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梅熙旻

武汉华胜工程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2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空间结构、抗震效果以及隔断的灵活性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而新型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作为新兴技术,很大一部分人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还不甚了解,故而本文将从当前建筑的高层化、建筑节能化等现状出发,介绍建筑工程在利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时应用的原理、方法技术以及相关优势,从而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对该技术产生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促进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的发展,提高该技术的社会经济价值。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建筑工程

1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优势

传统的梁板式楼盖跨度一般不超过8m,且次梁很多,纵横交错,给施工带来麻烦,增加了施工难度,施工质量也就会出现问题。所以,空心楼盖就有效避免了这些问题,减轻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工程质量。

(1)楼板没有次梁,这样就会将模板拆开,施工起来也比较方便,而且不会对模板造成损伤,还可以二次利用,节约了施工成本。

(2)由于没有次梁,所以支模过程中,模板搭设非常方便,就是一整块板,铺设时间大大缩小,节约了施工周期,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3)钢筋绑扎方便。传统的楼板主次梁复杂,主次梁之间还要放附加钢筋,钢筋绑扎起来很麻烦,而这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就不需要有主次梁的施工,钢筋不会那么错综复杂,施工安全性提高,钢筋用量也会减少。

(4)拆模快捷。传统的楼盖拆模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有次梁,凹凸不平,模板在拆除过程中很容易损坏,造成永久性破坏,所以拆下来的模板损失很多,增加了施工成本,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5)抹灰方便施工。楼板上下表面都是平整的,所以抹灰就会很方便,也不会出现不平的情况,而且没有角落不好施工的地方,人工和材料都会大量的减少,施工时间变短,施工质量就会大幅度提高。

2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的设计原理、内力分析方法的选择

2.1 设计原理

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及钢筋两种特点迥异的材料按一定比例复合而成的建筑材料。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的设计原理应是基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发展而来,即在建筑物的抗弯荷重力基本不被影响的前提下,将楼盖中间多余的混凝土挖去,由此形成承载能力不相上下的T形、工形、π形以及箱形等孔状空心截面。这样不仅能减少混凝土的耗损,降低成本,同时还能降低结构自重。

随着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的发展,现在设计人员只需将等待次梁输入PKPM程序进行空间分析计算,即可很快获得精准的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配筋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可操作性。图1为空心楼板等代网格梁计算模型。

2.2 内力分析方法的选择

当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主要分为柱支承板楼盖和边支承板楼盖两大类,本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内力展开分析。

(1)受剪承载力检验:柱支承板楼盖的剪切检验以受到的冲切力为主,边支承板楼盖则应检验受剪荷重力。当内模为工型时,直接根据工体间肋梁检验其承载力,肋梁内箍筋根据要求规范执行,当内模为桶型时,按要求规范检验承载力即可。

图1

(2)受弯荷承载力检验:柱支承板楼盖需要考虑到水平地震的影响,在纵向均布荷重条件下,可采取直接设计法、拟梁法以及空间等代框架法等对内力展开分析;而在地震、水平荷载的影响下,就只能采取空间等代框架法对内力展开分析。

3 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在设计和施工时的要点问题

(1)在利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时,应注意对程序中对梁自重计算方法的考虑,避免梁与梁、梁与板之间出现自重计算重叠等问题。

(2)如果在设计中出现超长结构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确保GRF空心管不受损害的情况下,通过设计后浇带来应对这一情况。在必要情况下需要将接缝处的GRF空心管换成非标准管或者直接去掉,以保证GRF空心管的完善性。具体做法见下图2。

(3)GRF空心管管底距模板的距离应根据设计图来确定,在设计中应尽量缩减预埋管的外径,避免交叉。

(4)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安防及预埋薄壁空心管位置的准确性。

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要点

空心楼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泵送会产生浮力效应,尤其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骨料下沉会积在底部,芯模就会受到挤压,然后上浮。所以,空心楼盖在施工过程中,抗浮是重点,控制上浮是核心技术。

(1)固定控制抗浮:根据定位放线,将芯模放在指定位置,当空心管上浮的时候,可以用抗浮点阻挡,所以设置抗浮点是最直接的抗浮方法。主要工艺就是将芯模固定在最低排钢筋上,用钢丝将底层钢筋和钢管绑扎在一起,这样就不会由于受到浮力而向上运动。

(2)浇筑方式抗浮:首先,现浇混凝土顺管方向浇筑,并用几个工人在管的两侧分别进行振捣,随机振动不宜过大,振动棒宜采用直径30mm均匀振捣;然后板分为两次浇筑,首次浇筑可以先浇筑三分之二,浇筑完毕之后,然后再进行二次浇筑,浇筑后振动不宜过大,然后再让工人进行抹平,混凝土养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冷缝的出现,振动强度也要控制,防止芯模上浮。

(3)作业人员控制:工人是施工质量的核心,所以制定再好的施工措施,也不如提高工人的施工能力。所以,控制芯模上浮,可以从工人出发,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尤其是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更要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工程的质量。所以,工人是施工质量的保证,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就是提高工程质量。

结束语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能够将受力性能最好的蜂窝结构与工字梁应用到水平结构建筑体系中,满足人们对结构刚度、强度以及整体抗震性的要求,为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在资金、技术的支持下,采用跨度较广的楼盖并且将其承重结构柱网的尺寸进行合理扩增能够使得规模较大的建筑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灵活变化。该技术的应用为社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前景,相信随着本文的介绍,越来越多的人会对该技术产生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推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ECS175:2004,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单燕菁.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简化计算及应用[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18(1):76-79.

[3]简政,赵良华,许跃湘.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计算方法的研究和计算[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8(3):339-343.

[4]李海涛,刘立新,苏小卒,等.柱支承筒芯内模现浇空心楼盖有限元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29(2):29-30.

论文作者:梅熙旻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梅熙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