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炎诊断中CT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3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CT诊断的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有81例患者胰腺肿大,约占总数的78.6%,32例患者的胰腺密度改变,约占总数的31%;103例患者中有31例为A级,26例为B级,18例为C级,17例为D级,11例为E级。结论:CT在胰腺炎临床诊断中能够正确诊断出胰腺炎,同时还能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的判断。
【关键词】胰腺炎 CT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169-01
引言:近年来,医学诊断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CT诊断是临床诊断胰腺炎最准确、最有效的技术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3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CT检查诊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3例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的病理、影像及临床资料均完整。其中有56例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6~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2.6)岁;病程在3个月至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6±0.5)年;进行CT扫描时间在发病1h~5d之间,平均为(2.2±1.5)天。在临床表现方面,所有患者均有腹部不适或隐痛、食欲减退等症状;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所有患者均出现白细胞计数、血尿淀粉酶等升高症状。所有患者均临床确诊为胰腺炎患者,其中有36例患者经手术确诊,67例患者经临床化验、腹腔穿刺证实;45例患者有暴饮暴食史,58例患者伴有胆系疾病。
1.2 方法
运用飞利浦MX 4000 Dual型号对本组所有患者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频率50或60HZ,层厚为0.625mm,电流为320mA,电压为120kV,螺距为1.375:1。检查之前让患者常规禁食8个小时,检查前1个小时内让患者口服800~1000ml的温水。检查时,让患者再口服300~500ml的温水,从而对胃十二指肠进行进一步的充盈。检查前10分钟,如果患者没有禁忌症,则对其肌肉注射654-220mg,以将胃十二指肠蠕动减少到最低限度。首先对从肝顶到胰腺平面进行CT平扫,然后进行三期增强扫描,扫描时运用高压注射器对患者静脉注射100ml的欧乃派克,速度为3.5ml/s。在延迟时间方面,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分别为20~25s、35~45s、60~70s[1]。
1.3 胰腺炎CT分级
依据Balthager的五级分类法[2],如果患者胰腺正常,则为A级;如果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缺乏均匀的轮廓、均匀的密度,胰管扩张,有局限性积液,但是没有肾周侵犯,则为B级;如果患者除B级病变外,还有胰周围脂肪结缔组织的炎性改变,则为C级;如果患者除胰腺病变外,胰腺周围还有单发性积液区,则为D级;如果患者的胰腺周围有2个及其以上的积液区,则为E级。水肿型包括A、B、C级,出血坏死型包括D、E级。
2.结果
2.1 CT影像学表现
1)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增强扫描后胰腺实质见小片状或点状低密度灶,本组患者中有83例患者胰腺肿大,占总数的80.6%;2)胰腺密度改变。CT检查发现胰腺密度在一定程度的降低或具有不均匀的密度,其内可见坏死灶,本组患者中有31例患者的胰腺密度改变,约占总数的30.1%;3)胰腺周围积液、筋膜增厚、密度增高、胰腺内坏死、并发蜂窝质炎少量胸腔积液、肾筋膜增厚、胃肠道积气等CT影像学改变。
2.2 CT在胰腺炎临床诊断结果
本组103例患者中有31例为A级,26例为B级,18例为C级,17例为D级,11例为E级,84例为水肿型,占总数的81.6%;19例为出血坏死型,占总数的18.4%。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CT在胰腺炎临床诊断结果
2.2 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有3例患者为假性囊肿,1例患者为脓肿,4例患者合并了胸腔积液,2例患者为蜂窝组织炎。
3.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不仅病情严重,而且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分为两类,即急性轻症和急性重症胰腺炎。其临床表现症状为:患者发病较急,常常会出现上腹痛、严重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早期还伴随有血尿淀粉酶升高的迹象,临床早期正确的诊断是疾病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措施。
医学研究认为是由于梗阻因素、感染、药物遗传、穿透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长期酗酒、饮食不规律以及外伤或者医源性的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其中胆汁、胰液逆流以及胰酶损伤胰腺组织是导致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其病理症状在发病早期表现为胰腺轻微肿胀,间质出现充血水肿情况,且小部分的中性粒细胞被浸润。在实验室进行详细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清脂肪酶升高,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慢慢会出现局部性的坏死以及出血,导致患者的腺胞以及小叶结构被破坏。在患者的胰腺周围、后腹膜以及肠系膜中都会出现细胞组织不同程度的坏死。
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是临床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传统方法[3],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影像学也得到了较快进步与发展,临床上开始广泛应用CT技术,对诊断胰腺疾病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度高、单次连续扫描范围大的优点采用螺旋CT检查,可以快速诊断患者的病情。可对全身各部位疾病做出诊断或诊断性治疗,还可利用该机进行监视下介入检查及治疗,如经皮肺穿、肝穿、囊肿穿刺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可完成CTA、三维成像、仿真内窥镜等,为临床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断、治疗信息。因此在诊断胰腺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5]。本研究结果表明,CT在胰腺炎临床诊断中能够正确诊断出胰腺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参考文献
[1] 江生,黄景茂.16层螺旋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5):103-104.
[2] 任全山,刘刚.胰腺炎临床诊断中CT的应用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3):89-90.
[3] 胡鹏志,胡跃群,梁琪.多排螺旋CT扫描对急性胰腺炎及其严重性评价的临床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0(9):216-217.
[4] 郭红斌,王毅迪.急性胰腺炎CT多期扫描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10):230-231.
[5] 贾喆,刘丽君,张海斌.早期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0(35):23-24.
论文作者:王其平,童虎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7
标签:患者论文; 胰腺炎论文; 胰腺论文; 密度论文; 中有论文; 临床应用论文; 则为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