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在推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不断的加快,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受到了社会广泛的重视,开展有效的技术管理就成为施工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就当前的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整体施工的质量。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优化,以推动施工技术管理实现现代化。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前言:市政工程建设是一个城市获得发展所需首要进行和开展的基础性工程建设,它对城市的运行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近些年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和质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工程质量的好坏以及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1 加强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 对市政工程的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只有对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所建设的工程是合乎标准的。施工过程决定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工程质量管理是市政工程管理重中之重,使高质量的市政工程得以建成使用,才能以此来体现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可以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促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得以应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因此重视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市政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1.2 是政府部门高效率工作的体现
市政工程的投资建设主体是政府。工程管理的良好实施,必然建成理想、合格的市政工程为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方便,人们便会给予政府部门高度的评价和赞扬,这也体现了政府部门办事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为政府的可信度和形象加分。同时,市政工程建设应用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所以工程开展一定要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切实为群众着想。做好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水平,为市民提供合格的政府“产品”;做好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可以缩短工期,减少施工粉尘、噪音等,尽可能地减少对周边市民生活方面的负面影响;做好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可以较大的节约建设成本,向纳税人负责。
2.1 缺乏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就使得施工步骤、内容缺少合理性;施工过程缺少监管,工程质量就得不到保证。有的施工项目一味追求工期的缩短或者因为不合理制定工期而忽视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要求,极大地降低了工程质量。有的则是工程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一线施工队伍都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组成,这些人员文化层次较低,整体素质偏低,造成了施工团队难于管理,专业技术水平难以提高,反映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不够完善。
2.2 工程监理不到位
工程监理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负有技术监督和指导的责任,因此它在施工技术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的监理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快速发展历程,也在发展当中积累了很多问题,比如:行业门槛太低,监理企业“遍地开花”,很多不规范的监理企业采取低于成本的办法恶性竞争,具体实施监理任务时不能配备足够的人员和检测仪器等硬件,难以保障监理质量;监理人员待遇普遍偏低,从事监理工作的很多都是“老、弱”和临时人员,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等等。当监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不过硬,又怎么可能对工程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理呢?
同时,主管部门对监理企业监管不到位,借资质承揽工程的现象时有出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工程监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影响了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
2.3 施工技术不足,质量难以保证
市政工程施工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现阶段,很多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能力没有跟上市政工程的发展,所掌握的施工技术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市政工程的内容繁杂多样,工程复杂,每一项市政工程都有其特有的技术要求和特点,由于施工人员缺乏相应地技术技能和专业的知识,常常出现工期拖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
3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措施
3.1 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由于低水平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会对施工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技术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明确不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与技术管理目标,并结合本市区传统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风险问题,制定风险预防措施。结合不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确定技术管理目标,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当某一阶段的工程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能直接根据技术管理目标判断本次施工中的可行性;同时,加强对传统施工中的质量风险研究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风险,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3.2 明确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
监理单位是保证工程质量关键,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就需要科学的明确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为各阶段的技术管理奠定基础。 从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流程来看,监理单位的工作涵盖了从工程准备到最后完工的全过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结合不同施工内容质量控制要求,有计划的开展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其质量控制内容可总结到具体施工内容,例如,道路压实频次、混凝土拌合情况等。分部工程质量控制,以施工地点、性质等为标准,将市政工程质量质量管理发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相对应的质量控制内容。 单位工程质量,结合本次工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单项工程质量控制,将整个工程划分为建筑工程质量、安装工程质量、设备工程质量三方面内容,分别指派技术人员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3.3 完善技术交底工作
针对当前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的现象,需要完善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图纸交底、质量控制交底、施工规范交底等。做好技术交底,能保证所有施工人员在工程中做到心里有数,提高工程质量。
3.4 施工过程技术管理
3.4.1施工方法
在当前的顶管施工中,已经从传统的人力施工发展到机械施工,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有效推动了施工质量的提高。
在当前顶管施工技术管理中,大部分地区主要通过以静压推力为主到应用振动冲击原理来完成。如气动穿孔机的应用,气动穿孔机是通过高压空气推动活塞作往复运动冲击,将管道压入土中。从该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上述方法具有可行性。一般情况下,顶管施工工艺为:测量放样、放样复核、基坑、安装工作坑设备、挖土运土、推进测量、安装接口、进洞、取工具管、全线测量、收坑。
3.4.2质量控制方法
(1)测量工作
在顶管施工中,测量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要做好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的保护工作,认真执行测量复核制度,重点为顶管测量控制。在井位轴线导入中,需要在坑内做好轨道枕木基础之后在进行。在测量中,可根据井位轴线方向,使用经纬仪将地面轴线投测到工作坑内的枕木上,一般所确定的点不会小于4个,而这4个点就可作为管道在顶进过程中的轴线控制点。
(2)顶进施工
在施工开始之时,应缓慢向前顶进,确定不同接触面部位的接合效果良好后,再按照正常速度顶进。整个顶进过程要坚持不间断顶进,以避免因中途停止而导致摩擦力增大,最终影响顶进效果。顶进测量的首管在顶进时测量间隔不应超过30cm,正常顶进时测量间隔不应超过lm,若测量结果提示出现偏差,则要立即开展纠正工作。
(3)管道纠偏
管道向偏离是顶管施工中的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中线偏差±20mm或高程偏差±10mm等,若发现偏差则要及时纠正。纠偏用调整部分内统一布置在一个断面上的4个可调式千斤顶调正机头,通过控制各方位的千斤顶的伸缩。在纠偏过程中,每顶进20cm就需要测量一次,第一接管的质量控制是整个纠偏的重点,为减少顶起误差,需要严格控制千斤顶受力点、管底滑道等施工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市政工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对质量控制人员而言,在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到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环节,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市政工程技术管理内容,实现市政工程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杨良春.浅析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管理锦囊,2014(13):58-59.
[2]宗志忠.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中华民居(政工・管理),2013(09):228-229.
[3]童鑫刚.深度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管理科学),2012(07):210-212.
论文作者:丁钊,高庆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市政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