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究孙卉论文_孙卉

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究孙卉论文_孙卉

摘要:在新一轮教学体制改革下,尤其是情境教育的推广,给教师提供了播种梦想的土壤,教师应吸取教育改革的阳光雨露,才会让教育的梦想生根、发芽、蓬勃、盛开。因此,教师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始终站在高新知识的前沿,才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新步伐。如何有效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

关键词:情境教学;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便让学生在其中逐步领悟人生。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入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借助相关情境更好地理解、掌握语文知识,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分析语文问题,并找到解决语文问题的方法,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其语文学习技能和水平也会在此过程中得以提升,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2 情境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2.1 情景再现,加深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对于一些与现在时代背景相去甚远的文章,完全没有代入感,又何谈理解?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对当时的写作背景不太了解,因此在学习时很难体会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于是我采用了情景再现的方式,通过向同学们讲述了当时艰苦的时代背景,并观看乡亲们辛苦挑水的视频,让学生明白当时生活环境的艰苦以及战士们挖井的不容易,这样学生才会有代入感,才能理解乡亲们为什么要立碑纪念毛主席。

2.2 增添趣味,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真正对文本产生兴趣,学生才愿意去钻研。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个个有趣的情境,如在拼音教学时,我会通过“拼音王国大闯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通过完成拼音小游戏的方式进行闯关,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不仅如此,在学习一些富有童趣的课文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创设情境,带入课文中的角色来增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雨点儿》一文时,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是雨点儿,进入课文的情景中,自由说说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去哪里?这样既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2.3 联系生活,寄教于乐

语文教学应该是源于生活的。如在教学《四季》一课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课外知识。此外,情境教学在低年级写作方面的指导也同样适用。我们可以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生活,再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文章,这样不仅能让文章更加真情实感,还能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

3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措施

3.1 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往往会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最好是可以把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作为学习的背景,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下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中心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从而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具体的学习中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多创设一些相关的情景,引导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别”这一部分的时候,语文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和孟浩然之间的友情和不舍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回想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好朋友还有亲人离别时候的场景,渲染相关的情境。李白一个人孤独地站在江边,看着自己的好朋友离开,脑海里面浮现出和孟浩然的往日种种,但是因为当时的交通太不方便,所以他们再次见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通过这样的情境渲染,学生的情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升华。又比如在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一个苹果到课堂上来,然后给学生展示五角星的产生等等。

3.2 直观演示

这种情境教学的方式是由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和视频等直观的影像,描绘出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氛围,从而体会作者的心境。这种情境教学的形式是最常见的,比较适用于一些能让学生产生画面感的优美写景文。当我在教学《秋天》这篇课文时,就先向学生展示有关秋天的图片,如“落叶满地、大雁南飞、枫叶红了”等标志性的事物,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秋天到了,以此来导入对课文的学习,将会使学生更有代入感,激发学习的欲望。

3.3 教学内容优化提升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通过有效可行的情境教学课堂,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从小学阶段就要开始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当学生在课堂情境教学中有了成功的经历,体验过成功的喜悦时,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可行的情境模式不是脱离现实的,不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回顾在具体情境下是如何运用知识获取成功的,还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内容是教师进行日常教学的核心之处,不同的教学内容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当教材内容涉及“春天的色彩”时,教师可以通过渲染春天的场景,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语言中感知春天的美和语言的魅力。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现代科技直接观察春天的色彩,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寻找春天的色彩。总的来说,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升,在编排上体现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用心用情,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教学内容足够吸引学生,才能让学生体会情境与实际结合的产物。

3.4 注重“激趣”,尊重“需要”

情境教学“十年磨一剑”,由探索逐步走向深化。 通过情境创设,挖掘了学生大脑的潜在能量,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采用猜谜语、读儿歌、做游戏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学生的内心体验自然会加深。

4 结束语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适应这个时代的创新的、积极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又能帮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的情景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抓住一切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手段,给学生创造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靳国治.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J].学周刊,2018(07):92-93.

[2] 雷天兰.用情境教学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51.

[3] 王九玲.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运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8(02):59.

[4] 刘志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81-82.

[5] 崔丽娟.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7(S2):124.

论文作者:孙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  ;  ;  ;  ;  ;  ;  ;  

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究孙卉论文_孙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