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单位作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中心,是参建各方质量管理的组织和协调者,必须要以工程质量作为项目建设管理的核心。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和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形,给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控制好现场的建设质量尤为重要。文章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者角度出发,在对工程建设现场质量管理不足进行简单论述后,对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监管体系;质量管理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是整个水利水电项目建设管理的核心环节和核心内容,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和其建筑功能作用的正常发挥。国家水利部、地方水利厅(局)以及建设管理单位,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建设质量管理尤为重视,已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特性颁布《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等相关质量管理技术标准,规范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现场的质量管理,为工程项目现场质量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指导文件。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自身建设环境、建设周期、投资成本等特殊性,加上外界环境影响因素及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导致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制度和操作标准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约束和监督作用,给工程建设埋下质量隐患。因此,切实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现场质量管理与监控,对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提高建设单位项目运营整体效益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研究意义。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场质量管理不足
1.1 缺乏系统完善建设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市场监管混乱
缺乏健全的建设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市场监管整体较混乱,导致一些与工程特性不匹配的施工企业进入施工现场,影响施工质量。“无资质挂靠低资质、低资质挂靠高资质”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市场的稳健发展。建设单位质量监管机构组建不完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质量监管监控意识不强等,在实际项目管理中“重建设进度、轻建设质量”“重建设成本控制、轻安全监控”等管理理念存在,严重影响项目现场建设质量管理。在“建设现场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和质量监管措施的落实方面,“敷衍走过场”等现象的出现,导致质量监管制度和措施的科学性、完善性、可行性等与工程建筑质量管理间存在不匹配,导致不稳定施工队伍、技术安全水平不高施工机具等进入到施工现场,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整体埋下质量影响。
1.2 建设现场质量监管方法措施落实度不强
从大量研究和项目管理实践经验可知,建设现场质量监管方法、措施等落实不到位,是引起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场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建设单位项目质量监管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一些监管人员自身综合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建设工程现场监管管理中不能很好运用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等作为质量监管指导依据,没有严格按照质量监管工作规范进行操作,导致施工现场一些质量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整改,给工程埋下较大质量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场质量管理要点
2.1 根据工程特性,建立完善全面的建设现场质量监管制度
建设单位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参建各方项目管理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其应以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质量监控”为中心,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各阶段、各环节中,纵向配合接收质量监管机构和部门的质量监督和检查,横向协调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的建设组织关系,确保工程具有较高的建设质量水平。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特性,重点加强参建施工企业的资质和技术水平审查,不断规范建设市场和现场质量管理体系,杜绝施工现场出现多次转包、层层分包等不利于质量管理的问题出现。建设单位应加强工程现场质量管理领导力度,根据工程特性和现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和部门,制定合理匹配的施工意见和动态质量监督检查方法和措施,确保质量管理机构和部门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项目施工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设计交底,确保监理和施工单位真正领会设计意图、设计方案和施工重难点,便于其结合实际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并让设计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为工程高效优质的施工建设提供重要的施工文件保证。建设单位应结合工程特性,加强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监理和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质量监管人员上岗培训,并督促监理单位专业质量管理人员对施工企业进场的人员组织、物料储备、技术力量以及施工组织等进行全面质量检查,为工程施工建设提供重要的质量准备保证。
2.2 强化建设现场全过程质量监管
建设单位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参建各方项目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和协调者,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核心。建设单位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实行全过程的事先、事中和事后动态控制。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特性,构建完善的建设现场质量监管机制和方法措施,通过组建完善的质量监管机构,合理配备高素质质量监管人员,并认真落实各种质量监管措施,确保各种质量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在建设现场质量管理全过程中,要做好各环节各分项工程的质量全面动态检查,建设单位应督促由监理单位牵头,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建管部门、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各方的工程质量联合检查,一旦发现任何质量隐患或问题,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待整改满足质量要求后,方能进入到下一施工工序。在质量监督管理中,对发现存在违规操作等行为时,应立即予以指出并限期要求其进行整改,并做好建设施工现场的质量复检工作,只有当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后,方能通过。通过现场质量检验、落实质量检验方法,并积极参与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隐蔽工程的验收等,采取动态质量监管体系来有效控制工程建设现场质量。
2.3 加强建设现场质量数据整理工作
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应以单元工程为基础、以工序控制为手段实现全面系统的模块化、标准化、程序化的质量监管,从源头上确保工程建设现场质量。应加强建设现场质量数据整理工作,现场设计变更单、签证单、会议记录等资料应及时归类整理。加强工程建设现场质量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储存、分析、整理、反馈和建档工作,确保工程建设资料与施工进度等保持一致,能够真实反映工程建设现状面貌,为全面建设质量管理提供全面的资料信息,便于建管部门合理制定和修正质量监管体系和方法措施,制定高效合理的质量监管策略和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工程建设具有良好的质量水平。
3 结束语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复杂多样化的工程特性,加上受外界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实际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设单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场质量管理中,要积极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和方法措施,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要从全方位视角加强建设全过程参建各方的项目质量管理,确保参建各方质量管理体系正常稳定运转,全面提升建设现场质量监管水平,推动工程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稳定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田柱.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J].人民长江.2010(10).
[2]殷建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03).
[3]李敏.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探析[J].水利技术监督.2008(02).
论文作者:钟亿强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现场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工程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