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之“忘”的生命哲学
江青云 李羽玉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 庄子在乱世中为人的生存困境提出了“忘”这一解决方法,他运用神话、寓言故事营造审美的阅读空间使读者忘记批判意识以激发其赤子之心,并以“两忘”“相忘”“心斋”“坐忘”为主要思想贯穿于人与社会、人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当中,通过各种“忘”把人逐渐从身体到精神上解脱出来,最终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尼采与庄子都强调通过“忘我”来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尼采提倡“悲剧”的方法具有依赖性,庄子的“忘”更强调主体性。
关键词: 庄子;忘;道;自由;自救
“忘”相对于“记”而存在。在西方哲学中,回忆与记忆的价值和地位要比“遗忘”高;从古至今的中国相对而言也比较强调记忆,比如儒家中的孔子就鼓励弟子要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倡导“温故而知新”,做到“默而识之”“多见而识之”,《礼记·曲礼》中也讲“博闻强识”。儒家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士阶层,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存在,使“记”成为了不可缺少的环节,时至今日也不例外,在学校中显得尤为突出。但庄子却与之相反,他重视“忘”而不重“记”,认为“忘”优于“记”,是通达“道”的关键。庄子把“忘”从一个普通词汇上升到了一个哲学的高度,与柏拉图把“记忆”界定为哲学概念相比,庄子是一个拥有着逆向思维的人,把“忘”看作为一种通达“道”的境界的途径。
一、“忘”:书中的地位
“忘”在庄子哲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庄子》一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多达八十余次。有人做过如下统计:
高压电源是获取稳定低温等离子体的关键,目前主流是采用高频高压交流电源,采用介质阻挡的方式来获取稳定的低温等离子体[1],大多是使用不可控整流桥和支撑电容得到直流稳压后再进行DC-DC-AC等相关变换得到高压高频交流电或高压脉冲[2]。这种方式忽视了非线性器件二极管整流桥谐波问题,系统功率因数普遍偏低,对电网有污染,严重时会影响电网的稳定性[3]。对此,研究设计了一台单位功率因数的低温等离子电源,整个系统功率因数可高达到0.99以上。
“内篇:《齐物论》,2次;《养生主》,1次;《人间世》,1次;《德充符》,6次;《大宗师》,15次;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院患者对医院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尤其是老年住院患者,受年龄趋于老年化、病理不一以及少数患者生活无法自理等因素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1]。本文作者对50例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干预的老干部病房优质护理患者作出如下报道,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部分参考数据。现报告如下。
外篇:《在宥》,3次;《天地》,5次;《天运》,9次;《秋水》,1次;《达生》,8次;《山木》,6次;《田子方》,5次;《知北游》3次;
前面一个句式揭示的是“亲我关系”,后一个句式揭示的是“天下我关系”,庄子以亲我“相忘”逐步将“相忘”的精神推至到了整个天下。这时不仅“相忘”的程度加深了,同时范围和内容也递增了。庄子主张忘却儒家所提倡的忠信仁义,破除众多的关系,使人达到真正的自由。
“道”这一概念在道家思想里是一个核心概念,《老子》第一章就提出了“道”这一概念。
研究在不同射击工况下的弹丸膛内运动规律,对弹丸装药的设计和弹炮匹配性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未来将对不同磨损程度的身管内弹丸运动规律作进一步的研究。
全书一共33篇,出现“忘”字的就有21篇,可见“忘”在全书中的地位。除“忘”字以为,书中还有很多其他与之意义相似的词,比如“丧”、“无”、“遗”、“去”、“离”、“黜”、“外”等等。就连第一篇《逍遥游》中的开篇所谈及的鲲鹏神话都有“忘”的效果。美国学者爱莲心在其著作中分析道:“《庄子》开头的鲲鹏神话,像双面问题一样,有双重功能:把成人的批评心(即分析心——译者)关掉,但又不是把人的整个心灵一起关掉。它打开并激发赤子之心,并且预备它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欣赏和理解随之而来的东西。”[2](28)他谈到:“赤子心灵是最早了解到的心中的直觉或美学的认知能力。赤子心灵习惯于听神话和故事。赤子心灵被听一个故事的景象所激发。”[2](28)
许多菌株能够利用不同的碳源产生表面活性剂,例如VARJANI等[22]学者研究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NCIM 5514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该菌株在利用柴油、原油、甘油和葡萄糖为碳源时发酵液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分别为38.00 mN/m、36.70 mN/m、34.95 mN/m和29.42 mN/m;在利用甘油和葡萄糖为碳源时发酵液的乳化性能较好,E24分别达到75.0%。研究目的的不同对碳源的选择也不同。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原位生成时往往选用原油、燃料油、柴油等碳源,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的经济性时往往选用废油或其他价格较低的碳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儌。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3](53)
草莓应适时采收,鲜食草莓在果实着色80%以上时采收;用于加工的草莓可适当提前,着色75%左右时便可采收,便于外运销售加工。盛果期每天应采摘1次,轻摘轻放,防止草莓破损,降低草莓商品性。
计算厕纸进入下水道产生氨氮总量,根据表1数据:取平均氨氮含量为7.8 mg/L;若一户家庭将厕纸使用后丢弃在马桶中会产生氨氮:7 667.16×7.8=5.98×10-5 t,全国城镇家庭户21 470×5.98×10-5 t=12 839.89 t,根据2015年环境统计年报废水排放情况得到城镇生活源氨氮排放134.10万吨[11],计算厕纸进入下水道产生的氨氮占总城镇生活污染源百分比(%):
我不由呆住了。我紧紧地盯着她那张如梦一般美丽的脸。霎那问后的清醒使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她的美丽远远出乎我的意料。
“浑沌之死”的寓言出自《庄子》内篇《应帝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4](249)
一段话里,“道”字共出现了三次,虽然对于第一个“道”字有不同的理解,有研究者把其认为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和核心概念,但把第三个“道”字看作老子的专有名词是无可厚非的。根据陈鼓应的解释,第一个“道”是道理的意思,第二个“道”是“言说的意思”,第三个“道”是指“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3](53)《老子》四十二章中谈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225)就是说“道”为万物之本,万物都是由道所生发出来。老子提出“复归于婴儿”的理想状态,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婴儿作为人的早期形态,对于他的发展本身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随着人的成长,他的身上就存在着越多的“他者”,自身的无限可能性就会被随着成长所带来的“他者”所限制,成为“有所待”的状态,这不是庄子所提倡的自由。因而,庄子运用“浑沌之死”的寓言与“复归于婴儿”的理想状态相照应。
西方的《圣经》中,上帝用七日是创造了世界,是一个“生”的过程,而在庄子这里,七日里同样是在创造,却是一个“死亡”的过程,结局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感受,庄子的逆向思维,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庄子以这个离奇的想象与比喻来宣扬他所向往的原生状态、整合状态、混一状态。”[5](261)“浑沌”可以看作是“道”的一种表现形态,凿“七窍”可以看做一个被附加的行为,这个行为在施者眼里是正确的,对接受者而言却具有毁灭性。这就好比社会的制度伦理与人的本性产生冲突时将使人失去绝对的自由和束缚人性,所以庄子提倡要忘仁义,提出“忘”的哲学概念,让人回归于人的本然本真状态,即通达“道”的境界。
由上诉可知,“忘”是庄子哲学中很重要的概念,与道家核心概念“道”有联系,在《庄子》一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所有“忘”中,“相忘”“两忘”和“心斋”“坐忘”体现出哲学中的三对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
虽然作者认为是从批评心转化为赤子之心,但这也是一种“忘”的姿态。当阅读一本哲学书籍时,读者本身原是抱着一种批评的态度来进行阅读,庄子的写作与其他哲学家不同,他不是运用理性论证之言来进行开篇,而是用神话寓言的方式,在庄子一书中随处可见庄子的寓言故事,这是庄子行文的一大特色。按上面爱莲心学者的分析来看,庄子在书中不时运用神话寓言故事,其中可以不时激发读者的赤子之心,从某个程度来说是让读者在一种不自觉的情况下忘记批评之心,以达到与阅读枯燥哲学相反的审美享受,在潜意识中减少对《庄子》作为哲学著作的抵制情绪。这种反复运用寓言体裁的形式与一般西方称之为哲学的存在着悖论,却与庄子所提倡的思想相照应。他把“忘”看做一种通达“道”的渠道,亦看做是一种人生境界。除了与“忘”相照应,这种形式还与庄子所提倡的“自由”所照应。庄子看重自我精神的独立性,相比较西方的哲学,庄子运用寓言的形式,能够更加凸显个体的自我意识,寓言的朦胧多义性导致个体对寓言的解释发挥更多的着上自我之色彩,没有西方哲学透露出来的那种语言以及概念对人的一种强制性。
二、“相忘”与“两忘”
“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4](392)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化其道。”[4](195)
前面一句话是说当泉水干涸之后,有两条鱼被搁浅在岸边,它们互相用呼出的湿气和吐出来的唾沫滋润着对方,这样的做法使得对方的生命都得以维持下去。虽然庄子是用两条鱼来进行描绘,但这个寓言却暗示着人们之间的状态。两个在患难中互帮互助的人,想借助对方的力量渡过难关,庄子随后却用“不如”将形势进行了一个反转,借此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然后人把“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多用来形容两个曾经在患难中结为莫逆、互相倚靠、互相提携帮助的人,在境遇好了之后,各自生活,不同音讯。”[5](207)但庄子的原意并非这样,王蒙也提出过源于《庄子》中的一些成语后世的含义与原义有些出入的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并不简单,但也可以从某个程度上看出,人们有其自我的意识,不会局限于原来的本意。即使违背原义,但其行为没有违背庄子的思想——个人独立之精神。
讲完“相忘”过后,庄子随后又提出了“两忘”。他认为“与其赞美尧而非议桀,不如忘却两者的是是非非而融化于大道。”[4](198)主张齐是非和同彼此的思想,在《庄子·内篇·齐物论》中早已涉及,而《大宗师》中所提出的“两忘”是一种齐物的方法,忘却两者的是非矛盾对立。
在《庄子·外篇·知北游》中,也谈到了尧和桀。
“自本观之,生者,暗億物也。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奚足以为尧桀之是非!”[4](608)
从道的观点来看,人的诞生是气的聚合,本质皆为虚状,因此,不具有实在性。万物处于随道物化的状态之中,都在不断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具有无可知性,所以万物都不具有绝对性。从道的观点出发,尧和桀又有什么区别呢?所有是是非非都不过是人为的附加,是非价值评判根本不成立,都是实物的附属,而不是其本质。还是忘其两者的是非融归于道中,这才是最本质的存在,而其他都是虚妄。针对于历史上所赞赏的尧和所丑化的桀,庄子对其一视同仁,他站在哲学的高度而不是以道德为评价标准来评价二者,甚至认为“失道而后德”,可见庄子对道德的看法。
基于以上的分析,就不难理解庄子在《天运》篇中对于“相忘”进一步展开后的内涵。
“相忘”和“两忘”一词均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里。
(《庚辰六月晦,立秋,刘青园师陆招,偕何玉民田季,高陪左田师纳凉崇效寺,重展《青松红杏画》卷次左田师韵》)
上面一段话中由两个句式组成,循序渐进。前面一个句式是“以......易,以......难”,主要在于自身个体;后面一个句式是“......易,使......难”,主要在于“他者”,前后都构成“相忘”的关系。庄子立足于自我这一个体,逐步展开了“相忘”的现实意蕴:敬孝→爱孝→忘亲→使亲忘我→兼忘天下→使天下兼忘我。[6]前者为亲我关系,指家庭伦理,后者为天下我关系,指国家伦理。
分析“以敬孝易,以爱孝难”这一句可以得知,“敬孝”可以只是一个表面的行为,是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所制定的一个伦理制度,但生活中,如果人们把这个伦理制度实然化,人与人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等级关系网,制度所带来的强制性就会造成对人的束缚。以本然之心产生的爱亲就容易被制度所强制带来的表面“爱亲”行为所掩盖。所以庄子不赞成把伦理制度实然化、模式化,人在制度中得不到自由,回归不到“道”的状态。相反,如果从道出发,即从自然本性出发产生的“爱亲”关系,关系本身虽然是虚化的,但亲我之间却在“相忘”的状态下回归了“道”的境界,而不受模式化的伦理制度所束缚。
杂篇:《庚桑楚》,3次;《徐无鬼》,2次;《则阳》,2次;《外物》,5次;《讓王》,3次;《盗跖》,3次;《列御寇》,1次;《天下》,1次”[1]
三、“心斋”和“坐忘”
“心斋”和“坐忘”在中国哲学和古典美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心斋”和“坐忘”的概念都是庄子假托孔子与其弟子颜回的对话所提出来的。
“心斋”出自《庄子·内篇·人间世》。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嗥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4](129)
麦田杂草发生与耕作制度变化、化学除草药剂品种、抗性变化关系很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盐城地区麦田草相变化上大致分3个时期:
庄子所说的“吾丧我”其实就是指“心斋”。陈鼓应认为:“吾丧我;摒弃成见,‘丧我’的‘我’指偏执的我,‘吾’指真我。由‘丧我’而达到忘我、臻于万物一体的境界。”[4](41)“真我”就是庄子所提倡的“道”的状态,是内在的,也是无形的,人的生命的本然的存在状态。但人们所生活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着束缚人自由的制度、关系等,人们渐渐被“异化”,逐渐沦为物的奴隶,使“真我”被“他者”所遮蔽。庄子所做的就是“去蔽”的工作,使“真我”得以显现,彰显生命的力量。
庄子继承了老子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的思想,在深刻的洞察了人生,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我的关系之后,通过冷峻的哲学思考并运用具有文学价值的语言,为身处生存困境的人们寻得通达生命本真的救世之方,也就是庄子所偏爱的“忘”。他与其他哲学家不同,运用具有文学价值的语言达到了让人们在审美的状态中领悟拯救灵魂的方法,阅读的过程也是灵魂被拯救的过程,而不是让枯燥的哲学语言去让本已疲惫的心灵进行阅读。庄子运用神话、寓言的形式,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更好更广泛地传播。神话和寓言都是一种原始的文学样式,它们产生于民间,所以用此形式,可以让民间的百姓进行阅读。假托孔子等人之口来传达思想,又可以涉及士大夫的阶层。所以从庄子的语言艺术可以看出,庄子有着厚重的普世情怀,这正对应庄子想要解放“人”生命的思想,而不是单个阶层的人。
“坐忘”一词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但其表现已在《齐物论》中有所提及,就是南郭子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状态。“形如槁木”是“去形”后的状态表现,“心如死灰”是“去心”后的状态表现。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4](225)
此处与天葬院隔着百余丈,并无明显的道路,到处都是荒草灌木和岩石。蜘蛛精一路直行,逢木便踏,遇石便踩,似乎没有什么能够挡住它的脚步。青辰从地上爬起来,捡起一根粗木棍,悄悄跟在它的身后,借着沿途的障碍物掩藏身形。
从引文可以得出,“坐忘”就是要忘却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继而忘却“礼乐”,摆脱掉社会对自身的制约。但这仅仅还不够,只是达到了“相忘”的主体间的“忘”,还没有通达绝对的自由,即“自忘”。所以还要通过“坐忘”或“心斋”使得身心都得以解脱。“坐忘”侧重于“去形”,“心斋”侧重于“去心”,两者都强调主体性的作用,以通达“道”,回归于生命的自然本性,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
庄子身处乱世,通过自身深刻的洞察,为解救人们的心灵,摆脱生存困境,提出了“忘”的思想,以“两忘”“相忘”“心斋”“坐忘”为主要的思想贯穿于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当中,有别于尼采的救世之方,是一种自救的方式让人通达“道”的境界,取得绝对自由,回归于生命的本然状态。
参考文献:
[1]贺琼.《庄子》中“忘”的内涵[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1):50-53.
[2](美)爱莲心 著,周炽成 译.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 内篇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6.
[5]王蒙.与庄共舞·人生的自救之道[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4.
[6]刘涛.庄子哲学中“忘”的诠释[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18-520.
作者简介: 江青云(1993-),女,重庆涪陵,汉族,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西方美学;李羽玉(1993-),女,安徽定远,汉族,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中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