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QI成核中间碳微球的结构

初级QI成核中间碳微球的结构

一、原生QI成核中间相炭微球的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高浩[1](2021)在《陕北富油煤热解提油基础特性及煤焦油净化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是我国煤炭主产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尤其陕北地区的低变质烟煤,焦油产率高,属于典型富油煤。因地制宜的规划好这份资源,研究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对缓解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陕北煤矿区地质、地理结构及煤层演化过程,对陕北富油煤进行煤质分析,阐明其变质程度及富油性成因规律。以陕北富油煤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煤热解内、外因素(如产地、粒径、温度、升温速率、压力、催化剂等)对富油煤热解过程中产油率的影响,并分析煤焦油组分的分布规律,从煤大分子结构、化学键、官能团等多角度阐明富油煤制油机理。针对目前煤焦油含尘率较高,导致直接利用率较低的缺陷,采用催化缩聚法净化去除煤焦油中的喹啉不溶物(QI)等杂质,利用路易斯酸AlCl3、CuCl2作为催化剂提升缩聚反应的速率,以煤焦油中的QI等杂质作为成核剂制备出一种高性能碳材料前驱体,即中间相碳微球(MCMBs),进一步提升煤焦油的品质,实现煤焦油清洁高效利用。实验结果表明:(1)陕北地区富油煤属于特低硫,低中灰分,中高挥发分烟煤;黏土矿物为煤中的主要矿物类型;其变质程度较低,适合加工转化制取煤焦油及煤气。(2)对富油煤的结构及热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张家峁矿区的富油煤产油率最高;富油煤热解产油的最佳粒径范围是0.8~2mm,焦油产率为13.19%;富油煤产油最佳温度为550℃,焦油产率为13.19%;富油煤最佳热解升温速率为60℃/min,焦油产率为12.98%;压力与热解产油率呈负相关,高压不利于制取焦油;添加泡沫金属催化剂共热解能提高焦油产率和品质。(3)通过催化缩聚对煤焦油净化研究,结果发现:使用AlCl3和CuCl3净化煤焦油后,煤焦油中QI含量下降,轻质馏分提升,且用AlCl3的净化效果更好;时间、催化剂与温度对QI去除率呈显着效应,且时间>催化剂>温度;使用AlCl3和CuCl2催化剂时,收集的MCMBs更多,且用AlCl3的收集效率更高;催化剂与温度对MCMBs的收率呈显着效应,且催化剂>温度。

王永涛[2](2021)在《煤系针状焦制备及结构调控》文中提出针状焦作为生产电炉炼钢用石墨电极和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的关键材料对钢铁行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优质针状焦具有热膨胀系数低、机械强度大、电导率高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是由针状焦高石墨化程度决定的。然而在工业生产中,针状焦存在质量不均匀的问题,特别是延迟焦化塔底部产品质量较差,这严重危害到我国针状焦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高温煤焦油为原料,通过蒸馏、萃取等工艺制得喹啉不溶物含量为0.05 wt.%的精制沥青,并将其与焦化重油或氢化油混合后共热解制备针状焦。考察了原料组成和炭化条件对针状焦形成过程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基于中间相理论,通过GC/MS、FT-IR、1H-NMR和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分析了精制沥青和循环油的化学组成,结合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和Raman等表征方法,探究针状焦质量不均匀的内在机制,揭示了影响针状焦微观结构的关键因素。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液相炭化工艺条件对中间相形成及结构的影响。炭化温度和压力是影响中间相沥青结构和生成速率的主要因素。而原料沥青中喹啉不溶物含量、循环油比例和载气量对反应体系粘度和炭化后期分子取向影响较大。将质量比1:1的净化沥青与循环油在495 oC、1 MPa、载气量为0.1 L min-1下反应6 h可生成广域流线型中间相含量为95%、碳层间距为0.3453 nm的优质生焦。(2)煤沥青中高反应活性组分是针状焦底部形成马赛克焦层的主要原因。以部分饱和氢化蒽油作为供氢溶剂,其所含环烷结构在炭化过程中释放出氢自由基,可抑制煤沥青中高反应活性组分快速生成高粘度中间相小球,从而有效改善底部焦炭品质。实验结果表明,当氢化蒽油添加量为20%时,在495 oC、1 MPa条件下反应6 h后生焦中广域流线型中间相含量达到100%,底部马赛克型焦层完全消失。在扫描电镜下针状焦呈现出高度有序的针状纹理结构,碳层间距d002降至0.3442 nm。

李重[3](2021)在《加氢改性制备煤系可纺中间相沥青》文中研究表明中间相沥青因其特殊的向列型液晶结构,被大规模应用于高模量高导热炭纤维领域。煤沥青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制备中间相沥青的主要原料之一,但由于煤沥青组成复杂、芳香度和N、S等杂原子含量较高,导致直接用煤沥青制备的中间相沥青往往具有高软化点、镶嵌型光学织构特点,其纺丝性能差。故煤沥青作为可纺中间相沥青时,往往需要先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本文以四氢萘(THN)为供氢试剂,对煤沥青进行加氢改性,研究加氢过程对煤沥青性能和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对后续制备的中间相沥青基础性能和纺丝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加氢过程中THN质量比例从5%增加到30%,氢化煤沥青的软化点逐渐降低,流变性能改善,热稳定性提高。分子结构解析结果表明:随着加氢过程中THN质量比例提高,氢化煤沥青的氢碳比(H/C)提高,加氢过程对煤沥青中“S”杂原子具有较明显的脱除效果,同时引入了更多环烷结构和脂肪支链,这是氢化煤沥青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2)随加氢过程中THN质量比例从5%增加到30%,其后续制备的中间相沥青软化点和粘度逐渐降低,其光学织构尺寸增大,各向同性组分含量降低,其中中间相沥青CTP-30-MP软化点低至296℃,具有广域型光学织构,其各向异性组分含量>98vol%。分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分子中的环烷结构和烷基支链含量随着加氢过程中THN质量比例提高而增大,其中间相沥青的分子量分布均一性提高。(3)由于加氢过程对煤系中间相沥青流变性能及其分子均匀性的改善,其可纺性能明显提高。中间相沥青原丝经进一步预氧化、炭化、石墨化处理,测试其力学性能,炭化后纤维强度达到了1.1GPa,模量达到了82GPa;石墨化后纤维强度为2.7GPa,模量为530GPa,热导率为537W/(m·K)。

于银萍,赵亚楠,李宝嵩,王伏,梁潇予,史雅馨[4](2020)在《中间相炭微球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中间相炭微球为一种新型炭功能材料,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市场。本文简要的概述了中间相炭微球的结构组成、形成机理、制备方法及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加以展望。

武云,初人庆[5](2020)在《中间相沥青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简单介绍了中间相沥青的特性,详细综述了中间相沥青在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泡沫炭、中间相炭微球、黏结剂、C/C复合材料以及电极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宋鹤[6](2020)在《原料组分对中间相沥青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间相沥青具有碳含量高、芳香度高、原料来源丰富,光学各向异性好和流变性等特点,因而是许多新型碳材料的优良前驱体。中间相沥青是由原料中的重质芳烃类物质进行热缩聚反应制备的一种液晶态物质,所以其结构与性能与原料组成密切相关。因此探究原料组分对中间相沥青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从而建立原料组分与中间相沥青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对研究和制备高质量的中间相沥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先采用分级蒸馏的方法对不同原料进行分级,探究原料及其分级馏分的结构与性质差异。然后选择不同原料采用加压-真空两段热缩聚法制备中间相沥青,探究不同原料对中间相沥青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然后以不同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制备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探究不同中间相沥青对碳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此外,以比较优质的中间相沥青为研究对象,探究中间相沥青和氧化石墨烯的共炭化行为。所得研究结果如下:(1)以5种不同原料为研究对象,发现:①原料的H/C摩尔比表现为原料-1>原料-2>原料-3>原料-4>原料-5,芳香族指数Iar和芳碳率fA均表现为原料-1<原料-2<原料-3<原料-4<原料-5。②原料-1和原料-2存在脂肪链排列堆积的微晶结构,原料-3,原料-4和原料-5存在芳香片层排列堆积形成的微晶结构,并且石墨微晶层间距d002表现为原料-3>原料-4>原料-5,微晶堆砌厚度Lc,微晶尺寸La和石墨片层数M均表现为原料-3<原料-4<原料-5,其中原料-5 的 d002=0.365nm,Lc=1.083nm,La=1.170nm,M=4.0。③在热处理过程中,原料-1和原料-2始终没有生成中间相,而原料-3,原料-4和原料-5均可以看到中间相小球的生成和长大过程。尤其是原料-5诱发生成中间相的温度最低,并且小球的生长速度适中又比较均一。(2)选取3种不同原料制备中间相沥青(MP),发现:①MP的H/C摩尔比表现为MP-3>MP-4>MP-5,芳香族指数 Iar表现为MP-3<MP-4<MP-5,表明MP-5的芳烃结构含量最多,脂肪烃结构含量最少。②MP的石墨微晶层间距d002表现为MP-3>MP-4>MP-5,微晶堆砌厚度Lc,微晶尺寸La和石墨片层数M均表现为MP-3<MP-4<MP-5,其中MP-5#2 的 d002=0.348nm,Lc=2.945nm,La=2.208nm,M=9.5。③MP-3最终发展成镶嵌型的中间相结构,其中间相含量达到80%以上。MP-4最终发展成流线型和部分广域型的中间相结构,其中间相含量达到90%以上。MP-5最终发展成广域流线型的中间相结构,其中间相含量达到100%。④MP的软化点表现为MP-3<MP-4<MP-5,虽然MP-5的软化点最高,但其可纺性比较好。⑤MP-5的正庚烷可溶物(HS)组分为其提供了较多的脂肪烃结构,喹啉不溶物(QI)组分为其提供了大量稠环芳烃结构及较好的石墨晶体结构。(3)由3种不同MP制备碳纤维(MPCF)和石墨化纤维(MPGF),发现:①MPGF-3的截面结构内部片层排列无规则,而MPGF-4和MPGF-5的截面结构沿径向呈现出一定范围内的放射状排布。②MPGF的石墨层间距d002表现为MPGF-3>MPGF-4>MPGF-5,而微晶堆砌厚度Lc,微晶尺寸La和石墨片层数M均表现为MPGF-3<MPGF-4<MPGF-5,其中MPGF-5的 d002=0.337nm,Lc=22.352nm,La=23.402nm,M=67.3。③MPGF 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均表现为MPGF-3<MPGF-4<MPGF-5,其中MPGF-5的拉伸强度为2.12GPa,拉伸模量为630GPa。④MPGF的电阻率表现为MPGF-3>MPGF-4>MPGF-5,导热性表现为 MPGF-3<MPGF-4<MPGF-5,其中MPGF-5的电阻率为2.08μΩ·m,导热率为569w/(m·K)。(4)以MP-5为研究对象,发现随着氧化石墨烯(GO)添加量的增多,由MP-5与GO所制备共炭化产物的002晶面衍射峰向右偏移,且石墨微晶层间距d002呈增大趋势,对于微晶堆砌厚度Lc,微晶尺寸La和石墨片层数M均呈减小趋势。原因可能是体系中的杂原子含量增多,则发生交联、裂解,芳构化等反应增多,同时伴随小分子物质从炭化产物中逸出,从而阻碍了 MP-5与GO共炭化产物的石墨微晶排列和生长。

吕家贺[7](2020)在《中间相炭微球基负极材料设计及储锂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中间相炭微球(Mesocarbon Microbeads,MCMB)因具有独特的片层结构、优良的导电性和较高的堆积密度,而在众多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脱颖而出,受到学者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现已实现商业化应用。然而,中间相炭微球也存在着固有的缺点,例如较低的理论比容量和较差的倍率性能等,这些缺陷也限制了其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为了拓展MCMB的应用范围,迫切需要对MCMB进行改性,其中构建MCMB基复合物是改善MCMB电化学性能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采用热缩聚法制备了组成和结构可控的新型MCMB基负极材料,主要包括有MCMB和Fe1-x-x S/MCMB。以中温煤基沥青为原料,选取直接热缩聚法生成MCMB,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MCMB成长过程的影响。其中,反应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均有利于MCMB的生成和成长,增加MCMB粒径和产率。而反应压力主要通过控制轻组分的逸出,改变体系粘度,从而对MCMB生成过程产生影响。分析表明,制备MCMB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420℃-4 h-1 Mpa。随后,在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下,探讨了喹啉不溶物(QI)对MCMB形貌和储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I会促进MCMB的生成,但也会增加MCMB的表面粗糙度和比表面积,因此在脱嵌锂过程中会发生更多的电化学副反应,消耗更多的Li+,其首圈库伦效率仅为68.16%,30圈循环后可逆比容量维持在294 mAh g-1左右。以精制煤沥青为碳源,采用一步原位热缩聚法成功制备了一种以表面附着有Fe1-xS晶体的MCMB为核,无定形碳为壳的分级结构,记为Fe1-xS/MCMB,并考察了Fe1-xS含量对复合物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1-x-x S晶体有利于Fe1-xS/MCMB的生成,并诱导其生成更有序的碳层结构,附着在MCMB表面的Fe1-x-x S晶体也会抑制炭微球间的融并,生成粒径更均匀的Fe1-xS/MCMB。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显示,15%-Fe1-xS/MCMB复合物表现出优异的储锂性能。15%-Fe1-xS/MCMB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481.5/614.3 mAh g-1;200 mA g-1电流强度下循环120圈后,充放电比容量高达531.7/536.9 mAh g-1,远高于MCMB可逆比容量(226.6 mAh g-1)。进一步研究表明,15%-Fe1-xS/MCMB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得益于Fe1-x-x S晶体和炭类材料间良好的协同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采用热缩聚法制备了一系列MCMB基负极材料,并对其进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表征。在此基础上,通过考察反应条件实现了MCMB的可控合成,得到粒径均匀、表面光滑且球形度较好的MCMB,且MCMB具有杰出的循环稳定性,但是其比容量相对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核壳结构Fe1-xS/MCMB复合负极材料,Fe1-xS晶体和MCMB良好的协同作用赋予了复合物杰出的电化学性能,例如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等。

刘书林,郭明聪,武全宇,和凤祥,陈雪,屈滨[8](2019)在《喹啉不溶物类型中间相炭微球结构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中温沥青、针状焦副产中温沥青和精制沥青为原料,热缩聚法制备中间相炭微球(MCMB)。通过对比喹啉不溶物(QI)和中间相的显微结构,研究QI类型对MCMB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沥青由于QI类型不同,中间相的形成过程存在差异,并影响MCMB的粒径、收率和性能。

胡建宏[9](2019)在《煤焦油沥青精制机制及针状焦制备的基础研究》文中认为针状焦主要用于钢铁冶炼行业制备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虽然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煤系针状焦研究,引进部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对针状焦核心技术的封锁,煤系针状焦技术发展缓慢,产品质量、生产规模还不能适应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原料精制作为针状焦生产的关键技术,从根本上决定了针状焦的品质。由于对原料的精制和改性机理研究不充分,致使我国以针状焦为代表的高性能炭材料研究进展缓慢。因此,本研究以我国丰富的煤焦油沥青为原料,研究溶剂法沥青精制和针状焦制备的机理和工艺条件,解析煤焦油沥青的基本特性,阐述煤焦油沥青精制的溶解机制,优化精制工艺条件,研究精制沥青的炭化反应动力学和高性能针状焦的制备表征,为我国针状焦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和工艺技术的参考。以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热分析(TG/DTG)、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MS)、激光粒度仪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煤焦油沥青等进行了分析表征。基于对沥青原料的精细分析,本论文运用胶体形成和沥青炭化理论,系统研究了煤焦油沥青原料精制过程中胶体的形成和破坏过程、精制工艺条件、精制沥青的炭化反应动力学和制备针状焦的工艺条件优化。采用偏光显微镜分析了针状焦的显微结构,测定了针状焦的热膨胀系数(CTE)和真密度。研究表明,煤焦油沥青的喹啉可溶物(QS)、甲苯可溶物(TS)、正庚烷可溶物(HS)都含有较多的2-4环多环缩合芳烃,分子结构主要是直线型结构,即缩合度不高的芳香烃分子,可以作为制备针状焦的优质原料。在煤焦油沥青甲苯溶液胶束研究中,得出胶束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即成核、成团和平衡阶段。成核阶段沥青溶液分子按照一定的顺序紧密排列,形成以较大分子芳香层面为核心,向外芳香层面逐渐减小的原始微胶粒稳定体系;成团阶段体系中胶核大量存在并形成胶束;平衡阶段沥青溶液中胶束解缔速率和缔合速率相等,胶束形成达到动力学平衡。受外界温度和溶剂的影响,当胶核吸收物质的速率大于扩散出去的速率时,胶核处于长大阶段,即成核和成团阶段。当二者速率相等时,处于平衡阶段。温度升高胶束体系的不稳定性增大。此外,混合溶剂中的烷烃可以打破体系的热力学平衡,破坏胶体结构,引起絮凝和沉降,有利于固液分离。当甲苯和正庚烷混合溶剂采用正庚烷含量为10%,溶剂溶质比为2:1,沉降时间为7h,溶解静置沉降温度是60℃时可以得到H/C较高的精制沥青。在此启发下,采用工业上焦油馏分和煤油混合溶剂,在芳脂比为1:1,溶剂溶质比为2.5:1条件下对煤焦油沥青进行精制,可以得到2-4环缩合芳烃含量较高的精制沥青,获得了制备针状焦的优质原料。煤沥青精制前后热分解特性研究表明,煤焦油沥青和精制沥青反应较剧烈的温度段均为350~550℃,较慢的升温速率有利于提高焦的收率。煤焦油沥青经过精制得到精制沥青,其活化能由92.32kJ/mol降低为73.63kJ/mol,精制后煤焦油沥青反应活性得到改善,炭化反应速度相对平稳,有利于中间相的生长和融并。在炭化温度为500℃、压力0.4MPa条件下,由精致沥青制备出的针状焦呈现定向良好、流线型广域融并结构,其热膨胀系数在0.7× 10-6℃-1以下,真密度在2.13g/cm3以上,结构较致密。

王富孟[10](2018)在《添加剂对中间相炭微球粒径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同其它炭材料相比,中间相炭微球(MCMB)在结构上具有多环芳烃分子组成的平行排列的微观结构,在性能上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高密度和高强度炭材料的前驱体、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前驱体、催化剂载体等。本文将高温煤沥青中的喹啉不溶物脱除掉,得到精制煤沥青(RCTP),以RCTP为原料,以纳米氧化锌、对苯二甲醛(TPA)、磺化中间相炭微球(S-MCMB)、单宁酸(TA)、偶氮二异丁腈(AIBN)、磺基水杨酸(SAD)和对氨基苯磺酸(PAS)为添加剂,把这些添加剂添加到RCTP中,用研磨的方式把这些添加剂与RCTP充分混合均匀,通过热缩聚法制备出含有MCMB的中间相沥青(MP),用超声分离法把MCMB从MP中分离出来。研究了在RCTP中加入不同比例的以上添加剂对MCMB粒径、产率和石墨化度的影响,并对在不同添加剂的作用下MCMB的形成机理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电化学工作站等对MCMB进行表征。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纳米氧化锌的加入,可以提高MCMB的产率,使粒径分布范围变窄,MCMB的粒径变小,但是石墨化度降低,而且,纳米氧化锌的添加比例对MCMB的粒径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纳米氧化锌添加比例的增加,MCMB粒径减小的程度变得越来越小,但粒径分布范围变得更窄,同时,石墨化度逐渐降低,平均粒径逐渐减小。纳米氧化锌最适宜的添加量为4%,此时,MCMB分布最密集,产率最高。2.以TPA为交联剂,选用对甲苯磺酸(PTS)、PAS、SAD分别作为催化剂,探索这三种酸对增大MCMB的粒径产生的效果,发现PTS对增大MCMB的粒径产生的效果最为明显。因此,选用PTS作为催化剂。以PTS为催化剂,以TPA为交联剂,可以使MCMB的产率提高,使MCMB的粒径变大,石墨化度提高。当PTS的添加比例固定为2%时,MCMB的粒径主要集中在1025μm之间,比例为50%左右;随着TPA添加比例的增加,MCMB的产率逐渐提高,平均粒径逐渐变大,4080μm之间的MCMB占据的比例逐渐增加;当TPA的比例为10%时,4080μm之间的MCMB占据的比例为17.12%。当TPA的添加比例固定为4%时,MCMB的粒径也主要集中在1025μm之间;随着PTS添加比例的增加,MCMB的产率逐渐提高,平均粒径先变大后变小,4080μm之间的MCMB占据的比例也是先升高后降低;当PTS的比例为6%时,4080μm之间的MCMB占据的比例为14.86%。3.以S-MCMB作为添加剂,可以提高MCMB的产率,提高MCMB的石墨化度,使MCMB的平均粒径变大。随着S-MCMB添加比例的增加,MCMB的平均粒径逐渐增大,产率先升高后降低,石墨化度先变大后变小,粒径分布在4060μm之间的MCMB占据的比例先升高后降低;当S-MCMB的添加比例为2%时,4060μm之间的MCMB占据的比例为16.49%。4.在RCTP中添加4%的TA,使MCMB的数量明显增加,分布变得比较密集,1020μm之间的MCMB占据的比例最多,比例为53.21%;4060μm之间的MCMB占据的比例为3.62%。在RCTP中添加4%的AIBN,使MCMB的粒径明显变小,粒径比较均一,分布变得比较稀疏,814μm之间的MCMB占据的比例最高,比例为64.21%。在RCTP中添加4%的SAD,使得MCMB的粒径变大,1530μm之间的MCMB占据的比例最高,比例为56.84%;4060μm之间的MCMB占据的比例为7.37%。在RCTP中添加4%的PAS,也可以使MCMB的粒径变大,1530μm之间的MCMB占据的比例最高,比例为55.43%;4060μm之间的MCMB占据的比例为6.08%。

二、原生QI成核中间相炭微球的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生QI成核中间相炭微球的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陕北富油煤热解提油基础特性及煤焦油净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陕北煤层地质背景
    1.3 影响煤热解提油因素
        1.3.1 粒径对热解影响
        1.3.2 温度对热解影响
        1.3.3 升温速率对热解影响
        1.3.4 压力对热解影响
        1.3.5 催化剂对热解影响
    1.4 煤焦油净化现状
        1.4.1 常用焦油净化方法
        1.4.2 喹啉不溶物(QI)及其净化
        1.4.3 催化缩聚法净化煤焦油
    1.5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案设计
        2.2.1 富油煤地质及煤质特征分析
        2.2.2 富油煤热解提油基础特性研究
        2.2.3 煤焦油净化及中间相小球体制备
    2.3 本章小结
3 陕北富油煤地质及煤质特征分析
    3.1 煤层地质分析
        3.1.1 地质构造
        3.1.2 煤层演化过程
    3.2 煤质特征分析
        3.2.1 基础特征分析
        3.2.2 富油煤的XRD分析
        3.2.3 富油煤的傅里叶红外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富油煤热解基础特性研究
    4.1 各矿区富油煤产油及热重分析
        4.1.1 不同矿区产油率分析
        4.1.2 热重分析
        4.1.3 热解动力学分析
    4.2 富油煤粒径对产油及馏分影响分析
        4.2.1 不同粒径对产油率的影响分析
        4.2.2 不同粒径对煤焦油馏分影响分析
    4.3 热解温度对产油及馏分影响分析
        4.3.1 不同温度对产油率的影响分析
        4.3.2 不同温度对煤焦油馏分影响分析
    4.4 升温速率对产油及馏分影响分析
        4.4.1 不同升温速率对产油率的影响分析
        4.4.2 不同升温速率对煤焦油馏分影响分析
    4.5 压力对产油及馏分影响分析
        4.5.1 不同压力对产油率的影响分析
        4.5.2 不同压力对煤焦油馏分影响分析
    4.6 添加催化剂对产油及馏分影响分析
        4.6.1 添加催化剂对产油率的影响分析
        4.6.2 添加催化剂对煤焦油馏分影响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煤焦油净化基础性质研究
    5.1 煤焦油净化分析
        5.1.1 AlCl_3与CuCl_2对QI净化分析
        5.1.2 QI净化的正交实验分析
        5.1.3 AlCl_3和CuCl_2对净化煤焦油各馏分影响分析
    5.2 中间相小球体
        5.2.1 AlCl_3与CuCl_2对MCMBs收率影响分析
        5.2.2 MCMBs的正交实验分析
        5.2.3 MCMBs SEM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实验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煤系针状焦制备及结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针状焦研究进展
    1.1 针状焦简介
    1.2 针状焦制备的理论基础
        1.2.1 碳质中间相理论
        1.2.2 气流拉焦
    1.3 中间相结构影响因素
        1.3.1 原料组成
        1.3.2 炭化条件
    1.4 碳质中间相改性方法
        1.4.1 物理扰动辅助法
        1.4.2 加氢烷基化改性法
        1.4.3 共炭化改性法
        1.4.4 两步热解法
        1.4.5 催化改性法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表征设备及方法
        2.3.1 族组成测定
        2.3.2 软化点
        2.3.3 元素分析
        2.3.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2.3.5 液体核磁共振
        2.3.6 X-射线衍射仪
        2.3.7 偏光显微镜
        2.3.8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2.3.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2.3.10 热重分析
        2.3.11 拉曼光谱
3 针状焦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材料制备
        3.2.1 软沥青和净化沥青的制备及表征
        3.2.2 焦化重油的制备及表征
        3.2.3 针状焦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炭化温度对针状焦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3.3.2 炭化压力对针状焦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3.3.3 炭化时间对针状焦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3.3.4 循环比对针状焦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3.3.5 气流量对针状焦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3.3.6 QI对针状焦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溶剂加氢对针状焦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4.1 引言
    4.2 供氢溶剂表征
    4.3 结果和讨论
        4.3.1 供氢溶剂组成对针状焦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4.3.2 炭化温度对针状焦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4.3.3 氢化蒽油比例对针状焦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加氢改性制备煤系可纺中间相沥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煤沥青的改性方法
        1.2.1 化学改性法
        1.2.2 氧化交联改性法
        1.2.3 加氢改性法
    1.3 沥青加氢方法
        1.3.1 催化剂加氢法
        1.3.2 电化学加氢法
        1.3.3 溶剂加氢法
    1.4 中间相沥青的制备
        1.4.1 各向同性组分的反应
        1.4.2 中间相沥青的形成机理
        1.4.3 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方法
    1.5 中间相沥青的应用
        1.5.1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
        1.5.2 针状焦
        1.5.3 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
        1.5.4 中间相炭微球(MCMB)
    1.6 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3 中间相沥青的制备工艺
        2.3.1 煤沥青加氢处理
        2.3.2 氢化煤沥青制备中间相沥青
    2.4 材料性能和表征结构
        2.4.1 软化点测定
        2.4.2 族组分测定
        2.4.3 偏光显微分析
        2.4.4 粘温性能测定
        2.4.5 元素分析(EA)
        2.4.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7 核磁共振波谱图表征(NMR)
        2.4.8 飞行时间质谱表征(TOF-MS)
        2.4.9 热重-差热分析(TG-DSC)
        2.4.10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11 炭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第3章 加氢改性过程对煤沥青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实验原料
        3.2.2 氢化煤沥青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原料分子结构解析
        3.3.2 氢化煤沥青的基本性能
        3.3.3 氢化煤沥青的光学织构
        3.3.4 加氢处理对煤沥青粘温性能的影响
        3.3.5 加氢处理煤沥青热稳定性影响
        3.3.6 加氢处理对煤沥青分子结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间相沥青及炭纤维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中间相沥青的制备
        4.2.2 炭纤维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中间相沥青的基本性能
        4.3.2 中间相沥青光学织构的差异
        4.3.3 中间相沥青粘温性能的变化
        4.3.4 中间相沥青的热稳定性
        4.3.5 中间相沥青的分子结构解析
        4.3.6 氢化煤沥青基炭纤维的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4)中间相炭微球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间相炭微球概述
    1.1 中间相炭微球的性质与结构组成
    1.2 中间相炭微球的形成机理
        1.2.1 中间相炭微球的液态碳化解释理论
        1.2.2 中间相炭微球的“微域构筑”理论
        1.2.3 中间相炭微球的“颗粒单元基本构筑”理论
2 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
    2.1 热缩聚法
    2.2 乳化法
    2.3 悬浮法
    2.4 其他制备方法
3 中间相炭微球的分离
    3.1 溶剂分离法
    3.2 离心分离法
4 中间相炭微球的应用
    4.1 高密度高强度材料
    4.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4.3 高效液相色谱填充柱
    4.4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4.5 催化剂载体
5 结语

(5)中间相沥青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间相沥青
2 中间相沥青的应用研究进展
    2.1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
    2.2 泡沫炭材料
    2.3 中间相炭微球
    2.4 黏结剂
    2.5 C/C复合材料
    2.6 电极材料
    2.7 其他应用
3 结束语

(6)原料组分对中间相沥青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中间相沥青概述
        1.2.1 中间相沥青的发展史
        1.2.2 中间相沥青的结构与性质
        1.2.3 中间相沥青的形成机理
    1.3 中间相沥青的制备
        1.3.1 中间相沥青的制备原料
        1.3.2 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方法
        1.3.3 中间相沥青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
    1.4 中间相沥青的实际应用
        1.4.1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
        1.4.2 中间相沥青基炭微球
        1.4.3 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
        1.4.4 中间相沥青基针状焦
    1.5 中间相沥青的最新应用研究成果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实验内容
    2.4 表征方法
        2.4.1 元素含量测定
        2.4.2 族组成测试
        2.4.3 红外光谱测试
        2.4.4 核磁共振谱测试
        2.4.5 X射线衍射测试
        2.4.6 激光拉曼光谱测试
        2.4.7 热台偏光显微镜
        2.4.8 软化点测试
        2.4.9 流变性能测试
        2.4.10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11 碳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2.4.12 碳纤维传导性能测试
第三章 中间相沥青原料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性探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中间相沥青原料的元素分析
        3.3.2 中间相沥青原料的族组成分析
        3.3.3 中间相沥青原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3.3.4 中间相沥青原料的核磁共振谱分析
        3.3.5 中间相沥青原料的XRD分析
        3.3.6 中间相沥青原料的光学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料差异对中间相沥青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性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原料所制备中间相沥青的反应过程分析
        4.3.2 不同原料所制备中间相沥青的元素组成分析
        4.3.3 不同原料所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族组成分析
        4.3.4 不同原料所制备中间相沥青的红外光谱分析
        4.3.5 不同原料所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晶体结构分析
        4.3.6 不同原料所制备中间相沥青的光学结构分析
        4.3.7 不同原料所制备中间相沥青的流变性能分析
        4.3.8 中间相沥青分级组分的结构与性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间相沥青的应用与性能探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中间相沥青所制备碳纤维的截面形貌分析
        5.3.2 不同中间相沥青所制备碳纤维的晶体结构分析
        5.3.3 不同中间相沥青所制备碳纤维的Raman分析
        5.3.4 不同中间相沥青所制备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分析
        5.3.5 不同中间相沥青所制备碳纤维的传导性能分析
        5.3.6 中间相沥青/石墨烯共炭化产物的XRD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7)中间相炭微球基负极材料设计及储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技术路线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中间相炭微球简介
        1.1.1 中间相炭微球的发展历程
        1.1.2 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
        1.1.3 中间相炭微球微观结构和形成机理
    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1.2.1 锂离子电池基础
        1.2.2 炭类负极材料
        1.2.3 炭复合负极材料
    1.3 中间相炭微球储锂性能
    1.4 中间相炭微球复合材料设计与储锂性能研究
        1.4.1 金属复合材料
        1.4.2 非金属复合材料
    1.5 本课题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原料和试剂
        2.1.1 试剂
        2.1.2 原料
        2.1.3 实验仪器
    2.2 材料表征
    2.3 锂离子电池组装
        2.3.1 电极片的制备
        2.3.2 锂离子半电池的组装
    2.4 电化学性能分析
        2.4.1 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测试
        2.4.2 循环伏安测试(CV)
        2.4.3 交流阻抗测试(EIS)
3 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煤沥青基MCMB的制备
        3.2.2 锂离子半电池的组装
    3.3 中间相炭微球制备条件的研究
        3.3.1 反应温度对中间相炭微球的影响
        3.3.2 保温时间对中间相炭微球的影响
        3.3.3 反应压力对中间相炭微球的影响
        3.3.4 喹啉不溶物含量对中间相炭微球的影响
    3.4 煤沥青基MCMB储锂性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硫化铁/中间相炭微球设计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Fe_(1-x)S/MCMB的制备和表征
        4.2.1 油酸铁的制备
        4.2.2 Fe_(1-x)S/MCMB的制备
        4.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Fe_(1-x)S/MCMB的结构表征和分析
        4.3.1 Fe_(1-x)S对 MCMB形貌的影响
        4.3.2 Fe1-xS晶体外部碳包覆情况
        4.3.3 Fe_(1-x)S/MCMB复合物碳层结构分析
        4.3.4 Fe_(1-x)S/MCMB复合物组分分析
    4.4 Fe_(1-x)S/MCMB复合材料储锂性能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喹啉不溶物类型中间相炭微球结构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实验
    2.1 原料
    2.2 QI类型不同对形成MCMB结构的影响
    2.3 MCMB的分析与表征
3 结果与讨论
    3.1 原生QI形貌
    3.2 热缩聚中间相沥青形貌和结构
    3.3 MCMB的形貌和结构
4 结论

(9)煤焦油沥青精制机制及针状焦制备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针状焦原料
        1.2.1 原料族组成
        1.2.2 针状焦沥青原料组分要求
        1.2.3 原料分析方法及聚合机理
    1.3 针状焦技术研究进展
        1.3.1 原料预处理
        1.3.2 延迟焦化
        1.3.3 煅烧
        1.3.4 针状焦技术研究关键因素及存在问题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技术路线
2 实验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测试方法
        2.3.1 软化点(SP)
        2.3.2 溶剂萃取分析
        2.3.3 灰分和结焦值
        2.3.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2.3.5 元素分析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7 热分析(TG/DTG)
        2.3.8 激光粒度分析
        2.3.9 X射线衍射(XRD)
        2.3.10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2.3.11 紫外分光光度计
        2.3.12 热膨胀系数(CTE)
    2.4 实验方法
        2.4.1 原料分析与表征实验
        2.4.2 沥青胶体理论研究实验
        2.4.3 萃取沉降法精制实验
        2.4.4 溶剂沉降法脱除QI实验
        2.4.5 炭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实验
        2.4.6 针状焦制备实验
3 煤焦油沥青物化特性及溶解机制研究
    3.1 概述
    3.2 原料煤焦油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分析与表征
        3.2.1 GC-MS分析
        3.2.2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FTIR)
        3.2.3 热重分析(TG/DTG)
        3.2.4 激光粒度分析
        3.2.5 CTP和TS的基本性质
    3.3 沥青胶体理论研究
        3.3.1 胶体的形成与表征
        3.3.2 临界胶束浓度
        3.3.3 胶束形成动力学
    3.4 本章小结
4 沥青精制及炭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4.1 概述
    4.2 精制沥青制备溶剂及工艺条件的选择
        4.2.1 溶剂选择依据
        4.2.2 甲苯和正庚烷混合溶剂的精制工艺条件优化
        4.2.3 焦油馏分和煤油混合溶剂的精制工艺条件研究
    4.3 精制沥青的分析与表征
        4.3.1 沥青精制前后基本性质
        4.3.2 金属元素分析
        4.3.3 族组成和软化点
        4.3.4 红外分析
        4.3.5 GC/MS分析
    4.4 炭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4.4.1 CTP与RCTP的热分解特性
        4.4.2 升温速率对CTP热解过程的影响
        4.4.3 CTP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精制沥青制备针状焦研究
    5.1 概述
    5.2 炭化温度对针状焦性能的影响
        5.2.1 生焦显微结构分析
        5.2.2 针状焦的扫描电镜分析
        5.2.3 针状焦XRD分析
        5.2.4 针状焦的CTE值分析
    5.3 炭化压力对针状焦性能的影响
        5.3.1 生焦显微结构分析
        5.3.2 针状焦的扫描电镜分析
        5.3.3 针状焦XRD分析
        5.3.4 针状焦的CTE值分析
    5.4 针状焦性能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添加剂对中间相炭微球粒径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煤沥青性质及应用
        1.1.1 煤沥青的组成
        1.1.2 煤沥青的应用
    1.2 中间相炭微球
        1.2.1 中间相炭微球的研究历程
        1.2.2 中间相炭微球的形成机理
        1.2.3 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方法
        1.2.4 中间相炭微球的分离方法
        1.2.5 煤沥青中的喹啉不溶物(QI)对中间相炭微球形成的影响
        1.2.6 添加剂对中间相炭微球形成的影响
        1.2.7 中间相炭微球的应用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过程
    2.1 原料及试剂
    2.2 实验设备及分析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原料预处理
        2.3.2 磺化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
        2.3.3 添加剂与精制煤沥青混合物的制备
        2.3.4 碳化
        2.3.5 中间相炭微球的分离
    2.4 原料性能分析方法
    2.5 分析表征
        2.5.1 元素分析
        2.5.2 偏光显微镜分析
        2.5.3 粒径分析
        2.5.4 红外光谱分析
        2.5.5 X射线衍射分析
        2.5.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5.7 电化学性能分析
第三章 碳化条件对MCMB的影响
    3.1 碳化温度
    3.2 保温时间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氧化锌对MCMB粒径的影响
    4.1 光学结构分析
    4.2 粒径分析
    4.3 XRD分析
    4.4 SEM分析
    4.5 电化学性质分析
    4.6 机理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苯二甲醛对MCMB粒径的影响
    5.1 酸性催化剂的选择
        5.1.1 在不同种类酸的催化作用下得到的中间相沥青的光学结构
        5.1.2 在不同种类酸的催化作用下MCMB的粒径分布
    5.2 不同添加比例的TPA对MCMB的影响
        5.2.1 不同添加比例的TPA作用下中间相沥青的光学结构
        5.2.2 不同添加比例的TPA作用下MCMB的粒径分布
        5.2.3 不同添加比例的TPA作用下MCMB的XRD分析
    5.3 不同添加比例的PTS对MCMB的影响
        5.3.1 不同添加比例的PTS作用下中间相沥青的光学结构
        5.3.2 不同添加比例的PTS作用下粒径分布
    5.4 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磺化中间相炭微球对MCMB粒径的影响
    6.1 中间相炭微球与磺化中间相炭微球的红外分析
    6.2 光学结构分析
    6.3 粒径分布
    6.4 XRD分析
    6.5 SEM分析
    6.6 机理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其它添加剂对MCMB粒径的影响
    7.1 光学结构分析
    7.2 粒径分布
    7.3 机理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原生QI成核中间相炭微球的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北富油煤热解提油基础特性及煤焦油净化机理研究[D]. 高浩.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2]煤系针状焦制备及结构调控[D]. 王永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加氢改性制备煤系可纺中间相沥青[D]. 李重.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4]中间相炭微球的研究进展[J]. 于银萍,赵亚楠,李宝嵩,王伏,梁潇予,史雅馨. 炭素, 2020(03)
  • [5]中间相沥青的应用研究进展[J]. 武云,初人庆. 当代化工, 2020(06)
  • [6]原料组分对中间相沥青结构与性能的影响[D]. 宋鹤.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中间相炭微球基负极材料设计及储锂性能研究[D]. 吕家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喹啉不溶物类型中间相炭微球结构性能的影响[J]. 刘书林,郭明聪,武全宇,和凤祥,陈雪,屈滨. 炭素, 2019(03)
  • [9]煤焦油沥青精制机制及针状焦制备的基础研究[D]. 胡建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2)
  • [10]添加剂对中间相炭微球粒径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王富孟.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标签:;  ;  ;  ;  ;  

初级QI成核中间碳微球的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