夏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