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创 余生源 韩俊松 郭淑君 李自强 赵洪 成娇
(攀枝花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23)
【摘要】 目的:研究针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引起的肢体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及康复医学科痉挛性瘫痪脑卒中患者6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针刀治疗及针刺治疗。治疗1周、两周及1月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简化Fugl-Meyer、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研究组在缓解痉挛、改善上肢功能及下肢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能有效地抑制痉挛,诱发部分分离运动,改善肢体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关键词】 针刀;针刺;脑卒中;挛性瘫痪;康复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099-02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limb spasticity after stroke Pu
Chuang,YuShengyuan,Han Junsong 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Panzhihua City, Panzhihua 61702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e limb spastic paralysis caused by acupotome treatment effect of combined acupuncture therapy after stroke. Methods Selection of neur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and t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of spastic paralysi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stroke in 65 cases,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he study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plus needle knife therapy and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For 1 weeks, two weeks and January respectively using modified Ashworth, simplified Fugl-Meyer, modified Barthel index for evaluating the curative effect.Results The study group in relieving spasm,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upper limb and lower limb function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Conclusion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spasticity after stroke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spasm, induced partial separation motion, improvement of limb function, improv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Acupotome; Acupuncture; Stroke; Hereditary spastic palsy; Rehabilitation
脑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有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根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致残率高达75%。痉挛是一种因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且伴随有脆反射的亢进[1],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后严重的后遗症,肢体痉挛状态成为后遗症中最棘手的问题[2],约80% ~ 90%的脑卒中脑卒中患者伴有某种程度的痉挛[3]。痉挛给脑卒中患者康复增加难度,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本研究采用针刀联合针刺的治疗方法对上肢及下肢核心肌群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科及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65例,均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4],并且均经头CT 诊断确诊。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赛29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7.320±10.825)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针刀治疗及针刺治疗。治疗1周、两周及1月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MAS)、简化Fugl-Meyer(FMA)、Barthel(BI)指数进行疗效评估。两组在性别、年龄、治疗前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②经CT和/或MRI确诊;③有肢体功能障碍并伴上肢或下肢肌痉挛;④痉挛改良Ashworth分级[5]2级以上;⑤不伴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⑥生命体征平稳24小时后;⑦首次接受康复治疗;⑧同意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理疗、药物治疗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刀治疗及针灸治疗。
1.4 对照组治疗方法
1.4.1物理治疗 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后肌痉挛首先应选择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物理治疗[6-9]。运动治疗偏瘫痉挛首选的方法有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等易化技术。具体内容包括:
①良肢位摆放: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卧位或坐位的偏瘫患者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也是一种抗痉挛体位。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和坐位的良肢位摆放。良肢位摆放是对偏瘫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一般建议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可适当改变间隔时间。
②肢体被动运动训练:运动应先从肢体的近端坐至远端,逐级训练,最终达到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家属在做被动运动时,应缓慢而柔和,有规律性,避免用力牵扯或大幅度动作。慢慢地逐步增加被动活动的幅度和范围,每日至少进行2次以上,每次每个动作应重复10次左右。良肢位及被动肢体活动是处理痉挛的基本方法,可有效地防止由于肌张力升高和肌肉活动不平衡而发生的肌肉短缩和关节囊挛缩[8]。
③痉挛肌群的被动牵张训练:对肌群进行牵拉时应按照“3S”原则,即:缓慢(Slowly)、拉伸(Stretch)、维持(Sustain),长时间、被动缓慢的牵拉痉挛的肌群,可有效抑制肌肉痉挛。
④站立训练:偏瘫患者的站立早期可借助电动起立床,第一次站立时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角度不应超过35°、时间不超过15min,以后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增加角度,原则上每天增加5°;待患者下肢可以部分负重支撑身体时可采用站立架或在平衡杠内进行站立训练,为了更好的牵拉下肢痉挛肌群可以在站立时使用斜板站立。站立训练每日训练2~4次,每次15~30min为宜。
⑤按摩:除了上述方法外按摩也同样可以缓解痉挛,按摩时应由远端向近端按摩瘫痪肢体,这样在降低肌张力的同时可以促进静脉回流,消除运动后的疲劳。
1.4.2理疗
①气压治疗: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成了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对肢体的远端到肢体的近端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气压治疗除了可以缓解痉挛外还可以预防肩手综合征,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
②冷疗:冷料包括冷水浴、冰袋、冰块等。在肢体运动前进行冷疗可以让病人痉挛肌肉放松和缓解肌肉疼痛[6],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肌梭的活动,降低神经传导及传导速度,增加软组织及关节的黏弹性。但是进行冷疗时应考虑患者的感知觉、耐受性等问题,避免长时间冰敷造成肢体冻伤。
③其他疗法: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采用痉挛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技术、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等[10],当然也可以使用手功能位夹板、踝足矫形器、抗痉挛夹板等辅助器具[6-9]。
1.4.3药物治疗 临床上常使用的药物有地西泮、丹曲林、巴氯酚、替扎尼定以及妙纳。许多学者认为口服抗痉挛药物只适用于全身多部位的肌肉痉挛,但如果受累肌群较多,局部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应用抗痉挛药物[6-9]。
1.5 研究组治疗方法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针刀治疗及针刺治疗。
1.5.1针刀治疗 针刀对于脑卒中后引起的痉挛性瘫痪有明显的疗效,在任月林的针刀治疗痉挛性疾病概论中也明确说明脑卒中后的痉挛属于针刀治疗的适应症。针刀治疗痉挛的机制是由于正常情况下脊髓反射受到严密调控, 如失去抑制性控制, 就会因平衡被打破而趋向于兴奋导致脊髓反射亢进。此时针刀的强刺激给予抑制从而达到脊髓内环境的新的平衡[12]。在该研究中所采用的针刀为4号小针刀,在治疗前根据评估选择需要针刀这里的肌肉,选择合适体位、对肌肉进行标记、之后严格按照针刀治疗操作流程进行治疗,治疗时在治疗部位局部注射1~3毫升2%的利多卡因。针刀治疗的时间为相同部位一周1次,最多不超4次。
1.5.2针刺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痪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有体针、电针、温针灸、平衡针疗法、头针法、芒针疗法等。每一种疗法都有相应的中医理论以及明显的治疗效果[2]。针灸治疗痉挛的优势在于副作用小,安全有效。
1.6 疗效评估
治疗师分别于患者进行治疗1周、两周及1月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MAS)、简化Fugl-Meyer(FMA)、Barthel(BI)指数进行疗效评估,治疗师评估时不了解分组情况。说明:为了方便统计及疗效观察MAS评定时,分别用0 级0 分,1 级1分,1+级1.5分,2 级2分,3 级3分,4 级4分,分越低说明肌张力越低,治疗效果越好;FMA采用简化版共50项(上肢33项、下肢17项)满分100分,分越高效果越好;BI共10项,满分100分,分越高恢复越好。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后MAS比较见表1,FMA比较见表2,BI比较见表3。
从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研究组MAS、FMA、BI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刀与针刺结合在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肢体功能方面疗效确切。
3.讨论
脑卒中后,大约65%的病人出现痉挛,适度的痉挛是有益的,但过度的痉挛是有害的,痉挛可妨碍对病人的护理,使病人出现疼痛。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阻碍病人康复进程,导致病人康复时间延长。因此,偏瘫肢体痉挛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痉挛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痉挛的处理多采用跨学科、多专业的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矫形器治疗、神经阻滞等,但治疗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小针刀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是针灸针与手术刀的交融,是以针的方式刺入人体,在体内完成手术刀功能的医疗器械,切割肌纤维法是小针刀手术八法之一。朱汉章认为当某处因部分肌肉纤维紧张或痉挛,切断少量紧张或痉挛的肌纤维,能使症状立解。而针灸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已经演变出许多种治疗方法,其效果毋庸置疑。
总之,针刀有镇静、解痉, 缓解痉挛,矫正畸形, 平衡肌肉力量, 稳定不能控制的关节的作用。针刀治疗与针刺结合可以有效的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
【参考文献】
[1]LANCE JW.Disordered muscle tone and movement[J].Clin Exper Neurol,1981,18 27—35.
[2]刘明辉,杨 硕.针刀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现状.中医临床研究,2013年第5卷第9期。
[3]罗坚,梁琴.小针刀治疗脑卒中致肱二头肌痉挛的研究.西部中医药,2014 年第27 卷第7 期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急性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 1996,12 (6):379
[5]燕铁斌,窦祖林.实用瘫痪康复[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1
[6]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667-698.
[7]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0;1189-1208.
[8]KRUTULYTE G,KIMTYS A,KRISCIUNAS A.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therapy methods(Bobath and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in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FJ].Me—dicina(kaunas),2003,39(9):889—895.
[9]窦祖林.痉挛评估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7—165.
[10]吴立红,周潇.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结合抗痉挛康复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 年,第24 卷,第10 期
基金项目:攀枝花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CY-S-28)
论文作者:浦创,余生源,韩俊松,郭淑君,李自强,赵洪,成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肢体论文; 针刀论文; 脑卒中论文; 针刺论文; 患者论文; 肌肉论文; 疗效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