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精神早期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精神论文,小学英语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阐述英语课程性质时,《课标》又提到,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当下,国际竞争的核心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应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还是教育部颁布的具体的有关英语教学的指导文件,都将“创新”二字置于“关键词”的位置。毋庸置疑,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整个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尤为重要。英语作为小学阶段的主干课程之一,自然也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英语教学与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进行研究。
二、创新精神的内涵
在国外,创新的概念首先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来的,当时主要是针对生产领域和经济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由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型,相关的研究人员和高层管理者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创新的概念与观念才深入到整个社会。1916年美国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创造型人才”的学说。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1957到1977年间,通过教育实践研究使创新教育趋向系统化,他提出教育应发展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中国,创新是创立或创造新东西的意思,这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化》中就曾提到过。所谓创新,广义上指的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淘汰落后的思想、事物,创造先进的、有价值的思想和事物的活动和过程(郭凤志,2002)。中国教育史上对创新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践并论述创新精神的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墨子提出了“述而且作”的创新精神。他认为应该继承古代文化中善的东西,又要创造出新的东西。
所谓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创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它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动力(原霞,2009)。它是一个人从事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成为创新的人所具备的综合素质(秦虹、张武升,2006)。创新精神是人作为主体特有的精神,它体现在实践活动之中,是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往往具有批判精神、科学精神、开拓精神、自主精神、冒险精神和务实精神(颜晓峰,2001)。具体地说,创新精神包含着创新意识、创新情意、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品德、创新美感和创新技法等因子。创新精神是在社会实践中践行创新行为的精神动力和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精神力量。创新精神需要通过人的活动和物质的力量而发挥作用。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进行培养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创新精神的早期培养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和创新美感。
三、创新精神的早期培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竞争也随之变得愈加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创新就尤显重要。创新的关键在于教育,也就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外教育界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界归根结底是希望通过教育手段,让更多的公民具有创新精神。小学英语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课程,自然也就承担着创新精神早期培养的重任。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郭凤志,2002)。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培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正是因为有了自觉的创新意识,人们才会追寻创新目标,实施创新行为,最终产生创新成果。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所有的意识都处于启蒙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有利于后续创新意识的养成与维持。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方面需要在小学英语课堂内大力营造激励创新的环境与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种创新的意识。比如,在教学生以snow为话题进行口语训练时,如果设计的问题为“What color is snow?”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无法得到培养。因为这样的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It's white.”如果将问题设计为开放式的问题,如:“Do you like snow? Why?”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之下,学生可以找到自己别具一格的答案,如:“Yes,I like snow,because it is very white./Yes,I like snow,because it is very pure./Yes,I like snow,because I can make a snowman with it./No,I don' t like snow,because it makes walking more difficult./No,I don't like snow,because it makes me feel cold.”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合作创新,从而逐步形成创新意识。例如,《牛津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 3中有这样一篇故事:
Last Sunday afternoon,I was in a bookshop.I wanted to buy a book about animals.Suddenly I saw a short man behind me.He stole my purse and ran out of the shop.I followed him along the street,but he ran faster than me.I shouted,“Stop the thief! Stop the thief! ” A policeman came to help.Then a woman came and told us,“l saw him.He ran along the street and turned left at the first crossing.”The policeman started to run.He ran faster than the thief.Soon he stopped the thief and I got my purse back.
针对这个故事,教师可以布置合作、开放的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此故事进行大胆的有创意的改编。于是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学生通过合作,改写出了类似以下段落的小故事:
Last Sunday afternoon,I was in a bookshop.wanted to buy a book about animals.Suddenly I saw a purse on the floor.I looked around,but I didn't see anybody near me.At the moment,a young man was running out of the shop.I followed him along the street,but he ran faster than me.I shouted,“Stop! Is this your purse?” A policeman came to help.Then a woman came and told us,“I saw him.He ran along the street and turned right at the first crossing.” The policeman started to run.He ran faster than the young man.Soon he stopped him and gave his purse back to him.
改编后的故事,字里行间体现出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合作,每个人贡献自己的智慧从而进行故事改编,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结构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六个要素组成(陈立娟、陈小会,2008)。通过创新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思维是行动的指南,有了创新思维才会有创新行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可以超越常规思维,让自己的思维插上魔幻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进行创新,即想他人之所不想或者超越自身以前之所想。
比如,在教学生best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使用“East and west,home is the best.”这一名言,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将句中的home替换成他们喜欢的任何英语单词,说出自己的英语名言。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于想象,不怕出错,创新思维得到激发,能创造出五彩缤纷的英语小名言。如:“East and west,China is the best./East and west,Beijing is the best./East and west,Changsha is the best./East and west,our class is the best./East and west,love is the best./East and west,help is the best./East and west,heal this the best.”
又如,在复习介词的用法时,教师可以首先准备一只玩具小狗,把它藏在一个地方。然后问学生:“I have a good friend.It's a lovely dog.Its name is Bobby.Where is Bobby now? Please guess! Is it behind the door? Is it under your desk? Is it in the teachers' office?”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气氛之热烈,是机械性操练所无法替代的(曹伟华,2006)。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的悬念引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力。教师的鼓励、设置悬念和正确引导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创新个性的培养
创新个性是指具有创新特质的个性。创新特质是指与创新活动、结果关系密切的特质(秦虹、张武升,2006)。所谓创新个性早期培养,就是要培养小学生有创意地、个性鲜明地自主学习,最终形成富有个性特点的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课标》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学生才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喜欢追问。首先,教师对于每一堂课要进行精心的设计,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英语》(新标准)(一年级起点)第三册Module 10 Unit 1中的单词firecracker是该课词汇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庆祝新年的动画视频,让学生使用“New Year's Day,watching TV,singing,dancing,happy”等词汇和短语描述动画中的情景,并让学生猜一猜接下来老师会教他们什么单词。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激发,就可以对知识产生兴趣,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祁小丽,2012)。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人格空间,将相距甚远的事物联系起来。比如,在学习“pig,cat,mouse,dog,duck,hen,cock,fly”等动物词汇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如果可以做一天的动物,会选择做什么动物,并进行陈述。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能叙述出很多温馨的故事,如:“I want to become a fly.I want to stay on my mum's face when she is sleeping.I also want to smell the sweet smell of my mum's rice.l want to experience the happiness of flying in the sky.Of course,I want to fly back to the classroom,because I like English and my English teacher very much.”可以看出,在教师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下,学生具有个性特点的想象力会得到发挥。
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一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鼓励他们独立或者与他人合作完成。比如,在学习“blue,red,brown,black,white”等颜色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将这些颜色词与水果、衣物、学习用品等进行匹配,并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完整的描述,做出图文并茂的PPT拿到课堂上展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用“What do you think of his/her answer? Do you agree with me?”这一类的问句让学生对同伴或者教师的观点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对同伴和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和挑战。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不畏权威、勇于创新的个性。
(四)创新美感的培养
创新美感指的是诱发创新活动的美感,包括对对象美的敏感性、鉴赏性、追求性以及把这种追求转化为创新行为和成果的能力(秦虹、张武升,2006)。很多的创新都源自于创新者对于所创新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美的追求。与汉语一样,英语也是一种优美的语言,具有韵律之美、重复之美、同义之美、反义之美和修辞之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欣赏英语的美丽,展示英语的美丽,乃至创造英语的美丽,就能够成功地对学生进行创新美感的早期培养。
首先,要引导学生欣赏英语之美。例如:“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在教授这首题为“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的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其中“star/are”和“high/sky”两组尾韵的使用,以及“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这一“重复”手段的使用。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让他们充分体会韵律之美和重复之美(刘明东,2011)。
其次,要引导学生展示英语之美。例如,“Tick,tock,tick,tock,says the clock.Tock,tick,tock,tick,be quick.”在用这首小诗教学生辅音[k]的时候,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发出标准的[k]音之外,还可以请学生进行分组展示。一组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这一押韵小诗,另一组学生戴着闹钟的面具,跟着节奏左右晃动小脑袋,从而形成一幅韵与形和谐的时钟滴答的画面,充分展示英语语言的音美、意美和形美。
最后,要引导学生创造英语之美。例如,在教授歌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时,教师可以首先教会学生这首英文歌,然后引导学生在保持歌曲的韵律与节奏的前提下,用别的形容词和水果、动物等名词来改编歌词。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姊妹篇。下面列举两个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1:
One sweet,two sweet,three sweet bananas.Four sweet,five sweet,six sweet bananas.Seven sweet,eight sweet,nine sweet bananas.Ten little sweet bananas.Ten sweet,nine sweet,eight sweet bananas.Seven sweet,six sweet,five sweet bananas.Four sweet,three sweet,two sweet bananas.One little sweet banana.
学生作品2:
One naughty,two naughty,three naughty monkeys.Four naughty,five naughty,six naughty monkeys.Seven naughty,eight naughty,nine naughty monkeys.Ten little naughty monkeys.Ten naughty,nine naughty,eight naughty monkeys.Seven naughty,six naughty,five naughty monkeys.Four naughty,three naughty,two naughty monkeys.One little naughty monkey.
教学中教师通过“欣赏英语之美一展示英语之美—创造英语之美”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能够让学生的创新美感在人生的早期就得以培养,进而享受创新之美带来的乐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技、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要想走在世界的前列,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产出大量创新的产品和思想。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和创新美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早期培养。
编辑手记:小学英语课堂是一个蕴涵着无限潜能的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平台。要想对学生实施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就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建立起一个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以学生个体为核心、多种教学形式共同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目前关于“创新精神培养”这一主题的文章多是满篇空话、套话的堆砌。刘明东老师的这篇文章在概念阐释的基础上把创新精神细化为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内容比较充实,结论也比较有借鉴意义,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写作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