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姜艳萍[1]2001年在《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文中指出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是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要创新就必须拥有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很难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各国都在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高校课程综合化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它不仅是课程内容、结构的综合,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到课程理念、课程中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管理及其评价在内的系统化研究。从本质上讲,高校课程综合化是高校课程组织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各种各样的横向关系或联系。对我们来说,研究高校课程综合化的理论意义在于进一步发展和丰富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其实践意义在于可以为深化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提供理论的依据。但是,我国目前对高校课程综合化的研究仅限于理论必要性的探讨。因此,加强对高校课程综合化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的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研究者的一个迫切的理论问题,本文正是在这方面的一点粗浅尝试。 本文共分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文从高校课程综合化的内涵入手,对高校课程综合化的本质、基本特征、渊源及高校课程综合化的组成部分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指出高校课程综合化是以学科分化为基础,对高校课程组织结构中的各要素(学科、社会需求、学习者等)进行整合,形成结构性的课程体系的过程。也就是说,课程综合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旨在寻求使各课程要素有机联系的结构,而非知识的面面俱到,它不仅指知识的综合,更重要的是指方法的综合。进而提出了高校课程综合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开放性、灵活性、同构性等。同时论文还从历史渊源上论述了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的趋势。最后提出了高校课程综合化是由育人目标、高校课程综合化的内容、高校课程综合化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叁部分组成。 第二部分,论文论述了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对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的重要作用。首先,本文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是创新。而创新必须拥有创新人才。其次论述了创新人才的核心特征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的人格。并且论述了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基本含义。第叁,论文重点论述了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对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整合性、变通性、思维的流畅性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 第叁部分,论文论述了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实施模式和途径。首先论述了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实施模式:分段模式和整合模式。分段模式即“二、二分段”模式,是指大学中的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截然分开,分别在大学本科的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进行,且头两年不分专业或只分文、理两大类,第二学段在进行专业课程教育的一种高校综合化模式。整合模式是指将普通教育课程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始终,与专业教育课程结成有机的整体,使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又能接受普通教育的一种课程综合化方法。整合模式又分为课程类型和课题类型。课程类型重点介绍了筑波模式、MIT模式和牛津模式叁种形式。课题类型重点论述了丹麦阿尔波哥大学的课题模式。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我国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模式的粗浅设想。指出国外的课程综合化模式我们不能盲目的照搬,应根据我国的国情与校情吸收精华,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模式。其次本文在对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模式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实行高校课程综合化的途径和举措:如加强基础课程、加强文理融合课程、加强选修课程、加强隐性课程、加强综合课程等。 从整体上讲,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学者们关于课程综合化及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含义的观点,并对其进行了重新界定,力图反映他们的本质含义。 第二,本文对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的关系,特别是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实施的途径的研究力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学者目前主要探讨高校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对高校课程综合化与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实施途径等问题涉及较少。本文希望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王兴[2]2009年在《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界依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城市的宏观背景下做出的战略选择。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出发,做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上海“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主线,同时也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方针。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到来,各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优秀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作用日益显现,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创新教育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过程中,摒弃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显现出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化功能和核心作用。培养创新人才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能力决定体育事业发展的竞争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体育界不断地进行体育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地探索体育发展规律、寻求发展出路、拓展发展空间。健身已不再是参加体育活动的简单“玩玩”,而是在科学的检测下,通过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运用现代化的健身仪器,全面改善人们的体质。我国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传统优势项目之所以能够常胜不衰,无不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地进行训练观念、技战术、训练方法与手段、管理体制等创新的结果。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支撑。现代的竞技体育已不再是靠“经验”和体能取胜,而是在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生物学、材料学、运动训练学和发明创造等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依靠不断增加运动训练的科技含量,改进器材、设备,加强科学管理等途径取胜。科技在竞技体育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强大推力。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教学管理为切入点,在总结归纳前人对创新人才研究的基础上,对创新人才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和表现特征、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基本理论、体育院校学生创新成果和创新素质的现状、国内外着名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和启示和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基本做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构想。经研究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归纳如下:第一,创新人才应具备较好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懂得创新技法,并取得对个人或社会有一定价值的创新成果。创新人才的素质系统由一般素质、创新素质和创新成果叁部分组成,从逻辑关系上说,一般素质是基础,创新素质是关键,创新成果是核心,高水平创新成果应是叁者完美结合的产物。第二,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研究能满足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现实需求。但教学管理工作者还应深入学习教育学与管理学的重要理论,并以此作为制定培养创新人才教学管理具体举措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应对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全过程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力争使教学主客体目标一致,形成自由、民主的学术教育与民主管理氛围。第叁,体育院校不同群体学生之间创新成果和创新素质在某些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体育院校应注重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跨专业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加强创新技法的传授,同时还应重视学生创新成果的获得,尤其要把重心放在获得高水平成果上。第四,国内外非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成果对体育院校教学管理具有借鉴性。国内外在培养创新人才上存在差异,主要反映在文化习俗和教育体制上。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坚持和完善,并把工作落在实处,这种差异并非是阻碍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不可逾越的障碍。第五,体育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对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基本做法的认同较一致。这样做,有利于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指导作用,不断拓宽学生视野,用足学校优质资源;有利于坚持不断地凝练学科方向,关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形成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最终形成术科类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建立大的体育人才观,即能有效促进术科类专业学生成为“体育学”的通才,又能确保学生个性发展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有利于从机制上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第六,“创新管理中心”的构思,在体制和机制上明确并确保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清晰了教学管理的工作思路;在评价上更突出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建议,表现为:第一,积极总结并借鉴各校培养班干部的好的做法,并加以推广;重视对原非部属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女生和运动水平一级以上(含一级)和叁级以下(含叁级)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第二,完善课程体系,注重跨学科设置课程板块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使学生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水平突出;注重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群集能力培养,术科类专业学生至少应具备术科类叁个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力争具备体育学其他专业或其他一级学科下相邻专业的部分岗位职业能力;加强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开发探究智能;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紧抓课堂教学主战场,形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严把考核关,应能考出学生指导训练、指挥比赛、开运动处方、体育教学等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好校内外辅修或学习第二专业工作;谋求终身教育体制的建立,强化网络教育。

王秀荣[3]2004年在《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以创新为主导的世纪,新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国社会正在走向新型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路子。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国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理念的核心。 创新人才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且具有社会性,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具备充分自由发展的个性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特征:一是博而专的知识基础,二是以创新为特征的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叁是健全独立的个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道德意识,五是健康的体魄。 创新人才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及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学校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而高等教育的创新性、专业性、学术性及其时代前沿性等特点决定了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 人是环境的产物,创新人才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来说,具备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高校教育环境有其特有的结构及其功能,包括智识能力培养环境和品德个性发展环境。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环境之中,无论是智识能力培养环境,还是品德个性发展环境,都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方法。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环境的现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无论从用人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素质评价的角度还是从高校学生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评价角度来看,高校教育环境的功能发挥不甚理想,说明高校教育环境的构建不甚合理,高校教育环境的重构势在必行。 “整体先于局部”。高校教育环境整体重构的发展方向应是使高校教育具备综合性、开放性、发展性的现代特征。高校教育环境的综合性表现为高校教育环境各结构之间的平衡构建和环境构成因素的全面性以及教育过程的综合性。高校教育环境的开放性有叁层涵义:一是高校教育环境内部的开放即打破专业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强调高校教育社会化,即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从社会上获得必要的支持和有益的社会实践知识与经验;叁是高校教育环境既要向国内开放也要向国际开放。发展性是高校教育环境的一大现代特征,即高校教育环境的构建应能够对社会发展的信息做出敏锐的反应与判断,主动而积极地进行自我变革,使高校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的真正源动力。 高校教育环境的各因素的重构应符合高校教育环境的整体性原则。首先是智识能力培养环境的重构,智识能力培养环境的重构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课程综合化。课程综合化是高校教育环境综合性特征的具体表现,也是高校提高学生知识素质的有效途径,其主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要表现为:(1)改造课程结构加强基础教育,(2)注重文、理、工课程的相互渗透,培养兼具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整合型人才。二是教材资料先进化。教材及时更新,采用先进的学习资料,是开阔学生学术视野的基本条件,拥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及时了解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是人才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叁是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只有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与科研能力,并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与设备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增强创新能力。四是创造更多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实践机会。社会工作与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特殊的作用,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五是从管理现代化着手,抓好大学民主化管理,为学生能力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大学管理现代化对高校教育环境的综合性、开放性、发展性有着深刻的影响。管理的民主化既是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基础环境。其次是品德个性发展环境的重构,立足于我国现实,品德个性发展环境的重构关键在于为学生健全独立的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增加学生的团体意识。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要求个体在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中和谐发展,所以教育应兼具共性化与个性化。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较注重人的共性的培养,忽视了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使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美满发展,成为具有独立精神和能动创造力的人。

朱强[4]2017年在《交叉学科视野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能够不断推动国家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当今时代创新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必然选择。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十叁五"规划的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都在创新培养的方面涉及到了 "交叉学科"的概念。学科在分化的基础上产生了整合的趋势,这是当今科技发展的突出特点,知识交叉渗透发生在学科的各个领域。交叉学科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特点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创新学习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交叉学科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客观要求,是造就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主要研究交叉学科视角的选择和视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开头从创新能力培养和交叉学科的概念入手,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探讨交叉学科的特征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依据"系统"的理论,建立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明确了培养的要素。随后研究如何培养,基于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交叉学科培养大学生新创新能力的成果、问题,并分析成因。最后从明确理念、建立指标、确定保障和整合资源等方面谈到了交叉学科视野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廖志豪[5]2012年在《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一部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即是一部不断创新和创造的历史。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创新更是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深刻地改变着人类文明的基本构成和核心理念,作为科技创新活动主体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亦因此而成为当今时代世界诸国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中普遍关注的焦点。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国家战略,对于这些战略的实现而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无疑是其中一项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的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加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改变这一状况的基础性条件之一。高等教育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重要主体,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叁大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职能。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持续进行了量的扩张而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与此同时,人才培养质量却日益成为一个饱受社会各界诟病的热点论题,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即是对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过程的意见征询阶段亦将“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询意见的二十个基本问题之一,充分体现了破解这一艰深命题的极度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由于包括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内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诸多复杂的因素。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无论采取何种视角,其最终回归点都将指向对培养对象的某种与创新相关的素质或能力的培育方面。由此而引发出另一个与此直接相关且更为基础性的问题:创新型科技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其中又包括哪些具体素质要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不仅有利于从理论层面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创新型科技人才这一特定人才群体的共同素质特征。同时,也有利于为在科技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加强那些关键素质要素的开发培育提供更为客观的和具体的逻辑依据。而从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为此,本论文试图通过借助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素质模型这一研究工具来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模型,以系统地勾勒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共性素质特征,明晰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素质开发取向,并以该素质模型所提供的素质要素体系作为参照,着重从高等教育本科阶段人才培养实践中学生创新素质建构的角度来探讨未来潜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问题,以求为“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现实难题破解提供可资参考的路径。论文研究是以素质模型理论、创造力理论和创新教育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托,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沿着叁个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问题脉络而展开,即(1)什么是创新型科技人才?(2)为什么我国高校培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严重不足?(3)如何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进行文献回顾、关键概念界说和相关理论阐释之后,围绕以上叁个问题,论文分别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究。论文采用McCelland等人所开发的经典素质模型建构方法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素质要素来揭示这一人才群体在知识构成、思维方式、综合能力和个性品格等方面的共性特征,为解答问题之一提供了客观而清晰的认知图式。研究结果表明,共有42项素质要素对于各类科技人才的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从中归纳出创新型科技人才之素质特征为:广博精深且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灵活流畅且系统深刻的思维风格;蕴含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个性品格;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综合性创新能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中的素质开发应以此为取向而进行。论文检视了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的现实状况,包括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与理念主张、培养模式探索的动向,以及探索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具体问题,讨论了其对学生创新素质体系建构的不利影响,从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之中探寻问题之二存在的基本原因。论文认为,我国高校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面临着诸如“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成分的隐性阻力”、“先期人才培养模式惯性作用的影响”等一系列障碍因素,以及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学生评价体系的设计整个链条中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这些障碍和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培养对象创新素质的生成。论文提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基本主张与促进培养目标实现的协同条件建设问题,作为对问题之叁的具体回应。以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所提供的素质要素体系为参照,将其设定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给定值,以控制论思想进行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并说明相关条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围绕着对学生创新素质体系系统培育的目标指向,阐述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具体路径;分别对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生成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科技训练平台建设、创新教育环境建设叁个协同条件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图通过加强这些协同条件的建设来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论文研究所作的创新努力有:建构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模型;基于素质模型对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解析;提出了诸如“由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态向矩阵式课程体系形态转变”等关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新主张或新论点。

尹忠恺[6]2006年在《基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理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介绍入手,具体分析了国内外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对理工科院校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理工科院校毕业生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推断出现代企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整体特点,并对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差异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转变的八个方面教育思想观念,以及所要遵循的五个基本原则。运用系统综合的方法,全面统筹,系统整合,优化培养,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设计,从而构建出理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曹小琴[7]2012年在《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设计学学科的课程体系是设计教育领域的重大议题,理想与实际的差距又使之成为一个严重而又迫切的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站在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视角,依托于教育学课程研究的相关理念,遵循“博学(内涵解读)—审问(从困惑到反思)—慎思(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分析)—明辨(面向“两化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统计研究、跨学科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等方法,面向“两化融合”对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尝试性的提出构建途径。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着重围绕四个子问题展开研究:1、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面向“两化融合”的必要性。工业设计专业作为我国设计学学科的主要专业之一,其课程体系经历了多次更新、调整与完善。虽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通过对工业设计专业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可以看出,目前面向“两化融合”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仍然差强人意,如课程体系要素中的课程目标“指向不清”、“过度借鉴”;课程内容“覆盖狭窄”、“知识陈旧”;课程结构“体系失衡”;课程实施“方式单一”;课程评价“缺乏机制”等。诸多与当下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阻碍了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步伐。2、面向“两化融合”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特征。从“传统工业化”到“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呈现的是一种超越式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路径,而非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完全否定。其遵循着信息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构建人才结构的偏向模型及高阶能力需求。3、“两化融合”对工业设计毕业生能力的需求。“两化融合”的社会背景对工业设计毕业生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如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等,本研究提出我国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学生的“工业设计专业能力框架”。4、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面向“两化融合”的具体措施。本论文从课程体系的五个要素分别提出具体措施:从课程目标的角度,认为我国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工业设计专业能力”,应建立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态度(Attitude)与方法(method)四维一体的整合能力观。梳理出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能力框架,可分为共性能力和个性能力两部分;从课程内容的选择的角度构建“四维”课程内容体系;从课程结构选择的角度提出“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从系统论的角度阐述课程实施的主题、方式与环境;尝试性的建立课程体系多元化、重自评、重能力和素质、弹性约定等评价方式,加强评价对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导向。“两化融合”的社会背景催生了工业设计教育新的特点及人才的偏向模型。在该社会背景下工业设计教育各利益相关者对课程体系改革的诉求,以及目前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与问题构成了目前我国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本研究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我国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应当面向“两化融合”,课程体系改革的走向应当是从“传统工业化”走向“两化融合”的螺旋上升式,以“工业设计专业能力”框架为课程目标,以“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为课程体系设计的参照系并通过课程内容的重组、课程结构的设计和课程实施的选择等方面的改革,最终达到面向“两化融合”之目的。

张勇军[8]2012年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自创建以来,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型,在创建之初曾短暂依附于大学,随即便开始了独立设置的历史。“壬戌学制”使高等师范教育合并于普通高等教育;上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让高等师范教育又一次重新单独设置。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高等师范院校开始走综合化发展之路,开办非师范专业,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近代中国教师教育在“独”与“合”之间游走,每一次的教师教育转型都给教师教育带来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尽相同的综合化发展模式,综合化成效显着。然而,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以来,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与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担任主要力量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在综合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多,问题更严重,迫切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但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综述来看,尚缺乏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进行比较系统的、以个案研究为特征的实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如何综合化发展的?为什么要进行综合化发展?在综合化过程中各自遇到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各种不同类型的师范院校其综合化的模式是怎样的?对教师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高等师范院校在综合化过程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导向和支持?高师院校自身应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有研究以此为论题,并从宏观层面系统梳理和分析综合化发展的原因、模式及产生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措施。本研究围绕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这一主题,以“纵线”的历史回顾与“横线”的国际比较作为研究的基础,选取A省叁所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作为研究案例,总结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的不同模式,提出优化地方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的策略,以及在地方师范院校综合化背景下发展教师教育的政策建议这一逻辑线路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回顾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历史着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历史上四次重大转型的缘由和过程,重点分析了每一次转型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并在制度层面阐述了笔者的意见。在国际比较方面,本文重点选取法国、日本和美国叁个国家作为国际比较对象,阐述了这叁个国家教师教育发展历程,总结了各个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特点,为分析我国教师教育提供国际比较的视野。本文所选取代表着叁种不同层次和类型院校做个案研究,剖析了案例院校综合化发展动因,评析了案例院校综合化发展的举措,总结了案例院校综合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各自的应对措施,概括总结出“综合协调发展型”、“双主体成长型”和“传统主体式微型”叁种不同的综合化发展模式。本研究还将不同类型的综合化发展模式的特点、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各自应该注意的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于相同类型的高师院校的办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最后提出在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背景下,在省域内构建分层、分类、递进式、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议,尤其提出了要在教师教育的不同层次注重对“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协调,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本研究建议在大学层面建立一个独立设置与综合培养、封闭管理与多元开放相结合的新型教师教育模式的构想,在当前教师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王彬斐[9]2007年在《我国高等学校课程结构优化改革研究》文中认为课程结构作为课程的核心所在,是教育思想与观念付诸实践的桥梁,是人才培养目标由理想变为现实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合理与否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的高低。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人才需要提出了更高、更远的要求,而我国高等学校课程结构则对这一必然转变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性。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无论是创新意识的薄弱、基础知识的不扎实、知识领域的狭窄、还是综合能力的缺憾,究其原因,我国高等学校课程结构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难逃其咎。因此,合理优化改革我国高等学校课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则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以“我国高等学校课程结构优化改革研究”为题,分为五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本研究对高等学校课程结构的理论层面进行了思考,包括高等学校课程结构概念内涵与内容构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结构历史沿革发展研究,了解影响高等学校课程结构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几种典型的高等学校课程结构的优缺点评析,剖析我国现阶段高等学校课程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系统、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改革我国高等学校课程结构的思路与措施。

张巍[10]2001年在《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相对滞后,已经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首先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产生、内涵的科学界定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高等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深远意义,然后对高校目前素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论述、分析,指出当前素质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对照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找出差距,总结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用以指导我校素质教育工程实施。

参考文献:

[1]. 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D]. 姜艳萍. 陕西师范大学. 2001

[2]. 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研究[D]. 王兴. 上海体育学院. 2009

[3]. 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D]. 王秀荣. 吉林农业大学. 2004

[4]. 交叉学科视野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 朱强. 山东大学. 2017

[5]. 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 廖志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6]. 基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理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尹忠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6

[7]. 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 曹小琴. 武汉理工大学. 2012

[8].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 张勇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9]. 我国高等学校课程结构优化改革研究[D]. 王彬斐. 兰州大学. 2007

[10].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工程研究[D]. 张巍. 大连理工大学. 2001

标签:;  ;  ;  ;  ;  ;  ;  ;  ;  ;  ;  

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