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吃出”儿童孤独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孤独症论文,吃出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西欧和日本的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儿童孤独症患病率正在 呈上升趋势,现已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据统计,我国儿童孤独症患者 现已超过50万人。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家长的注意。
儿童孤独症的典型特征是性格孤僻,神情淡漠,行为迟钝。有的表 现为恐惧、胆怯,整日沉默寡言;也有的表现为异常敏感,情绪易于激 动或暴怒。
对于儿童孤独症的发生机理,过去一般认为是由于脑部机能障碍及 后天教育方式不当所致。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孤独症的发 生、发展亦与过量食用“酸性食物”有密切关系。
现代生活中,高脂肪、高糖分、高蛋白的“营养型”“精细型”食 物充满人们的餐桌,人们对蔬菜、杂粮等摄入偏少。科学研究表明,高 脂肪、高糖分和动物性食物中的磷、硫、氯等在人体内易于形成酸性物 质,故有人把富含磷、硫、氯等成分的食物统称为“酸性食物”;而蔬 菜、水果、杂粮等食物中富含钾、钠、钙、镁等成分,在人体内表现为 碱性,这些食物被统称为“碱性食物”。 正常人的血液呈弱碱性——p H值为7.35左右。注意膳食的“酸碱”平衡,有益于肌体内pH 值的相对 稳定,使各种代谢功能协调,进而使人的身心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若 人们过量食用肉类、糖类等酸性食品,则易使血液等体液酸性化,呈现 “酸性体质”。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过食酸性食品的儿童,会渐进性 地出现一系列症状——手足发凉,容易感冒,皮肤抵抗力降低,常哭闹 不安,免疫力下降等;体内严重缺乏钾、钠、钙、镁、锌等促进大脑生 长发育和维持大脑功能的碱性矿物质离子时,会导致思维功能紊乱,对 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 水平提高很快,粗粮正逐渐被细粮所代替,饮食精细化,高脂肪、高糖 分、高蛋白膳食增多,尤其是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饮食结构不合理,特 别是糖果、巧克力等高糖分的食品摄入过多,更易于形成酸性体质。因 此,在现代生活条件下,不可忽视对儿童孤独症的预防。家长要为孩子 安排合理的饮食,让他们少吃糖,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多吃蔬菜、 水果、杂粮等碱性食物。
当然,防治儿童孤独症要采取综合性措施,除讲究膳食的“酸碱平 衡”外,还要让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加强锻炼,尤其需要多参与集体 活动,切忌封闭式的生活,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类似儿童孤独症的症状, 应及时请教医生,妥善施治,并进行有关诱导训练,以免形成孤独性格 而殃及终生。
标签:自闭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