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型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岐山周文化遗址景区为例论文_李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多遗址被纳入城市发展的范围,与此同时,遗址的保护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遗址型景区作为景区保护与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其规划设计思路及方法也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文章通过景观规划实例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加以归纳,提出符合遗址性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遗址;遗址型景区;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址遗存丰富。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遗址景区的发展出现了对遗址历史信息的漠视、与遗址周边环境缺乏有效衔接、难以融入城市整体发展环境等诸多规划问题,都严重阻碍了遗址的保护与发展,也影响了城市发展的质量。因此,在现阶段,探讨如何在城市发展中更好的开展遗址景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内容,对于遗址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1遗址型景区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遗址的定义是“年代较久并且已经遭到损坏的建筑物和其周围的环境”。遗址景观不仅包含遗址本体的物质部分,也包含其文化。景区是根据景观资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览要求划定的用地范围,包含景物、景点、景群,它形成了独立的分区特点[1]。本文所研究的遗址型景区从时空维度与核心特性的视角进行界定,将以遗址景观为核心资源的旅游活动聚集空间定义为遗址景区。

2遗址型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2.1历史文脉的挖掘、展示和延续原则

在遗址景区规划设计初期首先要在全面深入发掘该文化并了解该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其文化背景与遗址本意进行设计,尽可能减少对遗址的外部损害并最大的保留其遗址原貌,同时也可以为遗址景区创造更加鲜明的文化氛围。

2.2遗址主题表达原则

通过硬质空间和软质活动两个方面来进行呈现。对于硬质空间的主体呈现主要通过遗址景区各功能区的总体布局和微观环境的建筑、景观设计来实现。遗址景区中所举办的各种文娱活动是项目中的软质组成部分,也是直接体现遗址主题的方式。

2.3可参与性原则

埃克博曾说在景观中人是唯一的主角,因此景观设计与规划应当基于人的感受角度下进行[2]。在完成遗址景观的设计与规划之后既然人作为主要的参与对象,那么人的行为方式以及心理需求等也必然会成为遗址景观设计的根本要求。基于此,还需要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合人的行为以及感情等各项因素,尽可能构建高品质的人性化特质与文化价值取向,在充分尊重并肯定人性尊严的基础上传达出文化符号形态[3]。

3遗址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手法

3.1遗址景观本体的留存与更新

原样呈现是遗址留存过程中较直观和直接的展示方式,也是原生态彰显历史文化的主要举措;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要促使遗址再现活力,就必须将遗址的保护与发展融入到城市发展的轨迹之中,这就需要对已经残缺不全的遗址本体及遗址地进行更新,使其与区域发展融为一体。对遗址景观本体的更新通过两种模式来融入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活,一种是博物馆模式;一种是景区或者公园开发模式。

3.2遗址文化符号的提取和表达

文化符号可以作为人了解文化、与文化沟通的重要媒介。在设计遗址景区景观环境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建筑、景观小品、植被等语汇符号,将遗址本体所代表的文化内涵,通过隐喻、象征、暗示等进行提取,引导人们的想象力在塑造的景观环境空间中进行延伸。例如成都的宽窄巷子。

3.3遗址空间情景的演绎和再现

在规划设计遗址景区景观的时候,可以有效组织建筑、场景以及人文化活动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于模拟的形式再现旧日的场景和故事等,在与现代生活产生逻辑联系的基础上,重塑传统的生活场景。例如曲江唐历史文化区的大唐芙蓉园。

4案例实践——以岐山周文化景区为例

4.1项目概况

周原遗址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其中心在今陕西扶风、岐山一带。本次规划范围在大周原文化区的基础上,由原有约200平方公里中选取7平方公里,以周公庙、凤凰山遗址、西岐民俗村为核心打造周文化景区。

4.2岐山周文化遗址景区景观规划设计

4.2.1岐山周文化遗址景区总体景观布局

岐山周文化遗址景区以“天-地-人”为主要轴线,形成山上游览、山下悠闲的整体空间布局。为突出遗址保护与生态规划理念,赋予地区文化特色,进而改善区域环境与民生,该项目规划形成了以天坛游览区、周公庙游览区、遗址展示保护区和周城体验区等功能分区。

图4.1景区总平面布局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2周城体验区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2.2岐山周文化遗址景区分区设计

以总体布局为框架,针对不同区域的景观主体,进行分区景观设计。

(一)天坛游览区。源于周代祭天的最高祭祀典礼郊天礼。游览区包括天坛、凤凰雕塑及元圣殿等景观内容。其中天坛通过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周人对天的敬畏;凤凰雕塑则是源于凤鸣岐山的典故。

(二)周公庙游览区。该区域是规划区现有的核心区,以周公庙古建筑群为核心,辅助以滨水和植物观光带,通过朝拜产品和亲水观光产品设计,营造庄严肃穆、自然淳朴的氛围。

(三)遗址保护区。根据凤鸣岐山典故构思形似凤凰的大地景观图案,景观图案通过小麦、玉米等本土化的庄稼构成,其间点缀遗址区。对于现有祝家巷风情街进行整体风貌改造提升,融入周文化及民俗文化元素,通过村容、村风、村艺、村乐、村居活化周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四)周城体验区。周城分为8个主题分区,包括明堂主题区、周青铜及考古博物馆主题区、何尊广场主题区、周王室主题区、百工坊主题区、诸子百家园主题区、封神乐园及影院主题区、亲子乐园主题区。在各个区域通过对历史故事中文化要素的提取,旅游项目的设计,提升景区游客的参与感。

5结语

历史遗址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在规划设计遗址景区景观的时候,不只是对历史遗迹本体的保护,也是将其文化内涵与底蕴进行有效结合,在当代大环境下,立足于现代人的审美特征和实际需求从而设计的景观,因此,这些遗址景区景观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是民族也是世界的。[5]

参考文献

[1]魏民,陈战是.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M].2008:18-19

[2]蒋缵初.江苏扬州附近凤凰河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通讯.1957,(01

[3]高银贵.历史文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 2007:13.

[4]林世雄.现代主义思潮下遗址景观探索研究[D].福建农林科技大学. 2012

[5]张媛.秦文化在现代景观中的运用研究——以宣太后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4

论文作者:李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遗址型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岐山周文化遗址景区为例论文_李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