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桢[1]2015年在《国有企业重组与要素整合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重组与整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国有企业重组与要素整合对于加快资金集聚和增强国有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实现国有企业的科学管理和增强国有企业实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国有资产增值和实现规模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实现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学者对企业重组的研究开展较早,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其研究多以国外企业的重组实践为背景,在时间、地域和企业性质等方面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有企业的重组与整合问题。与西方国家的企业重组相比,我国企业重组活动开展较晚、规模较小、数量也较少,企业重组与整合理论也较为欠缺。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这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企业类型,对其重组与整合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特别是对国有企业重组与整合的典型成功案例研究较少。本文以我国国有企业重组与整合机制为研究内容,以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中汽国际)和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海航)的重组与整合为案例,重点研究了国有企业重组中的人员与组织结构重组与整合机制、国有企业重组中的战略重组与整合机制以及国有企业重组中的文化重组与整合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国有企业重组中的人员重组与整合机制研究。提出了国有企业重组中人员重组与整合的策略,包括妥善安置冗员和积极留住核心员工、注重员工的培训开发和提升员工素质、建立完善的薪酬和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畅通的员工交流和沟通机制以及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2)国有企业重组中的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提出了国有企业重组中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通过确立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强化知识技能培训、强化激励措施等措施培养知识型、创新型人才队伍;通过重塑骨干核心价值观、坚持分层分类培训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等措施打造骨干队伍,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落实引才责任、坚持战略引领、拓宽引才渠道、搭建事业平台等措施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助推企业快速发展。此外,构建了以“一个基础平台、叁大管理体系”为支撑的国有企业重组人力资源整合模式,并提出了价值创造一价值评估—价值回报(人—岗—薪,贡献—评估—激励)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的国有企业重组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体系。(3)国有企业重组中的组织结构重构研究。指出国有企业重构必须去除重组前原有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弊端,重新整合组织结构要素,实施组织结构变革,提高组织结构与重组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匹配度。国有企业重组中的组织结构重构必须符合重组国有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同时,要注重分工协作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重组国有企业的运作效率;此外,要合理选择组织形式。(4)国有企业重组中的战略重组与整合机制研究。提出了国有企业重组中的战略规划包括:基础分析、战略定位、战略规划、经营战略、职能战略和战略实施等。重点研究了职能战略制定和实施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包括管理体系、管理责任、管理模式和跟踪监控在内的国有企业战略重组的实施框架。(5)国有企业重组中的文化重组与整合机制研究。提出了国有企业重组中文化重组与整合的策略,具体做法包括渗透于规章制度、凝聚于培训活动、相融于视觉识别和体现于社会责任。提出了由文化识别系统、文化传播与落地系统、文化保障系统和文化评估系统四个部分闭环组成的国有企业重组的企业文化建设系统。(6)国有企业重组与要素整合的案例研究。本文以中汽国际和中国海航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了这两个国有企业成功重组与整合的典型做法,分别研究了中汽国际和中国海航重组中的人员与组织结构重组与整合、战略重组与整合以及文化重组与整合。
曾智敏[2]2015年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代表着国家的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深入,国有企业面临着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日益严峻的国内外竞争中提高企业效益,扩大规模,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国有企业的重要发展议题。2015年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年,新疆兵团筹组的中国新建集团,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成的中国中车,上海国资委提出的未来5年内完成国企改革,山东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意见》等,带动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热潮。国有资产的重组是我国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XX省省委十分注重国有资产的重组问题,为了促进XX省国有企业的发展,提高省内旅游产业全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2011年8月经过XX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组建了L旅游集团,拟采取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运作,打造旅游龙头企业,并推进XX省国有资产证券化的进程,实现L旅游集团上市的目标。L旅游集团是XX发展强制性“拉郎配”的成果,它的做大做强关系着XX省旅游行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旅游集团的管理层仅拥有行政附属权,并未真正拥有控制权,无法真正推动集团的改革,而集团的出资人和重组标的都希望在旅游集团中巩固自己的实力,争取利益,各子公司依然各自为政,并未按组建时的设想运作,形成真正的“航母”,致使旅游集团运作效率低下,整体效益不佳,离上市更是遥遥无期。本文结合资产重组、企业重组动因的相关理论,对L旅游集团重组的进程进行研究,分析L旅游集团重组的特点及重组失败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出推进L旅游集团资产重组的相关建议,为国有企业重组改制提供了借鉴。
于晓屹[3]2010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重组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企业重组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保持竞争力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对其组织结构不断而适时地进行调整,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企业重组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众多跨国公司的重视。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是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企业重组加快的时候。因为要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企业的重组,来调整经济结构,使得原来失衡的经济关系能够达到新的平衡。自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不少国家经济陷入衰退。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救市政策,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困境。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也遇到严重困难,我国政府也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推动企业进入重组,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有关企业重组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主要从理论方面阐述了企业重组的动因和效益;第叁部分通过对我国企业重组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指出企业重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而提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企业重组论题具有重要意义;第四部分结合我国的企业重组实际情况,针对重组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笔者认为合理的意见和政策建议;第五部分对整个论文写作过程和结果做了认真总结,其不足之处还需要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理论演绎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企业重组活动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以往我国企业重组的成绩和制约企业重组的一系列因素,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基于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重组的数据和资料,通过典型案例分析,针对我国企业重组在战略目标、市场化程度、操作规范、产权交易、后期整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李卓群[4]2017年在《我国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产重组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企业规模、调整企业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一直是资本市场文献研究的热点,而资产重组是否能够显着改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也是学术界和公司经营者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资产重组绩效的理论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第二,对资产重组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介绍了资产重组的理论依据。第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现状,并指出了现存问题。第四,就研究方法来说,国内外研究资产重组绩效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股票事件研究法,另一种是会计事件研究法。在综合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了运用会计事件研究法来建立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九个财务指标来综合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第五,本文以在2014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10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比较了资产重组发生前一年至发生后第二年的绩效变化(即2013年至2016年的业绩变化)。第六,针对重大资产重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根据前几部分的研究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提高重大资产重组绩效的相关建议。
赵立秋[5]2002年在《应对WTO中国石油石化企业重组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由对国内和主要发达国家企业重组现状的比较结论及其对我国企业重组的启示,并针对国内企业重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加入WTO对中国产业的影响,重点分析研究了加入WTO对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的影响因素、总体影响和各行业的影响;在研究应对WTO中国企业重组理论(即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经营重组、人力资源重组、重建企业制度、整合企业文化等以培养企业国际核心竞争力为导向重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应对WTO中国石油石化企业重组战略;本文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力求为应对WTO,中国企业重组(即21世纪初5—10年中国第二轮企业重组---应对WTO,尽快提高企业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尤其是石油石化企业重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体现了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杜国名[6]2017年在《政府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是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实现产业布局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钢铁企业通过联合重组,能够实现资产、资源、资本、设备、技术、产品的优化组合,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但钢铁行业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属性,决定了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性。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涉及的人员安置、债务处置、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公平竞争、税收政策等问题,已远远超出重组企业主体之间内部能够控制的范畴,仅靠重组企业自身难以解决或难以短时间内解决,需要政府通过创造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为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提供保障。因此,国内外政府在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上均未完全放任,而将推进本地区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作为政府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以山西省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为例,对政府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进行分析,试图找到破解山西省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工作困境的有效途径,对今后推动山西省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政府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定义和政府在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中发挥的作用,并以山西省为例,分析了山西省政府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背景和意义、基本思路和具体实践,分析了山西省政府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针对山西省政府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存在的问题,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国外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推进经验,并在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和兼并重组阶段性推进的大背景下,从国资委推动央企钢铁企业重组和作为国内最重要的钢铁大省河北省政府推动本地区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经验,找寻能够破解山西省政府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问题的启示。根据对国内外政府推动本地区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典型案例的分析,结合山西省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存在的问题,围绕提高企业、地方政府及相关各方参与支持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积极性,为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环境这一出发点,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尊重企业意愿、找准工作突破口、发挥地方政府能动性、切实细化配套政策、探索建立并购基金、借力司法推进重组等政策建议。
高玉婷[7]2016年在《中央国有企业重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世界引擎”。从全球范围来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企业集团的运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行为,实际上已成为是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更加深远。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以及作为“精锐部队”的中央企业,是助推中国经济实现快速赶超的强大引擎。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拉动国内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维护本国企业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条必由之路。2013年11月,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深化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15年9月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制定中央企业结构性调整与重组方案,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整体上市、并购重组等方式,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形成股权结构多元化、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这为未来的国企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并购重组作为提高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其成效到底如何,怎样发挥其在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中的积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中央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研究中央企业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对国内外关于国际竞争力和企业重组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竞争力与企业重组的相关理论,并对中央企业重组与央企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通过进一步分析中央企业的性质和地位,说明了增强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性,而重组是提升央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进而建立了“一个标杆、两个层次,四个维度”的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构建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提出了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六大路径,即“做大——扩大企业规模”路径、“做强——提高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路径、“做优——提升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路径、“世界一流——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管理”路径以及“机遇——改善外部竞争环境”路径和“政府——深化国企改革”路径。其次,通过分析中央企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对中央企业规模、发展速度、经济地位、运营效益和行业布局等多维度研究的基础上对从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沿革和重组模式等方面的总体形势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说明央企重组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总体而言,中央企业并购重组与整合取得了显着成效,主要体现在中央企业的布局结构得到优化,规模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运营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但央企“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行业布局有待改善,国际化经营还处于较低水平。接下来,对我国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研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世界500强企业作为标杆进行分层次、多维度地深入比较,分析了目前我国央企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与世界500强的优势和差距。尽管中央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成效斐然,但与国际一流企业仍存在较明显的差距。虽然我国已明确提出了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企业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但离世界一流企业这一目标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随后,本文基于中央企业在2006年至2014年间的财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我国的中央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南北车重组、中粮和华润叁个案例解析,在此基础上探析重组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最后,借鉴国外大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从影响我国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作为落脚点,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李贞[8]2004年在《我国装载机行业战略重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机械行业兼并重组加剧,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欧美45%以上的工程机械企业进行了并购重组,并且以这种方式增加产品范围和市场,达到强化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在我国,由于宏观紧缩及固定资产投资减速,国内企业已经加快重组步伐,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绝大多数装载机企业规模仍然过小,产业集中度仍然很低,资金和技术投入仍然分散,资产负债率仍然很高,专业化协作水平仍然有限。目前行业内的并购重组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重组模式虽然多样化,但也存在很多低效益的资本推广和行政性的捆绑运作。所以打破既有格局和竞争意识,促成行业内资源大规模的重新配置,引发全行业提升整体竞争力是装载机行业战略重组的当务之急。 本文根据对国外装载机行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的研究,结合目前国内的行业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了我国装载机行业战略重组的战略背景,包括行业内自身的优势、劣势和所面临的机会、威胁,从而得出装载机行业迫切需要加快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阶段过渡的步伐,以顺应全球装载机经济发展新形势的结论。 根据这个结论,本文对我国装载机行业战略重组进行了战略设计。首先是战略重组的目标和思路:1、通过并购方式整合装载机行业;2、通过战略联盟迅速提高装载机行业的竞争能力;3、通过资产重组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然后,本文设计了战略重组方案:1、横向并购方案;2、价值链整合方案;3、(战略)联盟方案;4、按产业地域(或生态集群)重组方案。接着,本文进一步探讨战略重组相关的对策与措施,分别从国家政策法规、政府对策措施和企业全面衡量重组的可行性等叁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本文探讨了在重组过程中,装载机行业各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诸如国有资产的保值、经营层的
陈慧君[9]2009年在《中钢吉铁及其存续企业重组研究》文中认为国有企业效益低下,步履维艰甚至停滞不前,已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目前人们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国有企业的资产组合上,希冀通过资产重组使相当部分的企业焕发生机与活力。资产重组是目前的一大热点,但如何正确的运用到实践中去,需要正确理解资产重组的真正含义,以及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特点,以便把资产重组作为一个契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资产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存续企业吉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重组。叁者是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前苏联援建的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吉林铁合金厂的基础上相继发展起来的叁个并存的独立法人主体。至今,企业经历了50多年的成长历程,也经历了多次改革重组的演变历程。虽然做到了形式上的分立经营,但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中钢吉铁与母公司吉铁有限、承载历史遗留问题的吉铁集团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股权关联及不规范的关联交易,致使中钢吉铁历史负担沉重,综合竞争能力下降,缺乏发展后劲,面临着改制重组和生存发展的双重压力。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的实际情况,运用企业重组相关理论,在分析吉林铁合金企业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钢吉铁及其存续企业重组思路和方案,并对重组的实施提出了相关措施。通过研究认为,中钢吉铁及其存续企业的重组应有利于中钢吉铁的发展,将企业的核心业务迅速做大做强,将改制与重组同步推进,对企业进行整体的重组,从根本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应从整体利益最大化出发,尽快实施公司的整体改制重组方案,从而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改制重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问题,如依法操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妥善安置职工问题等。改制重组后的中钢吉铁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陈晓敏[10]2006年在《重组过程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调》文中研究说明企业重组是市场经济永恒的话题。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改革都与企业重组息息相关。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重组实质上是对企业关系契约的调整与重新签订,是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重新分配,在企业重组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争夺与利益冲突更加严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企业重组过程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调进行研究。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重组进行概念界定,并全面回顾国内外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重组已有的研究成果,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企业的不同利益相关者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要求,企业必须满足、协调这些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与利益冲突才可以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企业重组实质上是对企业原有利益关系格局的重新调整,企业重组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争夺与利益冲突更加严重,重组中要注意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最后,本文对中航油(新加坡)重组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指出企业重组要注重全面重组,重组中必须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同时重组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环境作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有企业重组与要素整合机制研究[D]. 刘敬桢. 合肥工业大学. 2015
[2].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研究[D]. 曾智敏. 电子科技大学. 2015
[3].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重组问题研究[D]. 于晓屹. 大连海事大学. 2010
[4]. 我国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绩效研究[D]. 李卓群. 天津财经大学. 2017
[5]. 应对WTO中国石油石化企业重组战略研究[D]. 赵立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2
[6]. 政府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研究[D]. 杜国名. 山西大学. 2017
[7]. 中央国有企业重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 高玉婷. 辽宁大学. 2016
[8]. 我国装载机行业战略重组研究[D]. 李贞. 中南大学. 2004
[9]. 中钢吉铁及其存续企业重组研究[D]. 陈慧君. 吉林大学. 2009
[10]. 重组过程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调[D]. 陈晓敏. 暨南大学. 2006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重组论文; 国企论文; 钢铁工业论文; 利益相关者理论论文; 企业兼并重组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经济论文; 央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